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知识点 1 天体
1.概念:天体是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
2.类型(按成因划分)
天然 天体 肉眼可见 恒星、星云、行星、流星体、彗星等
通过天文望远镜或其他空间探测手段才能探测到 星际空间物质
人造天体 太空中运行着的人造卫星、空间站、太空垃圾等 必备知识 清单破
3.常见天然天体及其特征
种类 形状 组成 典型特征
星云 云雾状 气体和尘埃,主要物质是氢 轮廓模糊
恒星 球状或类球状 炽热气体 能自己发光,明亮闪烁
行星 近似球状 — 在椭圆轨道上绕恒星运行;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明亮不闪烁,在星空中有明显位移
卫星 — — 环绕行星运转;本身不发光
彗星 云雾状 夹杂着固体尘埃粒子的“冰块” 绕太阳运行,拖着长尾
流星体 — 尘粒和固体块 一闪即逝
1.概念: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层次
知识点 2 天体系统
组成 中心天体 特征
地月系 地球和月球 地球 月地距离约为38.4万千米,月球是地球唯
一的天然卫星
太阳系 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行星际物质等 太阳 日地距离约为1.5亿千米;八颗行星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典型天体系统
银河系 太阳和众多恒星 银心 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2.6万光年
河外星系 银河系外,许多与银河系类似的星系 — 河外星系与银河系级别相同
可观测宇宙 银河系与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 — 最高一级天体系统,半径约137亿光年
知识拓展 1.中心天体的确定:天体系统中质量、体积最(较)大的天体为中心天体,天体系统
内其余天体围绕其旋转。
2.光年:计量天体间距离的单位,非时间单位,1光年即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
1.行星分类及结构特征
知识点 3 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
类型 组成 结构特征
类地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其中水星和金星也被称为地内行星 有固体表面,距日较近,密度较大,主要由固体构成,体积和质量较小
巨行星 木星和土星 主要由气体构成,体积和质量比类地行星大很多(木星体积最大),距日较远,密度小
远日行星 天王星和海王星 主要由固化气体构成,距日远,表面温度较低,密度小
特别提醒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公转轨道和木星公转轨道之间。(记忆小技巧:把小行星带放
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用其将“木”与“火”隔开,防止“木”遇“火”而“燃烧”。)
2.行星的运动特征
(1)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公转方向。
(2)共面性:绕日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公转轨道面。
(3)近圆性:绕日公转轨道偏心率小,形状近似正圆 公转轨道形状。
特别提醒 太阳系八颗行星中,除金星(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和天王星(在公转轨道上横滚)
外,其余六颗行星自转方向都相同,都为自西向东。
3.地球的普通性:从结构特征来看,地球与类地行星结构极其相似;从运动特征来看,地球与其
余七颗行星公转运动特征极其相似。因此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地球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星球,这是地球的特殊性。地球上之
所以有高级智慧生命的存在,除了地球具有安全的宇宙环境外,更为重要的是地球具有其独
特的自身条件,下表示意地球具有高级智慧生命的外部和内部条件:
知识点 4 地球具有高级智慧生命的条件
具体条件 条件成因
外部 条件 安全的宇宙环境 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太阳系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稳定的太阳光照 恒星(太阳)较为稳定,自生命诞生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
内部 条件 (自 身条 件) 适宜的温 度条件 地表平均温度适宜 日地距离适中,大气层的存在使得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维持在15℃左右
地表温度变化较小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周期适中,导致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年变化较小
适宜的大气条件 适中的大气厚度 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适宜的大气成分 亿万年来的地球演化,形成了以氮气、氧气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形成了臭氧层,保护着地球
生命
存在液态水 地表温度适宜
特别提醒 在分析某一天体是否可能存在生命时,一般要从该天体自身条件入手。因为适宜
的外部条件大多数天体都具备,而天体自身条件千差万别,只有天体自身满足生命存在的条
件时,才有可能有生命存在。
1.准确地判断天体
天体是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判断某一事物是不是天体,不能看其大小,也不能以看
得见和看不见为标准,而应抓住以下“三看”:
(1)一看位置:看其是否位于地球或某一天体的大气层之外,是否独立存在于宇宙之中。在地
面上的物质和在大气层中的物质都不是天体。
(2)二看实质:看其是不是宇宙中存在的物质,而不是现象。如月食只是一种现象,不是天体;而
月球才是天体。
(3)三看运行:看其是否在一定的轨道上独立运行。依附在其他天体上运行的物质不属于天
体。
关键能力 定点破
定点 1 如何准确判断天体与天体系统
例如,我国的首辆火星车“祝融号”,其在发射前和发射后在地球大气层中飞行期间,不
属于天体;在脱离地球大气层飞往火星到进入火星大气层之前属于天体;在进入火星大气层
后到在火星上着陆以及在火星上进行科学探测期间,都不属于天体。
2.准确地判断天体系统
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形成天体系统。
(1)不同天体要想构成一个天体系统,一般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至少有两个天体(如地球
和月球);②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2)判断不同天体系统级别是否相同,主要看其中心天体的类型是否相同。若不同天体系统
的中心天体类型相同,则这些天体系统的级别相同;若不同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类型不同,则
这些天体系统的级别不同。例如,甲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为恒星,乙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为
行星,则甲、乙两个天体系统分别为恒星系和行星系,其级别不同。
(3)天体系统的级别除了可以根据其中心天体的类型判断外,还可以根据其主要组成天体进
行判断。如银河系与河外星系的主要组成天体均为恒星,因此银河系与河外星系的级别是相
同的。
1.月相变化的原因
月相变化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1)月球本身不发光,全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面向太阳的半球是亮的,背向太阳的半球是暗
的。
(2)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的同时随着地球绕太阳公转,这就使得日、
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随着月球绕地球公转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使得在地球上观看月球
时,由于观看方向的不同,观测者看到的半个月球的明亮部分大小不断发生变化,月相也就不
断变化。可用下面的月相形成原理图(图中由地球指出的箭头表示从地球上观察月球的方
向)帮助分析和理解:
定点 2 月相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月相有何变化规律
2.月相的变化规律
月相的变化规律,可以分上半月、下半月两个阶段,可从月亮亮面位置、亮面大小及其
变化、傍晚或黎明时刻在天空中的位置等几个方面总结:
(1)上半月:月亮亮面在西;亮面逐渐增大,从看不见到最大;傍晚时刻在天空中的月亮位置从西
向东移动。
(2)下半月:月亮亮面在东;亮面逐渐减小,从最大到看不见;黎明时刻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从西
向东移动。
可借助下面两图片,帮助理解和记忆:
总体上,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规律为由缺变圆,再由圆变缺。
特别提醒 当日、地、月三者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时,在地球上会看到日食或月食现象,其规
律是:
(1)当地球位于日、月之间时,地球会遮挡射向月球的太阳光,出现月食现象(农历十五或十
六)。
(2)当月球位于日、地之间时,月球会遮挡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出现日食现象(农历初一)。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天体与天体系统
据国家航天局消息,今年(2023年)上半年,嫦娥六号将前往月球背面开展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任务。嫦娥六号任务将突破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采样和月背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实施月球背面自动采样返回,同时开展着陆区科学探测和国际合作。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A.误入地球大气层的彗星
B.在月球背面采集样本的探测器
C.被返回舱带回地球的月球样本
D.在太空中“奔向”月球的嫦娥六号
2.嫦娥六号向月球飞行过程中所属天体系统不包括(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金星古称“太白星”,因其早晨出现于东方,也称“启明星”,夜晚出现于西方,又称“长庚星”。金星是夜空中继月球之后第二亮的天体。下图为某日拍摄到的金星和月球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金星和月球分别属于( )
A.恒星、行星 B.行星、卫星
C.卫星、行星 D.星云、卫星
4.图示两天体( )
A.都围绕太阳运动
B.都能自己发光、发热
C.体积、质量大致相似
D.都由气体和尘埃组成
5.图示景观可能拍摄于农历( )
A.初三 B.十二 C.十七 D.廿一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6.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天体系统依次为( )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
B.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可观测宇宙
C.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D.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地月系
7.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可以描述为( )
①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
②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卫星
③与太阳系中的金星、火星相邻
④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题组二 太阳系及其八颗行星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以“揽星九天”作为图形标识(右图)。标识展示了独特字母“C”的形象,汇聚了中国行星探测(China)、国际合作精神(Cooperation)等多重含义,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对图形标识中有关行星的解读恰当的是( )
A.公转周期相同
B.公转轨道是椭圆
C.公转方向各不相同
D.代表太阳系中的九颗行星
9.图形标识中,最内侧和最外侧轨道上的行星分别是( )
A.金星、天王星 B.地球、木星
C.水星、海王星 D.火星、土星
五星连珠是指从地球上看天空,水星、金星、火星、木星与土星五颗行星排列得非常相近,就像一条美丽的珠链的景观。2021年8月19日晚,夜空中出现了五星连珠奇观。专家预测,下一次五星连珠将在2040年出现。如图为五星连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0.组成五星连珠的五颗行星的运动特征是( )
A.公转轨道为正圆形
B.自西向东公转
C.公转轨道面完全重合
D.公转周期相差不大
11.五星连珠现象出现频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球与五颗行星公转轨道长度一致
②地球与五颗行星公转速度不同
③地球与五颗行星公转方向相同
④地球与五颗行星公转方向相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组三 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
德国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三颗适宜生命繁衍的“超级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超级地球”也称超级类地行星,是指环境可能和地球类似的行星。这三颗行星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距离地球仅22光年。据此完成下题。
12.有厚度适中的大气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超级地球”上存在厚度适中的大气的原因是它( )
A.具有适中的自转周期
B.是稳定的恒星
C.具有适中的质量与体积
D.与恒星的距离适中
13.读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地球在太阳系中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它的普通性表现在它与其他七颗行星在绕日公转时具有 、 、 。(每空2分,共6分)
(2)将下列事物的代号,根据其内在因果联系,填入下面的横线上。(每空1分,共6分)
A.厚度适中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B.日地距离适中
C.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D.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
E.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
F.体积和质量适中、亿万年来的地球演化
G.适宜的温度
H.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大
① 、② ;③ 、④ ;
⑤ 、⑥ 。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天体运动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的时候,会出现日食天象。而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只要有卫星,同样有可能出现日食天象。火星有两颗天然卫星,它们同样有可能运行到火星和太阳之间。火卫一又叫福布斯,质量较小,不足以形成球体,外形看起来像个土豆。如图为火星日食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材料中涉及的天体类型有( )
A.星云、恒星、行星 B.恒星、行星、流星体
C.恒星、行星、卫星 D.恒星、行星、彗星
2.与上图中现象发生时的天体位置关系相符的是 ( )
“月掩金星”指月球恰好运行到金星和地球之间时,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其发生的原理与日食相似。2023年3月24日(农历闰二月初三),我国部分地区观测到了这一难得的天文奇观。下图为部分天体及公转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经典题)图示宇宙空间范围内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为(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4.本次“月掩金星”发生时,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教材习题改编)某中学地理社团组织成员开展月相观测课外活动,请结合实地观察和教材图1.8,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该社团小组观察完一个周期的月相变化后,地理老师给了一幅“月相形成原理图”,但有部分缺失,让社团学生完成缺失部分。请你帮助该地理社团成员填写剩余部分的相应名称和时间(方框对应月相名称,括号对应农历日期)。(4分)
① ;② ;
③ ;④ 。
(2)该社团小组成员在早读背诵白居易《暮江吟》这首诗时,地理老师恰好路过听到并提问“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描述的是何种月相,你认为正确的是(2分)( )
A.上半月蛾眉月 B.上弦月
C.下弦月 D.下半月蛾眉月
(3)图中月相⑤出现在(2分)( )
A.上半夜东边,亮面在东
B.上半夜西边,亮面在西
C.下半夜西边,亮面在西
D.下半夜东边,亮面在东
(4)最后地理老师给出了一个月内不同日期的四幅月相图,让社团学生根据一个月的实地观察,将下列月相出现的时间按先后顺序排列出来,你认为正确的是(2分)( )
A.①④③②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③④①②
题组二 行星地球
“十字连星”是一种罕见的天文现象,是指太阳、月球及太阳系中各行星排在近似相互垂直的直线上,地球处于十字的中心,构成“十字架”形结构,下图示意“十字连星”。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行星公转轨道与木星公转轨道之间存在小行星带
B.③行星无昼夜更替现象
C.④行星体积、质量小,表面温度低
D.⑤行星自身能发光发热
7.与地球相比,②行星没有生命存在的直接原因有 ( )
甲:没有液态水和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乙:没有坚硬的地表
丙:距日较远,表面温度较低
丁:体积和质量很小
A.甲、乙 B.丙、丁 C.甲、丙 D.乙、丁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2022年10月8日至12日,智神星与天狼星“结伴游”。天狼星距离地球约8.6光年,是夜空中最亮的恒星,智神星则是小行星带中质量第二大的小行星。
金星表面温度高达400摄氏度以上,大气层厚度约是地球的90倍,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昴星团是距离地球最近也是最亮的几个疏散星团之一,包含3 000多颗恒星,横宽大约13光年,距离太阳约400光年,在北半球晴朗的夜空肉眼可见,通常位于西方天空中。2023年4月11日,日落后一小时,金星与昴星团相会,此时金星是天空中除太阳和月亮外最亮的天体。
(1)能包含图示所有天体的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2分)
(2)智神星所在的小行星带位于 (填行星名)公转轨道和 (填行星名)公转轨道之间。从地球北极上空看,智神星和金星都按 时针方向、自西向东绕日运行,两者的公转方向具有 的特点。(每空2分,共8分)
(3)据材料分析金星上没有生命存在的自身原因。(6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基础过关练
1.D 误入地球大气层的彗星属于地球,在月球表面采集样本的探测器属于月球,被返回舱带回地球的月球样本属于地球,这三者都不属于天体,A、B、C错误。只有在太空中“奔向”月球的嫦娥六号,有独立的运行轨道,且不依附于其他天体,属于天体,D正确。
方法技巧 天体的判断依据:(1)位于某天体的大气层之外;(2)是一种物质而不是现象;(3)有独立的运行轨道。
2.D 从地球飞往月球的嫦娥六号首先属于地月系,地月系又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又位于银河系中,而河外星系与银河系属于并列关系而非从属关系。因此嫦娥六号向月球飞行过程中所属天体系统不包括河外星系,故选D。
3.B 金星围绕太阳(恒星)运转,为行星;月球围绕地球(行星)运转,是地球的卫星。故选B。
4.A 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是恒星。金星和月球都是主要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天体,其中金星是一颗绕太阳运动的行星,其体积、质量均远大于月球,而月球作为地球的卫星随地球一同围绕太阳运动。故A正确。
5.A 由图可知,此时月球亮面朝西,应为农历初一到十五之间的上半月月相,又由于月球亮面较少,形状如同眉毛,为蛾眉月,所以图示景观可能拍摄于农历初三、初四,故选A。
6.C 读图可知,丁天体系统由地球和月球组成,且地球为中心天体,故丁代表地月系;地球的公转轨道位于丙天体系统中,且日地距离约为1.5亿千米,故丙代表太阳系;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中,且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2.6万光年,故乙代表银河系;银河系位于可观测宇宙中,可观测宇宙的半径约137亿光年,故甲代表可观测宇宙。故选C。
7.B 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与太阳系中的金星、火星相邻。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行星,而不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金星距离太阳均比地球距离太阳近。综上所述,①③正确,选B。
8.B 结合图示及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系中有八颗行星,八颗行星公转周期并不相同,距离太阳越远,公转周期越长,故A、D错误。太阳系中八颗行星的公转轨道形状具有近圆性(如图所示,为椭圆),公转方向具有同向性(都为自西向东),故B正确、C错误。
9.C 图形标识展示了太阳系八颗行星及月球,太阳系八颗行星中位于最内侧轨道上的行星是水星,位于最外侧轨道上的行星是海王星,故C正确。
10.B 太阳系内八颗行星的公转轨道形状均为近似正圆的椭圆形;公转方向相同,均为自西向东;公转轨道面大体在同一平面上,具有共面性特点,但并非完全重合;因距离太阳远近不同,公转周期相差较大。故选B。
11.C 由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颗行星公转轨道长度各异,①错误。因距离太阳远近不同,地球与五颗行星公转速度不同,但地球与五颗行星公转方向相同,均为自西向东,使得短时间内难以在地球上观看到五星连珠现象,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C。
12.C 地球存在厚度适中的大气的原因是其质量与体积适中,故据此可知“超级地球”上存在厚度适中的大气也需要其质量与体积适中,这样其引力可以使某些气体聚集在行星周围,形成包围“超级地球”的大气层。故选C。
13.答案 (1)同向性 共面性 近圆性
(2)G B A F H D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系中八颗行星的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三个运动特征。
(2)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包括外部条件和自身条件两方面:
能力提升练
1.C 材料提到的天体中,月球和火卫一是卫星,地球和火星是行星,太阳是恒星,故选C。
2.C 该图为火星日食图,发生日食时卫星位于恒星与行星之间。因此当火卫一运行到火星和太阳之间时会发生火星日食,故选C。
3.B 图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存在的天体系统有地月系和太阳系。因此,图示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故选B。
易错分析 解答本题时,学生容易由于审题不清,只看到“最高级别”,忽略了“图示宇宙空间范围内”,而错选D项。解题时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把关键词勾画出来,不能忽略任何一个限定词,且选出答案之后可以把题干与选项连起来读一遍,判断所选选项是否与题干完全吻合。
4.C 结合材料可知,“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该现象发生时月球位于地球与金星之间,且三者大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因此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②③位置,C正确;金星和月球分别位于①④位置与②④位置时,月球并不位于地球和金星之间,金星未被月球“掩盖”,B、D错误;金星和月球分别位于①③位置时,月球虽然位于地球与金星之间,但三者并非大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金星未被月球“掩盖”,A错误。
5.答案 (1)满月 下弦月 初七、初八 初一
(2)A
(3)D
(4)A
解析 月相的变化规律和月相的观察,是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只要通过观察和思考,就可以总结出相关的规律,掌握起来也就十分容易了。总体来看,从农历初一(新月)开始,月球的亮面先从西边开始出现,由小逐渐变大,至农历十五或十六(满月)最大;之后,再逐渐变小,月球的亮面出现在东边,西边逐渐缺失,直到亮面小到消失,就又到了新月。另外,也可以通过下表中的内容来帮助理解和判断。
月相 同太阳 出没比较 月出 月没 夜晚见 月情形 出现日期 (农历)
新月 同升同落 清晨 黄昏 彻夜不见 初一
上弦月 迟升后落 正午 半夜 上半夜见 于西天, 亮面在西 初七、初八
满月 此升彼落 黄昏 清晨 通宵可见 十五、十六
下弦月 早升先落 半夜 正午 下半夜见 于东天, 亮面在东 二十二、 二十三
6.A 在太阳系中,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由此可知,①为天王星、②为火星、③为金星、④为水星、⑤为土星。②行星(火星)公转轨道与木星公转轨道之间存在小行星带,A正确;八颗行星不透明,在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故③行星(金星)存在昼夜更替现象,B错误;④行星(水星)离太阳最近,因此其表面温度高,C错误;行星自身是不能发光发热的,D错误。
7.C 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有适宜的大气,有液态水,以及有适宜的温度。而②行星(火星)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也没有液态水,其距离太阳更远,表面温度更低,因此没有生命存在,故C正确。②行星(火星)有坚硬的地表,排除乙;②行星(火星)的质量和体积较小不是其没有生命存在的直接原因,排除丁。
易错提示 地球存在生命的大气条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适中的大气厚度,这是由地球质量、体积适中决定的;二是适宜的大气成分,这是由亿万年来的地球演化形成的。
8.答案 (1)银河系
(2)火星 木星 逆 同向性
(3)温度过高;大气层较厚,且主要成分不适合生物呼吸;无液态水。
解析 (1)依据文字信息可知,天狼星距离地球约8.6光年,昴星团距离太阳约400光年。而银河系直径约为10万光年,太阳系半径约为1.58光年,太阳距离银心约2.6万光年。故天狼星和昴星团在太阳系之外、银河系之内。而智神星是小行星带中的小行星,金星是绕太阳运动的一颗行星,都位于太阳系中。因此,能包含图示所有天体的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智神星所在的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公转轨道和木星公转轨道之间。智神星和金星都自西向东绕日运行,因此从地球北极上空看,二者都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公转方向具有同向性。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行星上有生命存在的自身条件是有适宜的温度(与恒星距离适中,自转、公转周期适中)、有适中的大气(大气厚度适中、含有氧气等适合生物呼吸的成分)、存在液态水。结合材料中的信息可知,金星表面温度过高,大气层过厚且不含氧气,由表面高温可以推知其无液态水存在,因此金星上没有生命存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