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质量检测(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质量检测(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6 22:2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质量检测
默写《示儿》,注意每一行诗要居中写,上下、左右文字要对齐。(2分)
二、看拼音,写词语。(9分)
1860年,英法联军chuǎng rù ( )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 bān yùn( );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为了xiāo huǐ ( ) zuì zhèng( ), fèng mìng ( )在园内放火。圆明园就这样被他们化为灰烬,圆明园的huǐ miè( )是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bù kě gū liáng( )的sǎn shī( )。
三、选择题。(12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抖擞(sǒu) 步履(lǚ) 有恃无恐(sì )
B.灰烬(jìng) 搅拌(jiǎo) 玲珑剔透(tì )
C.快艇(tǐng) 炊烟(cuī ) 万马齐喑(ā n)
D.熏染(xūn) 武陵(líng) 自相矛盾(máo)
2.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马齐喑(沉默) B.地履其黄(踩,踏)
C.题临安邸(题目) D.九州生气恃风雷(依靠)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现在的中国,百姓丰衣足食,生活非常幸福。
B.在那兵荒马乱的岁月里,百姓流离失所、不得安宁。
C.冀中人民处心积虑地设计了巧妙的地道,展现出了无穷的智慧和顽强的斗志。
D.无数科研人员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4.校园朗诵会上,嘉宾声情并茂的朗读,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假如让你朗读下面的句子,你该怎样朗读?( )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A.语调温柔缓慢,读出胸有成竹的气势。
B.语调激昂有力,读出建设祖国、创造美好未来的信心。
C.语调柔和轻快,读出振兴中华的担当。
D.语调自然从容,读出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5.下面诗句没有表达“爱国情怀”的是( )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D.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示儿》中的“九州”和《己亥杂诗》中的“九州”是一个意思,都指中国。
B.《示儿》和《题临安邸》都讽刺了那些醉生梦死、不顾国计民生的南宋统治者。
C.《少年中国说》(节选)以整齐的句式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激励中国少年奋发图强,勇挑建设少年中国的历史重任。
D.《小岛》通过将军在小岛上的见闻,表现了战士们艰苦奋斗的精神、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情怀。
四、补全词语,并完成练习(填序号)。(10分)
①足( )多( ) ②( )( )多端
③家( )人( ) ④兴高( )( )
⑤流离( )( ) ⑥内( )外( )
⑦太平( )( ) ⑧安( )乐( )
1.“_______”和“_______”是一对意思相近的词语,都表示计谋多,不同的是它们蕴含的感彩不同,前者属于褒义词,后者属于贬义词。(1分)
2.选词填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走在高速发展的路上,无数优秀人物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幸运的我们恰逢_______,过着_______的生活,理应好好学习,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1分)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将军说:“好,我就在晚饭后来看。”(改为转述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2分)
3.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分)
广东省博物馆展览现场展出的文物真多,有泥塑菩萨头像 胡人牵驼图模印砖 波斯蓝釉陶瓶 影塑飞天等 真令人惊叹啊!
六、课文精彩回顾。(7分)
1.爱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诗人陆游临终前的遗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游人”暗指当朝达官显贵,写出了对他们纵情声色、醉生梦死、不思收复失地的批判和愤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龚自珍以奇特的想象表达解放人才、振兴国家的愿望。
2.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节选)对中国的前途充满信心,字里行间洋溢着昂扬奋发的朝气。文章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内阅读。(13分)
①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國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②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③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资料1】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包括青铜器、瓷器、玉器、书画、雕刻品等共计2.3万件。
【资料2】法国枫丹白露宫中国馆可以说是圆明园在西方的再现,收藏的中国历代名画、金银首饰、瓷器、香炉、编钟、宝石和金银器超过3万件。
【资料3】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内的11万余件藏品中,有上万件中国文物,日本各地上千座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珍品也是数不胜数,数量估计在数十万件。
1.第①自然段中,“众星拱月”中的“月”在文中指____________,“星”在文中指____________,“众星拱月”一词突出了圆明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阅读时抓住文中的关键句,能帮助我们快速把握一段话的意思。比如第③自然段画“____”的句子就告诉我们:第②自然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③自然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句子在文中起到了____________的作用。(3分)
3.第③自然段中的“上自”“下至”写出了所藏文物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突出强调了文物的价值之高和收藏的不易。(2分)
4.比较文中画“ ”的句子和下面的句子,写一写原句这样写的好处。(2分)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选文,我内心的情感是_________的;读了资料后,我的情感变为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八、课外阅读。(11分)
许身深潜,科研报国
“所有的设备材料没有一个是进口的,都是我们自的。开展极限深潜试验,并没有绝对的安全保证。我心还有哪些疏忽的地方。为了稳定大家的情绪,我决定和大家一起深潜。”黄旭华说。
在核潜艇极限深潜试验中,黄旭华院士亲自上艇参与试验,成为当时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核潜艇载着黄旭华院士和100多名参试人员,一米一米地下潜。
“在极限深度,一块扑克牌大小的钢板承受的压力是一吨多,100多米的艇体,任何一块钢板不合格、一条焊缝有问题、一个阀门封闭不足,都可能导致艇毁人亡。”巨大的海水压力压迫艇体发出“咔嗒”的声音,惊心动魄。
黄旭华镇定自若,了解数据后,指挥继续下潜,直至突破此前纪录。在此深度,核潜艇的耐压性和系统安全可靠,全艇设备运转正常。
新纪录诞生,全艇沸腾了!黄旭华抑制不住内心的欣喜和激动,即兴赋诗一首:“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资料1】黄旭华,中国工程院院士,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2019年9月17日,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资料2】核潜艇战斗力的关键在于极限深潜。然而,极限深潜试验的风险性非常高。美国曾有一艘核潜艇在深潜试验中沉没,这场悲剧被写进了人类历史。
1.联系上下文及资料的内容,下列对“惊心动魄”一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极限深潜试验的风险性非常高,美国曾有过失败的先例。
B.极限深潜试验,并没有绝对的安全保证。
C.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D.大家第一次参加试验,都有点害怕。
2.理解画“_______”的诗句,选择正确答案。(4分)
A.黄旭华院士 B.以献身祖国、勇于探索为乐
C.极限深潜试验 D.试验中的各种风险
(1)“花甲痴翁”是指( )(2)“志探龙宫”是指( )
(3)“惊涛骇浪”是指( )(4)“乐在其中”是指( )
3.结合全文及相关资料来看,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查找相关资料,介绍一位你所了解的像黄旭华院士这样的人物。(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习作。(30分)
款款思乡情,浓浓恋乡意。故乡,永远都是游子梦回的地方。二十年后,假如你也是一位在外的游子,回到故乡,你的家乡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你儿时的小伙伴会是怎样的形象?久别重逢的亲人会有怎样的感慨?……请你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题,按一定的顺序,通过具体的人、事、景、物,把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写具体,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家祭无忘告乃翁。
二、闯入 搬运 销毁 罪证 奉命 毁灭 不可估量 损失
三、1.D 2.C 3. C 4. B 5. C 6. B
四、①智 谋 ②诡计 ③破 亡 ④采烈 ⑤失所 ⑥忧 患 ⑦盛世 ⑧居 业
1.① ② 2.⑦ ⑧
五、1.将军说,好,他就在晚饭后来看。
2.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3.、、、,
六、1.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2.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七、1.圆明园 圆明园周围的小园 布局的宏伟
2.圆明园宏伟的建筑 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承上启下
3.历史悠久 数量众多、品种丰富
4.原句中“殿堂”与“亭台楼阁”、“热闹街市”与“田园风光”两两对应,相得益彰。
5.自豪 愤怒 昔日辉煌的圆明园惨遭侵略者的肆意掠夺和践踏
八、1.D
2.(1)A (2)C (3)D (4)B
3.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黄旭华院士为国奉献、勇于探索的精神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4.示例:屠呦呦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研究青蒿素,获诺贝尔奖,为中医科学作出杰出贡献。
九、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