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3.三棵树哲思短章
安静,是一种美丽
安静,是怎样的玄妙?一直很安静,是怎样的境界?
那其间的韵味,仅仅以一个词、用一句话是不能诠释的。安静于我,有一种贴心暖胃的舒适。时而如诗,灵动飘逸,婉约柔美;时而如画,水墨淡彩,养眼润心;时而如茶,碧澈通透,清香宜人;时而如歌,宛转悠扬,直抵心扉。
源于安静,喜欢一个人游走。幽长的小巷,风声沙沙,微笑浅浅;脚步轻轻,心绪淡淡。
雅致的空间,乐音悠悠,情谊深深;墨香袅袅,诗心款款。
习惯安静,于是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
冷雨微寒的日子,与文字相依相偎,任悲愁在纸上缤纷俏丽,让凄清由指尖缓缓流失,那些快乐与不快乐的细节啊,只是一杯茶的功夫,竟显得那么的赏心悦目,好似珍藏已久的画册,每一页都精彩,每一帧都可亲。
清寂落寞的瞬间,和音乐耳鬓厮磨。一句歌词牵动一份念想,一段旋律幻化一款韵致,一首歌曲成全一场梦寐。那些往昔,击节而歌,扣动心弦;那些未来,似暗香盈满心房。闲庭信步的时光,和自己的影子对话。矜持的心性让生活越发的简单,漂浮云端的梦幻竟是那么的魅惑,竭尽全力的付出也会事与愿违……
安静吧!安静,是一种美丽。
安静的走路,安静的欣赏,安静的歌唱,安静的相伴……远离尘世的喧嚣,避开嘈杂的人海,静听鸟语花香,漫赏云卷云舒才是最享受的生活。
安静,是一种气息,熟稔熨帖,触手可及;犹如一件丝绸质地的衣衫,轻如蝉翼,柔若游丝;你说不清它的舒适,却能感觉它的贴切。安静,是一种情调,与心念有关,随温暖同在。橘色的灯影下,一些馨香在柴米油盐的烟火中升腾,一些快乐在有一句没一句的对话间传递,一些温软在锅碗瓢盆的交响乐中滋长,一些幸福在肌肤的相触中蔓延。
安静,是一种素朴,好似墙角下的花骨朵,不经意间叫你眼前一亮。因为真实,一举手就能任意扑捉,一不留神便会撞个满怀;因为习惯,一抬头就会尽收眼底,一想起竟又那么的平淡如水,朴实无华。
安静,是心与心的交流,是眼睛和眼睛的对话,是十指相扣的温暖,是唇齿相依的温柔。
安静,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底蕴,是源自心灵深处的蛊惑,有着不能言语的魅力。 修身名句
?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十月之交》
赏读:高地变为山谷,深谷变为山陵。据科学推测,喜马拉雅山这个地方在七千万年以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沧海变桑田,比喻世事多变。也比喻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总是向它相反的方向转化。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赏读: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先学好本领。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论语·卫灵公》
赏读: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格要求自己,进步就快;宽容别人,就会远离怨恨。躬自:自己。“厚”后面省略掉一个“责”字。责:责备,要求。
?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赏读:君子有高尚的情操,所以他们的交情不含任何功利之心,清淡如水却长久而亲切。小人之间的交往,包含着浓重的功利之心,他们把交往建立在相互利用的基础上,表面看起来“甘若醴”,但一旦对方满足不了自己对功利的需求时,交情便很容易断绝。知识卡片
1.作家作品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1889—1957)是拉丁
美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迄今为
止,十位获此殊荣的西班牙语作家中唯一的女
性。她那富于强烈感情的抒情诗歌,使她的名
字成了“整个拉丁美洲理想的象征”。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生于智利北部艾尔基山谷的倒数第二个小村上。巍峨的群峰造就了诗人的品格,动听的鸟语陶冶了诗人的灵性,那“芬芳的土地”培养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米斯特拉尔生前主要发表了四部诗集:《绝望》(1922)、《柔情》(1924)、《塔拉》(1938)和《葡萄压榨机》(1954)。此外,她还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散文作品。她死后的第二年,智利圣地亚哥的太平洋出版社出版了她的第一部散文集《向智利的诉说》。1967年,在巴塞罗那又出版了她的《智利的诗》。2.审美视窗
在为数不多的女诺贝尔获奖者中,有一位值得一提。因为不仅她自己获奖,她教的学生也获了奖。她没有获得进学校接受教育的机会,她从小学教师登上诗坛王位,历经了非凡而又卓绝的艰苦经历。1945年,当她领过奖,买好车票回国时,在瑞典火车站,意外地发现总统的专列正等着接她回国。性格内向的她激动得泪流满面。3.近义辨析
(1)缺憾·缺陷
缺憾:不够完美而令人感到遗憾的地方。
缺陷:欠缺或不够完备的地方。
例句1:由于设计的环节上存在着某些________,导致这款新型汽车存在安全隐患。
例句2:意外事件带来的紧张,致使面试未能过关,真的是个________。
答案 缺陷 缺憾(2)改良·改善
改良:去掉事物的某些缺点,使之更适合要求。
改善:改变原有情况使比较好一些。
例句1:随着国家住房保障措施的落实,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得到进一步________。
例句2:看来这种工艺品的制作工艺还得进一步________。
答案 改善 改良4.词语解释
①盲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厮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看不见的人。②相互守护。厮,相互。
5.文学常识
米斯特拉尔,________(国别)女诗人,1945年获__________文学奖。成名作是____________,第一部诗集是________,她的名字被当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智利 诺贝尔 《死的十四行诗》 《绝望》 整个拉丁美洲理想的象征主旨归纳
米斯特拉尔的《三棵树》赋予三棵被砍伐后遗忘在路边的树以人性,表达出作者因树的痛苦而痛苦、因与树的离别而悲伤的独特情绪,隐隐传达出遗忘的终究会记起、厮守的亦须要别离的无奈和哀怨,整首诗笼罩着一层冷峻的忧郁美。名句赏析
1.两个伤口像一双眼睛,表达着哀怨。
赏析 这两句具有惊心动魄的效果:原来,在诗人的带动下读者是一个外在的观察者,但在这里,被观察的对象——树,仿佛也睁开了眼睛,从纸面上回看读者。在这一“回看”当中,读者也被迫卷入了这个事件,像目击者那样不再外在于这个事件,而是不得不面对它,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冲击。拟人手法的运用,并不单是一种修辞,服务于新奇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它带来了一种特殊的感染力,让世界上无生命的事物,也仿佛有了生命、有了知觉和感情,也让读者有了一种感同身受的可能。2.伐木者把它们遗忘,夜即将来到,我愿与它们厮守在一起/用心房接受柔软的树脂,那树脂会像火一般把我燃烧。
赏析 在诗歌的开始部分,作者保持了一种冷静的旁观,语调中甚至还包含了一丝幽默,但随着诗行的展开,诗人的情绪进一步凝重,仿佛随着观察的深入,她的态度正如上文分析的,也从“旁观”变为一种“卷入”,似乎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分享到树木的痛苦。在“伐木者把它们遗忘,夜即将来到”之后,这种分享痛苦的情绪达到了高潮,诗人的笔触也从树转向了自己,在与树木的厮守中,“那树脂会像火一般把我燃烧”,人与树在此时已不分彼此。就是在这种高潮中,诗歌戛然而止了。3.而天明时我们将无声无息/ 被一片离别的痛苦所笼罩。
赏析 与我厮守一夜的树木被伐木工人想起来带走了,我在痛苦中又增加了离别的苦楚,内心更加痛苦无奈。在无声无息的平静当中,激烈的情绪表达被抑制了,但也变得更为厚重、深邃了。重点突破
在对本诗主旨的理解上,有人认为,它批判了砍伐树木的行为,具有环保的主题。你认为呢?
提示 在诗中对砍伐树木的行为,诗人有一种无声的批判,从这个角度可以认为本诗具有环保的主题。但诗歌的含义更为深广,不仅书写了被砍的树木的伤痛,也表达了对世界上一切受伤害的人和事物的真挚同情。1.文本审美
(1)纯客观的“白描”手法。选取普通的故事,展示心灵的震撼。
(2)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作者赋予三棵树以人的灵性,使僵死的树木有了人的气息,体验到生命的痛楚,揭示主题。2.写作迁移
那些花儿
张 珂
原来,它就是紫薇花。
家门前种着几棵小树,每年夏天它们都会开出一树美丽的花朵,我们叫它百日红、满堂红,只不知道,它就是可爱的紫薇。曾经在书里看到过紫薇花的名字,便一下子喜欢上了它。曾想,紫薇是什么样子呢?光听名字,就够美丽了,那它的花,一定更美吧。一直以为它是一种神秘的花,没想到它却一直陪伴着我。开花的季节,我会指着满树的花对怀中的宝宝说:“多好看的百日红啊,你看,它能开过百天呢。”我很喜欢这种花,它是那样柔软,像我怀中的宝宝一样,让人爱怜。现在,我知道了它们就是我一直想要知道的紫薇,我更加喜欢它了。今日和朋友去逛街,临街的花圃里种满了紫薇,让我停下了脚步。那么多的紫薇,开满了一树的美丽。朋友告诉我,紫薇还有一个有趣的别名“痒痒树”,我好奇地用手轻轻挠挠它的枝干,它害羞了,像闪躲我一样,花枝乱颤。
还有些花儿,我很久以后才知道它的名字。
邻居家的墙头上挂着一种花儿,每年夏天,它也开放了。那是一种橘黄色的花儿,一团团的花朵,次第开放。它们常常吸引着我的目光。下午,我抱着宝宝,待在墙下看花儿,怀中的宝宝很安静,我偶尔低头,才看到宝宝的目光也被那些花朵吸引着。那些花儿,我一直很想知道它们的名字,我问过许多人,他们都摇摇头说不知道。那些花儿,它们的名字对我来说就像一个谜。今天翻阅书籍的时候,我突然在书中看到了它。它在书里朝我微笑着,轻轻撩开它神秘的面纱,向我展示它神秘的名字:凌霄。单听名字,就可以让人心醉呀!何况我还是那样喜欢它。我轻轻地念着它的名字:凌霄,凌霄,一遍一遍。
这个夏天,我将许多花的名字和花儿对上了座位,凤仙、茑萝、半枝莲等等。那些我经常见到的花儿,它们的名字也像花儿一样美,让我陶醉。【漫漫古典情】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小重山》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壮志不已,是脍炙人口的爱国佳作。此词上半阕写出忧深思远之情,与阮籍《咏怀》第一首“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意境相似。下半阕“白首”二句,表面低沉消极,但实际上正是壮志难酬的孤愤。“欲将”三句,用比兴手法点出“知音”难遇的凄凉的情怀,甚为悲伤忧郁。生命细润成珠
人生到了一定的阶段,就会瓜熟蒂落,就像挂在枝头沉甸甸的果实,给人以厚实饱满的感觉。倘若这样的圆润你在该拥有的年龄拥有,无疑,你的人生是加分的,而且是非常华丽的分数。
什么叫圆润呢?
不是指圆滑,不是指狡诈,这里的圆润,是指的一种思想,一种状态,一种对生活乐观从容、宠辱不惊的意象之美。如果你到了中年,如果你有了这样的圆润,你是否知道,你的魅力不但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减分,反而在人生的中间阶段,突然绽放起了一种光彩来,这种光彩透着生活的阅历与辛苦,这种光彩因为踏遍了生活的沟坎,忍受了生活的磨难,会给人一种人生第二春的感觉。
年轻是一种华美,那是手握着青春的繁盛的花园的钥匙,任你去打开一个又一个葱绿的时光,把多彩的景象贪婪的享用,但此种华美更多的是一种掠夺,而不能消化,所谓挥霍青春也正是在此段时光,但这无可厚非,没有此阶段的充分感受,就不会有中年时期的恬淡与沉静。圆润的有如珍珠,这样的状态真的会给人以美的感受,这样的美,稀有而珍贵,如陈年的酒,从坛底散发出幽香,沁入人的心灵,让人沉醉。
这是人生的春,是从生活阅历的沃土上,成长起来的大树,是一锅被生活磨难与日子经年熬至的老汤,老汤的味道,从来都是回味悠长的,哪怕你等,也觉得值得,而这样的状态,确实让人迷恋,人生的第一春是生命赐予,而这第二春,确是岁月熬至。在一个多雨的清晨,我体会到了这种状态,天还没有亮,却耳听得窗外雨声阵阵,阳台的铁栏杆上,有敲击的声响,我睁开眼睛,恍若隔世,全身极度的放松,舒适的无法形容,我的眼前突然幻影幢幢,我看到了教书的母亲,在讲台上声音朗朗,年轻激昂,看到了姥姥在故乡的田园,迈动着小脚忙活着农活,看到了姥爷异常慈爱的微笑,眼神里有一种经久的温存,伴随着雨声,我心灵舒适而安宁,那滴滴水珠仿佛涵盖生活千万,此刻却都化在了心里,这样的圆润我突然感受到了,无法形容的华美。年少时,我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工作和学习上,基本上是不懂得如何享受生活,那个时候,满眼都是高标准,向一位榜样学习,成为了生活的全部,却一直以为,那样才是真正的对,而今,年复一年的过去,突然感觉,心中曾经的大逐渐的开始小了起来,原来,是大目标,给自己定要多少年以后,成为某某那样的人,多少年以后,要达到什么标准,但现在,却愈发的发现,自己的懒散和贪婪,懒散生活的点点滴滴,贪婪享受生命的滋养,而对一些本应有的大目标逐渐地远离。
也是在这个年龄,才发现,生活无小事,凡事只要用心,就是快乐。心情开始逐渐开朗,凡事不太讲究规矩与形式,最重要的发现,竟然是,学会了爱自己,这样的发现惊呆了我的眼球,回顾自己的青春岁月,竟然发现一步一坎坷,自虐的成分徒然突兀了起来,如果,我能做一次自己的母亲,我定要好好地呵护自己的身体,让他快乐的成长,因为我的生命原来是那么的纤弱和微小。
在这个三月的夜晚,微风习习的城市灯火深处,我渴望着一种守候,期冀着,在即将到来的春季,自己的人生也会迎来第二个春天,期冀那种瓜熟蒂落的感觉,那种慢火熬至成老汤的感觉,期冀那种无间的亲密和经过岁月透心的热力的感觉,早日与我的心灵邂逅。点评: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虚度年华;另一种人,过着有意义的生活。在第一种人的眼里,生活就是一场睡眠,如果在他看来,是睡在既温暖又柔和的床铺上,那他便十分心满意足了;在第二种人眼里,可以说,生活就是建立功绩……人就在完成这个功绩中享受到自己的幸福。
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路旁有妍花和丽蝶,累累的美果,但我们很少去停留观赏,或咀嚼它,只一心一意地渴望赶到我们幻想中更加美丽的豁然开朗的大道。然而在前进的途程中,却逐渐树影凄凉,花蝶匿迹,果实无存,最后终于发觉到达一个荒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