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课件 (2)

文档属性

名称 《寂寞》课件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16 09:0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寂 寞美·梭罗寂寞 梭罗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散文家和诗人。17岁进入哈佛大学,一八四五年七月,二十八岁的梭罗搬进了瓦尔登湖畔林地上的木屋,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他在木屋中住了二十六个月,完成了《瓦尔登湖》。他认为人惟有返璞归真回到大自然怀抱中才能发现生命的真正价值和生命意义。 1817年7月12日梭罗生于康科德城,183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838年回到家乡执教两年。他于1841住到了大作家爱默生的家里,当门徒又当助手,并开始尝试写作。
1845年3月,他向《小妇人》的作者阿尔柯特借了一柄斧头,孤身一人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自己砍材,在湖畔建造了一个小木屋,并在小木屋住了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

来到瓦尔登湖畔之后,他认为找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模式。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梭罗自食其力,他在小木屋周围种豆、萝卜、玉米和马铃薯,然后拿这些到村子里去换大米。完全靠自己的双手过了一段原始简朴的生活。1847年才回到康科德城。1848年他又住在爱默生家里。此后他患了肺病,于1862年病逝于康科德城,年仅44岁。

《瓦尔登湖》简介 ???? ???? 《瓦尔登湖》与《圣经》诸书一同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塑造读者的25本书”。在当代美国,它是读者最多的散文经典。 ???? 美国著名作家哈丁曾说,《瓦尔登湖》内容丰厚、意义深远,它是简单生活的权威指南,是对大自然的真情描述,是向金钱社会的讨伐檄文,是传世久远的文学名著,是一部圣书。正因为此,它也影响了托尔斯泰、圣雄甘地等人,从而影响了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历史。 涟漪 yī
摇曳 yè
蓊郁 wěng
鳘鱼 mǐn
忧悒 yì毛蕊花 ruǐ
愜意 qiè
追溯 sù
黯淡 àn
行觞 shāng这些字容易读错,请您注意积累怎么理解“最接近万物的乃是创造一切的一股力量”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用泯灭差别,齐一万物方式表达世界的和谐统一
而梭罗不是“泯灭差别”,而是“创造审美”,以审美的眼光看待自然,以非功利的生活态度对待人生。怎么理解梭罗的“德”呢?这是作者的世界观、自然观;
人与自然是应该是平等的;
人是自然的一员;
世界应是纯洁干净的;“寂寞”是指谁的寂寞?为什么远离社会生活的梭罗没有感觉到孤独和寂寞? 梭罗在文中写到了两种寂寞:一种是平常所说的寂寞,从这个角度上看,作者并不寂寞,而大自然是寂寞的。这是梭罗基于人与大自然的平等关系的认识得到的感受。文中,寂寞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寂寞已经成为一种生存的境界,成为一种精神的享受。语言特点自由洒脱
明丽清新
夹叙夹议你愿意过梭罗式的生活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