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质量检测(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质量检测(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98.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6 22:3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质量检测
活动一 赞伟大祖国
1.读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16分)
祖国风光秀美如画:鄱阳湖,① bái hè齐飞,处处浸(jìn qìn)润着自然之趣;乌镇,白墙黑瓦,犹如一幅_____的水墨画,② yùn wèi 十足;苏州园林,③tíng táilóu gé,意趣盎然;北京故宫,④jīn bì huī huang,历史的书匣(xiá jiá)静待(dāi dài)开启;东北平原,良田⑤ wàn mǔ,农民从春到冬,从⑥ bō zhǒng到收获,满怀幸福。从南到北,祖国大地仿佛一首构思_________的诗,带给我极致的视觉享(xiǎng xiáng)受!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4分)
(2)根据拼音写词语,力求美观。(8分)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语段横线处。(填序号,2分)
A.精美 B.精巧 C.精致
(4)加点的“收获”还有另一个意思:取得的成熟的农作物,比喻心得、战果等。请用这个意思写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2分)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点火升空,随后顺利将汤洪波、唐胜杰和江新林3名航天员乘坐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填序号)。(10分)
①丰( )足( ) ②理( )当( )
③太平( )( ) ④国( )民( )
⑤安( )乐( ) ⑥同心( )( )
我们生活在_______。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过着_______、_______的生活,多么幸福啊!我们衷心祝愿伟大的祖国_______!
4.下列加点的成 或你的运用不价当的是( )(2分)
A.做事情不要前怕狼后怕虎,这样只会一事无成,
B.任何问题对于诡计多端的岳涵来说都能迎刃而解。
C.钟南山爷爷为了人民健康呕心沥血,是我们的榜样。
D.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寒假。
活动二 颂中华俊杰
5.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生产。冀中平原上的人民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照样子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3分)
心旷神怡:登上山顶一望,只见湖面波平似镜,游船往来如织,和风吹来,顿觉劳累全无,精神舒畅。
奋不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 说传统文化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
(1)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优美动听,包罗万象。既有以“蝉”比兴赞美高洁品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有描写节日的“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_________”;还有表达爱国情怀的“___________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
(2)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这就是《少年中国说》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少年富则国富,_______________,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3)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应当珍惜当下,努力学习,做最好的自己。听,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劝勉世人:“盛年不重来,_______________。及时当勉励,_______________。”
南宋著名将领岳飞壮志未酬,仰天长啸:“莫等闲,_______________,空悲切。”
8.五年级(1)班举行了“民间故事会”,请你一起参与。(8分)
(1)同学们交流了自己在阅读民间故事时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下面哪项不恰当?( )(2分)
A.读《猎人海力布》时,我集中注意力,连词成句地读,不回读,读的速度果然快多了。
B.看到“鲁班学艺”这个题目,我产生了疑问:“鲁班是怎么学艺的?”带着问题读拖慢了我的阅读速度。
C.读得快还要想得快,读《清不过包公》的时候,我一边读一边想:“包公会不会被两个太监抓到把柄?”抓住关键句及时捕捉到了有用的信息,阅读速度提高了不少。
D.我用上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读完了整本《中国民间故事》,感觉自己现在阅读速度快了,脑子也想得更快了。
(2)同学们阅读了许多民间故事,并用了很多有趣的方式进行记录,请根据阅读记录选择对应的故事。(4分)
A.《三兄弟牵金牛》 B.《梁山伯与祝英台》
C.《孟姜女哭长城》 D.《牛郎织女》
①( ) ②( )
③( ) ④( )
(3)下面小贴士( )不能帮大家讲好民间故事。(2分)
A.可以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
B.可以变换情节顺序,先讲故事中最吸引人的地方。
C.讲故事时适当地添加动作、表情,让听众仿佛身临其境。
D.要尽量原汁原味地讲述故事,不能随意搞小创作。
活动四 叹祖国科技
【材料一】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在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完成各项准备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翘盼已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亲人入驻“天宫”。随后,“胜利会师”的两个航天员乘组,一起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留下了一张足以载入史册的太空合影。
【材料二】这是热潮涌动的十年,高铁版图不断扩容。兰新高铁跨越塞北风区,沪昆高铁蜿蜒岭南山川,哈牡高铁驰骋林海雪原,杭黄高铁穿梭江南水乡……截至2022年9月底,全国高铁营业里程约4.1万公里,较2012年底增长342%。
这是创新驱动的十年,高铁技术持续领跑。复兴号以时速420公里交会和重联运行,世界首次;智能型动车组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全球首个....自主创新的中国高铁,成为享誉世界的“国家名片”。
这是活力跃动的十年,高铁服务惠及万家。普及电子客票,实现刷脸进站,完善枢纽接驳,高铁网融合互联网,高铁站串起都市圈……截至2021年底,动车组旅客发送量占铁路旅客总发送量的73.6%,越来越多旅客坐高铁出行。
9.阅读材料一,你知道“载入史册”指的是什么事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材料二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铁路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3分)
1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充分展示了中国科技的力量。
B.人们出行全都会选择高铁。
C.自主创新的中国高铁在未来将会成为享誉世界的“国家名片”。
D.2022年,全国高铁营业里程较2012年底增长了2倍。
活动五 扬民族精神
青海高原一株柳
①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②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岣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的大门口,我一眼就瞅见了这株大柳树,不由得“哦”了一声。
③这是我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我站在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近处是呈现着赭红色的起伏的原地,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树。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
④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荫。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⑤我便抑制不住自己的猜测和想象:风把一团团柳絮抛散到这里,生长出一片幼柳,随之而来的持续的干旱把这一茬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一株柳树奇迹般地保存了生命。自古以来,人们也许年复一年看到过,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⑥我依然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
⑦我家乡的灞河以柳树名贯古今,历代诗家词人为那里的柳枝柳絮倾洒过多少墨汁和泪水。然而面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我却崇拜到敬畏的境地了。是的,家乡灞河边的柳树确有让我自豪的历史,每每吟诵那些折柳送别的诗篇,都会抹浓一层怀恋家园的乡情。然而,家乡水边的柳树却极易生长,随手折一条柳枝插下去,就发芽,就生长,三两年便成为一株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柳树了。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的难以想象的艰卓绝的努力?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
⑧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存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终于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壮丽的风景。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
12.选文第①自然段中写道“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结合选文内容,其“神奇”之处主要体现在( )(多选,3分)
A.第④自然段中“两合抱粗”“百十余平方米”“生铁铁锭的色泽”等词句,写出了柳树外形神奇。
B.从第⑤自然段“全毁了”“奇迹般”“持久的干旱”“严酷的寒冷”等词句中,可以感受柳树生长过程的神奇。
C.第⑥自然段连用三个“多少”,四个“又”,表现了柳树经受的困难之多,它顽强的精神让人惊叹。
D.第⑦自然段中,写柳树在水边极易生长,随手折一条柳枝插下去,就发芽,就生长,让人感到神奇。
13.选文第②自然段中,作者着力描写了高原的环境,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选文的标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为什么又用许多笔墨写家乡灞河的柳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完全文,你一定也明白了作者不仅仅是在写这株柳树。由这株柳树你想到哪些人呢?请结合你平时的阅读或生活经验,写一写。(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六 与历史人物对话
16.时光飞逝,历史之途遥远,我们都没有办法亲身经历,无法领略历史人物的智慧和情感。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打破时空的界限,回到过去与人物对话。(30分)
你希望回到哪一段历史中与谁相遇?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大胆想象,可以在草稿上编写一个提纲,把重点部分写具体,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1.(1)jin xiá dài xiǎng
(2)①白鹤 ②韵味 ③亭台楼阁 ④金碧辉煌 ⑤万亩 ⑥播种
(3)A B
(4)示例:读完这本书,我的收获颇多。
2.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3.①衣 食 ②所 然 ③盛世 ④泰 安 ⑤居 业 ⑥协力
③ ① ⑤ ④
4. B
5.冀中平原上的人民不但坚持了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
6.示例:杨靖宇奋力还击敌人,右手腕和腹部都受了伤,鲜血直流。他咬紧牙关,猛然起身,连发两枪,击毙了两个敌人。
7.(1)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穿尽红丝几万条 王师北定中原日
(2)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3)一日难再晨 岁月不待人 白了少年头
8.(1)B (2)①A ②c ③D ④B (3)D
9.两个航天员乘组一起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留下了一张太空合影。
10.高铁版图不断扩容 高铁技术持续领跑 高铁服务惠及万家
11. A
12. ABC
13.通过描写恶劣的高原环境,突出这株柳生命力的顽强
14.这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与灞河柳的对比,突出了青海高原这株柳树的坚韧与顽强。
15.示例:我想到了张海迪,她小时候因病而导致高位截瘫,但是她并没有沮丧,而是以顽强的毅力与疾病作斗争,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16.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