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棵树》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三棵树》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16 18:3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三棵树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6分)
A.臂膀(bì)  胳臂(bo)  树干(ɡàn)  干净(ɡān)
B.盲汉(mánɡ)
抖动(dǒu)
哀怨(āi)
树脂(zhī)
C.悄然(qiǎo)
笼罩(lónɡ)
僵死(jiānɡ)
余晖(huī)
D.叶脉(mài)
草茎(jìnɡ)
瓜蔓(wàn)
朔风(shuò)
解析 A.臂—bei;C.笼—lǒnɡ;D.茎—jīnɡ。
答案 B
2.下列字形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6分)
A.震撼   
厮杀   描摹   
飘散
B.精妙
亲密
深化
申明
C.痛楚
膏肓
意蕴
徇难
D.脑髓
雷霆
纯粹
困惑
解析 徇—殉。
答案 C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6分)
A.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的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B.随着两个儿子的出世,家庭状况更是捉襟见肘,她不得不去打工赚钱贴补家用,可她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挣的钱少得可怜。
C.他搜集了许多经济学方面的图书来看,仿佛走进了令人应接不暇的名胜区,每跨一步总要点头叫绝,赞叹地说“平生初见”。
D.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日常事件,然而,正是在不动声色的白描中,读者的心灵会被悄然震撼。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A项中“绘声绘色”是形容叙述描写得生动。属使用对象错误,应改为“惟妙惟肖”。
答案 A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6分)
A.澳大利亚人麦士几十年来在许许多多厕所的门上画了彩画,给人们增添了生活情趣。他去世后,群众虽然很怀念他,但是艺术界却不把他列为艺术家。
B.精妙的想象,使得客观的描摹,最终被深化为内心的经验。
C.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改革过程中的暂时困难和应对之策,向广大职工说充分、说清楚,使大家支持改革、理解改革、投身改革。
D.文章对环境污染的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人们对环境科学引起了重视。
解析 A.“群众”“虽然”应换位;C.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序不当,应为“说清楚、说充分”,“理解改革、支持改革”;D.“引起了”应置“人们”前,并在“科学”后加“的”。
答案 B
阅读与鉴赏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18分)
纪念碑
普希金
我为自己建了一座无形的纪念碑,
人民通向它的道路永不荒芜,
它将倔强的头颅高高扬起,
高过亚历山大石柱。
不,我不会完全死亡——遗骸可腐,
精神永存,存于心爱的诗歌之中——
只要世界上还有一个诗人,
我就会千古垂青。
我的消息会传遍伟大的俄罗斯,
任何民族都能说出我的姓名:
骄傲的斯拉夫,芬兰,暂未开化的通古斯,
还有卡尔梅克草原牧民。
我所以能永远与人民亲近,
是因为我用诗歌呼唤人们的善心,
因为我在残酷时代歌颂自由,
还为先烈呼吁宽容。
啊,缪斯,你要听从上帝的嘱咐,
既不怕欺凌,也别期求桂冠加身,
颂扬和诽谤只当身外之物,
与蠢材不必有高下之争。
(1)诗中“纪念碑”比喻什么?“高过亚历山大石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9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对自己的创作活动加以总结,他表明自己的诗歌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9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普希金的诗歌。诗人充满自豪,而对亚历山大纪念柱、对沙皇的权势却嗤之以鼻。
(2)人民性。诗人表明自己的诗反映的是人民的情感和意愿,代表了人民的呼声。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8分)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
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9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9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2)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