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鲑鱼去旅行》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带着鲑鱼去旅行》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16 09:0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带着鲑鱼去旅行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6分)
A.困扰(rǎo) 
鲑鱼(ɡuì)
 
罕见(hǎn) 
香槟(bīn)
B.解释(shì)
勒令(lè)
堆笑(duī)
抽屉(ti)
C.瓶罐(ɡuàn)
空闲(kōnɡ)
转告(zhuǎn)
空隙(xì)
D.出差(chāi)
揩油(kǎi)
精辟(pì)
鳄梨(è)
解析 A.鲑—ɡuī;C.空—kònɡ;D.揩—kāi。
答案 B
2.下面各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6分)
A.颠峰
毯子
按摩
胡吃海喝
B.签字
葡萄
酒柜
原封不动
C.啤酒
化妆
零食
金榜提名
D.出版
旅途
故障
如法泡制
解析 A.颠—巅;C.提—题;D.泡—炮。
答案 B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6分)
(1)对于那些苦心孤诣的人,上天往往会________,对我也未曾遗忘。
(2)当母亲一头大汗找到我时,我扑到她怀里________得大哭。
(3)刚开始那年,我每天都如坐针毡,觉得自己有________,也有能力,可以胜任更多有挑战性的工作。
A.眷顾 委屈 抱负   
B.照顾 委曲 报复
C.眷顾 委曲 抱负
D.照顾 委屈 报复
解析 (1)眷顾:关心照顾。照顾:特别注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加以优待。两个词从情感上来区分,“眷顾”更好些。(2)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委曲:事情的底细和原委。(3)报复:打击批评自己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人。抱负:远大的志向。
答案 A
4.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6分)
A.与宾馆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相比,电脑入侵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脑错误的影响更大,宾馆服务问题在世界各地屡见不鲜,见怪不怪,而“电脑入侵”导致的后果则让人一时看不清。
B.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的演员们充分利用华清池的空间,以优美的舞姿把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爱情悲剧演绎得动人心弦,幻若梦境。
C.再完美的机制也得靠人去操作,一旦机会主义、暴利主义成为心底横行之猛兽,即便要付出天大的代价,破坏制度与规则者也会前赴后继。
D.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解析 B.动人心弦:激动人心,非常动人。C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赴后继: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连续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向前冲杀。褒义词。D.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应为“一蹴而就”。
答案 A
阅读与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36分)
木车的激情
张 炜
在现代旅行中,我们常常因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交通工具的不够迅捷而焦躁和苦恼。我们祈盼乘坐的车辆眨眼间就到达目的地,幻想它能像闪电一样穿越莽野。我们有时甚至为最现代的旅行交通工具——飞机——感到焦急,比如说为机场的长长滞留、耽搁,感到愠怒和不安。
我们总是那么急于从甲地到乙地,总是有那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多事情要做。我们碌碌奔波,但催促我们行动的激情却是那样脆弱和渺小。我们怎么能够想象几千年前,有一位思想者就乘坐着一辆缓慢的牛车或马车,在大地上往复奔走。是的,他为了自己的思想,为了自己的理念而不知疲倦,并这样终其一生。
他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古代哲人孔子,还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他的一群弟子。他们都是一些为思想而激动的不知疲倦者。我们不妨把这些人的一生、把这一切,称为“木车的激情”。
由于车速是极其缓慢的,里程是极其艰难的,因而我们今天更有理由说,他的激情才更为强大、更值得信赖。
枯叶铺地,北风呼啸。在冬天,那个哲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也不能舍弃自己的旅程。这在越来越聪明的现代人眼里是不可思议不可理解的。一位不可理喻的执著者,让世界感到畏惧了。
“政治”这两个字在现代或许已经变质。我们现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几乎仅仅可以从那辘辘的木车声中,听到“政治”的真正含义,领略它的本质。它那时候是人、旅途、木车,是面对土地的求索,是这样的不知疲倦。原来在古代,“政治”和“诗”是合二为一的,这才让后人生出了永久的崇敬。他不倦地向各个阶层诉说他的思考,他的思想,他对这个世界的观察,他探索到的各种各样的原理。作为一位布道者,一位启蒙者,一位诗人,大概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够与他比肩。但人们往往承认他是布道和启蒙者,而不愿承认他是诗人。
可是,现代人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在北风击碎冰凌的时刻,真的不能从辘辘的马车声中,听到和看到孔子那一腔燃烧的诗情吗?
这是一首长长的、写在大地上的诗,是人类的诗,是可以从东方播散到西方的长卷。它就像高空的彩虹一样,横跨万里,放射出璀璨的光辉。
我们相信,一本《论语》只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微薄的纪念,只是简短的记录,它那真正的、更为渊博的思想,的确是由车轮和双足镌刻在大地上的。它们化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需要无数的后人在气流和土末里感觉和辨析,去接受它们的渗透和感染。
那个颠簸的木车,把激情播
( http: / / www.21cnjy.com )撒在中国大地上。他成了中国乃至整个东方的骄傲,也成了整个人类的骄傲。他的行为表明了人类在某个方面的认识和耐力。他可以指示我们走向多么遥远。他不仅属于古代,更属于现代和未来。
给这样一个伟大的言者和行者做一鉴定,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也许是无能为力的。可是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他是这样一种生命,他抓住了更本质的东西,所以他才能走向未知的远途,才能驾驭颠簸的木车,承载那么多思想,驶进茫茫的历史长河之中,驶进一片灿烂之中。
遥想那个古人的身影,我们似乎会明白一点什么。
原来只有激情,只有它所击打出的思想的闪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才可以超越一切交通工具的迅捷,使一切现代传播工具相形见绌。思想才是真正迅捷的,阔大无边的,可以笼罩整个宇宙。激光、无线电波甚至都很难拥有这样的速度和力量。
当我们人类不断地将自己的智力和激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为现代科技,变为非常具体的器械和工具的时候,我们常常忽略了它的源头,忽略了它们真正是来自人类共同的心灵——这样一个基本而重要的现实。无论怎样现代的工具都不能取代心灵。抽掉了心灵,一切都无从谈起。在那个伟大的心灵面前,即便是缓缓爬行的木车,也不能阻断万丈激情。激情的燃烧可以使他穷尽一切艰难险阻,可以穿越十万大山。枯竭而渺小的现代人即便拥有了火车,有了飞船,有了一切的一切,也并不能阻止眼前的危机。
也许当我们现代人懂得一遍又一遍怀念木车的激情的时候,才会走向自己的觉悟。
(选自《张炜散文精选集》,有删改)
5.“木车的激情”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9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孔子及其弟子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思想而激动,为理念而不知疲倦,终其一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往复奔走的精神。
6.
本文写“木车的激情”,作者为什么开头用较多笔墨写现代人及其交通工具?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9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引出下文,为下文写“木车的激情”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铺垫,与文中孔子及其弟子乘坐缓慢的木车艰难求索而不知疲倦形成对比,从而突出“木车的激情”的强大和值得信赖。
7.联系全文,概括本文主旨。(9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章通过对几千年前孔子及其弟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木车的激情”的怀想和高科技时代人们精神现状的反思,抒发了作者对“木车的激情”的崇敬之情,表达了对现代人心灵缺失现状的忧思和批评。
8.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9分)
A.孔子乘坐的木车虽然没有现代交通工具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么快捷、舒适,却可以穿越十万大山,穷尽一切艰难险阻,它深深的辙印诠释了“诗”与“政治”合二为一的真谛。
B.文章以“木车的激情”贯穿全文,赋予木车以深刻的内涵,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大胆展开想象,形象而全面地表现了孔子不懈求索的一生。
C.孔子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不倦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传播他的思想,而人们只承认他是启蒙者和布道者,不承认他是诗人,这主要是因为没有看到孔子身上具有一种诗人般的激情。
D.在作者看来,一部《论语》只是微薄的纪念,只是简短的记录,孔子更为渊源的思想却穿越时空,照亮人类共同的心灵,可见《论语》的作用是有限的。
E.作者认为,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传播工具和交通工具越来越便捷,这种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制约了现代人的精神追求,使现代人无法阻止眼前的危机。
解析 B“夹叙夹议”错;D“《论语》的作用是有限的”错,原文中无此意;E“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制约了现代人的精神追求”错,原文中无此意。
答案 A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