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跨科学实践:制作隔音房间模型
@基础巩固
房间隔音的设计与制作
1.[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学校进行校园改造,导致外面有很大的施工噪声,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噪声干扰,下面哪个方法是有效且合理的 ( A )
A.关闭教室窗户 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C.老师讲话声音再大一些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2.近年来,我国采取了很多增进民生福祉的具体措施,包括人居环境改造,如城区禁止汽车鸣笛、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边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 C )
A.美化居住环境 B.缓解热岛效应
C.降低噪声污染 D.减少大气污染
3.实际生产、生活中隔音材料常被用来制作 ( B )
A.街头的自动噪声监测仪 B.飞机场工作人员佩戴的耳罩
C.城市禁鸣路段的标志牌 D.音叉
4.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材料 报纸 羽绒服 塑料袋 泡沫板
人听不到声音的距离/m 8 4 7 5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机械闹钟 (选填“音叉”或“机械闹钟”).
(2)如图所示,分别用不同材料将声源包裹起来,然后放在鞋盒内,通过实验来探究它们的隔音性能.这些材料包裹的厚度应该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
(3)小明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在此过程中,他所听到声音的 响度 (选填“音调”或“响度”)发生改变.当听不见声音时分别测量并记录此处到鞋盒的距离(如表所示).
(4)分析实验结果,这些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羽绒服 .
(5)为了进一步验证,同组的小红认为还可以保持人到声源的距离相同,分别改变不同隔音材料的厚度,直到测试者听不见声音为止,然后通过比较材料的厚度来确定材料的隔音性能.若材料越厚,则说明其隔音性能越 差 (选填“好”或“差”).
(6)在控制噪声的方法分类中,“隔音”是在 传播过程中 减弱噪声.
(7)为降低电影院中的噪声,请根据本实验结果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用较松软的隔音材料进行装修,增加吸音的效果(答案合理即可) .
@能力提升
5.[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对噪声污染问题的探究.
【探究目的】(1)会区分噪声和乐音.
(2)能分析噪声的来源,了解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3)能通过交流与讨论提出正确的控制方法.
【交流与讨论】
(1)城市环境污染中,噪声污染来源主要有哪些方面: 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居民噪声(答案合理即可) .
(2)图甲、乙是两位同学设计的居民区旁的公路隔音墙,你认为 甲 的设计更合理一些,原因是 圆弧形的公路隔音墙可以让噪声多次反射和吸收 .
(3)对于控制城市中的声污染,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把噪声较大的工厂搬迁至郊区(或在公路两旁种植树林,或安装隔音玻璃板等) (写出一条即可).
(4)若我们生活在月球上,会受噪声的困扰吗? 不会 ;这种现象对生活中防止噪声的启示是 可以将居民楼的门窗玻璃更换成真空夹层的,从而减弱从外界传来的噪声 .
@拓展培优
6.[科学探究](2024·深圳期末改编)小明想比较聚酯棉材料和海绵材料的隔音性能,做了如下的探究.
(1)小明分别用两种材料做了如图甲所示的隔音盒.该制作的错误之处是 厚度不同 .
(2)改正错误后,小明在安静的环境下,使手机1播放80 dB的声音,将其先后置于两种隔音盒中,另一个手机2在距隔音盒不同距离的位置测量接收的声音,如图乙所示.得出如表中的数据.表格A处应填写 响度 (选填“响度”或“音调”).
材料 聚酯棉 海绵
距离/m 1 2 3 1 2 3
A/dB 54.3 49.1 46.6 61.7 55.8 53.4
(3)利用数据进行比较,得出 聚酯棉 材料的隔音性能更强的结论.
(4)实验中多次测量数据的目的是 减小实验的偶然性,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
(5)小明认为人耳可以替代手机2进行探究,并提出如下两种方案,最佳的是 B (填字母).
A.人距隔音盒一定距离处,先后比较人听到手机1在两种材料的隔音盒里发出声音的大小
B.人边听声音边后退,直至听不到手机1发出的声音为止,比较两次距隔音盒的距离
(6)小明发现上录播课时,为了防止录播室外的嘈杂声音干扰录课,录播室的墙壁使用了隔音材料,这是在 传播过程中 减弱噪声.第5节 跨科学实践:制作隔音房间模型
@基础巩固
房间隔音的设计与制作
1.[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学校进行校园改造,导致外面有很大的施工噪声,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噪声干扰,下面哪个方法是有效且合理的 ( )
A.关闭教室窗户 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C.老师讲话声音再大一些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2.近年来,我国采取了很多增进民生福祉的具体措施,包括人居环境改造,如城区禁止汽车鸣笛、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边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 )
A.美化居住环境 B.缓解热岛效应
C.降低噪声污染 D.减少大气污染
3.实际生产、生活中隔音材料常被用来制作 ( )
A.街头的自动噪声监测仪 B.飞机场工作人员佩戴的耳罩
C.城市禁鸣路段的标志牌 D.音叉
4.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材料 报纸 羽绒服 塑料袋 泡沫板
人听不到声音的距离/m 8 4 7 5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选填“音叉”或“机械闹钟”).
(2)如图所示,分别用不同材料将声源包裹起来,然后放在鞋盒内,通过实验来探究它们的隔音性能.这些材料包裹的厚度应该 (选填“相同”或“不同”).
(3)小明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在此过程中,他所听到声音的 (选填“音调”或“响度”)发生改变.当听不见声音时分别测量并记录此处到鞋盒的距离(如表所示).
(4)分析实验结果,这些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
(5)为了进一步验证,同组的小红认为还可以保持人到声源的距离相同,分别改变不同隔音材料的厚度,直到测试者听不见声音为止,然后通过比较材料的厚度来确定材料的隔音性能.若材料越厚,则说明其隔音性能越 (选填“好”或“差”).
(6)在控制噪声的方法分类中,“隔音”是在 减弱噪声.
(7)为降低电影院中的噪声,请根据本实验结果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
@能力提升
5.[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对噪声污染问题的探究.
【探究目的】(1)会区分噪声和乐音.
(2)能分析噪声的来源,了解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3)能通过交流与讨论提出正确的控制方法.
【交流与讨论】
(1)城市环境污染中,噪声污染来源主要有哪些方面: .
(2)图甲、乙是两位同学设计的居民区旁的公路隔音墙,你认为 的设计更合理一些,原因是 .
(3)对于控制城市中的声污染,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写出一条即可).
(4)若我们生活在月球上,会受噪声的困扰吗? ;这种现象对生活中防止噪声的启示是 .
@拓展培优
6.[科学探究](2024·深圳期末改编)小明想比较聚酯棉材料和海绵材料的隔音性能,做了如下的探究.
(1)小明分别用两种材料做了如图甲所示的隔音盒.该制作的错误之处是 .
(2)改正错误后,小明在安静的环境下,使手机1播放80 dB的声音,将其先后置于两种隔音盒中,另一个手机2在距隔音盒不同距离的位置测量接收的声音,如图乙所示.得出如表中的数据.表格A处应填写 (选填“响度”或“音调”).
材料 聚酯棉 海绵
距离/m 1 2 3 1 2 3
A/dB 54.3 49.1 46.6 61.7 55.8 53.4
(3)利用数据进行比较,得出 材料的隔音性能更强的结论.
(4)实验中多次测量数据的目的是 .
(5)小明认为人耳可以替代手机2进行探究,并提出如下两种方案,最佳的是 (填字母).
A.人距隔音盒一定距离处,先后比较人听到手机1在两种材料的隔音盒里发出声音的大小
B.人边听声音边后退,直至听不到手机1发出的声音为止,比较两次距隔音盒的距离
(6)小明发现上录播课时,为了防止录播室外的嘈杂声音干扰录课,录播室的墙壁使用了隔音材料,这是在 减弱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