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寂寞》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16 09:0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2.寂 寞哲思短章
忘记是一种风度,舍得是一种智慧
只有懂得感恩和珍惜的人,才能获得人生最大的收获——快乐和幸福!学会忘记,让身心轻松;懂得舍得,让生活变得更加和谐美丽。
忘记是一种风度,舍得是一种智慧。更要懂得舍得的真谛,懂得忘记的心灵升华,让精神得到提升,懂得舍得会活得很精彩。学会忘记,懂得舍得。记得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牢记是一种责任,淡忘是一种智慧。
忘记是一种记忆的洒脱,一种胸怀的旷达和境界的开阔,一种绅士的风度和勇气的超脱,一种对过去和成功的淡然处之,一种对痛苦和忧愁的嘲讽和不屑,一种对人生轻轻松松处世之真谛。
忘记是一种风度,舍得是一种智慧。正所谓: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随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人生若能如此,那么将会是多么的完美和幸福呀!靠得住,实为可贵,珍惜的事务切勿忘记;丢得下,实为应该,废弃的东西应早摒弃。忘记别人对自己的不敬,牢记别人对自己的恩惠和帮助,忘记自己过去的辉煌和成就,铭记今天的责任。
学会舍得,舍得身外的名利和虚荣,舍得一时的风光和潇洒,舍得诱人的利益和荣誉。只有懂得舍的人,才能获得卓越的成就。做到能忘记处且忘记,能饶人处且饶人;能舍得之时,就一定要舍得,绝不回头。能牢记的一定要铭刻在心底,能施人处且施人。只有懂得感恩和珍惜的人,才能获得人生最大的收获——快乐和幸福!学会忘记,让身心轻松;懂得舍得,让生活变得更加和谐美丽。
不仅要学会忘记,更要懂得舍得的真谛。那样人生将会更加的真实与完美!因为无欲无求,活得淡然,活得舒坦,也会活得很精彩! 修身名句
 ?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论语·公冶长》
 赏读:朽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垒起的墙壁,不能粉刷。比喻不堪造就的人,用不着去培养他。人的智力因素没有多大的差别,但人的情感因素有着很大的差别。孔子有个叫宰予的学生,大白天睡大觉,孔子说,对于宰予这样的人没有什么可责备的。因为他学习态度太差,已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杇(wū):涂饰墙壁用的工具,这里指涂饰、粉刷。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荀子·劝学》
 赏读:与其整天坐在那儿苦思冥想,不如花一点时间去学习有收益。学与思本来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顾某一个方面,就会徒劳无功。须臾:一会儿。
 ?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赏读: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要想受人敬爱,必须敬爱他人。恒:常常。知识卡片
1.作家作品
梭罗,美国作家、哲学家,有
《瓦尔登湖》和论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
《瓦尔登湖》是19世纪美国作家梭罗的一部文
学名作。作为他的主要著作之一,《瓦尔登湖》
是梭罗在瓦尔登湖林中二年零二个月又二天的
生活和思想纪录。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
向上的书,它向世人揭示了作者在回归自然的
生活实验中所发现的人生真谛——如果一个人能
满足于基本的生活所需,其实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2.审美视窗
远离了城市,毅然骑一匹精神的野马,走向那浩大的风雪,那无边的草原,他能否抖落喧闹城市强加给他的烦恼与骚动?洗刷掉一脸的漠然与困惑?去迎迓那善良淳朴如旭日初升般的人类美好的感情?这也许是一种心灵的再生,原本冲淡而迷茫了的信仰与理想,此刻犹如草原的当空皓月,清新而明朗。3.近义辨析
(1)商量·协商
“商量”与“协商”这对近义词,词义基本相同,但有细微差别,不能通用,要避免混用。“商量”指交换意见,一起讨论。“协调”则指共同商量,以便取得一致意见。“协”表示“共同”的意思。所以,表示向谁征求意见,与谁交换意见,一起讨论,只能用“商量”,不能用“协商”;表示有关各方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通过共同协商,达成共识,取得一致,就要用“协商”。
例句1:这件事要与他________一下。
例句2:有问题我们可以________解决。
答案 商量 协商(2)凤毛麟角·百里挑一
“凤毛麟角”,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才或宝物。“百里挑一”,一百个里挑选出一个,形容极为优秀、难得的人或物。
都指人才出众。区别在于,后者多指人才难得,很出众;而前者除此以外还形容具体物品珍贵而稀少,其语义范围和程度都比后者要广和重。
例句1:全县只考上你一个,无论如何是________。
例句2:对报名参军的人挑选很严格,可以说是________。
答案 凤毛麟角 百里挑一4.词语解释
①愤世嫉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无足轻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生死攸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凤毛麟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庸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凝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对不合理的社会和习俗表示愤恨憎恶。②无关紧要。③关系到人的生存和死亡。④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⑤平庸鄙俗,不高尚。⑥(文字)紧凑简练。5.文学常识
梭罗,________作家、________,代表作有________。
答案 美国 思想家 《瓦尔登湖》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写“我”在山林独居的生活与感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即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名句赏析
1.在任何大自然的事物中,都能找出最甜蜜温柔,最天真和鼓舞人的伴侣,即使是对于愤世嫉俗的可怜人和最最忧悒的人也一样。只要生活在大自然之间而还有五官的话,便不可能有很阴郁的忧虑。
赏析 大自然的事物就是人的伴侣,它可以消除人的忧郁烦恼痛苦。如果我们常常在忧郁烦恼痛苦之时到大自然看一看山水,听一听风声雨声,这些情绪就会消散得无影无踪。2.当这些思想占据我的时候,温和的雨丝飘洒下来,我突然感觉到能跟大自然作伴是如此甜蜜如此受惠,就在这滴答滴答的雨声中,我屋子周围的每一个声音和景象都有着无穷尽无边际的友爱,一下子这个支持我的气氛把我想象中的有邻居方便一点的思潮压下去了。
赏析 作者偶尔感到寂寞,却很快感到了大自然的甜蜜、友爱、富于同情心,得到大自然的恩惠,因而再也不寂寞了。3.无论两条腿怎样努力也不能使两颗心灵更加接近。
赏析 人与人的距离不在于空间,而在于心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可以说是同一个意思。
4.我并不比湖中高声大笑的潜水鸟更孤独,我并不比瓦尔登湖更寂寞。
赏析 写了一连串自然界事物的寂寞,来衬托说明“我”的不寂寞。重点突破
梭罗的这两年的独处生活,是想寻求一种生活方式。他不满当时的复杂生活,提出“人口膨胀/将导致/生活绝望”,“为什么我们要生活得这么匆忙,这样浪费生命呢?”“简单是一种了不得的奢侈”,“简单些,简单些,再简单点吧!”他断言当时所谓之进步是不必要的,他声言我们往往由于手段而搞不清目标,为了达成目的而误用了方法;甚至断言原始人的生活在某种情况下比现实快乐而完满。你是如何认识和评价梭罗提倡的这种生存境界的?提示 对现代科技文明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享受,梭罗并不排斥,他只是批评我们没有很好地利用它,“弄巧成拙”。他这样评价:“我们接通了越洋的电缆,却用它询问阿德莱德王妃是否得了咳喘,并未用它交流人类的思想。我们建成了铁路,却坐着它去城里消磨时光。”从这点上看,梭罗对社会的意义并非仅仅在于批判,而更在于指导。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他会毫不犹豫地揭露,同时也负责任地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抵御今天这个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的引诱,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简朴,简朴,简朴”。这是梭罗的口头禅。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是复杂的,但我们的知识使我们能够选择一种正确的生活方式,而且有足够的勇气将其他多余的东西摒弃,全然不顾同时代的人如何对我们指手画脚。1.文本审美
本文文风自由洒脱、语言明丽清新。以富于感情的审美的眼光来观景,景物也自然地灵动起来,对人表示“友好”。明丽清新的语言将心灵与大地融为一体,使人性复归到自然的本性。2.写作迁移
蜂王的结婚飞行
陈训明
蜂王的受孕方式充满了挑战和诗意。大自然为了促成从各个蜂巢中飞出来的蜂王和雄蜂的婚事,采取了不同寻常的措施。
每天从上午11点到下午3点钟,在阳光最灿烂、太阳也最灼热时,就会有一大群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雄蜂从蜂房里飞出来,去寻找未婚妻。这个未婚妻比神话传说中傲慢的公主更威严,更难以接近。因为它一出现,就有二三十个养蜂场的崇拜者向它飞去,形成一只万余名求婚者排成的长队。而在这上万候选者中,仅仅只有一个会被蜂王相中。不过,这个幸运儿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总共只持续一瞬间的唯一的亲吻使它飘飘欲仙,同时也让它很快就死去……
我不想夸大大自然奇怪而又轻率的浪费。最好的蜂房通常会有四五百只雄蜂,比较弱小或退化的蜂群中,雄蜂多达四五千只。因为蜂群越是走向衰败,所产生的雄蜂就越多。可以说,拥有10个蜂群的蜂场,在上午11点到下午3点这段时间,会有将近一万只雄蜂飞出来,其中只有10只,顶多15只,能够完成它们一生所追求的行为。同时,雄蜂会耗费大量蜂群的储备。这些只会动嘴的寄生虫,为了保持其大吃大喝的阔绰生活,每天至少要靠五六只工蜂不停地劳动来供养。
善良而又勤劳的工蜂从生到死都要飞到遥远的地方,飞到密林中,去寻找隐居在那儿的花儿。它必须到香气馥郁的迷宫和花药的隐秘通道中去寻找隐藏在那儿的蜜汁与花粉。它们的视觉器官、嗅觉器官与雄蜂的相比较,犹如盲人的眼睛与健康人的眼睛。大自然赐予雄蜂前所未有的能力。它让这些爱情追求者的额头两边长出1万~3万只眼睛,而工蜂总共只有6 000只;它给它们装备的触角上,共有3.7万个嗅觉腔,而工蜂的这种嗅觉腔还不超过5 000个。可是,这些爱情的使者,同时也是最富有的、不事生产的享受者,又会被大自然的手扔进未来的无底深渊。1 000只雄蜂中,只有一只一生能有一次机会在湛蓝的天际与王室的公主相会。1 000只雄蜂中,只有一只能够接近雌蜂,而这雌蜂也不逃避它的温存。
尽管蜂王内心焦灼,它还是亲自选定了飞行的日期和时刻,在黑暗中期待着起飞的那一瞬间。它喜欢在这样的时刻飞出蜂房:露珠还没有完全离开枝叶和花儿;逐渐消散的朝霞正在同不断增强的白日抗争;新的一天的寂静正在被朝霞初现时空中忽而此处、忽而彼处发出的声音打破,而玫瑰在午夜发出的浓郁香气正与紫罗兰早晨淡淡的芬芳融合在一起。此时,蜂王出现在蜂房门口……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漫漫古典情】朽言化作神奇,始称作手。词人丢开眼如秋水、眉如春山的俗套譬喻,直说水是眼波横转,山是眉峰簇聚,快人快语,便觉清新可喜。借此轻快的一笔,那友人所住的江南山水,也成了美人儿的俏眉眼,活灵活现、盈盈动人了。顺此笔势而下,那词客的两大愁事——送春、送友也全没了往常的缠绵徘徊,变得做来轻轻巧巧,全不费力。送春也没什么愁,江南还留得一段春;送人也用不上悲,友人还兴许赶得上春。不如叮咛一声“千万和春住”吧。你的幸运,也是我的欣慰。红松擎天
张抗抗
伊春城像一个巨大的绿色沙盘,隐没在起伏的丘陵与林海之中。在山丘与山丘连接的小平原,建有大片高高低低的楼房,红黄蓝白色彩缤纷的城镇,浮游在苍翠的绿海中。视线越过山峦间的空地,见更远的山后,镶嵌铺陈着一大块一大片齐整的楼市,那是伊春市分散的各行政区。30多年前的一个冬季,我曾随农场连队,在距伊春不远的鹤北林业局某林场伐木清林。雪地、暖泉、森林、冰坂,曾是我知青年代珍贵而美好的记忆。然而,重新回望那个年代,让人心生愧疚。还记得男生手中锋利的电锯,将远近茂密的树林呼啸扫荡;深山里的卡车,满载直径十几米长的原木,一车车运出山去。七八个女生围着一株锯倒的巨木,为它清理枝桠,需花费好几天的力气。我们曾将一棵棵粗壮的大树锯断,劈成杆子,然后塞入炉膛,熊熊火焰给帐篷带来温暖,同时将几百年成材的原木,燃为灰烬……长期过量的采伐,使得小兴安岭林区可采林木锐减,生态逐渐恶化。在那些倒下并消失的大树中,当然有红松。红松,分布于俄国、朝鲜、日本东北部以及中国的长白山和小兴安岭。伊春,小兴安岭中麓林区,目前尚存亚洲面积最大、最为完整的红松林,如今已成为红松在中国的最后一片原始保留地和红松原乡。自然界但凡珍稀物种,对生存的地理气候条件要求苛刻,决无苟活之意。这种生长于高纬地带的珍贵树木,生长极其缓慢,而人类采伐的速度却远远高于它们的生长速度。几十年前,小兴安岭还是红松满山,巨木林立。然而,历经20世纪战火硝烟的损坏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连年的大量砍伐,红松已所剩无几。近半个世纪以来,伊春为国家输送了2.3亿立方米红松材质,据说,若是把砍下的红松原木装满火车,一节节车厢连接起来,可从最北端的漠河,一直排至最南端的三亚。若是一根一根连接,其总长度可从地球至月球绕六圈半……红松,你们如今安在?
时值盛夏,林间浓荫匝地,凉风爽滑。在溪水国家森林公园的“乔木观赏园”,我寻访红松。溪水属于上甘岭林业局,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因参加上甘岭战役的连队全体转业至此而得名。“乔木观赏园”所在地,本是原始森林一角旮旯,山陡林深不易采伐,天长日久几近遗忘,竟在不经意间,保存了完整的原始森林品貌。经普查后发现,该地存有614种原生树木,是一座天然的森林博物馆。沿山路上行,只见草木葳蕤,蕨苔遍地,低矮灌木与高大乔木,针叶阔叶高低错落。迎面扑来树叶与青草、朽木与落叶混合的浓郁森林气息。新铺的石阶木桥、草亭木屋,与山林浑然一体。吸气、吐气,再吸气,肺腑通透,神清气爽。微微出汗,汗如清溪甘泉。一路漫游,走享森林浴。
那一刻,四周忽然幽暗:一株褐红色的巨木,挡住去路。大树如一门超长巨炮,横空出世。树干浑圆敦实,直上数米绝无旁枝。似一位森林巨无霸,居高临下、冷傲威严。它的躯体健壮,厚重的树皮鼓胀得似要裂开,鱼鳞块状寸寸皴裂,呈现出清晰的时间刻度。那是——红松!在溪水,我仰视红松——它们列队而来,在路边,在树林深处。树高达数十米,一株、又一株,如同一个威风凛凛的森林卫士方阵。它们已经在这里巍然伫立了几百年,饱经风霜却是容颜依旧;腰板挺直,直得甚至让人怀疑树干中是否嵌入了钢管或钢筋。不,它更像一枚等待发射的火箭,直指天穹。岁月悠长,红松心无旁骛地向上生长,中途决不分叉。一直到树冠部分,才打开伞状的枝条。阳光透过树顶苍绿而粗硬的松枝倾泻而下,五针一束的松针,玉簪似地插在头顶,可望而不可即。在溪水,我拥抱红松。红松应是世上最有骨气的树种之一。它直立如柱,表里如一,就连木材的纹理也是直的。它喜酸耐寒、外刚内柔,质地轻软细腻,不易曲裂。它是如此坚韧,耐腐蚀抗风雪,可作桥梁、枕木、电杆之用的栋梁之材。红松的树皮可提取烤胶、采割松脂。松针可提取松针油;松子为美味坚果,亦可入药……
红松,在这冰雪之地延续了千万年的完美物种,由于它过于优秀,而受到了人类的过度青睐。仅仅一个多世纪,红松便遭到了毁灭性的掠取和破坏。当人类终于醒悟的时候,红松林已所剩无几。仅在伊春,还能见到原始红松林留下的些许踪迹。然而,这个夏季在溪水,我要为红松祝福。伊春市五年前,在当时地方财政特别困难的情况下,作出了全面停止采伐天然红松的决定。同时,开展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对现存中龄红松活立方,实行建档立卡管理。伊春人绝不能让“红松的故乡”,变成回忆中的“红松的故事”。人所皆知的伊春伐木工马永顺,一生伐树3万余株。退休后,倾晚年余生之力,植树3万余棵,被国人传为佳话。登上溪水森林公园内的观光塔,可见群峰滴翠,环山苍郁,森林像一块巨大的“祖母绿”,在阳光下发出碧玉的荧光。山坡上人工红松母树林,树梢上悬挂着一只只油绿的松果。高高的红松树下,喜阴喜湿的细弱幼苗正在耐心生长。我曾见过一只硕大如菠萝状的松塔,待到饱满的松子在松软的黑土中裂开,将会繁育出无数红松幼苗。几百年以后,美丽的伊春城,该是一座隐没在莽莽红松林海之中,竖立着无数根罗马式圆柱(红松)的巨型绿宫殿。伊春五营国家森林公园,保留着更为集中、完美的红松林,更具观赏性。那里的红松一排排高耸入云,犹如一根根擎天柱,托起伊春的未来。
我在溪水“认领”了一棵红松。我愿日日为那棵遥远而伟岸的红松祈福。当我老去的时候,红松依然不老。但我想红松不一定喜欢被人们“认领”。红松本是天地日月的精华,是在风雪冻土中伫立了千年万年的北方汉子。红松高高擎起了绿色的火炬,若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了红松,蓝天还能用什么来支撑呢?
一掬悲凉的泪,从树冠滴落我心。不是我认领红松,而是我愿被红松认领。点评:著名作家张抗抗,去年到“红松故乡”伊春采风,被伊春的风光所吸引、所激动,更为小兴安岭的红松而震撼。她赞美红松的风格,她说红松应是世上最有骨气的树种之一,它直立如柱,表里如一;它喜酸耐寒,外刚内柔,不易曲裂;它坚韧,耐腐蚀抗风雪,可作栋梁之材……她叹惜过去年青时眼前掠过的锋利的电锯对茂密树林呼啸的扫荡,叹惜红松这一世上宝贵的树种不能幸免;她祈盼红松——这一天地日月的精华、这位在风雪冻土中伫立千万年的北方汉子,继续繁育出无数棵幼苗成长壮大,擎起蓝色的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