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列五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一新生入学摸底考试试卷
(时间: 70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在积累中学习语文(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10分)
1.下列各组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 )
A.鸟喙 完备 金碧辉煌 理直气壮
B.衣冠 惬意 芳草如因 老生常谈
C.蜷缩 充分 言简意赅 桀骜不驯
D.弹簧 耻辱 天壤之别 面目全非
2.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问题,我们应该提倡这种不耻下问 的做法。
B.他今天有点感冒,早上看到一摊血就情不自禁.地吐了。
C.飞行员没有在灾难面前束手就擒,他立即平静自己的内心,让飞机安全着陆。
D.他喜欢诗词,春花秋月,夏雨冬雪,一年四季都意犹未尽.。
3.下面句子中,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这样精彩的舞蹈,我赞不绝口。
B.这样精彩的舞蹈,不能不使我赞不绝口。
C.这样精彩的舞蹈,怎能使我赞不绝口
D.这样精彩的舞蹈,怎能不使我赞不绝口
4.下列成语中没有用到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
A.恩重如山 惜字如金 守口如瓶 B. 巧舌如簧 从善如流 心急如焚
C.暴跳如雷 胆小如鼠 归心似箭 D. 固若金汤 如痴如醉 千钧一发
5.下列句子加入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 )
我们精心地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地球会更好地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
A.只有我们精心地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地球才会更好地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
B.只要我们精心地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地球定会更好地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
C.如果我们精心地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地球就会更好地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
D.虽然我们精心地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但地球会更好地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
(二) 默写。 (每空 1分, 共10分)
1.江南可采莲, 。
2.过江千尺浪, 。
3. ,问言与谁餐
4. ,秋收万颗子。
5.碧玉妆成一树高, 。
6.可怜九月初三夜, 。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描写诗人因人隔两地,难以相随,只能将愁心寄予明月的诗句是: , 。
8.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小明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沉迷于各种游戏中的时候,你真想对他说: , 。
二、在阅读中学习语文(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10 分)
酒以成礼
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所以不拜。
2/4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1(3分) 解字词。
(1) 值: ( ) (2) 既而: ( ) (3) 寐: ( )
2.(3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因共偷服药酒。
3.(4分)你更赞成钟毓和钟会兄弟俩谁的做法 先表明观点,再阐述理由。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20分)
另起一行
当搬运工搬完最后一把椅子,我环视了一下空空的屋子,关上了门,也结束了我熟悉的生活。坐在北去的列车上,车上旅客很多,大都是些小商贩,浑身脏乎乎的,说话声音像吵架。我厌恶地把脸转向车窗外。如果说现在还有什么比没钱更不幸的话,那就是曾经有钱。
坐了一夜的车,没想到我居然顺顺当当地熬过来了。下了车,正要往外走,不知从哪儿冒出个人 :“你是王老师的孩子吧 ”我说:“我要去王家村的王文利家”。他忙说:“我就是,我就是。”
大表哥推出一辆自行车,把我的包挂在车把上,一抬脚骑上车,等我坐好他就骑得飞快了。骑了将近一个小时,车子拐进一片散落的房子,他停下来说 :到了。虽说才早晨 5点多钟,可大嫂已经做好了饭。我进屋洗洗手,上了炕,学着他们的样子也盘腿坐在桌前,窗外不停地传来鸡叫声,我的乡村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吃了饭,我换了条牛仔裤,跟着大哥去田里干活。走在乡村小路上,一身轻装,没有电话、传呼机,也没带钱,这些现代人的生命线在这里派不上用场。乡村的空气甜丝丝的,道边的小草挂着露珠。我抬头望望远处的山峦碧绿的田野,深深地吸口气:这是一个真正的早晨!在城市已经享受不到早晨了,城市只有夜晚。带着满身的疲惫和心痛的感觉来到这个偏远的乡村,好像到了世界的边原。仿佛就在昨天,我还陶醉在自己的梦里,为自己就要登上成功的顶锋而兴奋不已。却不知一脚迈进了山谷。
我坐在田埂上,大表哥把鞋扔在一边,卷起裤子下到田里插秧苗。他左手提一大把苗,右手一次拿几棵往田里一甩,那苗就稳稳地立在田里,没多一会儿就插到田那头。一行苗插完了,他又从头开始插第二行。田里的苗像用尺子量过似的,整整齐齐,高矮、距离均等。我为大表哥感到一丝悲哀:生活的艰辛使他过早地苍老了。正在胡思乱想,大表哥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插完了一片田,在我旁边坐下,拿起旱烟袋吧嗒吧嗒抽了几口,闷闷地说 :“你的事老师在信上说了,你的那个什么公司倒了。想开点,人这辈子不如意的事多着呢,哪能都顺心 ”
我看看大表哥,想说什么,可又想他一个乡下人能明白什么 就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下去。
“大道理我不懂,我只知道咱老百姓过日子,靠的是这整片田,不能指望哪一株、哪一行苗哇!可插的时候却要一株株、一行行仔细来插。这苗插的时候都一样,可越长越不一样。不是所有的苗都能活,所以隔几天就要修补,多余的拔掉,没活的补上。赶上虫灾什么的可能一行都不能活,就得丢掉它们,另起一行重插。你呀,就当遇到虫害了,你这么年轻,守着田还怕没饭吃 另起一行重新干 !”
三、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1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昨日,记者从成都天府通金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获悉,继上线“在线充值” “手机天府通卡”移动支付业务之后,计划今年 6月底正式开通天府通乘车码功能。
记者从成都天府通金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天府通乘车码”正在测试验证中。据介绍,待手机移动支付方式实现后, 市民每次出门乘公交,再也不用四处换零钱,再也不用想着抽空去办公交卡、充值, 市民带一部手机便可轻松出门。只要在手机上下载天府通 APP,生成专属乘车二维码,每次乘坐前将二维码对准地铁闸机或公交 POS机的扫码读头读取后即可乘车,车费支持实时和异步扣款,实现“先乘车,后付费”,为乘客提供多元支付方式,极大方便了乘客的出行。从此,只靠一部手机, 就可以轻松走遍美丽蓉城的每一个角落和景点了。
记者了解到,目前,天府通乘车码功能已经在内部测试验证中, 同时正和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成都公交集团一道,对全市公交刷卡载机和地铁已开通线路闸机进行升级改造, 预计今年 6月底将推广至全市公交全路网所有车辆,以及成都地铁全线网部分闸机。
(以上内容摘自 2018年4月 11日《成都日报》)
1.(4分)请你为上述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2.(6分)假如你于 2018 年6月底开通首日去乘坐地铁,没有带钱,也没有带地铁卡,只有一部联网的智能手机,你如何操作才能乘坐
四、在写作中运用语文(40分)
小学几年,我们身边有很多优秀的伙伴或者同学,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优点,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当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让自己更优秀。请以“欣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书写工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等;③情感真挚。
参考答案
一、1. A【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字音。 B项中“倔”应读“ jué”; C项中“畸”应读“ jī”,“蹒”应读“ pán”; D项 中“髻”应读“ jì”。
2. D【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字形。A项中“慈详”应为“慈祥”;B项中 “成群结对”应为“成群结队”;C项中“决别”应为“诀别”。
3. B【点拨】此题考查的是成语。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用在这里属不合语境。
4. A【点拨】此题考查的是病句。B项否定不当, “切忌不要”就是要,前后矛盾; C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D项语序不当, “建立”和“完善”互换位置。
5. B【点拨】此题考查的是文化常识。端午节是农历五 月初五。
6.德才兼备 才疏学浅 才高八斗 【点拨】此题考查的 是成语的积累和运用。
7. BDAC【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古诗的掌握。
8.(1)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2)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古诗的积累。
一、(一)1. D【点拨】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将:率领。
2.(1)张辽的部队中有人谋反,夜里营中惊乱不止,起了大火,全军都骚动不安。
(2)他向军营中下达号令:“凡没有参加叛乱者要安稳坐好不要乱动!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
【参考译文】
大将张辽受曹操之命驻扎长社县。临出发时,张辽的部队中有人谋反,夜里营中惊乱不止,起了大火,
全军都骚动不安。张辽对身边的将领说:“不要乱动!这不是全营的人都反了,而必定是叛变的人想以此来惑乱人心而已!”他向军营中下达号令:“凡没有参加叛乱者要安稳坐好不要乱动!”张辽率领几十名警卫士兵,在军营中央巍然屹立。不一会儿工夫,就把带头谋反的人捉住,立即杀掉了。
(二)3.示例:①夏夜母亲摸黑去为别人接生。②夏夜在院子里纳凉。③夏夜邻居们在院子里看电视剧。
4.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时候的“我”对夏夜的恐惧,突出了那时候外婆的陪伴带给“我”的安全感,表达了“我”对外婆的思念之情。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 “夏天只在夜晚盛开”是文章的行文线索,贯穿全文;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 “夏天只在夜晚盛开”是因为作者所有美好的回忆都和老屋的夏天相关,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向往和对老屋的怀念。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标题的作用。从标题的作用和含义理解两个方面同时作答。
6.老屋承载着作者童年最美好的回忆,每当作者回忆起 老屋时就会感觉十分温暖;而现在老屋被拆除了,所有关于童年老屋的回忆只能存在于作者的记忆之中, 因此十分怅然。这句话体现出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老屋的喜爱,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老屋的怀念。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句子含义的理解。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结合文章中心分析含义即可。
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