2025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
03选择题(基础题)
答案解析部分
1.C
A、随手关闭电灯,可以节约能源,与主题相符,故A不符合题意;
B、鼓励乘坐公交车出行,可以减少使用燃油私家车,从而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与主题相符,故B不符合题意;
C、露天焚烧树叶,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空气,与主题相悖,故C符合题意;
D、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与主题相符,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A、根据随手关闭电灯可以节约能源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节能减排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露天焚烧树叶会造成空气污染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进行分析解答。
2.D
A、试剂瓶瓶塞应倒放在桌面,故A不符合题意;
B、胶头滴管应在试剂瓶外面捏紧胶头,排尽空气,再把胶头滴管伸入试剂瓶中吸取液体,故C不符合题意;
C、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不能伸入试管内,更不能触碰试管内壁,故B不符合题意;
D、取用液体药品,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用1-2毫升,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A、根据试剂瓶瓶塞应倒放在桌面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胶头滴管吸取液体药品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胶头滴管滴加液体药品的正确操作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一般取1-2mL进行分析解答。
3.A
白醋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A符合题意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根据石蕊遇酸变红进行分析解答。
4.B
A、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还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才会燃烧,故A错误;
B、木柴架空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故B正确;
C、吹灭蜡烛原理是使温度降低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故C错误;
D、水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不能随意降低,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A、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可燃物充分燃烧需要考虑的因素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灭火的原理及可燃烧的着火点不能随意改变进行分析解答。
5.A
A、低碳行动,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从而减缓温室效应,有利于冰川保护,故A正确;
B、冰川水经过过滤只是除去不溶性杂质,还有很多可溶性杂质和微生物,不是纯水,故B错误;、
C、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C错误。
D、大力开发冰川旅游资源会使冰川遭到破坏,不利于保护冰川,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A、根据减缓温室效应有利于冰川保护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冰川资源是有限的,不能取之不尽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大力开发冰川旅游资源,不利于保护冰川进行分析解答。
6.B
A、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3,故A错误;
B、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故锂的元素符号为Li,故B正确;
C、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故C错误;
D、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左上角数字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右上角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最下方数字的含义以及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左上角数字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
7.D
A、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故A不符合题意;
B、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空气的污染,故B不符合题意;
C、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减少环境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
D、露天焚烧生活垃圾,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根据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推广使用新能源、加强生态环境治理、都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露天焚烧垃圾会造成空气污染进行分析解答。
8.A
空气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是氮气,约占78%,其次是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占0.03%,空气中无氢气,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根据空气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解答。
9.C
食盐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无机盐,可以为人体补充钠、氯等元素,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根据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
10.B
A、 Ca(NO3)2 只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A不符合题意;
B、KNO3同时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的钾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B符合题意;
C、 Ca(H2PO4)2 只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C不符合题意;
D、 (NH4)2SO4 只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A、根据只含氮元素的肥料叫做氮肥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的肥料叫复合肥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只含磷元素的肥料叫做磷肥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只含氮元素的肥料叫做氮肥进行分析解答。
11.A
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C6只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A错误;
B、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个数,所以C6表示一个C6分子由6个碳原子构成,故B正确;
C、C6的相对分子质量=12×6=72,故C正确;
D、含碳物质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燃烧都会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A、根据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个数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含碳物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12.D
A、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没有吸附性,不能去除异味,故A不符合题意;
B、小卵石起到过滤的作用,除去大颗粒的不溶性杂质,不能去除异味,故B不符合题意;
C、石英砂也是起过滤作用,除去微粒比较小的不溶性杂质,不能去除异味,故C不符合题意;
D、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颜色和异味,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A、根据有机合成材料没有吸附性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小卵石起过滤作用,除去大颗粒的固体杂质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石英砂起过滤作用,除去小颗粒不溶性杂质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颜色和异味进行分析解答。
13.D
A、木质筷子属于天然材料,故A不符合题意题意;
B、不锈钢碗属于金属材料,故B不符合题意;
C、陶瓷汤勺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不符合题意;
D、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根据木头属于天然材料,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进行分析解答。
14.A
大量引用碳酸饮料会使人体内的钙元素流失,从而可能导致骨质疏松,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根据人体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进行分析解答。
15.D
A、白炽灯通电后,钨丝在高温下发光而不熔断,说明钨丝的熔点很高,故A错误;
B、两侧的金属丝是连接电源和钨丝,具有导电,故B错误;
C、灯泡内填充氮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起保护气的作用,防止钨丝被氧化,故C错误;
D、白炽灯工作时,红磷能与灯泡内残留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消耗氧气,防止钨丝氧化,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A、根据钨丝熔点高,才能保证钨丝在高温下发光而不熔断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两侧金属丝是连接电源和钨丝,必须具有导电性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作保护气,防止钨丝氧化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红磷在高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防止钨丝氧化进行分析解答。
16.C
A、火山喷发会产生大量CO2,使空气中CO2的含量增加,故A不符合题意;
B、森林着火,木头燃烧会生成CO2,增加空气中CO2的含量,故B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该途径可以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故C符合题意;
D、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增加空气中CO2的含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根据火山喷发、森林着火、碳酸分解都能使空气中的CO2含量增加,只有光合作用能减少空气中CO2的含量进行分析解答。
17.D
A、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右上角的化学符号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合,故钇的元素符号为Y,故A正确;
B、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 ,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钇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9,故B正确;
C、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 ,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钇原子的质子数为39,故C正确;
D、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故钇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右上角化学符号表示该元素元素符号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最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省略不写进行分析解答。
18.D
A、O在人体中的含量为65%,超过0.01%,属于常量元素,故A不符合题意;
B、Ca在人体中的含量为1.5%,超过0.01%,属于常量元素,故B不符合题意;
C、K在人体中的含量为0.4%,超过0.01%,属于常量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
D、Fe在人体中的含量仅为0.004%,含量小于0.01%,属于微量元素,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根据人体中含量超过0.01%的元素,属于常量元素,含量小于0.01%的元素,属于微量元素进行分析解答。
19.C
A、溶解步骤需要用到烧杯,故A不符合题意;
B、过滤步骤需要用到漏斗,故B不符合题意;
C、做硫燃烧或红磷燃烧需要用到燃烧匙,粗盐提纯实验不需要用燃烧匙,故B符合题意;
D、蒸发步骤需要用到蒸发皿,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A、根据需要把粗盐放到烧杯中溶解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过滤需要用漏斗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溶解、过滤、蒸发都不需要用燃烧匙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需要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蒸发进行分析解答。
20.D
A、离子符号的书写是在化学符号的右上角先写数字,再写“+”或“-”,故铝离子为: Al3+,故A错误;
B、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个硫原子为:2S,故B错误;
C、元素符号的书写是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所以银元素表示为:Ag,故C错误;
D、氯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书写氯化镁的化学式为:MgCl2 ,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A、根据离子符号的正确书写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书写化学式进行分析解答。
21.A
A、蔗糖溶于水形成的蔗糖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符合题意;
B、面粉不溶于水,把面粉加入水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故B不符合题意;
C、植物油不溶于水,把植物油加入水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故C不符合题意;
D、泥土不溶于水,把泥土加入水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进行分析解答。
22.B
A、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单质,SiO2含硅、氧两种元素,不属于单质,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SiO2含硅、氧两种元素,故属于氧化物,故B符合题意;
C、只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酸, SiO2由二氧化硅分子构成,不属于酸,故C不符合题意;
D、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碱, SiO2由二氧化硅分子构成,不属于碱,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根据单质、氧化物、酸、碱的定义进行分析解答。
23.B
A、 CO(NH2)2 只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A不符合题意;
B、Ca(H2PO4)2只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B符合题意;
C、K2CO3只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C不符合题意;
D、KNO3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氮两种元素,属于复合肥,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A、根据只含氮元素的肥料叫氮肥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只含磷元素的肥料叫磷肥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只含钾元素的肥料叫钾肥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同时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的肥料叫复合肥进行分析解答。
24.A
A、铝质易拉罐属于金属材料,可以回收利用,故A符合题意;
B、铝质易拉罐不属于有害垃圾,故B不符合题意;
C、铝质易拉罐不属于厨余垃圾,故C不符合题意;
D、铝质易拉罐属于可回收垃圾,不属于其他垃圾,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根据金属材料可以回收利用进行分析解答。
25.D
A、剪裁纸张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冰雪融化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打碎玻璃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根据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进行分析解答。
26.A
配制一定质量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的操作步骤是:计算、称固体、量液体、溶解、装瓶,那么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天平、量筒、滴管、烧杯和玻璃棒、细口瓶;不需要用到蒸发皿,故符合题意的是A,不符合题意的是BCD。
故答案为:A.
根据配制一定质量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需要计算、称量固体、量取液体、溶解、装瓶,需要的仪器有天平、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来解答。
27.C
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和质子数,下方数字表示原子的相对质量,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以及是否是金属元素,右上方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在原子中原子的相对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A、碘的元素符号为I,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碘带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原子的相对质量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而碘的相对质量是126.9,质子数为53,则中子数为:,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碘原子的相对质量为126.9,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和质子数,下方数字表示原子的相对质量,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以及是否是金属元素,右上方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在原子中原子的相对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来解答。
28.A
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不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以作为食品的保护气,符合题意;
B、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可以氧化很多物质使其变质,不符合题意;
C、氯化氢的水溶液是盐酸,盐酸具有腐蚀性,可以腐蚀食物,不符合题意;
D、水是常用的溶剂,食物与水混合而变潮湿并加快食物氧化速度而变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以作为食品的保护气,氧气具有氧化性,盐酸具有腐蚀性,水是食物变潮湿而变质来解答。
29.C
化学学习科学实验探究的研究步骤有:提出问题、建立假说(假设与猜想)、查阅资料、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故题意上的哲学家猜想:万物是由极其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这属于猜想与假说。
故答案为:C.
根据化学学习中的科学探究实验步骤有:提出问题、建立假说(假设与猜想)、查阅资料、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来解答。
30.C
A、徐光宪主要对稀土元素分离技术进行研究并测定发明了一部分稀土元素,不符合题意;
B、屠呦呦的主要贡献是对青蒿素的研究和发现,是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研究,不符合题意;
C、王泽山研究了火药的成分以及火药的爆炸事件,故对火炸药等高能材料研究属于能量存储与释放的研究,符合题意;
D、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发明了用纯碱制取烧碱的方法,称为侯式制碱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了解化学发展史,知道各位科学家在化学领域中的贡献来解答;
徐光宪对稀土元素分离技术进行研究,屠呦呦的主要贡献是对青蒿素的研究和发现,王泽山研究了火药的成分以及火药的爆炸事件,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来解答。
31.A
利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比较分析可知,物理性质本身表现出来,化学性质需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故青蒿素是无色晶体、熔点为156 ℃ 、难溶于水均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则是物理性质;而青蒿素受热易分解需通过分解反应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符合题意的是A,不符合题意的是BCD。
故答案为:A.
根据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密度、硬度、软、溶解性、导电性、传热性、延展性、挥发性等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来解答。
32.B
物质由元素组成,含氯牙膏中的氯是以元素的形式存在,不是以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形式存在,故“含氣牙膏”中的“氣”指的是元素;符合题意的是B,不符合题意的是ACD。
故答案为:B.
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来解答。
33.A
金属和合金均属于金属材料,而陶勇青花瓷瓶和龙凤玉佩均是无机非金属材料,故符合题意的是A,不符合题意的是BCD。
故答案为:A.
根据材料有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而具有金属特性的合金以及金属均是金属材料来解答。
34.C
利用反应模型图分析可知,甲是氨气,乙是氧气,丙是氮气,丁是水,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A、甲是氨气,氨气溶于水是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乙是氧气,氧气由氧分子构成,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利用反应的方程式可知,4个氨气分子和3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氮分子和6个水分子,反应物中共7个分子,生成物中共8个分子,反应后的分子数目增加,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氮气和水,对环境无污染,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根据反应模型图分析可知,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水的方程式的含义来分析进行解答,氨气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物质由分子构成,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可能变化,水和氮气无污染来解答。
35.A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难溶于水;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文物的保护气。符合题意的是A,不符合题意的是BCD。
故答案为:A.
根据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保护气来解答。
36.B
A、人体中的元素对人体的作用,钙元素维持骨骼的生长发育,牛奶中含有大量的钙元素,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铅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且是重金属元素,对人体的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故长期摄入含铅的食品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人在生病时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和药品的说明按时按量的用药来提高人类的健康,故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人体的六大营养素是水、无机盐、蛋白质、油脂、维生素和糖类,而糖类为人体提高能量的主要能源,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A、根据钙元素维持人体骨骼的生长发育,牛奶中含有钙元素来解答;
B、根据铅元素对人体造成伤害来解答;
C、根据病人需在遗嘱和依据药品说明书来用药来增强健康来解答;
D、根据人体的六大营养素是水、无机盐、蛋白质、油脂、维生素和糖类,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来解答。
37.C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并放热,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故铁燃烧放出火花需要护目镜来保护眼睛防止火花伤害眼睛,同时需要明火来引燃铁丝,任何实验完毕需洗手防止药品对手的伤害并防止药品受到污染,而铁燃烧不需要锐器,故铁燃烧实验不需要的注明的图标是锐器。
故答案为:C.
根据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并放热,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需要护目镜保护眼睛,明火引燃铁丝和洗手防止药品污染来解答。
38.D
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而高锰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高锰酸钾是由锰元素、氧元素和钾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盐的概念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而高锰酸钾是由金属钾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符合盐的概念,属于盐。
故答案为:D.
根据混合物的概念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盐的概念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来解答。
39.A
空气由氧气、氮气、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水蒸气以及其它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而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以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则人体吸入空气中的主要物质是氧气,则符合题意的是A,不符合题意的是BCD。
故答案为:A.
根据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组成,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以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来解答。
40.D
A、裁剪布料是将大型的布料剪成不同形状,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堆放砖块是将一块一块的砖堆积起来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粉碎矿石是将块状的固体变成粉末状,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是将粮食通过在密闭的容器内通过发酵生成新物质乙醇,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来解答。
41.C
A、五氧化二磷是白磷燃烧的产物,而现象的描述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故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B不符合题意;
C、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瓶口有白雾,这儿的白雾指的是氯化氢形成的液体,故C符合题意;
D、酸性硫酸铜溶液中含有氢离子,而少量的氢氧化钠优先和氢离子反应,待氢离子反应完后再与硫酸铜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A、根据白磷燃烧的反应现象和结论的区别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紫色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反应的先后顺序进行分析和解答。
42.A
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需要用玻璃仪器装,故A符合题意;
B、仪器的连接不能在桌面上挤压,故B不符合题意;
C、加热液体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C不符合题意;
D、pH试纸不能直接伸入溶液中,以免污染溶液,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仪器的连接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三分之一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pH试纸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43.(1)C
(2)D
(3)B
(4)A
(1)A、磨粮为粉的过程中,只有形状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水溶过滤的过程中,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熬浆成形的过程中,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
D、切块装盘过程中,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A、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而人体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症(老年人)或佝偻病(青少年),故A不符合题意;
B、亚硝酸钠属于工业用盐,不能食用,故B不符合题意;
C、油锅起火时,应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故C不符合题意;
D、“是药三分毒”,用药需要合理使用,对人体才有最大的利益,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A、澄清的工业废水不可以直接排放,需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故A不符合题意;
B、大力植树造林可减少沙尘天气的发生,故B符合题意;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加重温室效应,而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或二氧化氮,故C不符合题意;
D、增加粮食的产量,需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而含磷洗衣粉需禁止使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A、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而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氯化氢,混合使用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降低去污能力,故A符合题意;
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含有碳酸氢根,可以氢离子(柠檬酸含有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B不符合题意;
C、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可吸热,可用于食品保鲜,故C不符合题意;
D、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根据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进行分析解答;
(2)A、根据人体缺乏钙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亚硝酸钠有毒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药物对人体的利弊进行分析解答;
(3)A、根据工业废水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植树造林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农药和化肥的利弊进行分析解答;
(4)A、根据炉具清洁剂和洁厕灵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碳酸氢钠和酸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干冰升华吸热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活性炭的结构进行分析解答。
(1)A、磨粮为粉的过程中,只有形状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水溶过滤的过程中,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熬浆成形的过程中,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
D、切块装盘过程中,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A、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而人体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症(老年人)或佝偻病(青少年),故A不符合题意;
B、亚硝酸钠属于工业用盐,不能食用,故B不符合题意;
C、油锅起火时,应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故C不符合题意;
D、“是药三分毒”,用药需要合理使用,对人体才有最大的利益,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A、澄清的工业废水不可以直接排放,需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故A不符合题意;
B、大力植树造林可减少沙尘天气的发生,故B符合题意;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加重温室效应,而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或二氧化氮,故C不符合题意;
D、增加粮食的产量,需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而含磷洗衣粉需禁止使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A、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而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氯化氢,混合使用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降低去污能力,故A符合题意;
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含有碳酸氢根,可以氢离子(柠檬酸含有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B不符合题意;
C、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可吸热,可用于食品保鲜,故C不符合题意;
D、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4.A
A、胶头滴管使用后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否则会腐蚀桌面或污染试剂,故A符合题意;
B、洗涤试管的方法:先倒净试管内的废液,再注入半试管水,振荡后把水倒掉,再注入水,振荡后再倒掉,这样连洗几次,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损坏试管,故B不符合题意;
C、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故C不符合题意;
D、向试管中装入粉末状试剂时,为避免试剂沾在管口或管壁上,可先将试管横放,把盛有试剂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把试管竖立起来,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洗涤试管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固体试剂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45.D
A、垃圾分类回收,资源再利用可有效减少废弃物,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故A符合题意;
B、植树造林,绿色植物可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故B不符合题意;
C、开发清洁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从源头上减少对空气的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故C不符合题意;
D、加高化工厂烟囱高度,不能控制空气污染物的产生,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A、根据垃圾分类可节约资源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清洁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烟囱的高度与空气污染物的多少无关进行分析解答。
46.A
A、点火升空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A符合题意;
B、采集样品的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探测距离的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搭载探测器的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根据判断物质是否有新物质进行分析解答。
47.B
A、蒸馏水属于纯净物,故A不符合题意;
B、矿泉水属于溶液,故B符合题意;
C、豆浆属于悬浊液,故C不符合题意;
D、牛奶属于乳浊液,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A、根据溶液均为混合物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矿泉水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牛奶具有不均一不稳定性进行分析解答。
48.A
A、粗盐属于混合物,故A符合题意;
B、胆矾为,属于纯净物,故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镁为,属于纯净物,故C不符合题意;
D、臭氧为,属于纯净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A、根据粗盐含有杂质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胆矾是的俗称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氯化镁是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可用化学式来表示的物质为纯净物进行分析解答。
49.B
A、蒸馏水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A不符合题意;
B、矿泉水是均一、稳定的,属于溶液,故B符合题意;
C、豆浆属于悬浊液,故C不符合题意;
D、牛奶属于悬浊液,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根据溶液属于混合物进行分析解答。
50.C
A、由题意知,荞麦粉中含有淀粉,而淀粉属于糖类,A错误;
B、由维生素E的化学式可知,维生素E这种物质是由C29H50O2分子构成的,而一个C29H50O2分子含有2个氧原子,B错误;
C、糖类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而维生素E也是由这三种元素组成,C正确;
D、由题意知,荞麦粉中不含有碘元素,所以不能作为补碘的药物,D错误。
故答案为:C。
1.人体六大营养物质包括: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无机盐、水、维生素。
2.人体主要是通过主食(米饭、馒头等)来摄取糖类;
3.碘主要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相关;人体缺碘时,容易患上甲状腺肿大(即大脖子病)。2025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
03选择题(基础题)
一、选择题
1.(2025·新疆) 我国2025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做法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A.随手关闭电灯 B.鼓励乘坐公交车出行
C.露天焚烧树叶 D.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
2.(2025·湖南) 实验室常用胶头滴管取用少量液体。如图,关于实验用品的使用规范的是( )
A.试剂瓶瓶塞的放置 B.胶头滴管吸取液体
C.胶头滴管滴加液体 D.试管内液体的体积
3.(2025·湖南) 《礼记·内则》提到“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春天可略多吃酸味食品。白醋是一种生活中常见调味品,能使紫色石蕊溶液显( )
A.红色 B.无色 C.紫色 D.蓝色
4.(2025·湖南) 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
B.木柴架空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吹灭蜡烛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D.水灭火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5.(2025·湖南)2025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冰川保护”。冰川被称为“地球的固态水库”,储存了约69%的淡水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低碳行动利于冰川保护 B.冰川水经过滤得到纯水
C.冰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大力开发冰川旅游资源
6.(2025·湖南) 锂是一种储能金属。如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锂的质子数为6.94 B.锂的元素符号为Li
C.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
7.(2025·湖南) 湖南省着力建设“和美湘村”。下列做法与其不相符的是( )
A.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B.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C.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D.露天焚烧生活垃圾
8.(2025·湖南) 鸡蛋气室中的气体来源于空气。气室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 )
A. B. C. D.
9.(2025·湖南) 我国传统饮食文化有“南甜北咸”之说。糖和食盐摄入要适量,其中食盐能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物质是( )
A.油脂 B.维生素 C.无机盐 D.蛋白质
10.(2025·福建) 下列物质均可用于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Ca(NO3)2 B.KNO3 C.Ca(H2PO4)2 D.(NH4)2SO4
11.(2025·福建) 我国科学家合成了全新分子——C6,开创了“表面合成极小尺寸分子碳”的新范式。下列有关C6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属于新型化合物 B.每个分子由6个碳原子构成
C.相对分子质量为72 D.与O2反应生成碳的氧化物
12.(2025·福建) 下列用于制作简易净水装置的材料中,能吸附色素、去除异味的是( )
A.塑料瓶 B.小卵石 C.石英砂 D.活性炭
13.(2025·福建) 下列厨房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制品的是( )
A.木质筷子 B.不锈钢碗 C.陶瓷汤勺 D.塑料菜篮
14.(2025·福建) 大量饮用碳酸饮料会使人体内某种元素流失,从而可能导致骨质疏松,该元素是( )
A.钙 B.铁 C.碘 D.锌
15.(2025·苏州)白炽灯泡的结构如图,通电后钨丝在高温下发光。生产时灯泡内可能会混人少量氧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钨丝的熔点低
B.两侧的金属丝不导电
C.灯泡内填充氮气是因为其化学性质活泼
D.白炽灯工作时,红磷能消耗残留氧气
16.(2025·苏州)自然界能减少大气中CO2。含量的途径是( )
A.火山喷发 B.森林着火 C.光合作用 D.碳酸分解
17.(2025·苏州)钇是稀土元素的一种,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钇的元素符号为Y
B.钇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9
C.钇原子的质子数为39
D.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 g
18.(2025·苏州)人体中含量(以质量分数计)在0.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部分元素及其在人体中的含量如下表,其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
元素 O Ca K Fe
含量 65% 1.5% 0.4% 约0.004%
A.O B.Ca C.K D.Fe
19.(2025·苏州)粗盐的初步提纯包含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一定不需用到的仪器是( )
A.烧杯 B.漏斗 C.燃烧匙 D.蒸发皿
20.(2025·苏州)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铝离子:Al+3 B.2个硫原子:S
C.银元素:AG D.氣化镁:MgCl2
21.(2025·苏州)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 B.面粉 C.植物油 D.泥土
22.(2025·苏州)《平江图》铜雕表面涂覆了抗氧化层纳米SiO2。SiO2属于( )
A.单质 B.氧化物 C.酸 D.碱
23.(2025·苏州)磷肥能促进植物根系生长。下列物质能用作磷肥的是( )
A.CO(NH2)2 B.Ca(H2PO4)2 C.K2CO3 D.KNO3
24.(2025·苏州)在垃圾分类中,空的铝质易拉罐应属于( )
A. B.
C. D.
25.(2025·苏州)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剪裁纸张 B.冰雪融化 C.打碎玻璃 D.蜡烛燃烧
26.(2025·安徽)农业生产中可利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氣化钠溶液选种。若实验室配制50g这种溶液,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A.蒸发皿 B.烧杯
C.胶头滴管 D.量筒
27.(2025·扬州)碘是生命活动必需的微量元素,碘在元案周期表中的信息如题9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碘的元素符号为1 B.碘属于非金属元素
C.碘原子核内有 53个中子 D.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28.(2025·扬州)食品包装袋内充人某气体可以避免食物因氧化而变质,该气体可以是( )
A.N2 B.O2 C.HCI D.H2O
29.(2025·扬州)科学发展常以如题2图所示的方式推进、循环。公元前5世纪,有哲学家猜想:万物是由极其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这属于( )
A.观察现象 B.提出问题 C.建立假说 D.实验验证
30.(2025·扬州)下列是我国几位科学家及其部分研究领域,其中研究领域主要涉及能量的储存与释放的是( )
A.徐光宪,稀土元素分离技术研究
B.屠呦呦·抗疟药物研究
C.王泽山·火炸药等高能材料研究
D.侯德榜,制碱工艺研究
31.(2025·江西)我国科学家居呦呦因肯高素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对青蒿素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受热易分解 B.无色晶体
C.熔点为156 ℃ D.难溶于水
32.(2025·江西)“含氣牙膏”中的“氣”指的是( )
A.离子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33.(2025·江西)博物馆馆藏的下列文物中,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
A.青铜面具 B.龙风玉佩 C.立人陶俑 D.青花瓷瓶
34.(2025·重庆市) 模型有利于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的水溶液能使酚酞变红 B.乙表示氧分子
C.反应后分子数目减少 D.产物无污染
35.(2025·重庆市) 氮气常用作文物保护气,主要是利用了氮气( )
A.性质稳定 B.难溶于水 C.无色无味 D.沸点低
36.(2025·重庆市)2025年世界卫生大会的主题为“同一个健康世界”。下列说法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A.喝牛奶可以补钙
B.长期摄入含铅的食品对人体无害
C.合理用药能提高人类寿命
D.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37.(2025·重庆市)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下列对该实验有关图标的标注不正确的是( )
A.护目镜 B.明火
C.锐器 D.洗手
38.(2025·重庆市) 高锰酸钾可用于制备氧气、清洗伤口等。它属于( )
A.混合物 B.氧化物 C.碱 D.盐
39.(2025·重庆市)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人体吸入空气主要是利用其中的( )
A. B. C. D.
40.(2025·重庆市) 勤劳质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劳动中的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裁剪布料 B.堆放砖块 C.粉碎矿石 D.粮食酿酒
41.(2025·南充)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热水中的白磷接触氧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
B.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成蓝色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瓶口有白雾产生
D.向 2mL 酸性硫酸铜溶液中滴加1~2滴稀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出现大量蓝色沉淀
42.(2025·南充)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和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完成问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称量NaOH 固体
B.连接试管和橡胶塞
C.加热液体
D.测溶液的pH
43.(2025·南充)南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这里生活着勤劳的果城人民。完成问题。
(1)南充凉粉是享誉全国的美食,下述生产过程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磨粮为粉 B.水溶过滤 C.熬浆成形 D.切块装盘
(2)生命健康与安全是幸福生活的保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缺铁会引起骨质疏松症
B.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来腌渍鱼、肉等食品
C.油锅着火时,用大量水扑灭
D.合理用药对保障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3)为保护我们南充美丽的生态环境,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
A.澄清的工业废水可以直接排放
B.大力植树造林可减少沙尘天气的发生
C.天然气燃烧的产物易形成酸雨
D.保护嘉陵江生态环境,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4)下列劳动实践项目与所述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
A.将炉具清洁剂与洁厕灵混在一起使用——两者混合后,去污能力增强
B 用柠檬酸与小苏打自制汽水——两者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 干冰用于易变质食物的短期保鲜——干冰升华吸热D. 用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44.(2025·广安)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 )
A.胶头滴管的使用
B.洗涤试管时振荡
C.检査装置的气密性
D.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试剂
45.(2025·广安)社会发展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 B.植树造林
C.开发清洁能源 D.加高化工厂烟囱高度
46.(2025·广安)2025年5月29日,我国“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正式开启。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点火升空 B.采集样品 C.探测距离 D.搭载探测器
47.(2025·上海市)举出的下列物质,哪个属于溶液( )
A.蒸馏水 B.矿泉水 C.豆浆 D.牛奶
48.(2025·上海市) 属于混合物的是( )
A.粗盐 B.胆矾 C.氯化镁 D.臭氧
49.(2025·上海市)Li氏炼金术下列物质,哪个属于溶液( )
A.蒸馏水 B.矿泉水 C.豆浆 D.牛奶
50.(2025·烟台) 荞麦粉中含有淀粉、食物纤维、维生素E()等物质,以及铁、锰、碘等元素。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成人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荞麦粉中不含糖类 B.维生素E中含有氧分子
C.维生素E的组成元素与糖类相同 D.荞麦粉食品可作为补碘的药物
答案解析部分
1.C
A、随手关闭电灯,可以节约能源,与主题相符,故A不符合题意;
B、鼓励乘坐公交车出行,可以减少使用燃油私家车,从而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与主题相符,故B不符合题意;
C、露天焚烧树叶,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空气,与主题相悖,故C符合题意;
D、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与主题相符,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A、根据随手关闭电灯可以节约能源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节能减排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露天焚烧树叶会造成空气污染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进行分析解答。
2.D
A、试剂瓶瓶塞应倒放在桌面,故A不符合题意;
B、胶头滴管应在试剂瓶外面捏紧胶头,排尽空气,再把胶头滴管伸入试剂瓶中吸取液体,故C不符合题意;
C、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不能伸入试管内,更不能触碰试管内壁,故B不符合题意;
D、取用液体药品,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用1-2毫升,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A、根据试剂瓶瓶塞应倒放在桌面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胶头滴管吸取液体药品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胶头滴管滴加液体药品的正确操作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一般取1-2mL进行分析解答。
3.A
白醋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A符合题意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根据石蕊遇酸变红进行分析解答。
4.B
A、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还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才会燃烧,故A错误;
B、木柴架空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故B正确;
C、吹灭蜡烛原理是使温度降低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故C错误;
D、水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不能随意降低,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A、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可燃物充分燃烧需要考虑的因素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灭火的原理及可燃烧的着火点不能随意改变进行分析解答。
5.A
A、低碳行动,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从而减缓温室效应,有利于冰川保护,故A正确;
B、冰川水经过过滤只是除去不溶性杂质,还有很多可溶性杂质和微生物,不是纯水,故B错误;、
C、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C错误。
D、大力开发冰川旅游资源会使冰川遭到破坏,不利于保护冰川,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A、根据减缓温室效应有利于冰川保护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冰川资源是有限的,不能取之不尽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大力开发冰川旅游资源,不利于保护冰川进行分析解答。
6.B
A、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3,故A错误;
B、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故锂的元素符号为Li,故B正确;
C、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故C错误;
D、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左上角数字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右上角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最下方数字的含义以及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左上角数字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
7.D
A、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故A不符合题意;
B、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空气的污染,故B不符合题意;
C、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减少环境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
D、露天焚烧生活垃圾,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根据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推广使用新能源、加强生态环境治理、都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露天焚烧垃圾会造成空气污染进行分析解答。
8.A
空气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是氮气,约占78%,其次是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占0.03%,空气中无氢气,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根据空气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解答。
9.C
食盐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无机盐,可以为人体补充钠、氯等元素,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根据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
10.B
A、 Ca(NO3)2 只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A不符合题意;
B、KNO3同时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的钾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B符合题意;
C、 Ca(H2PO4)2 只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C不符合题意;
D、 (NH4)2SO4 只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A、根据只含氮元素的肥料叫做氮肥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的肥料叫复合肥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只含磷元素的肥料叫做磷肥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只含氮元素的肥料叫做氮肥进行分析解答。
11.A
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C6只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A错误;
B、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个数,所以C6表示一个C6分子由6个碳原子构成,故B正确;
C、C6的相对分子质量=12×6=72,故C正确;
D、含碳物质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燃烧都会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A、根据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个数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含碳物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12.D
A、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没有吸附性,不能去除异味,故A不符合题意;
B、小卵石起到过滤的作用,除去大颗粒的不溶性杂质,不能去除异味,故B不符合题意;
C、石英砂也是起过滤作用,除去微粒比较小的不溶性杂质,不能去除异味,故C不符合题意;
D、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颜色和异味,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A、根据有机合成材料没有吸附性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小卵石起过滤作用,除去大颗粒的固体杂质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石英砂起过滤作用,除去小颗粒不溶性杂质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颜色和异味进行分析解答。
13.D
A、木质筷子属于天然材料,故A不符合题意题意;
B、不锈钢碗属于金属材料,故B不符合题意;
C、陶瓷汤勺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不符合题意;
D、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根据木头属于天然材料,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进行分析解答。
14.A
大量引用碳酸饮料会使人体内的钙元素流失,从而可能导致骨质疏松,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根据人体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进行分析解答。
15.D
A、白炽灯通电后,钨丝在高温下发光而不熔断,说明钨丝的熔点很高,故A错误;
B、两侧的金属丝是连接电源和钨丝,具有导电,故B错误;
C、灯泡内填充氮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起保护气的作用,防止钨丝被氧化,故C错误;
D、白炽灯工作时,红磷能与灯泡内残留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消耗氧气,防止钨丝氧化,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A、根据钨丝熔点高,才能保证钨丝在高温下发光而不熔断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两侧金属丝是连接电源和钨丝,必须具有导电性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作保护气,防止钨丝氧化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红磷在高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防止钨丝氧化进行分析解答。
16.C
A、火山喷发会产生大量CO2,使空气中CO2的含量增加,故A不符合题意;
B、森林着火,木头燃烧会生成CO2,增加空气中CO2的含量,故B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该途径可以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故C符合题意;
D、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增加空气中CO2的含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根据火山喷发、森林着火、碳酸分解都能使空气中的CO2含量增加,只有光合作用能减少空气中CO2的含量进行分析解答。
17.D
A、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右上角的化学符号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合,故钇的元素符号为Y,故A正确;
B、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 ,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钇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9,故B正确;
C、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 ,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钇原子的质子数为39,故C正确;
D、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故钇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右上角化学符号表示该元素元素符号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最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省略不写进行分析解答。
18.D
A、O在人体中的含量为65%,超过0.01%,属于常量元素,故A不符合题意;
B、Ca在人体中的含量为1.5%,超过0.01%,属于常量元素,故B不符合题意;
C、K在人体中的含量为0.4%,超过0.01%,属于常量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
D、Fe在人体中的含量仅为0.004%,含量小于0.01%,属于微量元素,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根据人体中含量超过0.01%的元素,属于常量元素,含量小于0.01%的元素,属于微量元素进行分析解答。
19.C
A、溶解步骤需要用到烧杯,故A不符合题意;
B、过滤步骤需要用到漏斗,故B不符合题意;
C、做硫燃烧或红磷燃烧需要用到燃烧匙,粗盐提纯实验不需要用燃烧匙,故B符合题意;
D、蒸发步骤需要用到蒸发皿,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A、根据需要把粗盐放到烧杯中溶解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过滤需要用漏斗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溶解、过滤、蒸发都不需要用燃烧匙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需要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蒸发进行分析解答。
20.D
A、离子符号的书写是在化学符号的右上角先写数字,再写“+”或“-”,故铝离子为: Al3+,故A错误;
B、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个硫原子为:2S,故B错误;
C、元素符号的书写是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所以银元素表示为:Ag,故C错误;
D、氯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书写氯化镁的化学式为:MgCl2 ,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A、根据离子符号的正确书写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书写化学式进行分析解答。
21.A
A、蔗糖溶于水形成的蔗糖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符合题意;
B、面粉不溶于水,把面粉加入水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故B不符合题意;
C、植物油不溶于水,把植物油加入水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故C不符合题意;
D、泥土不溶于水,把泥土加入水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进行分析解答。
22.B
A、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单质,SiO2含硅、氧两种元素,不属于单质,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SiO2含硅、氧两种元素,故属于氧化物,故B符合题意;
C、只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酸, SiO2由二氧化硅分子构成,不属于酸,故C不符合题意;
D、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碱, SiO2由二氧化硅分子构成,不属于碱,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根据单质、氧化物、酸、碱的定义进行分析解答。
23.B
A、 CO(NH2)2 只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A不符合题意;
B、Ca(H2PO4)2只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B符合题意;
C、K2CO3只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C不符合题意;
D、KNO3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氮两种元素,属于复合肥,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A、根据只含氮元素的肥料叫氮肥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只含磷元素的肥料叫磷肥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只含钾元素的肥料叫钾肥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同时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的肥料叫复合肥进行分析解答。
24.A
A、铝质易拉罐属于金属材料,可以回收利用,故A符合题意;
B、铝质易拉罐不属于有害垃圾,故B不符合题意;
C、铝质易拉罐不属于厨余垃圾,故C不符合题意;
D、铝质易拉罐属于可回收垃圾,不属于其他垃圾,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根据金属材料可以回收利用进行分析解答。
25.D
A、剪裁纸张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冰雪融化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打碎玻璃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根据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进行分析解答。
26.A
配制一定质量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的操作步骤是:计算、称固体、量液体、溶解、装瓶,那么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天平、量筒、滴管、烧杯和玻璃棒、细口瓶;不需要用到蒸发皿,故符合题意的是A,不符合题意的是BCD。
故答案为:A.
根据配制一定质量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需要计算、称量固体、量取液体、溶解、装瓶,需要的仪器有天平、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来解答。
27.C
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和质子数,下方数字表示原子的相对质量,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以及是否是金属元素,右上方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在原子中原子的相对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A、碘的元素符号为I,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碘带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原子的相对质量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而碘的相对质量是126.9,质子数为53,则中子数为:,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碘原子的相对质量为126.9,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和质子数,下方数字表示原子的相对质量,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以及是否是金属元素,右上方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在原子中原子的相对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来解答。
28.A
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不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以作为食品的保护气,符合题意;
B、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可以氧化很多物质使其变质,不符合题意;
C、氯化氢的水溶液是盐酸,盐酸具有腐蚀性,可以腐蚀食物,不符合题意;
D、水是常用的溶剂,食物与水混合而变潮湿并加快食物氧化速度而变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以作为食品的保护气,氧气具有氧化性,盐酸具有腐蚀性,水是食物变潮湿而变质来解答。
29.C
化学学习科学实验探究的研究步骤有:提出问题、建立假说(假设与猜想)、查阅资料、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故题意上的哲学家猜想:万物是由极其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这属于猜想与假说。
故答案为:C.
根据化学学习中的科学探究实验步骤有:提出问题、建立假说(假设与猜想)、查阅资料、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来解答。
30.C
A、徐光宪主要对稀土元素分离技术进行研究并测定发明了一部分稀土元素,不符合题意;
B、屠呦呦的主要贡献是对青蒿素的研究和发现,是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研究,不符合题意;
C、王泽山研究了火药的成分以及火药的爆炸事件,故对火炸药等高能材料研究属于能量存储与释放的研究,符合题意;
D、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发明了用纯碱制取烧碱的方法,称为侯式制碱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了解化学发展史,知道各位科学家在化学领域中的贡献来解答;
徐光宪对稀土元素分离技术进行研究,屠呦呦的主要贡献是对青蒿素的研究和发现,王泽山研究了火药的成分以及火药的爆炸事件,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来解答。
31.A
利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比较分析可知,物理性质本身表现出来,化学性质需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故青蒿素是无色晶体、熔点为156 ℃ 、难溶于水均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则是物理性质;而青蒿素受热易分解需通过分解反应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符合题意的是A,不符合题意的是BCD。
故答案为:A.
根据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密度、硬度、软、溶解性、导电性、传热性、延展性、挥发性等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来解答。
32.B
物质由元素组成,含氯牙膏中的氯是以元素的形式存在,不是以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形式存在,故“含氣牙膏”中的“氣”指的是元素;符合题意的是B,不符合题意的是ACD。
故答案为:B.
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来解答。
33.A
金属和合金均属于金属材料,而陶勇青花瓷瓶和龙凤玉佩均是无机非金属材料,故符合题意的是A,不符合题意的是BCD。
故答案为:A.
根据材料有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而具有金属特性的合金以及金属均是金属材料来解答。
34.C
利用反应模型图分析可知,甲是氨气,乙是氧气,丙是氮气,丁是水,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A、甲是氨气,氨气溶于水是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乙是氧气,氧气由氧分子构成,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利用反应的方程式可知,4个氨气分子和3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氮分子和6个水分子,反应物中共7个分子,生成物中共8个分子,反应后的分子数目增加,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氮气和水,对环境无污染,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根据反应模型图分析可知,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水的方程式的含义来分析进行解答,氨气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物质由分子构成,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可能变化,水和氮气无污染来解答。
35.A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难溶于水;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文物的保护气。符合题意的是A,不符合题意的是BCD。
故答案为:A.
根据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保护气来解答。
36.B
A、人体中的元素对人体的作用,钙元素维持骨骼的生长发育,牛奶中含有大量的钙元素,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铅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且是重金属元素,对人体的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故长期摄入含铅的食品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人在生病时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和药品的说明按时按量的用药来提高人类的健康,故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人体的六大营养素是水、无机盐、蛋白质、油脂、维生素和糖类,而糖类为人体提高能量的主要能源,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A、根据钙元素维持人体骨骼的生长发育,牛奶中含有钙元素来解答;
B、根据铅元素对人体造成伤害来解答;
C、根据病人需在遗嘱和依据药品说明书来用药来增强健康来解答;
D、根据人体的六大营养素是水、无机盐、蛋白质、油脂、维生素和糖类,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来解答。
37.C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并放热,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故铁燃烧放出火花需要护目镜来保护眼睛防止火花伤害眼睛,同时需要明火来引燃铁丝,任何实验完毕需洗手防止药品对手的伤害并防止药品受到污染,而铁燃烧不需要锐器,故铁燃烧实验不需要的注明的图标是锐器。
故答案为:C.
根据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并放热,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需要护目镜保护眼睛,明火引燃铁丝和洗手防止药品污染来解答。
38.D
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而高锰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高锰酸钾是由锰元素、氧元素和钾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盐的概念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而高锰酸钾是由金属钾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符合盐的概念,属于盐。
故答案为:D.
根据混合物的概念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盐的概念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来解答。
39.A
空气由氧气、氮气、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水蒸气以及其它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而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以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则人体吸入空气中的主要物质是氧气,则符合题意的是A,不符合题意的是BCD。
故答案为:A.
根据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组成,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以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来解答。
40.D
A、裁剪布料是将大型的布料剪成不同形状,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堆放砖块是将一块一块的砖堆积起来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粉碎矿石是将块状的固体变成粉末状,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是将粮食通过在密闭的容器内通过发酵生成新物质乙醇,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来解答。
41.C
A、五氧化二磷是白磷燃烧的产物,而现象的描述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故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B不符合题意;
C、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瓶口有白雾,这儿的白雾指的是氯化氢形成的液体,故C符合题意;
D、酸性硫酸铜溶液中含有氢离子,而少量的氢氧化钠优先和氢离子反应,待氢离子反应完后再与硫酸铜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A、根据白磷燃烧的反应现象和结论的区别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紫色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反应的先后顺序进行分析和解答。
42.A
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需要用玻璃仪器装,故A符合题意;
B、仪器的连接不能在桌面上挤压,故B不符合题意;
C、加热液体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C不符合题意;
D、pH试纸不能直接伸入溶液中,以免污染溶液,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仪器的连接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三分之一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pH试纸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43.(1)C
(2)D
(3)B
(4)A
(1)A、磨粮为粉的过程中,只有形状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水溶过滤的过程中,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熬浆成形的过程中,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
D、切块装盘过程中,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A、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而人体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症(老年人)或佝偻病(青少年),故A不符合题意;
B、亚硝酸钠属于工业用盐,不能食用,故B不符合题意;
C、油锅起火时,应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故C不符合题意;
D、“是药三分毒”,用药需要合理使用,对人体才有最大的利益,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A、澄清的工业废水不可以直接排放,需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故A不符合题意;
B、大力植树造林可减少沙尘天气的发生,故B符合题意;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加重温室效应,而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或二氧化氮,故C不符合题意;
D、增加粮食的产量,需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而含磷洗衣粉需禁止使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A、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而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氯化氢,混合使用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降低去污能力,故A符合题意;
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含有碳酸氢根,可以氢离子(柠檬酸含有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B不符合题意;
C、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可吸热,可用于食品保鲜,故C不符合题意;
D、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根据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进行分析解答;
(2)A、根据人体缺乏钙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亚硝酸钠有毒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药物对人体的利弊进行分析解答;
(3)A、根据工业废水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植树造林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农药和化肥的利弊进行分析解答;
(4)A、根据炉具清洁剂和洁厕灵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碳酸氢钠和酸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干冰升华吸热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活性炭的结构进行分析解答。
(1)A、磨粮为粉的过程中,只有形状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水溶过滤的过程中,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熬浆成形的过程中,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
D、切块装盘过程中,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A、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而人体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症(老年人)或佝偻病(青少年),故A不符合题意;
B、亚硝酸钠属于工业用盐,不能食用,故B不符合题意;
C、油锅起火时,应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故C不符合题意;
D、“是药三分毒”,用药需要合理使用,对人体才有最大的利益,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A、澄清的工业废水不可以直接排放,需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故A不符合题意;
B、大力植树造林可减少沙尘天气的发生,故B符合题意;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加重温室效应,而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或二氧化氮,故C不符合题意;
D、增加粮食的产量,需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而含磷洗衣粉需禁止使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A、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而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氯化氢,混合使用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降低去污能力,故A符合题意;
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含有碳酸氢根,可以氢离子(柠檬酸含有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B不符合题意;
C、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可吸热,可用于食品保鲜,故C不符合题意;
D、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4.A
A、胶头滴管使用后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否则会腐蚀桌面或污染试剂,故A符合题意;
B、洗涤试管的方法:先倒净试管内的废液,再注入半试管水,振荡后把水倒掉,再注入水,振荡后再倒掉,这样连洗几次,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损坏试管,故B不符合题意;
C、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故C不符合题意;
D、向试管中装入粉末状试剂时,为避免试剂沾在管口或管壁上,可先将试管横放,把盛有试剂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把试管竖立起来,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洗涤试管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固体试剂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45.D
A、垃圾分类回收,资源再利用可有效减少废弃物,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故A符合题意;
B、植树造林,绿色植物可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故B不符合题意;
C、开发清洁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从源头上减少对空气的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故C不符合题意;
D、加高化工厂烟囱高度,不能控制空气污染物的产生,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A、根据垃圾分类可节约资源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清洁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烟囱的高度与空气污染物的多少无关进行分析解答。
46.A
A、点火升空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A符合题意;
B、采集样品的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探测距离的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搭载探测器的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根据判断物质是否有新物质进行分析解答。
47.B
A、蒸馏水属于纯净物,故A不符合题意;
B、矿泉水属于溶液,故B符合题意;
C、豆浆属于悬浊液,故C不符合题意;
D、牛奶属于乳浊液,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A、根据溶液均为混合物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矿泉水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牛奶具有不均一不稳定性进行分析解答。
48.A
A、粗盐属于混合物,故A符合题意;
B、胆矾为,属于纯净物,故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镁为,属于纯净物,故C不符合题意;
D、臭氧为,属于纯净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A、根据粗盐含有杂质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胆矾是的俗称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氯化镁是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可用化学式来表示的物质为纯净物进行分析解答。
49.B
A、蒸馏水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A不符合题意;
B、矿泉水是均一、稳定的,属于溶液,故B符合题意;
C、豆浆属于悬浊液,故C不符合题意;
D、牛奶属于悬浊液,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根据溶液属于混合物进行分析解答。
50.C
A、由题意知,荞麦粉中含有淀粉,而淀粉属于糖类,A错误;
B、由维生素E的化学式可知,维生素E这种物质是由C29H50O2分子构成的,而一个C29H50O2分子含有2个氧原子,B错误;
C、糖类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而维生素E也是由这三种元素组成,C正确;
D、由题意知,荞麦粉中不含有碘元素,所以不能作为补碘的药物,D错误。
故答案为:C。
1.人体六大营养物质包括: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无机盐、水、维生素。
2.人体主要是通过主食(米饭、馒头等)来摄取糖类;
3.碘主要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相关;人体缺碘时,容易患上甲状腺肿大(即大脖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