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内嵌视频) 2025-2026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内嵌视频) 2025-2026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27 07:01:31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新课导入
屋檐上的历史密码——瓦当
瓦当是古代建筑中屋顶每行瓦最前端的挡片,起到遮挡和装饰作用。
“汉并天下”瓦当
“与天久长”瓦当
这两块瓦当,反映西汉统一全国及长治久安的寓意。西汉王朝如何建立?汉初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又采取哪些措施?取得什么样的成效?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新课探究
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1、楚汉之争


项羽
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年少勇武轻狂,后跟随叔父项梁起兵反秦。
刘邦
出身江苏沛县,家境贫寒;成年后曾任沛县泗水亭亭长。
新课探究
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1、楚汉之争
前209年
大泽乡起义
前207年
巨鹿之战
秦朝灭亡
前206年
前202年
楚汉之争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西汉
新课探究
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2、西汉建立
西汉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公元前202年
刘邦(汉高祖)
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刘邦就是汉高祖,这是刘邦的庙号。
长安
西汉的都城长安在西边,故称西汉;东汉的都城洛阳在东边,故称东汉。
新课探究
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大风歌》
刘邦如何治天下?
新课探究
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1、背景
汉兴……民失作业(农业生产)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石dàn,一石米价值五千钱),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没有积蓄),自天子不能具醇驷(毛色相同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班固《汉书.食货志》
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
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休养生息政策
新课探究
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1、背景
休养生息
“休养”意思是休息调养;“生息”意思是人口繁殖。休养生息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通过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以达到恢复社会经济、稳定政治统治的政策。
体现道家学派无为而治主张
2、目的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
新课探究
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3、措施
材料一:“兵皆罢归家”。诏曰:“……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名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
——《汉书·高帝纪》
材料二: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198年)冬,上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以妻单于;使刘敬往结和亲约。
—《资治通鉴》
①让部分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增加农业劳动力。
②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赋税,把田租定为十五税一)减免徭役兵役。
③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缓和双方的关系。
对内
对内
对外
作用:西汉经济从战乱中逐步恢复,国家局势稳定下来。
启示:统治者只有推行利民惠民政策,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新课探究
三、文景之治
1、汉文帝和汉景帝
汉文帝(公元前202﹣前157)西汉第五位皇帝,名刘恒,汉高祖第四子,在位23年,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
父子关系
汉景帝(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西汉第六位皇帝,名刘启,是汉文帝刘恒的长子,在位16年。
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
休养生息政策
新课探究
三、文景之治
2、政策措施
根据材料,归纳汉文帝和汉景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主要措施。
材料一:天下之本……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
材料二:上复从其(晁错)言,乃下诏赐民十二年租税之半。明年,遂除民之租税。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也。
——《汉书.食货志》
汉景帝时陶仓
(1)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2)进一步轻徭薄赋,把田租降到三十税一。
秦始皇时期 汉高祖时期 文景时期
上缴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十五税一
三十税一
新课探究
三、文景之治
【相关史事】
汉文帝在历史上以节俭著称。他在位20多年,生活简朴,宫室、园林以至车骑都没有增加。有人进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诏宣布不接受献礼。修建陵墓时,汉文帝要求不许用金、银、铜等装饰,只可用瓦器。
2、政策措施
根据材料,归纳汉文帝和汉景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主要措施。
汉文帝霸陵
汉景帝阳陵
(3)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新课探究
三、文景之治
【课后活动】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
想一想,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
1.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是当时社会的根本,农业收入是国家主要财源。
2.农业发展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生存,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巩固统治。
新课探究
三、文景之治
3、发展
根据材料,归纳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手工业的发展。
长沙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出土的直裾素纱单衣和帛画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
新课探究
三、文景之治
3、发展
根据材料,归纳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手工业的发展。
长沙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出土的直裾素纱单衣和帛画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



纺织
漆器
纺织技术水平高超,种类繁多。
漆器造型美观,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
新课探究
三、文景之治
3、发展
根据材料,归纳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商业的发展。
四铢半两(四铢钱)
《汉书.食货志》记载:“孝文五年(公元前175年)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汉初对铸钱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允许民间私铸,这种政策有利于贵族、豪强和富商,使他们成为直接受益者。
新课探究
三、文景之治
3、发展
根据材料,归纳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商业的发展。
四铢半两(四铢钱)
《汉书.食货志》记载:“孝文五年(公元前175年)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汉初对铸钱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允许民间私铸,这种政策有利于贵族、豪强和富商,使他们成为直接受益者。


贸易
一些商人获利颇丰,成为富商大贾;西汉与匈奴开通边境贸易,各族往来更加频繁。
城市
长安城已初具规模,布局规整,热闹繁华。
新课探究
三、文景之治
4、盛世局面
材料一: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汉书·景帝纪》
材料二:“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 .平准书》
秦始皇陵俑面部表情严肃。说明秦朝统治比较严苛。
东方蒙娜丽莎
汉陶俑面带微笑,表情柔和,足有满足感,说明文景之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们生活安定。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安定,国库充盈,史称“文景之治”。
新课探究
三、文景之治
5、影响、启示
“文景之治”对当今“治国理政”的启示有哪些?
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
文景之治
一个国家要实现长治久安,必须①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三农问题;②构建和谐社会;③德治与法治相结合;④勤政廉洁,惩治腐败;⑤坚持改革,调整政策。。。。。。
课堂小结
下 课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