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3.当你老了哲思短章
让激情再次涨潮
生活可以平静,但不能没有激情。
人生就像一条长长的河流,有时缓缓而行,有时奔流湍急;有时一马平川,有时曲折回旋;有欢快的流淌,也有沉吟的徘徊。最是涨潮之美,至为动人,那蕴涵的精彩在彻底地迸发,个性的纯粹在尽情地演绎,人生感悟,与之偕舞。
激情,就是人生长河中奔涌升腾的潮水。人生渴望激情,也需要激情。当激情的潮水涨满了生命的宽度时,生命之河顿时精神抖擞,奏响了极有韵致的交响乐和进行曲。激情,是一种超越,它超越了心理的局限,挖掘出尘封的思想珍珠,使智慧与才情光芒四射;激情,是一种境界,它展示了生命过程的本真,是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对事业的忘我投入,是攻坚克难的自信与勇气,是追求目标的坚定与执着;激情,更是一种责任,它不许时光虚掷,碌碌无为。人生几何,激情当歌,这是对社会和自我的负责。
璀璨的生命,应该激情地运行;平庸的生活,需要激情来提升。仿佛一瞬间,天更蓝了,花更美了,心情像春日里的山泉朗润起来了,流遍全身的,是久违的冲动和无畏的气概。你会发现一个全新自信的你,一个与时俱进的你,一个真正掌握自己命运的你。激情常在,人生永远崭新。让激情再次涨潮,让理想不再飘渺。天生我材必有用。让思想的发动机注满自信,激情运转,瞄准目标,去奋力开拓吧!
让激情再次涨潮,让奋斗引领风骚。生活的远航,需要饱满的风帆;人生的轨迹,需要努力的点亮。一路艰辛,几回拼搏,你终将到达成功的彼岸。
让激情再次涨潮,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在散发光和热的世界里,去抒写那美丽无悔的人生和青春不老的传奇。 修身名句
行道不求无魔,道无魔则誓愿不坚。
——侯承业《南怀瑾的理念》
赏读:什么是魔?表面看,是外来的妖魔鬼怪;实际上,是内心的私心妄念。修道学佛的过程,其实是不断克服自身各种妄念的过程。妄念一起,魔障立现;妄念一消,魔障立斩;妄念一净,魔障绝迹。所以,修行佛道不可能无魔,惟有在不断斩除各种魔障的过程中,逐步地成就佛道。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金兰生纂集之《传世言》
赏读:自己不能珍重自己,势必轻浮浪荡,遭到侮辱便是咎由自取;自己不能警戒自己,势必骄横放纵,招来祸端也就在所难免;自己不曾骄傲自满,势必虚怀若谷,各种教益自然兼收并蓄;自己不曾自以为是,势必敏而好学,万事万物就能广知博闻。可见,环境因素虽然错综多变,但关键还在于自己。 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金兰生纂集之《传世言》
赏读:世人每每感叹“做人难”,其实做人并不难,问题在于自己如何做人。每遇一件不顺心的事,就抱怨社会之不公允、他人之不宽厚,种种烦恼便会郁积心中,哪来宽慰和愉悦?反之,不怨天,不尤人,凡事检点自己,心量便能不断拓展,以至可容万事万物,像这样宽宏大度,还有什么烦恼可言?知识卡片
1.作家作品
叶芝(1865—1939)亦译“叶慈”、“耶
茨”,爱尔兰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散
文家,192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一生创作丰富,备受敬仰。其诗吸收
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
征主义和玄学诗的精华,几经变革,
最终熔炼出独特的风格。其艺术被视为英语诗从传统到现代过渡的缩影。艾略特曾誉之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英语诗人”。2.审美视窗
这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嗾人欲狂的柔情蜜意,甚至听不到一句爱的誓语,诗人用略带悲哀的语调,诉说着不可挽回的爱情。他的悲哀,是因为女友分辨不出爱情的真伪,而当她能够分辨的时候,他们都已老了,鸳梦难圆。3.近义辨析
(1)简洁·简捷
“简洁”指说话、写文章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话。“简捷”表示直截了当,干脆利落,多用来形容速度快。
例句1:蓝魔RM200在外观设计上更下工夫,延续了RM100的部分设计优点,造型________大方。
例句2:虽然采用了更大的2.2英寸屏幕,但是体积却没有相应增大,功能强大并且单手操控即可,________方便。
答案 简洁 简捷(2)虚无缥缈·变幻莫测
“虚无缥缈”形容非常空虚渺茫。“变幻莫测”指变化多端,令人无法捉摸。
例句1:春节放假回家是民心所向,值得赞赏,遗憾的是还有一部分民工因为种种原因,回家团圆梦依然如水中花镜中月般________。
例句2:今年美国与伊朗的关系将更加________,鉴于此,有专家称,最近几年将是“美伊对抗年”。
答案 虚无缥缈 变幻莫测4.词语解释
①凄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垂暮之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形容悲伤。②垂暮,天将晚的时候。形容人到老年。
5.文学常识
叶芝,后期象征主义在________的代表,_______、______、著名的神秘主义者。被艾略特誉为“__________”。
答案 英国 诗人 剧作家 当代最伟大的诗人主旨归纳
这是一首爱情诗。诗人通过设想垂暮之年的生活的情景,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恒久、执著。名句赏析
1.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思昏沉,炉火旁打盹。
赏析 “当你老了”是一种对时间的假设,叶芝写这首诗时才二十九岁,而“你”所指的茉德·贡才二十七岁。但这种假设却因为“头白了”、“睡思昏沉”、“炉火旁打盹”这些意象而具体起来。“老了”的那一刻已经来到了我们的面前,它是朦胧的、昏暗的,几乎是静止的,就像墙上的一幅画,然而又是那么地生动,让人触目惊心。没有热烈宣泄的激动,只有平静的真挚的倾诉;诗的语言朴素而含蓄;诗的调子优雅而舒缓,在流动和飘逸的画面中透出一抹淡淡的哀伤,却不乏亲切与温馨。2.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赏析 这句最为凄切,整篇诗的声调跌至谷底。时间创造了爱情,又带走了爱情。时间证明了一切,袒露了真相,又早已将你愚弄。而你,只剩下叹息、凄然和喃喃自语。至此,我们仿佛可以感到“你创造的,你毁灭”,“一切都是虚空,都是捕风”的幻灭。 3.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赏析 爱情并没有烟消云散,毁尸灭迹,而是在头顶的山上,在众神居住的地方,在一群星星之间,隐藏了自己。“星星”与“众神”,这个高度会让我们想起永恒、不朽、神圣,同时又不胜寒意。和众神、星星在一起,赋予了爱情永恒、不朽,甚至神圣的含义,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这首诗才不同凡响,让人恍然醒悟“爱”原来自身蕴涵着这种凛然的高度和高贵的品质,从而真正成为爱情的千古绝唱。但是它并没有因此远离尘世,高不可攀——因为它“隐藏”了自己,“缓缓踱着步子”。“隐藏”是出于悲悯,它不愿以自身的光,去刺痛那已经在岁月里沉沦的心灵,“缓缓踱着步子”是因为流连于往昔不忍离去。这“隐藏”和“踱步”也让我们感到,即使在那个高度,诗人依然是一往情深,从而抵消了因“高处”而带来的寒意。重点突破
“炉火”这个意象,它在诗中出现过两次,具有多重含义。请谈一谈你对此的理解。
提示 首先,过去的政治斗争、生活的动荡,已经变成往事,在炉火旁打盹、阅读,这不只是幻想中晚年生活的写照,也代表人生休憩时刻的来临;其次,炉火的光芒并不十分明亮,在它的摇曳中投射出的,是一个朦胧的世界,诗人不断强化这一点,衰老的身体、浓重的阴影、低垂的头颅,都暗示了时光的消失、记忆的模糊,烘托出一种恍惚、惆怅的氛围;然而,炉火虽然暗淡,它却仍“红光闪耀”,这也就是象征了爱的激情没有熄灭,穿越了人生漫漫的长夜,它仍然在诗人的胸中燃烧。1.文本审美
(1)丰富的想象。穿越空间的约束,描绘未来的美好生活画面:燃烧的炉火、困倦的眼神、衰老的恋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2)感情升华。叙述中诗人把个人之间的爱怜之情,升华转化成一种深沉的人生体验。2.写作迁移
待月西厢
月上柳梢,西厢房里,烛影摇红,在幽幽的光晕里,她不时地从半开的门户探头张望。朦胧而恬淡的夜色里,花木婆娑。院墙之下,花影动摇之间,引得她心生了几回颤动?
这待月西厢,曾让多少人迷恋?《红楼梦》中宝黛晨昏共读“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曾让多少人向往?《牡丹亭》里杜柳生死同求,曾让多少人陶醉?
从关关雎鸠的吟唱,东南孔雀的飞翔,到西洲遥望的情郎,江底怒沉的宝箱,无不在万般追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绿满山川闻杜宇,便作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宋代有不少“惜春”词。暮春景色不外乎柳絮纷飞、杜鹃哀鸣、暮雨淅沥,抒发的不过是作者的惋惜之情。然而,女词人朱淑真却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贴切的拟人手法,将暮春景色表现得委婉多姿、细腻动人,在宋代诸多惜春之作中,显出它自己独有的艺术特色。【漫漫古典情】卡夫卡:受伤的苹果树
张建伟
他是一个敏感的人,敏感的人往往很容易遭受挫折。
在与人交往中,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不友好的眼神都让他思虑再三,不时受着心灵的煎熬,所以他经常受伤。他也不愿意经常待在家里,因为父亲想让他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或者在政府部门任职,而他接连让父亲失望。在父亲眼里,他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十足的无用之物,所以父亲见到他,经常咆哮着骂他。因此,他对祖父的农场很感兴趣,甚至有段时间他想成为一个农夫。在祖父的农场,他向祖父不断抱怨,为什么我的性格是这样?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老人家并未言语,而是带他去苹果园转转。
在一棵倒下的高大苹果树前,他们停下了。祖父问道,你看这棵树和周围的苹果树相比有何特别?他答道,这棵树比周围的苹果树高多了,但主干较细,枝叶也较密,小枝条多,而且结出的果实也又少又小。老人呵呵一笑道,不错,你的观察很细腻也很正确,它是6年前种的,那时心太软,不忍让它受伤,总舍不得折断它的主干,清理它多余的枝条,结果只知空洞地生长而不结果,两年前才开始为它剪枝。这两年结了些果实,可零零星星就那么几个,但昨夜一场暴风雨把它给折断了。接着,祖父又感叹说,没有经历过挫折伤痛,碰上真正的打击就把它给毁灭了。又走到一棵枯树前,祖父问道,你看这棵树和周围的苹果树有什么不同?他答道,死树,主干粗,有许多树枝折断的痕迹,树身有疤痕。祖父说,我种下它的第一年就把它的主干给折断了,并且每年剪枝压枝,它第三年就结果了。可是去年,我剪枝剪得多了些,还在其支干上砍了几刀,没想到,竟不发芽了,现在已开始有朽木出现了。稍稍一顿,祖父又指了指旁边的那棵苹果树,说,它和那棵枯死的树遭受了同样的伤害,却坚强地活了下来,把营养及力量都用在了果实上,你看现在,高大粗壮,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接着,祖父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仿佛喃喃自语道,没有经历过挫折和伤害,看似很快乐地生长,其实很脆弱,在真正的风雨面前便会遭遇灭顶之灾;而遭受了伤害,自暴自弃,任伤口散发着糜烂的气息,只会成为一块朽木;别总抱怨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只有经历了挫折和伤害,激发了生命深层次的东西,集中力量及营养在开花结果上,才能绽放出灿烂的花,结出硕大的果,散发出迷人的生命的馨香!
他若有所悟。回到自己的生活轨道,他依旧经常受伤,可是,正因为如此,他对人性及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与思考,并努力结果,不久,他这棵伤痕累累的大树便结满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果实。他写出了《地洞》《变形记》《判决》《诉讼》《城堡》等享誉世界的小说,而他本人也被誉为20世纪文学史上的杰出人物,现代文学的鼻祖。
他就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弗兰茨·卡夫卡。 点评:只有失败过,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挫折和伤害并不是令人愉快的事情,不过,只要我们懂得摄取其中的教训和经验,它们也可以成为宝贵的财富。总是抱怨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对于人生是毫无用处的,只有正确对待挫折和伤害,以此激发生命中深层次的东西,集中力量开拓进取,才能绽放出灿烂的人生之花,结出硕大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