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 本 信 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大象版
年级 四年级上册
单元名称 第2单元《岩石与矿产》
单元主题 探索地球的宝藏——岩石与矿产的奥秘
课时安排 5课时
一、单元主题
“探索地球的宝藏——岩石与矿产的奥秘”
以岩石与矿产的组成、特性及人类利用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地球资源的形成与保护,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单元大情景
“小小地质学家探险队”
学生化身“地质勘探员”,通过五大任务完成科考挑战:
1.任务1:岩石特征侦察兵(观察岩石外部特征)
2.任务2:岩石分类鉴定师(比较花岗岩、砂岩、大理岩差异)
3.任务3:矿物侦探社(探究岩石组成与矿物特性)
4.任务4:岩石生活工程师(调查岩石在建筑、工艺中的应用)
5.任务5:矿产保卫战(分析矿产资源类型及保护措施)
最终形成《岩石与矿产科考报告》,举办“地球宝藏展览会”。
三、课程标准分析
依据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核心概念 宇宙中的地球(9.4地球系统); 11.人类活动与环境(11.1自然资源)
学习内容 9.4.3 岩石的组成与分类; 11.1.2 矿产资源的类型与利用
学段目标 (3-4年级) ①描述岩石特征并分类; ②举例说明矿产资源的用途; ③设计简单调查方案,树立资源保护意识。
四、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玩石头》《不一样的岩石》《岩石的组成》《岩石与生活》和《矿产资源》5课,围绕岩石与矿产的科学认知展开,涵盖观察、分类、成因探究及资源保护等内容。
(一)第1课《玩石头》
1.核心内容:引导学生采集岩石标本,通过感官观察(颜色、纹理、形状)和简单工具(铜针、钢针)测试硬度,初步建立对岩石物理特征的认知。
2.活动重点:安全操作刻画实验,区分岩石软硬等级(铜针能刻动→较软;钢针能刻动→较硬;钢针刻不动→很硬)。
(二)第2课《不一样的岩石》
1.核心内容:聚焦花岗岩、砂岩、大理岩三种常见岩石,通过颜色、颗粒大小、均匀度等特征制作“岩石卡”,对比分析异同点。
2.活动重点:使用放大镜、小刀等工具细致观察,填写特征统计表,培养分类与比较能力。
(三)第3课《岩石的组成》
1.核心内容:揭示岩石由矿物构成(如花岗岩含石英、长石、云母),通过矿物标本观察(颜色、条痕、光泽)理解矿物多样性。
2.活动重点:制作岩石“身份证”,关联矿物特性与岩石类型(如大理岩含方解石)。
(四)第4课《岩石与生活》
1.核心内容:探究岩石的实用价值(建筑、雕刻、工艺品),设计“岩石花园”模型,思考岩石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2.活动重点:用思维导图归纳岩石用途(如花岗岩铺路、大理岩做雕像)。
(五)第5课《矿产资源》
1.核心内容:介绍矿产分类(能源矿产如煤、金属矿产如铁矿石、非金属矿产如金刚石),讨论资源有限性与保护措施。
2.活动重点:建立矿产档案,开展“人类能否无节制开采矿产”辩论会,强化可持续发展观念。
这五课通过阶梯式探究,学生逐步构建“岩石→矿物→资源”的系统认知,培养从现象观察到社会责任感的核心素养。
1.递进式认知链条:
(1)观察特征(《玩石头》《不一样的岩石》)→ 探究本质(《岩石的组成》)→ 应用拓展(《岩石与生活》《矿产资源》)。
(2)从岩石外部特征到内部矿物构成,最终关联资源保护,形成“现象→本质→实践”的科学探究闭环。前两课奠定观察基础,第三课揭示科学本质,后两课延伸至社会应用。
(3)前两课奠定观察基础,第三课揭示科学本质,后两课延伸至社会应用。
2.能力培养进阶:
(1)低阶:观察描述(岩石外观)→ 中阶:分类比较(岩石特征)→ 高阶:分析应用(资源保护)。
(2)实验操作从简单刻画(《玩石头》)升级到复杂矿物鉴定(《岩石的组成》)。
五、教学目标
维度 目标内容
科学观念 知道岩石由矿物组成,区分三类矿产; 理解岩石特性决定用途(如花岗岩硬度高适合建房)。
科学思维 通过比较、分类归纳岩石特征; 基于证据推理矿物成分(如石英反光特征)。
探究实践 设计硬度测试实验; 制作“岩石身份证”; 调查社区石材使用情况。
态度责任 树立保护矿产资源的意识,参与“垃圾分类回收金属”行动。
六、学情分析
1.年龄特点:四年级学生具初步观察能力,但对“矿物”“矿产分类”等抽象概念较陌生。
2.认知基础:已掌握简单分类方法(如按颜色、形状分类),但未系统研究物质组成。
3.兴趣点:动手实验(刻画硬度)、角色扮演(地质学家)、解决实际问题(设计石材用途)。
七、活动设置
课时 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达成方式
第1课 岩石特征侦察兵 用感官和工具观察岩石颜色、纹理、硬度 实验:铜针/钢针刻画硬度(科学+工具使用)
第2课 岩石分类师 比较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颗粒均匀度与硬度 制作“岩石特征统计表”(数学数据记录)
第3课 矿物侦探社 通过放大镜观察矿物晶体,理解岩石组成 实验:花岗岩矿物分离观察(科学+美术绘制矿物图)
第4课 岩石工程师 调查岩石在建筑/工艺中的用途 社区石材用途调研(社会+工程设计)
八、教学方法
1.探究式学习:
实验驱动:如“矿物硬度PK赛”(用钢针刻划大理岩与花岗岩对比硬度)。
2.情境教学:
角色扮演:学生作为“矿产公司顾问”,为矿区设计保护方案。
3.跨学科融合:
(1)数学:统计不同岩石硬度数据并绘制柱状图。
(2)美术:绘制“矿物晶体结构图”。
九、学习方法
1.合作学习:4人小组分工(记录员、操作员、汇报员),合作完成岩石标本制作。
2.实证研究:通过实验收集证据(如“砂岩透水性测试”验证多孔特征)。
3.反思迁移:家庭实验“寻找生活中的矿产制品”(如铁锅→金属矿产)。
十、评价策略
(一)单元总体评价策略
类型 内容
过程性评价(60%) 实验操作、记录单、课堂问答
终结性评价(40%) 《岩石标本集》完整性、矿产保护方案创意性
(二)分活动评价表
活动1:玩石头(第1课)
评价维度 ★(基础) ★★(良好) ★★★(优秀)
观察记录完整性 记录1种岩石特征(如颜色) 记录3种岩石特征(颜色、硬度、纹理) 记录5种特征并标注典型用途
分类准确性 按单一标准分类(如硬度) 按两种标准分类(硬度+纹理) 多维度分类并说明依据
合作参与度 完成分配任务 主动分享观察发现 组织小组讨论并总结结论
活动2:不一样的岩石(第2课)
评价维度 ★(基础) ★★(良好) ★★★(优秀)
特征对比 对比1种岩石特征(如颗粒大小) 对比3种特征(颗粒、颜色、光泽) 用表格归纳差异并分析成因
实验规范性 完成1项测试(如硬度) 完成3项测试(硬度、透光性、磁性) 设计实验验证岩石特性
表达创新性 简单描述岩石差异 用图表展示数据 制作动态模型演示岩石形成过程
活动3:岩石的组成(第3课)
评价维度 ★(基础) ★★(良好) ★★★(优秀)
矿物识别 识别1种矿物(如石英) 识别3种矿物并描述特征 用显微镜观察矿物结构并绘图记录
模型科学性 制作简单矿物模型(如黏土) 制作动态矿物晶体模型 设计“矿物成因”转换装置
结论逻辑性 说出“岩石由矿物组成” 解释矿物如何影响岩石性质 提出优化矿物开采方案
活动4:岩石与生活(第4课)
评价维度 ★(基础) ★★(良好) ★★★(优秀)
用途描述 列举1种岩石用途(如建房) 列举3种用途并分类(建材/工艺品) 分析不同岩石的适用场景
调查深度 记录家庭中的1种岩石制品 调查社区中3种岩石应用 撰写倡议书保护岩石资源
迁移应用 简单说明岩石与生活的关系 设计“岩石替代品”方案 提出创新方案解决资源短缺问题
活动5:矿产资源(第5课)
评价维度 ★(基础) ★★(良好) ★★★(优秀)
分类准确性 区分能源/金属矿产(各1例) 分类3种矿产并说明特征 用思维导图归纳矿产关联性
数据规范性 记录1种矿产开采过程 记录3种矿产冶炼步骤 分析矿产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责任意识 说出1条保护矿产的措施 设计“节约矿产”宣传标语 策划校园矿产保护行动方案
十一、作业设计
活动1:玩石头(第1课)分层作业设计及评价标准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评价标准
基础作业 列举3种常见岩石并描述特征 ★:1种特征; ★★:2种特征; ★★★:3种特征并标注用途
提升作业 制作“岩石标本卡”(图文记录特征) ★:完成1张卡片; ★★:3张卡片并标注硬度; ★★★:5张卡片含分类依据和创新描述
拓展作业 设计海报《岩石的奇妙世界》 ★:图文匹配; ★★:添加科学术语; ★★★:包含岩石形成过程或生活应用案例
活动2:不一样的岩石(第2课)分层作业设计及评价标准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评价标准
基础作业 填写岩石特征对比表(花岗岩/大理岩) ★:记录1项特征; ★★:3项特征; ★★★:5项特征含实验数据
提升作业 拍摄岩石标本视频并解说差异 ★:描述1处差异; ★★:标注2处差异; ★★★:用慢放分析纹理与硬度的关系
拓展作业 撰写报告《岩石家族的多样性》 ★:300字描述; ★★:含实验数据+手绘图; ★★★:提出岩石分类新标准并论证
活动3:岩石的组成(第3课)分层作业设计及评价标准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评价标准
基础作业 列举3种矿物及其在岩石中的分布 ★:1种矿物; ★★:2种矿物; ★★★:3种矿物并标注岩石类型
提升作业 用黏土模拟矿物组成岩石的过程 ★:完成制作; ★★:记录变化现象; ★★★:优化模型解释矿物排列影响硬度
拓展作业 制作PPT《矿物与岩石的密码》 ★:图文展示; ★★:含实验数据; ★★★:提出矿物回收利用方案
活动4:岩石与生活(第4课)分层作业设计及评价标准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评价标准
基础作业 收集5种岩石制品图片并标注用途 ★:3种图片; ★★:5种含分类; ★★★:7种含环保建议
提升作业 设计“岩石再利用”手工作品(如石雕) ★:完成制作; ★★:标注材料来源; ★★★:优化设计减少资源浪费
拓展作业 撰写《岩石资源可持续发展倡议书》 ★:200字建议; ★★:含调查数据; ★★★:提出具体措施并设计宣传海报
活动5:矿产资源(第5课)分层作业设计及评价标准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评价标准
基础作业 列举3种矿产及其工业用途 ★:1种用途; ★★:2种用途; ★★★:3种用途含能源转化过程
提升作业 制作“矿产生命周期”流程图(开采→利用) ★:完成流程图; ★★:标注关键步骤; ★★★:添加环保措施优化流程
拓展作业 设计“未来矿产城市”模型(可再生资源) ★:模型完整; ★★:含节能设计; ★★★:用回收材料制作并撰写可行性报告
设计说明
1.评价表与作业一致性:每课评价维度聚焦核心能力(观察、分类、实验、创新),作业设计对应知识巩固(基础)、能力提升(应用)、思维拓展(创新)。
2.跨学科融合:作业融入工程(模型设计)、艺术(海报/PPT)、社会(倡议书),呼应单元“学科融合”目标。
3.社会责任渗透:拓展作业强调环保方案(如倡议书、资源回收),培养可持续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