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三顾茅庐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4.三顾茅庐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6 14:4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三顾茅庐
罗贯中
罗贯中(约1330—约1400)
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一生著作颇丰,与施耐庵合著《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作者介绍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全书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礡的战争场面,塑造了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众多的历史人物形象。
背景介绍
词语学习
拜谒( ) 侥幸( ) 拱立( )
半晌( )纶巾( ) 鹤氅( )
胄( ) 愧赧( ) 谬举( )
存恤( ) 箪食壶浆( )

jiǎo
ɡǒnɡ
ɡuān
shǎnɡ
chǎnɡ
zhòu
nǎn
miù

dān
整体感知
刘备邀请诸葛亮辅佐自己实现统一大业,但拜访两次都没有见着。
起因
刘备第三次去拜访,离诸葛亮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家又等了几个时辰才同诸葛亮见上面,听了诸葛亮的分析,刘备茅塞顿开,极力邀请诸葛亮出山。
经过
刘备有了诸葛亮,如鱼得水。
结果
课文解读
选文第1段中,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描写张飞的?张飞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本文写张飞对表现刘备的性格特征有什么作用?
通过语言、神态描写的方法,表现张飞的粗暴和急躁。用张飞的粗暴和急躁来衬托刘备求贤的真诚和谦恭。
课文解读
根据文中的人物描写,概括刘备、关羽、张飞的性格特征。
刘备
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有政治抱负、做事有恒心。
关羽
张飞
委婉、稳重。
直爽、莽撞、义气。
角色扮演
分角色朗读第1段,要求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四名学生分角色朗读,一人朗读叙述部分,三人分别朗读关公、刘备和张飞的语言。
读后,请其他同学评点。
课文解读
读过《三顾茅庐》后,你能不能各用两个字来评价刘备和诸葛亮?
刘备——诚、敬
孔明——智、淡
用诚心和敬意来打动诸葛亮
有超凡的智慧和淡泊名利的思想
研读刘备,“诚”“敬”有加
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刘备的诚心和敬意?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述。
例句 分析
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 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
张飞与刘备是结拜兄弟,诸葛亮是一位与刘备素未谋面的草民,为了请诸葛亮,刘备竟然斥责自己的结拜兄弟。
研读刘备,“诚”“敬”有加
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刘备的诚心和敬意?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述。
例句 分析
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
刘备是当时汉献帝的叔父,是皇叔,是皇亲国戚,而诸葛亮是一介草民,为了请诸葛亮,刘备离草庐半里之外竟下马步行。
研读刘备,“诚”“敬”有加
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刘备的诚心和敬意?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述。
例句 分析
玄德拱立阶下。半晌,先生未醒……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
等待时间长
研读刘备,“诚”“敬”有加
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刘备的诚心和敬意?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述。
例句 分析
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昨两次晋谒,不得一见,已书贱名于文几,未审得入览否?
言语谦卑,其时刘备已年过40,孔明才27岁,刘备自称“愚夫”,却称孔明为“先生”,并称这次见面为“晋谒”
综上所述,请同学们用两个四字短语来评价刘备这个人物形象。
求贤若渴
礼贤下士
研读孔明,“智”“淡”兼备
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文中写他的智慧主要体现在哪一部分?
第3段的“隆中对策”部分
1.诸葛亮的智: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以下两个问题:
(1)诸葛亮是怎样分析天下形势的?
(2)他提出了怎样的战略方针?
分析天下形势
一论曹操
此诚不可与争锋
五论刘备
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
二论孙权
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论荆州
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
四论益州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战略方针形势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
2.诸葛亮的“淡”
请同学们找出能体现诸葛亮淡泊名利的语句,再用自己的话分条概述。
找出能体现诸葛亮淡泊名利的语句,再用自己的话分条概述。
例句 分析
自吟诗句:“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自吟诗句:“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找出能体现诸葛亮淡泊名利的语句,再用自己的话分条概述。
例句 分析
刘备邀请他出山,他婉言谢绝
无意功名
找出能体现诸葛亮淡泊名利的语句,再用自己的话分条概述。
例句 分析
诸葛亮最后又答应了刘备,是因为刘备以“苍生”为请,以至“泪沾袍袖,衣襟尽湿”,他才 “愿效犬马之劳”
虽淡泊名利,但更关心人民疾苦,忧念天下
找出能体现诸葛亮淡泊名利的语句,再用自己的话分条概述。
例句 分析
嘱咐诸葛均不要荒芜田地,“功成之日,即当归隐”
淡泊名利
综上所述,请同学们用两个四字短语来评价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
智慧卓绝
淡泊名利
素养提升
请分析作者在塑造这两个人物时,哪些属于正面描写?哪些属于侧面描写?各有怎样的作用?
正面描写
直接描写刘备和诸葛亮的动作和语言,以及诸葛亮的外貌。
作用
刻画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政治家风度,诸葛亮的儒雅风范和对天下局势的洞察力、运筹帷幄的战略眼光。
侧面描写
张飞的粗率、急躁
关羽、张飞的质疑
诸葛均的“飘然自去”
作用
反衬刘备的礼贤下士
烘托诸葛亮的才华横溢
正衬诸葛亮的淡泊无欲
在刻画人物时运用烘托、衬托的手法,即烘云托月法。作者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刻画人物,让众多人物的个性鲜明地展现出来,使得《三国演义》历经百世而弥芳。
课堂小结
诸葛亮出山后为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勤勉一生,做了许多大事。关于诸葛亮的故事,你还知道多少?请列举出来。
拓展延伸
火烧博望坡
火烧新野
舌战群儒
智激周瑜
星坛借东风
巧布八阵图
空城计
挥泪斩马谡
七擒孟获
六出祁山
星落五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