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寂 寞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6分)
A.气氛(fēn) 条分缕析(lǚ)
圈养(quān) 愀然不乐(qiǎo)
B.臭鼬(yòu) 越俎代庖(páo)
牛虻(mánɡ) 自惭形秽(huì)
C.咆哮(xiào) 毁家纾难(shū)
干涸(hé) 白头偕老(xié)
D.涟漪(yī) 相互龃龉(yǔ)
麾下(huī) 探本溯源(shuò)
解析 A.“圈养”的“圈”应读“juàn”;B.“牛虻”的“虻”应读“ménɡ”;D.“探本溯源”的“溯”应读“sù”;C.读音完全正确。
答案 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6分)
A.烽火 原生态 愤世嫉俗 吉人自有天象
B.哀恸 声讯台 震耳欲聋 真金不怕火炼
C.问侯 顶梁柱 目不暇接 明人不说暗话
D.绸缪 高架桥 粗制烂造 在其位谋其政
解析 A.“吉人自有天象”的“象”应为“相”,动词,是“帮助”的意思;C.“问侯”为“问候”;D.“粗制烂造”的“烂”应为“滥”。
答案 B
3.下面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6分)
A.1845年,梭罗曾只身一人来到康科德附近森林里的瓦尔登湖畔,盖起一座小木屋,开荒种田,自力更生,过了两年多的隐居生活。
B.秦始皇的焚书之举及其对诸子百家的禁锢,造成了当时中国社会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
C.交警部门、环保部门认为,目前的氙气灯市场鱼龙混杂,氙气灯已经成为城市的流动光污染源。
D.近年来,“红色”旅游、农业旅游、科技旅游、探索旅游等特色旅游方兴未艾,甚至成为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名片。
解析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此处指的是“氙气灯市场”上的商品,应用“鱼目混珠”。
答案 C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6分)
A.美国苹果公司前任总裁乔布斯是一位传奇人物,他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尚,所以缔造了自己的企业,不断开发出最先进的电子产品。
B.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的吉祥物是精灵文洛克,它以英格兰的萨罗普羊为原型,造型活泼而且富有动感,其设计充满了想象力。
C.美国民众在纽约发起了“占领华尔街”示威活动,抗议政府的权钱交易和贫富差距日增等问题,如今已成为席卷全美的社会运动。
D.武力手段是不是解决南海问题的唯一手段?大规模动用武力是否会对国家安定大局造成不良影响?很多人对此持否定态度。
解析 A.用“所以”联系上下句,强加因果。C.结构混乱,前面的主语为“美国民众”,最后一个分句的主语暗换成了“‘占领华尔街’示威活动”;搭配不当,“抗议……问题”动宾搭配不当。D.表意不明,前面提出的是具有两面性的两个问题,最后一个分句中的代词“此”指代不明确。
答案 B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6分)
山林浴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树枝偶然的断裂声,有小虫的唧唧声,有草丛中不明原委的簌簌声……
①山中的夜并不宁静,风在林中穿梭,时而尖啸。②有不知名的鸟啼,此起彼伏的互相唱和。③处处是岩石与巨木的幢幢黑影。④除了风声,有隔山的飞瀑,在不停不休的飞腾奔流。⑤如一声壮烈的呐喊;时而低吟,如一支柔美的情歌。⑥给人一份说不出的震慑与肃穆的感觉。
A.①⑤③⑥②④ B.③⑥①⑤④②
C.①⑥②④③⑤ D.③⑥④②①⑤
解析 根据语段所创设的意境,抓住景物描写的顺序,照顾上下语句的联系衔接。
答案 B
阅读与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30分)
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
冷 夏
我坐在阳台上,手里捧着一本梭罗的《瓦尔登湖》。多少年来,每次阅读它,我都会闻到那片树林的青涩气,那面湖水潮湿而新鲜的水气。我感到一种非常遥远的愉快,可以在一本书里自由的跑步呼吸。
许多的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不可能重现。惟有音乐和文学,适合等待、遥望、冥想。
一直认为梭罗还活着,他活在一个地方,离我的住处遥远、离我的感觉很近的某个地方。对他文字的爱恋,就像我对生命的向往一样,永远不会消失。
阳光穿透玻璃的窗子,使我感觉温暖。手禁不住要伸出去握住什么。这个多么重要,在我表面生活的背后,意识到自己蕴藏着丰富的情感,而这些情感一直活在心里。
梭罗的文字,是干净安静的雪,可以清凉燥渴的灵魂,可以听见来自纯粹生命深处的自然歌吟——“曾有个牧羊人活在世上,他的思想有高山那样崇高,在那里他的羊群,每小时都给予他营养”。
那与我失之交臂的时光和旧梦,充满恍惚怅然的珍惜之感。
想到夏洛蒂·勃朗特、奥尔科特和奥思汀的时代,从古堡到庄园,马车的轱辘慢慢辗转,那些沐浴在舒适阳光里的蔓草丛生的小径,夏天开满野蔷薇,秋天以山楂和黑莓著名,冬天最令人赏心悦目的是完全的寂静和无叶的安宁。
可以步履缓慢、从容。可以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写一封并不长的信,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眺望牧场上丝绒似的草坪和栅栏两侧的冬青。晚上坐在炉火旁怀揣着心事,躲避祖母探询的目光,阅读或编织。却努力等待着有马车夫忽然的脚步声,急匆匆撩开寒冷的夜色带来了温暖克制的爱情的回音。
我合上《瓦尔登湖》,从阳台尽力向远方眺望。这个春天的午后和以往没有什么不同,宽阔的街道依然人群如织,车水马龙。很多次我试着站在高处,超越自己有限的目力,尽力透过繁华而富有生命的城市,透视那些纷纭热闹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生存的紧迫和焦虑带来一张张匆忙麻木的面孔,不知道在那样面孔的身体里,除了对名利的疯狂追逐,是否还留有一点时间对珍贵东西的失落进行偶尔打捞,是否还留有一点空间可以温情地抗拒或冲淡什么。
世界嘈杂多变。人们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却缺乏深刻的情感交流。人们在虚拟的互联网上寻找知己,为或许根本不存在的爱情痛苦沉沦,而不在乎结局如何。人心越来越疲惫、困顿,情感越来越冷酷、灵活。
我对实际生活中过分热络的友情,对虚拟世界激情的可靠性一直保持平和的怀疑态度。
夜晚,当一切安静下来,我对自己说:写吧,无论写什么。文字是心灵的古典音乐,是柏油路上的清泉。为了不失去它,用自己的方式来等待和怀念。喜欢阅读的人,也可以从我的文字中看见一个人心里曾经想过的事,仅此而已。
手指一次次触摸熟悉的键盘,心里充溢着更新鲜更深刻的感动和疼痛。忽然的,想起海子的一首诗: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不是每个人都注定要相遇的,心灵与心灵的相遇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有时想着写着,会写出满眼的泪来。
我们在现实中隔绝,在灵魂里相望。永远。
6.文中作者说“非常遥远的愉快”,为什么说“非常遥远”?(7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梭罗离现在的年代是遥远的;现实生活中这种愉快已经很少了,久违了。
7.请概括出作者眼中的现实生活和他理想中的生活的不同之处,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8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现实生活:人们于匆忙中追逐名利,不关注内心情感;人们忙于交际应酬却缺乏情感交流,缺少情感的滋润。理想生活:生活节奏悠闲从容,人们内心丰富善感。通过对比,突现作者对“逝去的时光和旧梦”的追念。
8.请写出你对文题“我们这么近,我们这么远”含义的理解。(9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可以将这个“我们”理解为“人与文字”,当人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相遇时,这是多让人感动的事,但我们缺少精神的生活又是与文字格格不入的。(不必拘泥于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9.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文中作者一再提到“梦”,这些梦,似乎是孤独的旅行者吟咏的悲凉的歌,传递给读者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B.“文字是心灵的古典音乐,是柏油路上的清泉”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文字对心灵的重要性,它能带给人清凉慰藉。
C.本文从《瓦尔登湖》写起,以梭罗为线索贯穿全文,用细腻的笔法书写自己的感受,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
D.文章引用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以海子的理想有力地衬托了作者的理想,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强化了情感。
E.最后一段写出作者为自己能与梭罗等对话而欣慰,为自己在这纷纭的尘世中仍能用文字表达心中的感动与疼痛而落泪。
解析 A“悲凉的歌”错。C“以梭罗为线索”错。
答案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