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技术与生活》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技术与生活》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7-29 11:5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青岛版·五四制
年级 四年级上册
单元名称 第7单元《技术与生活》
单元主题 小小工程师创客营——从设计到生活的技术之旅
课时安排 4课时
一、单元主题
“小小工程师创客营——从设计到生活的技术之旅”
围绕技术产品的设计、制作、创新与应用,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工程实践过程,理解科技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工程思维与社会责任感。
二、单元情景
“校园创客博览会”挑战赛
学生化身“创客工程师”,通过四阶段任务参与校园科技展:
1.任务1:设计挑战(《设计小台灯》)→ 绘制节能台灯设计图;
2.任务2:制作工坊(《制作小台灯》)→ 动手制作可调节台灯模型;
3.任务3:绿色升级(《太阳能小台灯》)→ 改造为太阳能供电;
4.任务4:科技策展人(《技术产品与生活》)→ 策划“科技与生活”主题展览。
最终目标:举办班级“创客博览会”,评选“最佳工程师团队”。
三、课标分析
对应《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
依据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
核心概念 13.工程设计与物化
学习内容 13.2 工程的关键是设计; 13.3 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
学段目标 (3-4年级) ①设计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 ②制作实物模型并测试改进; ③分析技术产品对生活的影响。
四、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设计小台灯》《制作小台灯》《太阳能小台灯》《技术产品与生活》这4课内容。
(一)第1课《设计小台灯》
1.核心内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台灯的结构(灯罩、灯泡、支架、底座、开关),分析功能(照明、调节角度、电路控制)。
2.关键活动:
(1)绘制设计草图,标注电路元件(电池、导线、开关、LED灯)位置。
(2)材料选择探究(如塑料瓶做灯罩、木棍做支架),渗透环保理念。
(3)能力培养:工程思维启蒙(需求分析→方案设计)。
(二)第2课《制作小台灯》
1.核心内容:实践电路连接技术,解决制作中的实际问题(如导线松动、灯罩固定)。
2.关键活动:
(1)按设计图制作实物模型,学习导线剥皮、连接、绝缘处理。
(2)调试改进(如开关失灵排查、灯罩稳定性优化)。
3.能力培养:动手实践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三)第3课《太阳能小台灯》
1.核心内容:引入新能源技术,探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理。
2.关键活动:
(1)对比普通电池与太阳能电池供电效果(如阴天/晴天亮度差异)。
(2)优化设计(如调整太阳能板角度增强采光)。
3.能力培养:技术创新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第4课《技术产品与生活》
1.核心内容:分析技术产品(如手机、导航系统)对社会的影响(便利性/依赖性)。
2.关键活动:
(1)辩论“科技利与弊”(如“手机让生活更便捷还是更孤独?”)。
(2)设计“未来智能台灯”方案(声控/定时功能)。
3.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与社会责任感。
四课形成“设计→制作→创新→应用”的递进链条:
1.纵向递进:
(1)从理论设计(《设计小台灯》)到物化实践(《制作小台灯》)。
(2)从基础功能实现到技术升级(《太阳能小台灯》新能源应用)。
(3)最终反思技术的社会意义(《技术产品与生活》)。
2.横向整合:
(1)科学:电路原理、能量转换(光能→电能)。
(2)技术:工具使用(剥线钳)、材料加工。
(3)工程:迭代优化(调试台灯稳定性)。
(4)社会:科技伦理讨论(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3.素养进阶:
(1)低阶:知识认知(电路元件功能)→ 中阶:技能应用(焊接导线)→ 高阶:创新迁移(太阳能改造)。
(2)最终指向态度责任(环保设计、科技辩证观)。
五、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目标内容
科学观念 1. 理解电路组成与太阳能转化原理;
2. 列举技术产品改善生活的实例。
科学思维 1. 通过对比实验优化设计方案(如灯罩材质透光性);
2. 用流程图分析能量转换路径(光能→电能→光能)。
探究实践 1. 安全使用工具制作台灯模型;
2. 设计太阳能供电对比实验(晴天/阴天亮度)。
态度责任 1. 树立环保创新意识(废旧材料利用);
2. 辩证看待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六、学情分析
1.年龄特点:四年级学生动手兴趣强,但抽象理解(如电流)需借助实物操作。
2.认知基础:已知简单电路连接(三下),缺乏系统设计经验。
3.学习难点:太阳能板角度调整对效率的影响;技术伦理的辩证分析。
七、学习活动设计
课时 活动主题 目标 达成方式(含跨学科融合)
第1课
《设计小台灯》 节能台灯设计室 分析结构功能,绘制电路图 数学:计算导线长度;
美术:绘制3D设计图
第2课
《制作小台灯》 模型制作工坊 制作可调节台灯模型 劳动:导线焊接实践;
工程:测试支架稳定性
第3课
《太阳能小台灯》 绿色能源实验室 验证太阳能转化效率 科学:对比不同角度光照强度;
技术:用电压表测输出
第4课
《技术产品与生活》 科技策展发布会 策划技术主题展览 语文:撰写展品解说词;
社会:调查家庭技术产品使用率
八、教学方法
1.PBL项目驱动:
以“创客博览会”为主线,发布分级任务卡(如“灯罩透光性测试表”)。
2.迭代设计法:
记录三次改进方案(如第一次导线脱落→增加绝缘胶固定)。
3.争议性讨论:
辩论“是否应开发24小时智能台灯”,渗透技术伦理教育。
九、学习方法
1.合作探究:
4人小组分工(设计师、工程师、记录员、测试员)。
2.故障树分析:
针对“灯不亮”问题绘制排查流程图(电池→导线→开关→灯泡)。
3.迁移应用:
将电路知识迁移至制作“声控夜灯”(拓展作业)。
十、评价策略
(一)总体评价
类型 内容 占比
过程性评价 设计图、实验记录单、小组协作 60%
成果性评价 台灯模型功能性、博览会展示创意 40%
(二)分活动评价表
活动1:《设计小台灯》评价表
评价维度 ★(基础) ★★(良好) ★★★(优秀)
结构分析 识别台灯3个基础部件 标注5个部件并说明功能 分析部件间协作关系(如支架承重原理)
设计创新 绘制简单草图 设计可调节灯罩/亮度 添加环保材料说明(如回收塑料利用)
电路规划 画出电池+灯泡连线 正确标注开关位置 设计双档亮度电路(串联/并联)
活动2:《制作小台灯》评价表
评价维度 ★(基础) ★★(良好) ★★★(优秀)
工艺精度 完成基础组装 接口牢固无松动 灯罩可360°旋转不脱落
电路安全 导线连接无裸露 绝缘胶带完整包裹接头 自主加装保险装置(如熔断器)
问题解决 发现1处故障 独立解决灯光闪烁问题 优化2项设计(如增加散热孔)
活动3:《太阳能小台灯》评价表
评价维度 ★(基础) ★★(良好) ★★★(优秀)
能量转化 复述“光能→电能”原理 测量晴天/阴天电压差异 绘制能量转化效率对比图
技术应用 替换电池为太阳能板 调整板角度提升采光 设计双电源自动切换系统
数据记录 记录1组亮度数据 制作三日光照时间表 分析数据提出储能方案
活动4:《技术产品与生活》评价表
评价维度 ★(基础) ★★(良好) ★★★(优秀)
辩证分析 列举1项技术利弊 对比3项技术社会影响 用数据论证“手机依赖症”发生率
创新设计 提出声控台灯概念 绘制智能感应电路图 制作语音控制原型并演示
社会责任 写出1条环保建议 设计“废旧电器回收”海报 组织班级电子垃圾回收活动
十一、作业设计
活动1:《设计小台灯》分层作业设计及评价标准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评价标准(★→★★★)
基础作业 绘制台灯设计图标注3个部件 ★:标注名称
★★:补充功能说明
★★★:添加尺寸比例(如灯罩直径:底座=2:1)
提升作业 用纸杯+锡纸制作反光灯罩原型 ★:完成制作
★★:测试反光效果
★★★:优化聚光角度(记录亮度提升率)
拓展作业 设计“书本夹式台灯”可折叠方案 ★:草图设计
★★:标注铰链结构
★★★:附承重测试(夹500页书不脱落)
活动2:《制作小台灯》作业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评价标准(★→★★★)
基础作业 记录制作步骤(图文) ★:3步记录
★★:6步含工具清单
★★★:附加安全警示(如烙铁防烫)
提升作业 测试不同灯罩材质透光性 ★:对比2种材质
★★:量化透光率(光照计)
★★★:建立材质-透光率关系模型
拓展作业 制作USB充电台灯(5V电源) ★:电路连接成功
★★:加装亮度调节
★★★:设计过压保护电路
活动3:《太阳能小台灯》作业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评价标准(★→★★★)
基础作业 测量太阳能板输出电压(晴天) ★:1次测量
★★:3次取平均值
★★★:对比阴/晴/室内数据差异
提升作业 研究倾斜角度对充电速度的影响 ★:测试15°/45°
★★:绘制“角度-充电时间”曲线
★★★:推导最佳角度公式
拓展作业 设计“太阳能+手摇发电”应急台灯 ★:双能源草图
★★:制作切换开关原型
★★★:实测充满电需手摇200圈
活动4:《技术产品与生活》作业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评价标准(★→★★★)
基础作业 列举5种家用技术产品 ★:3种产品
★★:分类(通讯/家电等)
★★★:分析WIFI路由器辐射安全值
提升作业 撰写《智能台灯伦理报告》(300字) ★:指出1项隐私风险
★★:提出2条防护建议
★★★:引用欧盟GDPR法规案例
拓展作业 策划“科技与生活”微型展览 ★:3件展品布置
★★:设计互动体验区
★★★:获校级展览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