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5. 守 株 待 兔
(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 这是韩非子,他姓韩名非,“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世人尊称他为韩非子.韩非与韩非子是同一个人,子是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如孔子、孟子。
作者简介:
韩非
韩非=韩非子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听范读,注意节奏。
金文
小篆
康熙字
楷体
为
检查预习
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借助课文插图和注释,尝试读懂小古文的意思。
同桌合作,一人读古文,一人说意思,再交换说一说。
(1)这只又肥又大的兔子,为什么会被农夫得到?
(2)为什么兔子会撞到树桩上?
(3)强调颈字读音,再读一读。
(4)从哪个字你知道,兔子跑的快?
喜滋滋
乐呵呵
傻兔子,笨兔子,快来吧,快到我的锅里来吧。我正热情地等着你呢!
谁在等兔子,这个宋国人是干什么的?为什么守着树桩等兔子,等到了吗?
他这样一心守着树桩子等兔子来撞死。对于他这种想法,你能用一个词形容吗?
不费力气就能捡到一只又肥又大的兔子,农夫是怎么想的呢?又农夫是怎么做的呢?
农夫为什么会被别人嘲笑 他究竟错在哪里?
农夫以为偶然发生的事情会经常发生。
那你打算怎么劝说农夫?
如果让我劝劝这个农夫,我想对他说:“____________”。
不要心存侥幸,想不劳而获,
要靠自己的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
宋国有个农夫正在田里翻土。突然,他看见有一只野兔从旁边的草丛里慌慌张张地跑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便倒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了。农夫走过去一看,兔子死了。因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了。农夫高兴极了,他一点儿力气没有花,就白捡了一只又大又肥的野兔。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捡到野兔,日子就好过了。从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气种地了。每天,他把耒放在身边,守在树桩跟前,等待着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死在树桩上。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儿啊!农夫当然没有再捡到撞死的野兔,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因为没能再次得到兔子,农夫自己也沦为了宋国的笑柄。
《南辕北辙》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
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把去楚国的方向搞反了。他想去( ),( )在( ),他却往( )走。
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方向错了,一切的有利条件和努力都白费了。
南辕北辙
坐井观天
亡羊补牢
拔苗助长
郑人买履
老马识途
滥竽充数
自相矛盾
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许多道理。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要做守株待兔故事中死守教条的人,也不要做南辕北辙故事中行动和目的相抵触的这种人。
总结:
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布置作业:
1、想一想身边有没有类似“守株待兔”的故事记录下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这个故事分享给朋友。
3.收集更多有趣的成语故事,同学间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