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1.概念:海浪就是海里的波浪。人们通常用波峰、波谷、波高、波长等要素来描述波浪。
2.常见类型
(1)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由风力形成。
(2)海啸: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形成的一种巨浪,破坏力巨大。
(3)风暴潮: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
3.海浪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1)冲浪运动需要较高的浪高来增加挑战性。
(2)捕捞、勘探、航行等海上活动应避开大的海浪。
必备知识 清单破
知识点 1 海浪
(3)人们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来减缓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如修建海堤、种植海岸防护林等。
1.概念: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
2.成因: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
3.钱塘江大潮的成因
(1)天时:每年中秋节前后,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处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这几天地球上海水
受到的引力最大。
(2)地利:杭州湾至钱塘江口外宽内窄,口大肚小。
(3)风势:该季节东南风盛行,风向与潮水运动方向大体一致,风助潮涌,潮借风威。
(4)水势:钱塘江水量丰富。
知识点 2 潮汐
4.潮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潮间带采集和养殖、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潮汐发电等人类活动在进行时,都需要充分
认识并利用潮汐规律。
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作洋流。
2.按海水温度分类
(1)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的洋流。
(2)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的洋流。
3.影响
(1)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
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易于形成大的渔场。
知识点 3 洋流
知识拓展 影响渔业资源的因素
①光照:大陆架海区海水浅,光照充足。
②水温:水温高,鱼类生长快。
③饵料:浮游生物丰富(温带海区水温季节变化明显,上下层海水交换;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扰
动;上升流使底层海水上泛;河流径流汇入)。
(2)海洋航行:①海轮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航行速度;②洋流从极地地区挟带冰山向
较低纬度漂移,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3)海洋污染:洋流把近海的污染物质挟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了净化速度,
但也扩大了污染范围。
(4)气候:寒流对其流经海区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暖流对其流经海区沿岸气候有增温增
湿作用。
(5)盐度:寒流会降低其流经海区海水的盐度;暖流会提高其流经海区海水的盐度。
4.影响洋流形成的因素:盛行风是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因素,海陆分布、地转偏向力等因素主
要影响洋流运动方向。
寒流和暖流可以从海水温度变化规律、纬度变化状况、等温线弯曲方向等几个方面加
以区分。具体分析如下:
关键能力 定点破
定点 判断寒流和暖流的方法
(1)从概念角度判断
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的为暖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的为寒
流。如图1中的甲为暖流,乙为寒流。
(2)从纬度角度判断
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一般为暖流,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一般为寒流。如图
2中的丙应为暖流,丁应为寒流。
(3)从流向角度判断
洋流的流动方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一致。等温线向高温区弯曲的为寒流;等温线向低
温区弯曲的为暖流。如图1中的甲为暖流,乙为寒流。
特别提醒 寒暖流的水温高低是比较洋流水温与流经海域的水温得出的。在纬度相同或相
近的海域,暖流水温高于寒流水温,但在不同纬度的海域,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如低纬
度地区的寒流水温可能比高纬度地区的暖流水温高。判断寒暖流的基本原则就是根据其概
念,即将洋流的水温与流经海域的水温进行对比,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
度的洋流一定是暖流,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洋流一定是寒流。
情境探究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在观赏了钱塘江大潮后写下的咏赞钱
塘江大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
每年农历的八月十八,在浙江省海盐县都簇拥着数以万计的人群,一时间人头攒动,络绎不绝,
都为了一睹钱塘江大潮的风采。下面两幅图中,甲图为杭州湾至钱塘江口位置示意图,乙图
为钱塘江大潮奇观图。
你欣赏过钱塘江大潮吗 你了解潮汐的规律吗
学科素养 情境破
素养 潮汐现象的成因及活动规律(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问题1 潮汐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提示 可结合物理知识中的万有引力定律和日、地、月的位置变化来分析。
问题2 为什么钱塘江大潮最容易出现在每年农历的八月十八
提示 可从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杭州湾轮廓,此时的海上盛行风向和河流的水量等
方面分析,即从“天时、地利、风势、水势”四个角度来分析钱塘江大潮这一地理现象的形
成,观察海陆轮廓和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讲解分析
1.潮汐的形成原因
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潮汐现象的形成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
关。引潮力是在地球朝向月球或太阳的一面发生的。朝向月球和太阳的一面形成的潮汐为
顺潮,背向月球和太阳的一面形成的潮汐为对潮。科学家推测:当日、月、地三者位于同一
条直线上时引潮力最大,潮水涨落幅度最大,形成大潮,这时是农历初一和十五前后;当日地连
线与地月连线垂直时引潮力最小,潮水涨落幅度最小,形成小潮,这时是农历的初八和二十三
前后。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月球距离地球较太阳距离地球近得多,故月球的引潮力远大
于太阳的引潮力。所以地球上的海洋潮汐主要是由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引起的。如下图所示
(在一个周期内,最常见到的是两涨两落)。
因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与月球的位置变化直接相关,所以潮汐变化周期与月相变化周
期相似。但实际上大潮和小潮出现的时间,并不正好是图上时间,所以这里所说的大潮、小
潮出现的时间是理论上的时间。
2.潮汐的活动规律
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决定了潮汐的活动规律,其活动规律见下表:
活动周期 活动规律 成因
一天 两次潮汐 在地球上,当某地正对月球时,由于月球对该地的引力大,形成涨潮;当某地完全背对月球时,由于受到的月球引力小,离心力大,海水亦会向外膨胀,形成涨潮。因此地球自转使大部分海域一天出现两次潮汐现象
一月 两次大潮 当日、地、月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叠加在一起,形成大潮(农历初一和十五前后)
两次小潮 当日地连线与地月连线垂直时,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相互抵消,形成小潮(上弦月和下弦月前后,即农历初八、二十三前后)
3.影响潮差的因素
(1)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出现大潮,潮差大;日地连线和地月连
线垂直时出现小潮,潮差小。
(2)海湾轮廓:海湾为“外宽内窄、口大肚小”的形状,容易形成大潮,潮差大。
(3)海上风向:海上盛行风吹向河口内,就会使得更多海水进入海湾,潮高会更高,潮差也会更
大。
(4)河流水量:若河流水量较大,则河水和潮水相遇,潮高就会更高,潮差就会更大。
典例呈现
例题 “乍起闷雷疑作雨,忽看倒海欲浮山。万人退却如兵溃,浊浪高于阅景坛。”这是钱塘
江大潮的真实写照。下图为钱塘江口及附近海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钱塘江大潮最为壮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
①天体引力 ②海湾形状
③海陆风 ④洋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A
(2)下图是日、地、月三者的运动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所处的位
置。当钱塘江出现大潮时,月球位于 ( )
A.甲、乙位置 B.甲、丙位置
C.丙、丁位置 D.乙、丁位置
B
素养解读 本题以闻名中外的钱塘江大潮为情境,考查潮汐的形成原因和出现规律,同时考
查同学们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能力,培养了综合思维素养。多种地理要素有机地
结合起来,形成了钱塘江大潮这一地理奇观。而只有结合所学知识,通过观察杭州湾周边地
理事物的轮廓、分布,再观察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才能最终解决问题,这培养了同学
们的地理观察能力,即地理实践力。
解题思路 (1)天体引力是形成潮汐现象的主要原因,海湾形状使得钱塘江大潮更加波澜壮
阔,另外盛行风和钱塘江水量也对钱塘江大潮壮观景象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①②正
确。海陆风和洋流对钱塘江大潮的形成无明显作用,③④错误。故选A。(2)根据所学知识可
知,当日、地、月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形成的引潮力最大,此时会出现大潮。再结合图示
可知,当月球位于甲、丙位置时,日、地、月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故本题选B。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海浪
读下图,回答下面两题。
1.图中冲浪爱好者利用了( )
A.潮汐的能量 B.洋流的能量
C.海啸的能量 D.海浪的能量
2.关于图中海浪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海浪越高,能量越大
B.风速越小,海浪越大
C.海浪越高,波峰越低
D.波的传播方向与风向相反
2023年11月2日,渤海沿岸实况数据显示,渤海沿海潮位站普遍出现20到40厘米的风暴增水,预计3日早晨,渤海沿岸部分海区水位较高,国家海洋预报台根据《海洋灾害应急预案》继续发布风暴潮蓝色警报。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据图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在沿海地区,能有效减少风暴潮对海岸的侵蚀的措施有( )
①修筑沿海堤坝 ②建防护林
③完善预警系统 ④围海造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题组二 潮汐
钱塘江潮水是我国著名的自然奇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至十八,潮水上涨时,观潮的游客挤满海塘。历代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许多描写江潮的诗文。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两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年中秋节前后西北风加剧潮水上涨,形成大潮
B.杭州湾外宽内窄的形状,使海水迅速上涨
C.钱塘江大潮是江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
D.“晚日浮沉急浪中”描写的海水涨落现象,即为“潮”
6.下列人类活动利用潮汐特点进行的有( )
①发展海水养殖
②建设潮汐电站
③研究海水淡化
④选择远洋航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潮汐时刻表能够反映不同时刻的潮水高度,是船舶进出港口的重要依据。下图表示某日某港口潮汐时刻表。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7.下列关于潮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潮汐的形成与太阳对月球的引力有关
B.海水上升称为潮,海水下降称为汐
C.潮汐是深层海水运动的基本形式
D.潮汐的水位高低与海岸的形态有关
8.此日,大型船舶要进港卸货,为防止搁浅,合理的进港时间是( )
A.6时 B.11时 C.16时 D.21时
9.此日,某游客来到附近的海滨游玩,在不同时刻拍摄远处同一岛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时刻,是上午10:00前后
B.②时刻游客徒步登岛更便利
C.②时刻,是下午17:00前后
D.①时刻岛屿露出水面的面积大
题组三 洋流
下图为某海域洋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0.根据图中等温线数值分布及弯曲情况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a所示海域位于北半球
B.图b所示海域位于北半球
C.图a所示洋流为暖流
D.图b所示洋流为寒流
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a所示洋流会将污染物扩散到较高纬度
B.图b所示洋流会将污染物扩散到较高纬度
C.图a所示海域的船只由北向南航行航速会加快
D.图b所示海域的船只由北向南航行可节约燃料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地球上约97%的水储存在海洋中,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图示意大西洋部分海域洋流分布。
(1)春季船舶航行到④处海域可能会遇到冰山,简述其原因。(6分)
(2)指出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最可能形成渔场的地点,并说明理由。(5分)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潮汐
“送王船”是闽南沿海祈求海上平安、渔事兴旺的传统民俗活动,最后环节是把王船焚烧送出海。厦门沙坡尾是此文化传承地之一,历史上曾是渔民社群集中生活的渔港湾区,如今不再停靠渔船,而发展为创意文化街区,成为“网红打卡地”。下面为厦门市某日潮汐时刻图(图1)和厦门市区域图(图2)。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根据图1,推测“王船焚烧送出海”环节的时间通常选择在( )
A.2—3时
B.22—23时
C.9—10时
D.15—16时
2.当日中午游客在沙坡尾打卡时,可体验到的是( )
①享受赶海的快乐
②站在海堤近观金门岛
③尽情品尝各类海鲜
④迎着海风拍下长发飘飘的美照
⑤欣赏许多豪华邮轮在眼前进出和停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江厦潮汐电站于20世纪80年代建成,利用涨落潮的潮差发电,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潮汐发电站。下图为江厦电站景观图及地理位置示意图。下表为某日大门岛和东门村潮位记录表(单位:m)。
0:00 3:00 6:00 9:00 12:00 15:00 18:00 21:00 24:00
大门岛 5.87 2.97 1.79 4.63 5.39 2.57 0.98 3.86 5.82
东门村 7.18 4.08 2.19 5.09 6.65 3.57 1.30 4.34 6.93
(1)利用表中数据,参照大门岛潮汐曲线,在下图中绘制东门村潮汐曲线。(4分)
(2)分析建设江厦潮汐电站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题组二 洋流
下图为世界某大陆及海洋中洋流和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4.若水温①数值大于②,下列关于图中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际等温线的弯曲为实线,则该洋流为南半球寒流
B.实际等温线的弯曲为实线,则该洋流为南半球暖流
C.实际等温线的弯曲为虚线,则该洋流为北半球暖流
D.实际等温线的弯曲为虚线,则该洋流为北半球寒流
5.下列关于上题中洋流对沿岸区域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岸增温增湿,形成森林
B.沿岸常年有雾
C.使航行的船舶速度加快
D.加快该海域污染物的扩散
下图为“某海域夏季测得的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6.该海域可能( )
A.有暖流流经
B.有寒流流经
C.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D.位于寒暖流背离处
7.下列符合该海域地理环境特征的是( )
①鱼群密集 ②海雾出现频繁
③终年高温少雨 ④常年漂浮着海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下图为北半球太平洋海域洋流分布简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8.下列关于图中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为寒流
B.②为暖流
C.③洋流水温高于②洋流
D.同纬度海域,④洋流水温低于③洋流
9.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洋流导致沿岸地区的降水增加
B.①处泄漏的石油污染物可能出现在②海域
C.②③之间洋流交汇,形成大型渔场
D.④洋流挟带北极的冰山南下,会威胁海上航运安全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基础过关练
1.D 海上冲浪利用的是海浪的能量。
2.A 图中显示的海浪,多是由风力形成的,海浪越高,能量越大;风速越小,海浪越小;海浪越高,波峰越高;波的传播方向与风向相同。故A正确。
3.B 据文字材料可知,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结合图中等压线分布情况可知,甲地(东北风)、丁地(偏南风)、丙地(偏南风)都吹离岸风,A、C、D均错误;乙地吹向岸风(东南风),B正确。
4.A 修筑沿海堤坝和建沿海防护林,都可以有效减少风暴潮对海岸的侵蚀,①②正确;完善预警系统,可减轻风暴潮带来的损失,但不能有效减少风暴潮对海岸的侵蚀,③错误;围海造田不能有效减少风暴潮对海岸的侵蚀,且可能破坏生态环境,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
5.B 浙江省中秋节前后盛行东南风,不会盛行西北风,A错误。杭州湾呈喇叭口状,外宽内窄,导致海水向岸涌来时迅速上涨,B正确。钱塘江大潮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C错误。“晚日浮沉急浪中”的意思是夕阳西坠,浮沉出没在湍急的洪波巨浪中;而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D错误。
6.A 人们可以利用潮水的涨落进行潮汐发电,或在潮间带进行滩涂养殖,①②正确。研究海水淡化、选择远洋航线与潮汐现象关系不大,③④错误。故选A。
7.D
推理过程 结论
潮汐的形成与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引力有关 A错误
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 B错误
潮汐是表层海水运动的基本形式 C错误
影响潮汐水位高低的因素有很多,如日月引力、海岸形态、海水深度、盛行风向及陆地径流等 D正确
8.C 读图可知,16时时潮位较高,且正处于涨潮阶段,大型船舶不易搁浅,适合大型船舶进港卸货,C正确。11时潮位接近最低,6时和21时潮位较低且正处于落潮阶段,大型船舶搁浅的可能性大,不适合其进港卸货。
9.B 图中显示,①时刻图中岛屿被淹没的面积较大,应为高潮期,A、D错误;②时刻岛屿露出水面的面积较大,应为低潮期,此时应为11时前后,且由于海水变浅,通往岛屿的通道上有大量陆地出露,此时适宜游客徒步登岛,B正确、C错误。
10.A 图a所示海域水温自南向北降低,说明该海域位于北半球,等温线向水温高值处凸出,说明其所示洋流为寒流,A正确、C错误;图b所示海域水温自北向南降低,说明该海域位于南半球,等温线向水温低值处凸出,说明其所示洋流为暖流,B、D错误。
11.A 据上题分析可知,图a所示洋流为北半球向南(较低纬度)流动的寒流,其会将污染物扩散到较低纬度,可加快由北向南航行船只的航速,A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图b所示洋流为南半球向南(较高纬度)流动的暖流,其会将污染物扩散到较高纬度,可加快由北向南航行船只的航速,节约燃料,B、D不符合题意。
12.答案 (1)④处海域北部的岛屿(格陵兰岛)有大量的极地冰川分布,春季北极地区气温逐渐回升,格陵兰岛的冰山崩解,掉入海水中的浮冰随着南下的寒流漂移到④附近,可与航行到此处的船舶相遇。
(2)②。理由:附近海域有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渔业资源丰富。
解析 (1)冰山是指从冰川或极地冰盖临海一端破裂落入海中漂浮的大块淡水冰,通常多见于南大洋、北冰洋和大西洋西北部。读图可知,④处海域北邻格陵兰岛,春季时气温逐渐回升,格陵兰岛的冰山崩解融化后掉入海水中,这些浮冰受图中格陵兰岛东侧南下的东格陵兰寒流影响,漂移到④处附近,使得船只在此处遇到冰山。(2)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处位于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交汇的海区,寒暖流交汇使得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为鱼类生长提供丰富的饵料。同时两种洋流交汇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使得鱼群集中,易于形成大型渔场。
规律总结 易形成海洋渔场的海区
①寒暖流交汇处或有深层冷海水上泛的海区(能将海底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②大陆架海区(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营养物质丰富);③河流入海口附近海区(河流可从陆地上带来大量营养盐类)。
能力提升练
1.C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送王船”是把王船焚烧并送出海,这时的潮水应该从沿岸向海中流动,即此时应该正值退潮,A、D错误;该活动一般选择在白天举行,B错误、C正确。
2.B
推理过程 结论
由图中信息可知,沙尾坡位于沿海地带,中午时潮位较低,游客可趁着退潮之时在潮间带进行赶海活动 ①正确
沙尾坡位于厦门岛的西南部,受地形阻挡,在沙尾坡是看不到金门岛的 ②错误
由材料可知,沙尾坡曾是渔民社群集中生活的渔港湾区,说明当地海鲜美食众多 ③正确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白天应吹海风,游客中午可以迎着海风拍下长发飘飘的美照 ④正确
由图中信息可知,该海域海水较浅,且中午正值低潮期,豪华邮轮无法进出和停靠 ⑤错误
综上,选B。
3.答案 (1)绘图如下:
(2)处于海湾中,潮差大;口小库大,利于储备大量海水;处于海岸相距最窄处,利于建坝,工程量小。
解析 (1)依据表格中的信息,先将表格中9个时刻的潮位高度值在图中标出,再用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可。注意:东门村潮汐曲线图例要和大门岛不同。(2)建设潮汐电站的条件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即潮差大小、容纳海水的空间大小和建坝条件。从表格中可知该海湾潮差大,图中显示该海湾面积大,可容纳大量海水,且海湾口处两岸陆地相距较近,建设大坝工程量小。
4.A 若水温①数值大于②,则可知该海域位于南半球,排除C、D。由于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的流向一致,而图中实线为实际等温线,则图中洋流由水温较低海域流向水温较高海域,应为寒流,B错误、A正确。
5.D 由上题分析可知,图中洋流为南半球寒流,排除A;该海域由于有寒流经过,在冬季时气温较低,水汽容易遇冷凝结成雾,但在夏季时,由于气温较高,尽管有寒流经过,也不易形成雾,排除B;顺洋流航行船舶速度会加快,但逆洋流航行船舶速度会减慢,排除C;洋流会加快该海域污染物的扩散,D正确。
6.C 将图中水温相同的点连接起来可以近似看作该区域海水等温线,根据等温线分布状况,即可判断出洋流分布状况:图中等温线发生了明显的弯曲,说明受到了洋流的影响,依据所学知识,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相同,由此可以在图中画出洋流的流动方向(见下图)。根据图中指向标和等温线数值变化规律,可以判断出该海域位于北半球,图示海域南侧的洋流大致自南向北流,应为暖流,东北侧的洋流大致自东北流向西南,应为寒流。由此可知,该海域可能位于寒暖流交汇处,C正确。
7.A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海域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扰动大,底层营养盐类上泛,浮游生物丰富,饵料充足,鱼群密集,①正确;在寒暖流交汇处,易出现海雾,②正确;该海域夏季水温整体在20℃以下,说明其并非位于热带,不存在终年高温,③错误;图示海域夏季水温明显高于0℃,不可能常年漂浮着海冰,④错误。故选A。
8.D 依据图文信息可知,图示海域为北半球太平洋海域。图中①洋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应为暖流,A错误;图中②洋流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应为寒流,B错误;全球海洋表层水温分布规律为由低纬向高纬递减,③洋流所处纬度明显高于②洋流所处纬度,因此③洋流水温应低于②洋流,C错误;同纬度海域的④为寒流(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③为暖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因此④洋流水温低于③洋流,D正确。
9.C 由上题分析可知,①洋流为暖流,其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A叙述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处泄漏的石油污染物,可能会顺洋流扩散到②海域,B叙述正确;②③之间并无洋流交汇,而是出现了洋流分离,因此该处不会形成大型渔场,C叙述错误;由图可知,④洋流发源处纬度较高,所以其可能挟带北极的冰山南下,从而威胁海上航运安全,D叙述正确。本题要求选择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故选C。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