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七年级某班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在生活中探寻语文的魅力,请你一起参与吧!
【街头寻趣】
周末,小组同学 (1) (màn)步在老街巷,记录特色招牌:街边古色古香的“墨香书斋”匾额上的字遒劲有力,这些历经时光沉淀的招牌,是汉字亘 (2) 古魅力的见证;奶茶店“茶颜观色”招牌、水果店“果味斑斓”招牌,令人会心一笑。面对“食全食美”这类创意招牌,使大家想起《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关于语言使用的相关论述……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màn)步 亘 古
【招牌研讨】
2.下列是同学们整理招牌素材时的讨论记录,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些标识不仅是店铺符号,更承载文化内涵 ②它们或古朴或新颖,吸引着行人目光
③街头招牌是语文在生活中的常见形式 ④不同风格反映出多样的经营理念与审美
A.②①④③ B.①②④③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3.下列对语段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茶颜观色”化用成语,属于谐音双关。
B.“记录特色招牌”是动宾短语,体现实践过程。
C.“街边古色古香的‘墨香书斋’匾额上的字遒劲有力”,句中“遒劲有力”一词使用恰当,生动展现出匾额字体的刚健雄强。
D.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没有语病。
4.好的广告词既可以传递产品的信息,又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小语特别喜欢店铺门口的几则广告词,请你选出广告词和产品对应正确的一项( )
①臭名远扬,香飘万里。 ②一面之交,一生难忘。 ③众里寻他千百度,想要几度就几度。
A.①咖啡 ②镜子 ③冰箱 B.①臭豆腐 ②面条 ③手表
C.①臭豆腐 ②面条 ③冰箱 D.①咖啡 ②镜子 ③手表
【对联品韵】
春季来临,莺歌燕舞,花繁叶茂;语文课上,小文望见教室窗外的新绿,灵感闪现,写出了一副对联:“冬去山明水秀, (3) ”。同学们发现,原来语文就在身边,生活处处有语文。
5.请用正楷将下面词语准确规范抄写在下面方格中。
燕舞莺歌 花繁叶茂
6.横线(3)处最适合“冬去山明水秀”的下联是( )
A.秋来霜天红叶 B.春来柳暗花明 C.夏临绿树成荫 D.雪落银装素裹
7.在街头巷尾、荧屏报刊中常会出现“错别字”,如:徐志馍(肉加馍店广告),衣心衣意(服装店广告),一剪钟情(理发店广告)。请你就部分商家改动成语制作广告这一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二、名句名篇默写
8.古诗文情境补写
生活中的语文,是诗意的回响:“谁家玉笛暗飞声,(1) ”,是月夜听笛的乡愁(李白《春夜洛城闻笛》);“马上相逢无纸笔,(2) ”,是途中偶遇的牵挂(岑参《逢入京使》);“草树知春不久归,(3) ”,是暮春草木的热烈(韩愈《晚春》);“(4) ,(5) ”,是登高望远的哲思(王安石《登飞来峰》)。原来,语文从未远离,它就在我们看见的每处风景里。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泉冲之,其根附石,崭然①而不可拔。大风拔大木,揭②大屋,松独存焉。其故何哉?松虽小其根坚其气刚,其耐雪霜也,而况于风乎!吁!由松观之,凡士之处于世,能守其节而不屈于权势者,皆松之类也夫。
注①崭然:牢固的样子。②揭:掀起。
【丙】
瀑布
(唐)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9.解释下列加点字。
(1)惟吾德馨 (2)无案牍之劳形
10.请用“/”给文中画曲线句断句。(限断两处)
松虽小其根坚其气刚
11.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松之生也,于岩之侧 何陋之有
B.崭然而不可拔 人不知而不愠
C.其根附石 以钱覆其口
D.终归大海作波涛 弄虚作假
1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能守其节而不屈于权势者,皆松之类也夫
13.古人常借物言志。【甲】【丙】两文分别借“陋室”“瀑布”表达了不同的志向,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体会作者成长中学习语文的经验。
从热爱出发
海漄
①清晨,坐到座位上,让空调的凉意为身体和大脑都上足发条。于我而言,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十二年。这十二年里,我的人生似乎循规蹈矩,但又好像发生了很多事情。不变的,是对于科幻写作的热爱。
②父母都曾是企业职工,印象中他们朝九晚五,加班不多,却依然没有太多时间陪伴我。父母虽然只有高中学历,却有着朴素而正确的认知——多看看书总是好的。于是,离家不远的书店成了我最常去的地方。虽然书店里的人并不算少,但与我年龄相仿并且独自一人的孩子,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我孤独却自由,靠着单纯的热爱,在书海中流连忘返。
③父母并不给我圈定阅读的范围。现在还留有记忆的作品包括童恩正的《珊瑚岛上的死光》、汤素兰的《阁楼精灵》……也许,我自小便表现出了对于幻想的热爱。当然,那时的我认为,自己所看的故事都是真实发生过的。我也不知道,这其中,还有一类被归于“科幻”范畴。我更想不到,在未来,它将陪伴我很久。
④如果说少年时对阅读的热爱让我获得了什么,我想应该是自由。我的阅读,看似无拘无束,却为我在一片喧嚣中支起了一座玻璃房,我在其中自得其乐。
⑤2003年上初中时,我读到了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从此之后,我正式确定自己对“科幻”的特别偏爱,成为一个“科幻迷”。每月一期的杂志完全不能满足我,我执着地搜寻着当时市场上出版的一切科幻书籍。
⑥渐渐地,我走上了很多科幻迷都会选择的路,开始尝试写下自己的故事并投稿。一开始并不顺利。直到2011年,我的《惊情喀纳斯》,才在《今古传奇》上发表。很快我迎来了毕业,在初入社会的忙碌中,我一度放弃了写作。当时间来到2016年时,工作生活能游刃有余后,我重新捡起了写作。当我们一直热爱着什么时,就会发现,终有一天,我们能够与它再次相遇。
⑦那座“玻璃房”还在,我必须不断用条条框框支撑它、稳定它。这些框架就是自律。于是,白天,我在现实世界中埋头工作。夜晚,我放下满身疲惫,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中去,在动笔、收笔和发表时收获快乐。去年,我获得了“雨果奖”,它照亮了我有些茫然的脸。然而,强光过后,一切如故。我还是那个因为热爱、努力挤出时间写作的“业余作者”。
⑧同样在去年,我有了一个全新的身份——一个可爱孩子的父亲。在孩子一周岁时,我的第一本短篇集《海漄怪奇故事集》出版了。我曾经不无得意地想,以后要给孩子读爸爸写的故事。但是,当它真正如孩子一般诞生时,我的想法变了。未来,等孩子长大后,我可以给他些什么?也许没有富裕的物质条件,我写的作品他也可能不喜欢,但我希望,自己能毫无保留地支持他的选择,支持他的热爱,为他提供一个安心的后盾和港湾。就像父母曾为我做过的一样,我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有热爱、有坚守的人。
⑨明代徐霞客曾在游黄山时写道:“初四日,兀坐听雪溜竟日①。”山下攘攘,他却独居山间,整日静听大雪融化。
⑩愿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热爱,用自己热爱的方式度过此生。
(选自2024年《人民日报》,有删改)
【注】①兀坐:独自静坐。雪溜:积雪融化后顺物滑落的水流。竟日:即终日、整天。
14.依据文章时间线,概括作者与“科幻写作”相关的关键经历,补充完成梳理。
少年时,热爱自由读书
初中时,
渐渐地,
去年,获得“雨果奖”
孩子周岁时,
15.品析第⑦段画线句加点词的含义,体会作者成长心得。
那座“玻璃房”还在,我必须不断用条条框框支撑它、稳定它。
16.第⑨段画线句引用徐霞客游黄山文字,有何好处?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月宫”过“一天”人间过多久?
王珏玢 邱冰清
①一直以来,人们对月亮有无尽的好奇与向往。宋代苏轼曾写下“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诗句追问月亮上的时间。那么,月亮上也有白天和黑夜的变化吗?月亮上的“一天”是多久呢?
②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地球上之所以有昼夜交替,主要是因为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同一个地点有时候照得到太阳,有时候照不到。天文学上,描述地球昼夜周期有一个专门的概念:太阳日。太阳连续两次经过同一子午线的时间间隔即为一个太阳日,平均为24小时。
③与地球类似,月球也在不停地自转,也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月球自转周期大约是27天,考虑到公转等影响,月球昼夜更替的时间比27天略长。如果类似太阳日,将月球上太阳连续两次经过同一子午线的时间间隔定义为“一天”,其平均长度是29.53天,也就是地球上一个朔望月的长度。
④月上“一天”地上一月并不是巧合。事实上,朔望月和月球“一天”反映出的,都是月面受到阳光照射的变化周期。只不过这一周期,在地球上看来是月相盈亏之变,而在月球上,则是长达半月的白天和长达半月的黑夜。
⑤我国神话故事中常将月亮称为“广寒宫”,这一点并不为过。月球的昼夜温差可达300摄氏度。白天,月球被太阳直射的地方可能高达120摄氏度;夜晚,月球表面温度可能降至零下180摄氏度。这对“玉兔二号”月球车和“嫦娥四号”着陆器来说是极大的考验,也因此它们有月昼工作和月夜休眠两种模式。
(来源:新华社)
【材料二】
三名航天员天外归来!神十五任务圆满成功
①北京时间2023年6月4日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②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于2022年11月29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完成大量空间科学实(试)验,进行了4次出舱活动,圆满完成舱外扩展泵组安装、跨舱线缆安装接通、舱外载荷暴露平台支撑杆安装等任务,配合完成空间站多次货物出舱任务,为后续开展大规模舱外科学与技术实验奠定了基础。
③作为迄今为止执行任务时平均年龄最大的航天员乘组,他们不仅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次数的纪录,还见证了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的历史时刻。
(节选自2023年6月4日《中国青年报》)
【材料三】
大国重器 名称 大国重器 名称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墨子号 中国标准动车组 复兴号
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导航系统 我国第一个行星探测器 天问一号
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多用途运输机 鲲鹏号 中国的航空母舰 辽宁号、山东号、福建号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悟空号 量子计算云平台 祖冲之号
17.阅读材料一、材料二,下面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地球上之所以有昼夜交替,主要是因为地球在不停地自转。
B.月球与地球相似,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周期大约是24小时。
C.月球的昼夜温差可达300摄氏度,这对月球车是极大的考验。
D.迄今为止,神舟十五号飞行员执行任务时平均年龄是最大的。
18.材料二中用“4次出舱活动”“多次货物出舱任务”“圆满完成”“奠定基础”等词语描述神舟十五号任务。请结合材料,说说这些词语分别说明了任务的什么特点。
19.材料三的表格中,除了以地点命名,如“辽宁号”,你发现我国对“大国重器”的命名方式还有哪种?谈谈这种命名方式的优点。
20.学校计划开展“大国重器”主题展览,请你为展板设计一条宣传标语,要求突出科技与爱国情怀,不超过20字。
五、名著阅读
21.下面是小语同学在阅读《骆驼祥子》时摘抄的句子,请你根据提示对句子进行圈点和批注。
句子 圈点和批注角度
虎妞,一向不答理院中的人们,可是把小福子看成了朋友。小福子第一是长得有点模样。第二是还有件花洋布的长袍,第三是虎妞以为她既嫁过了军官,总得算见过了世面,所以肯和她来往。 (1)理解式批注:从虎妞把小福子看成朋友的原因中可以看出虎妞 的性格特征。(只填序号) A.大胆、泼辣 B.真诚、热情 C.势利、市侩 D.自私、霸道
这时候,老马的干草似的灰发,脸上的泥,炭条似的手,那个破帽头与棉袄,都像发着点纯洁的光,如同破庙里的神像似的,虽然破碎,依然尊严。大家看着他,仿佛唯恐他走了。听到老车夫说肚子里空,祥子猛地跑出去,飞也似地又跑回来,手里用块白菜叶儿托着十个羊肉馅的包子,一直送到老者的眼前,说了声:“吃吧!” (2)赏析式批注:结合语境,赏析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
六、作文
22.在“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对生活中的语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进行写作,体现你在活动中的思考与感悟。字数不少于500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不得抄袭或套作。
题目一:班级召开“平凡中的力量”主题班会,你作为分享者,需选择一种看似平凡的景或物(如石缝草、风中芦苇、瓦片青苔、残荷……),以《_______:不起眼的“人生导师”》为题(补全题目),托物言志,讲述它的特点如何让你领悟生命韧性,让同学从你的分享中汲取力量。
题目二:
人生的路上,总会有许多迷茫无助的时刻,但却总有点点星光,指引我们前行,就像阿长、梨花姑娘,他们平凡如微尘,却明亮如星,汇聚成灿烂的星河。这些微光是藏在那本粗拙《山海经》里的关爱,是藏在那间简陋茅屋里的美德……这些普通人,与我本无血缘亲情,却温暖着我,激励着我。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结合具体事例,写出真情实感;注重细节描写。
参考答案
1. 漫 gèn 2.D 3.D 4.C 5.燕舞莺歌 花繁叶茂 6.B 7.示例一:我认为这样的改动很有创意。因为这些设计都比较讲究,风格独特,充分利用了谐音元素,让人过目不忘,还有较浓的文化感。
示例二: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这一现象。这是商家为了吸引顾客的营销策略,但容易使得人们对汉字产生误解。我们在生活中要尽量避免误用汉字。
示例三:我不赞同这样的改动。虽然商家利用谐音梗来达到营销目的,但这是对成语的不规范使用,错别字还会误导未成年顾客,造成了不规范使用汉字的错误传播,对中华文化传播产生了不利影响。
8. 散入春风满洛城 凭君传语报平安 百般红紫斗芳菲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9. 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官府文书。 10.松虽小/其根坚/其气刚 11.C 12.那些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和节操,不屈服于权贵的人,他们的品质和精神就像松树一样(坚韧不拔、高洁傲岸)。 13.【甲】文通过描写陋室环境清幽、交往高雅、生活情趣脱俗,以“何陋之有”表明自己虽居陋室却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丙】诗中“千岩万壑不辞劳”“终归大海作波涛”,借瀑布不畏艰难、执着向前,表达了诗人不甘平庸,渴望实现远大抱负,积极进取的人生追求。
14. 成为一个“科幻迷” 尝试写作并投稿 出版第一篇短篇集(出版《海漄怪奇故事集》) 15.玻璃房:本意指用玻璃建造的房子,文中指作者因为热爱阅读写作而构建的自得其乐的阅读写作空间(宁静的精神世界),蕴含对阅读的热爱与心灵满足之情。 16.内容上:以徐霞客 “兀坐听雪溜竟日”的宁静与坚守,类比作者在喧嚣世界中对科幻写作的专注与热爱,暗示“热爱需要沉下心来坚守”的主题;表达上:引用古诗文增添文化底蕴,使文章在质朴叙事中增添文化韵味。
17.B 18.“4次”“多次”说明任务执行频次高、工作量大;“圆满完成”说明任务成果显著、技术成熟;“奠定基础”说明任务为后续航天发展提供了支撑。 19.示例:以中国神话传说命名,如“蛟龙号”深潜器、“嫦娥四号”“玉兔二号”;以美好愿望命名,如“复兴号”“神舟飞船”“和谐号动车组”;以文学文化命名,如“北斗导航系统”,如“天问”“悟空号”“鲲鹏号”等(举一个即可);优点:融合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通俗易记,体现科技自信。 20.示例:“重器铸国魂,科技耀中华”
21. C 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体现祥子当时跑去给老车夫买包子时速度之快和行动之急切,表明祥子对老车夫的担心和同情,表现了他善良、热心的品质。
22.题目一例文:
石缝草:不起眼的“人生导师”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在“平凡中的力量”主题班会上,我想分享一位特殊的“人生导师”——石缝草。
初次留意到它,是在老家院外墙角。一道窄窄的石缝,像是被岁月狠狠挤压出的伤口,粗糙的石面毫无生机,可就在这几乎要被世界遗忘的缝隙里,几株草芽正奋力拱出褐色的碎石。它们那么纤弱,细茎勉强能撑起两片褶皱的嫩叶,却又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倔强,像是在向坚硬的石头宣告:我要活着,要看见阳光。
后来的日子,我总忍不住去看它们。盛夏暴雨倾盆,豆大的雨点砸向地面,石缝草被打得东倒西歪,叶片贴在石面上,仿佛下一秒就要折断。可雨一停,它们又挣扎着挺直身子,沾满泥浆的叶片慢慢舒展开,继续朝着有光的方向生长。寒冬腊月,石缝被冰霜覆盖,我以为它们熬不过去,可当春风再次拂过院墙,那抹嫩绿又从石缝里钻了出来,甚至比之前更挺拔,像是在骄傲地说:“你看,我从未认输。”
看着石缝草,我想起自己被数学难题困住的日夜。那些密密麻麻的公式像巨石压得我喘不过气,我无数次想放弃,可一想到石缝里的草,在比我艰难千万倍的环境里都能拼命扎根,我有什么资格说“不行”?于是我重新翻开错题本,一道一道啃那些难题,就像石缝草一点一点挤开石块。
同学们,石缝草生在无人在意的角落,没有肥沃土壤,没有悉心照料,可它用一生诠释着什么是韧性。它教会我:生命从不是因为顺境才精彩,而是在与困境死磕的过程中,活出自己的倔强。当我们被学习的压力、生活的烦恼困住时,不妨想想这石缝里的草——只要心里有向上的光,哪怕身处绝境,也能挣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这不起眼的石缝草,就是我的“人生导师”,愿它也能成为我们面对困境时,心底那股永不低头的力量。
谢谢大家!
题目二例文:
街角的星光
我又在街角看到了她。
深冬的风像刀子,割得人脸生疼。我攥着满是红叉的试卷,脚步沉重得仿佛拖了铅块,满心迷茫:努力真的有用吗?为什么不管怎么学,成绩还是一塌糊涂?
拐过街角,那抹熟悉的橙红色撞进眼帘。是李阿姨,守着她的早餐摊,蒸笼里腾起的白气,给冷硬的世界添了丝暖意。李阿姨五十来岁,头发总随意绾个髻,眼角笑纹里藏着数不清的故事,围裙上永远沾着面粉,却干净得发亮。
“丫头,来啦!”她掀开蒸笼,热腾腾的豆浆递到我面前,“今天要加白糖不?”我勉强笑了笑,没应声。李阿姨瞅了瞅我手里的试卷,眼神忽地柔下来,用沾着面粉的手指了指摊前小马扎:“坐会儿,陪阿姨说说话。”
我坐下,看她手脚麻利地给顾客装包子。有个小学生蹦跳着来买油条,掏钱时硬币滚到地上,李阿姨弯腰捡起,还往孩子手里多塞了根油条:“读书费脑子,多吃点。”孩子脆生生的“谢谢”,让她眼角笑纹更深。
“阿姨以前也觉得难。”她擦了擦额头的汗,“我年轻那会,想开店被人笑,说一个妇女能成啥事儿。”她指了指摊位:“你看现在,不也熬过来了?日子像面团,你使劲揉,它就有嚼劲;你要松劲,它就瘫成一团。”
我望着她手上的老茧,那是揉面、包馅、收拾摊位磨出来的,每道纹路里都藏着苦与甜。她给我盛了碗热粥,说:“丫头,别慌。你看这粥,得慢慢熬,米才会烂,味才会香。学习也一样,不是今天努力明天就见效,只要一直往前,总有熬出头的时候。”
暮色渐浓时,我起身离开。寒风依旧,可心里像揣了团火。李阿姨平凡得如同街角的一粒尘埃,却用日复一日的坚持、不经意的善意,成了我迷茫时的星光。
后来的日子,每当我被难题困住,被成绩打击,总会想起街角的早餐摊,想起李阿姨揉面的手、眼角的笑纹,还有那碗热粥的温度。原来人生路上,真的有这样的普通人,与我无亲无故,却愿意用微光,照亮我迷茫的旅途。
那些细碎的温暖,终会汇聚成星河,指引我勇敢往前,去熬出属于自己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