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爱我家》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大象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爱我家》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大象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7-29 11:5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 本 信 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大象版
年级 六年级上册
单元名称 第5单元《我爱我家》
单元主题 梦想建筑师——家园的科学营建
课时安排 4课时
一、单元主题
“梦想建筑师——家园的科学营建”
围绕家庭基础设施系统、住宅设计、工程建造与宜居评价,引导学生通过工程实践理解“科学服务生活”的本质,培养系统思维与创新能力。
二、单元大情景
“梦想建筑师大赛”
学生化身“住宅设计师”,参与校园建造大赛:
1.任务1:家庭系统工程师(《我家的水电气暖》)——分析家庭水电系统;
2.任务2:创意设计师(《小小住宅设计师》)——设计环保住宅模型;
3.任务3:工程建造师(《小小住宅建造师》)——制作房屋结构原型;
4.任务4:宜居评审官(《最佳宜居奖》)——优化方案并参赛。
最终目标:举办“梦想家园博览会”,评选最佳设计团队。
三、课程标准分析
依据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核心概念 13.工程设计与物化
学习内容 13.2 工程的关键是设计; 13.3 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
学段目标 (3-4年级) ①设计解决方案并说明依据; ②制作实物模型,测试改进; ③分析工程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四、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我家的水电气暖》《小小住宅设计师》《小小住宅建造师》《最佳宜居奖》这4课。
《我家的水电气暖》聚焦家庭基础设施系统,通过探究水管网络、电路布局、燃气管道和供暖结构(如地暖/暖气片),引导学生绘制家庭系统示意图,分析节能漏洞(如老式水龙头漏水),理解系统工程的基础概念。
《小小住宅设计师》以需求分析为核心,引导学生定义设计目标(如采光、通风、空间分区)。通过制作房屋模型(纸板/黏土),实践功能分区设计(动静分离),并融入环保技术(太阳能板、雨水收集),培养系统规划能力。
《小小住宅建造师》从设计到施工的转化课,强调材料选择(如环保建材)与结构优化(承重墙布局)。通过模拟建造实验(桥梁承重测试),理解结构稳定性,并制定施工流程图(地基→框架→管线铺设)。
《最佳宜居奖》是综合评价课,设立多维评估标准(节能性/安全性/舒适度)。学生需进行成本核算(材料价格表)、环保论证(碳排放计算),并通过辩论会优化方案,最终评选“最佳宜居设计”。
四课之间形成“认知→设计→实践→优化”的工程闭环:
1.基础认知(《水电气暖》)→ 方案设计(《设计师》)→ 技术实现(《建造师》)→ 迭代升级(《宜居奖》)
2.前一课为后一课提供知识基础(如管线知识支撑施工设计),后一课深化前课应用(如设计需考虑建造可行性)。
3.终课《宜居奖》整合前三课成果,通过多维评价实现跨课知识融合。
五、教学目标
维度 目标内容
科学观念 理解家庭系统运行原理; 2. 掌握工程设计与材料选择的科学依据。
科学思维 通过数据优化设计(如采光模拟); 2. 用模型解释结构稳定性(如承重墙作用)。
探究实践 设计并测试雨水收集系统; 2. 制作住宅模型,验证通风方案。
态度责任 树立环保建造理念; 2. 在团队协作中尊重多元观点。
六、学情分析
1.年龄特点:六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初具,但对“系统工程”“结构力学”需借助模型理解。
2.认知基础:已知基础电路知识,但对“管线集成”“环保建材”缺乏系统认知。
3.兴趣点:角色扮演(建筑师)、动手建造(模型)、解决真实问题(节能设计)。
七、活动设置
课时 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达成方式(含跨学科融合)
第1课 家庭管网侦察兵 绘制水电系统图,分析节能漏洞 数学:计算水龙头漏水量;美术:管线立体绘图。
第2课 绿色住宅设计师 设计环保住宅模型 信息技术:用SketchUp建模;劳动:制作雨水收集装置原型。
第3课 结构稳定性实验室 测试材料承重能力 工程:纸桥承重实验;物理:分析力传导原理。
第4课 宜居方案答辩会 优化设计并制定评价标准 语文:撰写设计说明书;社会:调研社区环保需求。
八、教学方法
1.项目式学习(PBL)
(1)任务驱动:发布“建造低碳住宅”挑战,分阶段完成设计→建造→优化。
(2)案例:用纸板制作“太阳能屋顶”,测试光照角度与发电效率。
2.矛盾事件驱动
问题: “传统建筑能耗高→如何用科学解决?” 引发节能设计需求。
3.角色模拟法
学生扮演“建材供应商”“环保局审核员”,辩论材料选择(塑料vs木材)。
九、学习方法
1.合作探究
4人小组分工:设计师(方案)、材料员(选材)、测试员(承重)、汇报员(答辩)。
2.迭代优化
根据测试结果改进模型(如增加斜撑提高稳定性)。
3.迁移应用
家庭任务:优化自家水电使用方案(如记录月度用电量)。
十、评价策略
(一)单元总体评价策略
类型 占比 内容
过程性评价 60% 实验记录单(30%)、模型设计图(20%)、协作表现(10%)
终结性评价 40% 《住宅模型》功能性(20%)、答辩报告(20%)
(二)分活动评价表
活动1:家庭管网侦察兵(《我家的水电气暖》)
评价维度 ★(基础) ★★(良好) ★★★(优秀)
系统分析 绘制1条管线路径 标注3类系统(水/电/暖) 提出2项节能改造方案(如更换LED灯)
数据计算 记录1日用水量 计算月漏水量 分析节水改造的经济效益(如省多少钱)
活动2:绿色住宅设计师(《小小住宅设计师》)
评价维度 ★(基础) ★★(良好) ★★★(优秀)
设计创新 设计1项环保功能(如太阳能板) 整合2项系统(采光+通风) 提出3D模型并标注材料成本
方案表达 手绘平面草图 用软件绘制立体图(SketchUp) 制作可演示的动态模型(Tinkercad)
活动3:结构稳定性实验室(《小小住宅建造师》)
评价维度 ★(基础) ★★(良好) ★★★(优秀)
模型建造 完成基础结构组装 优化承重结构(如三角支撑) 测试承重极限并记录数据
问题解决 发现1处结构缺陷 提出加固方案 用数据反推设计漏洞(如承重墙位置)
活动4:宜居方案答辩会(《最佳宜居奖》)
评价维度 ★(基础) ★★(良好) ★★★(优秀)
综合论证 列出1项宜居标准(如节能) 对比3项方案优劣 用数据证明方案可行性(如碳排放计算)
团队协作 完成分工任务 主动补充队友观点 组织小组预演并优化答辩
十一、作业设计
活动1:家庭管网侦察兵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评价标准(★→★★★)
基础作业 绘制家庭水管路线图 ★:标注1条路径
★★:标注3条路径+材料说明
★★★:添加漏水检测方案
提升作业 分析老式水龙头年漏水量 ★:计算1个月漏水量
★★:对比新旧龙头节水量
★★★:制作节水宣传海报(含经济效益)
拓展作业 设计“智能水电监测系统” ★:描述1项功能(自动关阀)
★★:绘制传感器布局图
★★★:用Scratch编程模拟警报
活动2:绿色住宅设计师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评价标准(★→★★★)
基础作业 设计住宅采光方案 ★:标注窗户位置
★★:说明朝向与光照关系
★★★:用镜面反射模拟光照路径
提升作业 制作雨水收集模型 ★:简易漏斗装置
★★:计算集水量(10cm 集雨面积)
★★★:设计净化过滤层
拓展作业 创建“零碳住宅”3D模型 ★:基础结构建模
★★:整合太阳能+通风系统
★★★:用Tinkercad渲染效果图
活动3:结构稳定性实验室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评价标准(★→★★★)
基础作业 测试纸桥承重能力 ★:承重5本书
★★:优化结构后承重10本
★★★:分析承重与结构关系(如三角形更稳)
提升作业 设计抗震房屋框架 ★:用木棍搭基础框架
★★:模拟地震测试(晃动桌子)
★★★:提出减震方案(如弹簧底座)
拓展作业 研究材料承重极限 ★:记录3种材料承重数据
★★:用柱状图对比数据
★★★:推导“承重公式”(如厚度×密度)
活动4:宜居方案答辩会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评价标准(★→★★★)
基础作业 制定宜居评价表 ★:列出1项标准(如安全)
★★:设计3级评分制
★★★:加入环保权重(如碳排放占比30%)
提升作业 撰写优化建议书 ★:指出1处设计缺陷
★★:提出2项改进方案
★★★:用成本数据论证可行性
拓展作业 模拟“建筑师辩论赛” ★:陈述本方方案优势
★★:反驳对方设计漏洞
★★★:提出可验证的创新方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