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2017秋)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人体司令部》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大象版(2017秋)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人体司令部》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大象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7-29 11:5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 本 信 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大象版
年级 五年级上册
单元名称 第2单元《人体司令部》
单元主题 身体指挥官探秘记
课时安排 4课时
一、单元主题
“身体指挥官探秘记”
围绕人体感官、神经传递、大脑功能及脑保健展开探究,引导学生理解“人体司令部”的协作机制,培养健康防护意识。
二、单元大情景
“小小神经科学家训练营”
学生化身“神经科学家”,通过四项任务解密人体指挥系统:
1.任务1:感官侦察兵(感官功能探究)
2.任务2:信号传递员(神经传递验证)
3.任务3:大脑指挥官(脑功能实验)
4.任务4:健康护卫队(脑保健方案)
最终成果:制作《人体司令部科学手册》,举办“神经科学博览会”。
三、课程标准分析
依据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核心概念 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学习内容 5.1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 5.4生活习惯与健康
学段目标 (3-4年级) ①描述感官与大脑的协作关系; ②设计实验验证神经传递; ③提出保护脑健康的措施
四、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感官、大脑与认知》、《保护感官》、《人体司令部》、《脑的保健》这4课。
《感官、大脑与认知》核心内容为介绍人体五大感官(眼、耳、鼻、舌、皮肤)的功能及其如何接收外界信息。探究感官如何通过神经将信息传递至大脑,形成认知(如视觉成像、听觉信号传递)。通过“盲摸物体猜名称”“听声辨位”等互动实验,验证感官与大脑的协作机制。感觉信号传递路径、大脑初步处理信息的过程。
《保护感官》核心内容为分析感官易受损的原因(如强光伤眼、噪音损听力、异物刺激鼻腔等)。学习保护感官的具体方法(如佩戴护目镜、控制耳机音量、清洁鼻腔)。设计“感官防护方案”,制作护眼宣传海报或噪音危害警示图。
《人体司令部》核心内容为详解大脑结构(大脑皮层、小脑、脑干)及其分工(认知、运动协调、生命维持)。探究大脑如何整合感官信息并发出指令(如“拍蚊子”的快速反应链)。通过“记忆游戏”“反应速度测试”理解大脑决策过程。
《脑的保健》核心内容为探讨影响脑健康的因素(睡眠不足、压力过大、营养不良)。学习科学用脑策略(合理作息、均衡饮食、情绪管理)。制定“脑健康计划表”,分析案例(如学生熬夜后注意力下降)。
四课以“信息流”为主线,形成递进式认知链条:
1.输入端(《感官、大脑与认知》):感官作为信息入口,启动认知过程。
2.防护层(《保护感官》):确保信息输入通道的健康与稳定。
3.处理核心(《人体司令部》):大脑作为指挥中心整合信息并决策。
4.维护层(《脑的保健》):保障处理核心高效运作的可持续性。
五、教学目标
维度 目标内容
科学观念 解释感官-神经-大脑的协作机制; 举例说明脑保健的重要性
科学思维 通过类比(如“神经=电话线”)推理信息传递路径; 设计对照实验验证睡眠对记忆影响
探究实践 完成“触觉反应速度测试”; 制作“大脑功能分区模型”
态度责任 树立感官防护意识; 制定科学作息计划
六、学情分析
1.年龄特点:五年级学生具象思维为主,对“神经传递”等抽象概念需借助模型理解。
2.认知基础:已知五官功能,但未系统学习信息传递路径;对脑健康有生活经验(如熬夜后注意力下降)。
3.兴趣点:角色扮演(科学家)、动手实验(反应速度测试)、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护眼方案)。
七、活动设置
活动 对应课程 主题与目标 达成方式
活动1:感官侦察站 《感官、大脑与认知》 探究感官如何接收并传递信息 盲摸实验(美术:绘制触觉路线图)+ 视觉暂留实验(信息技术:动画分解)
活动2:神经信号站 《保护感官》 验证神经传递速度与防护措施 反应尺测试(数学:计算反应时间);设计“防噪音耳罩”(工程)
活动3:脑力指挥所 《人体司令部》 理解大脑分区功能 记忆卡片游戏(心理学);制作黏土脑模型(美术)
活动4:健康护卫营 《脑的保健》 制定脑保健方案 分析“熬夜对学习影响”案例(语文报告);设计“课间健脑操”(体育)
八、教学方法
1.情境驱动法
发布任务卡:如“侦测视觉信号传递路径”(用激光笔模拟光信号,学生追踪路径)。
2.实验探究法
对照实验:对比戴耳塞/不戴耳塞时听指令的反应速度,验证听力防护必要性。
3.项目式学习
制作“大脑功能手册”:分组绘制听觉/视觉/触觉处理脑区,用箭头标注信息流。
九、学习方法
1.具身学习
学生用肢体模拟“视觉信号传递”:排成队列传递小球(眼球→视神经→大脑枕叶)。
2.思维可视化
绘制“感官-大脑”双气泡图:对比视觉/听觉传递路径异同。
3.迁移应用
家庭实验:测试家庭成员反应速度,分析年龄与神经灵敏度的关系。
十、评价策略
(一)单元总体评价策略
类型 内容
过程性评价(60%) 实验记录单完整性、模型制作创意度、健康计划可行性
终结性评价(40%) 《人体司令部手册》的科学性与展示效果
(二)分活动评价表
活动1:感官侦察站(对应《感官、大脑与认知》)
评价维度 ★ ★★ ★★★
实验操作 完成1项感官实验(如盲摸) 完成2项实验并记录现象 设计新实验(如味觉盲测)
记录分析 简单描述1种感官功能 对比2种感官信息传递差异 用流程图展示视觉/听觉传递路径
合作创新 参与小组分工 提出1个改进实验的建议 设计多感官联动实验(如听声辨物)
活动2:神经信号站(对应《保护感官》)
评价维度 ★ ★★ ★★★
数据分析 记录1组反应时间数据 对比戴/不戴耳塞的反应时间差异 用折线图分析噪音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安全实践 识别1种感官损伤风险 演示正确护眼姿势 制作校园感官保护宣传短片
数据分析 记录1组反应时间数据 对比戴/不戴耳塞的反应时间差异 用折线图分析噪音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活动3:脑力指挥所(对应《人体司令部》)
评价维度 ★ ★★ ★★★
模型建构 用黏土捏出1个脑区 标注2个脑区功能(如小脑平衡) 制作动态模型展示信息传递(如箭头灯光)
案例解释 描述1个大脑决策案例 分析2个案例中脑区分工 设计情景剧演示脑协作(如打球时脑分工)
迁移应用 复述记忆技巧1种 应用技巧记忆10个单词 创编“记忆口诀”帮助同学记知识点
活动4:健康护卫营(对应《脑的保健》)
评价维度 ★ ★★ ★★★
计划制定 列出1条脑保健措施 制定1日健康作息表 设计“家庭脑健康周计划”并实施
问题解决 识别1种脑疲劳表现 分析2个案例(如熬夜后注意力下降) 提出校园“科学用脑”倡议书
社会责任 分享1个保健知识 制作班级健康墙报 组织社区“健脑操”推广活动
十一、作业设计
活动1:感官侦察站(对应《感官、大脑与认知》)
作业类型 内容 评价标准
基础作业 列举3种保护眼睛的方法 ★:1条方法; ★★:2条+简单解释(如“少看屏幕”); ★★★:3条+原理说明(如防蓝光原理)
提升作业 测试家人对气味的反应速度 ★:记录3人数据; ★★:对比年龄差异; ★★★:用柱状图呈现规律
拓展作业 设计“感官警报器”海报 ★:图文匹配; ★★:添加科学术语(如“视神经”); ★★★:含互动设计(如“护眼暗房体验角”)
活动2:神经信号站(对应《保护感官》)
作业类型 内容 评价标准
基础作业 写出3种避免噪音伤害的方法 ★:1条方法; ★★:2条+场景举例(如“戴耳塞写作业”); ★★★:3条+原理说明(如分贝安全值)
提升作业 测量不同环境噪音分贝值 ★:测2个场景; ★★:测4个场景+对比; ★★★:提出降噪方案(如教室隔音棉)
拓展作业 制作“防感官损伤”应急包 ★:列出3件物品; ★★:设计使用说明; ★★★:录制使用演示视频
活动3:脑力指挥所(对应《人体司令部》)
作业类型 内容 评价标准
基础作业 绘制大脑分区图标注1个功能 ★:画出轮廓; ★★:标注1区+功能; ★★★:标注4区+案例说明(如“额叶负责计划”)
提升作业 记录3天睡眠时间与记忆测试分 ★:记录数据; ★★:分析睡眠与成绩关系; ★★★:提出优化方案(如午睡提升记忆力)
拓展作业 撰写《脑科学广播稿》 ★:介绍1个知识; ★★:融入2个实验; ★★★:设计听众问答(如“如何提高注意力?”)
活动4:健康护卫营(对应《脑的保健》)
作业类型 内容 评价标准
基础作业 列出5种健脑食物 ★:3种; ★★:5种+简单功效; ★★★:5种+搭配方案(如“早餐鸡蛋+全麦面包”)
提升作业 设计“课间健脑操”(3个动作) ★:画出动作图; ★★:录制演示视频; ★★★:分析动作原理(如“拉伸促进血液循环”)
拓展作业 策划“脑健康博览会”展览方案 ★:设计1个展区; ★★:规划3个互动区; ★★★:撰写全流程方案(含宣传、体验、评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