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农业 第1课时 因地制宜的农业分布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1 农业 第1课时 因地制宜的农业分布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25 18:1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农业
第1课时 因地制宜的农业分布
因地制宜的农业分布
1.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形区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生产类型组合正确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畜牧业
B.大兴安岭—林业
C.内蒙古高原—种植业
D.东北平原—渔业
(生产情境)2024年3月11日,广东省春耕生产现场会在广州召开,部署全省春耕备耕、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重点工作。读图,完成2~3题。
2.图示反映了“春分有雨家家忙”的稻田耕作景象,该景象多发生在我国的 (  )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柴达木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3.该地区作物熟制为 (  )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
  (镇江中考)油菜的生长发育程度可用育苗、幼苗、盛花和成熟等时期衡量。下图为2024年5月19—25日我国油菜发育期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油菜属于 (  )
A.粮食作物 B.油料作物
C.糖料作物 D.香料作物
5.该时段,油菜丰收景象多出现在 (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能力提升
  图1为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图,图2示意甲、乙、丙三个省级行政区的特色农产品。读图,完成1~3题。
1.形成我国“东耕西牧”农业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地形 B.降水 C.气温 D.土壤
2.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展板a展示的是甲地的特色农产品
B.“茶中状元”大红袍产于乙地
C.青稞产自夏季高温多雨的丙地
D.甲、乙两地气候优势是雨热同期
3.(易错题)制约庆安(黑龙江省)发展水稻生产的主要原因是 (  )
A.冬季寒冷漫长,水稻只能种植一季
B.夏季炎热少雨,水资源严重不足
C.秋高气爽,干旱现象十分严重
D.黑土贫瘠,耕作土壤肥力欠佳
  (眉山中考)慈竹适宜于生长在海拔1 000米以下,年平均气温14 ℃以上,1月平均气温4 ℃以上,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的地区。慈竹在眉山地区分布广泛,是竹编的主要原材料。据此完成4~5题。
4.适宜慈竹生长的气候特征是 (  )
A.冷干 B.暖干
C.暖湿 D.冷湿
5.下列是小明据慈竹的生长习性推测的眉山自然环境特征,其中正确的是 (  )
A.地势高,平均海拔1 000米以上
B.河流有较长的结冰期
C.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以下
D.年平均气温14 ℃以上
6.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将镜头投向了人类生存的主要食物——谷物,聚焦水稻、小麦的故事。北京某实验中学学习兴趣小组围绕着两个主题开展了探究。请你加入他们,一起完成探究。
主题一 景观图片信息挖掘
图1为水牛春耕图。
(1)图中的耕地类型是    (选填“水田”或“旱地”),该照片拍摄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推断该照片拍摄点可能位于 (  )
A.塔里木盆地 B.东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东南丘陵
主题二 谷物指引“家”的方向
图2为北京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3为小麦生长条件卡片。
(2)我国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是    毫米年降水量线。我国小麦种植区域集中分布在华北平原和    等地形区。该校八年级(2)班同学去年秋季在学校种植园内播种了小麦,由此推测该小麦为    (选填“春小麦”或“冬小麦”)。
(3)结合图文材料,说明北京适合小麦生长的自然条件。(至少答两点)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农业是百业之基,粮食是立足之本。我国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数字化,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材料二:图1为我国主要高标准农田分布示意图,图2为黄淮海区某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区域认知)(1)我国高标准农田主要分布在   毫米年降水量线以东的湿润、    区;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粮食产量   。
(综合思维)(2)黄淮海区为我国小麦主产区,耕地以    为主;气候类型为       ,降水季节变化    ,灌溉水源不足,对当地农业生产有较大影响,该地可利用农业数字化的精确滴灌、喷灌技术节约    。
(人地协调观)(3)有人建议在我国广大的西北地区建设更多高标准农田,你是否赞同 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详解答案】
基础达标
1.B 解析: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众多,地势平坦,适宜发展种植业,A错误;大兴安岭为山区,适宜发展林业,B正确;内蒙古高原草场广阔,适宜发展畜牧业,C错误;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适宜发展种植业,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D错误。故选B。
2.D 解析:由题可知,图片反映了稻田耕作的景象,说明该地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水稻是我国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因此该景象多发生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D正确。
3.C 解析:我国亚热带的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寒温带和中温带为一年一熟,暖温带为一年两熟或者两年三熟,热带为一年三熟,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C正确。
4.B 解析:油菜属于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故选B。
5.B 解析:读图可知,5月19—25日,地处南方地区的丁生长区域的油菜正值成熟期,是油菜丰收的景象。故选B。
能力提升
1.B 解析:读图可知,我国种植业区和畜牧业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400毫米年降水量线,该线以东为农耕区,以西为畜牧区,所以降水是形成我国“东耕西牧”农业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B正确。
2.D 解析:展板a展示的是东北平原,对应的是乙地的特色农产品,A错误;“茶中状元”大红袍产于东南丘陵,对应的是甲地,B错误;青稞产自夏季凉爽、年温差小且降水较少的丙地(青藏地区),C错误;甲地(东南丘陵)和乙地(东北平原)都是季风气候,气候优势是雨热同期,D正确。故选D。
3.A 解析:制约庆安(黑龙江省)发展水稻生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热量不足,水稻只能种植一季,A正确;东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降水丰富,水分蒸发少,干旱现象较轻,黑土肥沃,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B、C、D错误。故选A。
4.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慈竹适宜于生长在年平均气温14 ℃以上,1月平均气温4 ℃以上,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区,故适宜慈竹生长的气候特征是暖湿,C正确。
5.D 解析:据材料“慈竹适宜于生长在海拔1 000米以下,年平均气温14 ℃以上,1月平均气温4 ℃以上,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的地区。慈竹在眉山地区分布广泛”可推知,眉山年平均气温14 ℃以上,D正确。
6.(1)水田 水稻 D
(2)400 东北平原 冬小麦
(3)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降水充足,适合小麦生长;平原面积广大,耕地较充足。
7.(1)400 半湿润 高
(2)旱地 温带季风气候 大 水资源
(3)不赞同。理由:西北地区降水少,如果在西北地区建设更多高标准农田会加剧水资源短缺,导致土地荒漠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