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桶者》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2)

文档属性

名称 《骑桶者》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16 19:0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
第八单元
第16课
骑桶者
旅配套训练
(时间40分钟 分值60分)
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或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遗憾  
蔑视 
  
咳嗽(sù)  
坐骑(qí)
B.趴手
摩挲
奄奄(yǎn)
告诫
C.沧天
遒劲(jìnɡ)
咖喱(kā)
煤屑(xiāo)
D.混浊
模样(mú)
付与(yǔ)
挽具
解析:A项,“嗽”读sou,“骑”读jì;B项,趴—扒;C项,沧—苍,“咖”读ɡā
,“屑”读xiè。
答案:D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参加本届西湖博览会的各省代表在游览了新西湖的美景后不约而同地赞叹道:“西湖山水果然是名不虚传,秀色可餐,真不愧是人间天堂啊。”
B.近几年,各省市自主命题成为了高考改革的热门话题。部分省市作文命题虽然越来越鲜活,却仍没跳出大而化之的圈子,很多命题缺乏实际价值
C.许多经济专家指出,皖江城市电子商务带发展论坛不能只是坐而论道,“论”完了就走,而是要通过论坛达成共识,搭建平台,最终变成实体的项目。
D.虽说相对网上纷繁复杂的信息而言,教科书是经过权威专家编订的,可信度高,但不能由此推论,教科书就必然不会出错,把里面的理论奉为圭臬
解析:A项,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丽或景物非常优美。B项,大而化之:原指把真诚、善良、完美的品德发扬光大而使人在思想品质上受到感化。后也表示做事马虎,不细心。C项,坐而论道:坐下来谈论各项事理。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或者指口头或理论的指导,而不必亲力亲为。D项,奉为圭臬: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未来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国民素质的竞争。国民素质的关键在于民众而非精英,民众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一个社会的整体素质。
B.近年,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兴办孔子学院,让世界不仅更全面地认识了中国,而且还激发了各国友人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典籍的热情。
C.过去30年,为了适应市场化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国家的治理机制不得不发生转变。
D.一位美国游客在金字塔附近游览时,突然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原因是他的马被一块从地面上突起的泥砖所绊倒。
解析:B项,语序不当,改为“不仅让世界更全面的”。C项,缺少中心语。“适应……的需求”。D项,句式杂糅,删掉“所”或把“被”换成“为”。
答案:A
4.(2012·新课标高考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
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
A.⑥②③⑤④①
B.⑥①④②③⑤
C.⑤③④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①②
解析:横线前面的句子引出说明对象——葫芦,
( http: / / www.21cnjy.com )③⑤④介绍葫芦这种物品,要注意其中“它”的指代作用。⑥①介绍我国使用葫芦的历史,②为总结句。要特别注意横线前后标点符号的提示作用。
答案:D
二、阅读鉴赏(38分)
(一)课内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5~8题。
“好,”他的妻子说,她走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台阶,来到街上。她当然马上看到了我。“老板娘,”我喊道,“衷心地向你问好;我只要一铲子煤;放进这儿的桶里就行了;我自己把它运回家去;一铲最次的煤也行。钱我当然是要全数照付的,不过我不能马上付,不能马上。”“不能马上”这两个词多么像钟声啊,它们和刚才听到的附近教堂尖塔上晚钟的声响混合在一起,又是怎样地使人产生了错觉啊!
“他要买什么?”煤店老板喊道。“什么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买,”他的妻子大声应着,“外面什么也没有;我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听到;只是听到钟敲六点,我们关门吧。真是冷得要命;看来明天我们又该忙了。”
她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她把围裙解了下来,并用围裙把我扇走。遗憾的是,她真的把我扇走了。我的煤桶虽然有着一匹良种坐骑所具有的一切优点;但它没有抵抗力;它太轻了;一条妇女的围裙就能把它从地上驱赶起来。
“你这个坏女人,”当她半是蔑视半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满足地在空中挥动着手转身向店铺走去时,我还回头喊着,“你这个坏女人!我求你给我一铲最次的煤你都不肯。”就这样,我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不复再见。
5.(1)“她当然马上看到了我”一句,去掉“当然”一词好吗?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然说“她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但怎么又说“用围裙把我扇走”?(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去掉“当然”一词不好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然”一词有加强语气的作用,说明“我”判断的心理主观性和肯定性,明确了“我”的心理现状。这就为下文的骂“你这个坏女人”埋下了伏笔。
(2)“我”主观认为“她什么也没有看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什么也没有听见”是视而不见,她解下围裙也是为了把“我”扇走,但没去考虑“我”自己是在穹顶上,别人可能真的看不见;没考虑到她说“我们关门吧”,解下围裙是店铺要打烊了。作者这样写更能活化出“我”的敏感而不善沟通的性格特征。
6.“我的煤桶虽然有着一匹良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坐骑所具有的一切优点;但它没有抵抗力;它太轻了;一条妇女的围裙就能把它从地上驱赶起来”,这句话在表达上有何特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煤桶很轻,生活很重;幻想很好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实很惨。作者把煤桶与良马类比,把虚幻和优点并提,把幻想的破灭说成“一条妇女的围裙就能把它从地上驱赶起来”,诙谐幽默中透着辛酸、无奈与泪水。
7.“我”在此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特点?并举例说明。(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恳切。“衷心地向你问好”“一铲最次的煤也行”。
(2)卑怯。飘在穹顶,不敢下到地面,郑重请求。
(3)主观臆想,不能客观沟通。“她半是蔑视半是满足”。
(4)怨恨而又逃避。“你这个坏女人”“永远消失,不复再见”。
8.文中画线句子在情节的发展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为下文煤店老板妻子的推辞作了铺垫。
(二)课外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晚餐时间
[美国]罗素·爱迪生
  一个老头坐在桌边,等着他太太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晚餐。他听见她拍打烫到她的锅子。他痛恨锅子被拍打时发出的声响,因为锅子张扬它的苦痛的方式,令他渴望施予更多相同的苦痛。然后他开始击打自己的脸,他的手指关节发红了,而他多么痛恨红色的指关节,那么猖狂的颜色,比伤口本身更引人注意。他听见他太太咒骂一声,把晚餐一股脑儿掼在厨房的地上,因为她要端进来的时候,晚餐烫到她的拇指。他听见叉子和汤匙、杯子和盘子降落厨房地板时,同声齐哭。他多么痛恨这样的晚餐,才做好就烫死人,而且好像还不够,在降落到它一向所属的地板上时,还要大吼大叫。他又开始打自己,并且摔倒在地板上。再度醒来时,他非常生气,于是又打了自己一顿,他觉得晕眩。晕眩令他愤怒,所以他开始以头撞墙,一边说着,如果你想晕就真的晕吧。他猛然跌落在地。喔,腿不能动了吗?……他开始捶打自己的双腿,他已经教训过他的头了,现在轮到腿。同时,他听见他太太摧毁其余的餐具,那些餐具又是怒吼又是尖叫。他看见墙上镜子里的自己。喔,嘲弄我,是吗。于是抄起一张椅子扔向镜子,椅子散了。喔,不想再当椅子了,好到不能让人坐了,是吗?他开始击打椅子的碎片。他听见太太拿着斧头劈打炉子,他大叫,我们什么时候才吃饭?一边把一根蜡烛塞到嘴里。等我心情好、准备好才吃,她尖叫说。想挨揍,是不是?他尖叫。你敢过来,我就踢掉你一双眼珠子。我就割掉你的耳朵。我就给你一巴掌。我就把你踢到面包篮里去。我就把你劈成两半。老头开始吃自己的一双手。老太婆说,该死的笨蛋,不会先煮一煮啊?你愈来愈像一头野兽了——你知道,我每个晚上都要征服厨房,否则它会煮掉我,把我盛在我最好的瓷器里喂老鼠。你知道他们是怎样的小食客;接着苍蝇也会来,我多么痛恨厨房里的苍蝇。老头吞下一把汤匙。好吧,老太婆说,现在我们少了一把汤匙。愈来愈生气的老头,一口把自己吞下。好啊,老太婆说,这下你做到了。
9.请概括出老头情绪变化的过程。(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老头的情绪变化过程:痛恨—自虐—愤怒—毁灭。
10.分析“他多么痛恨这样的晚餐,才做好就烫死人,而且好像还不够,在降落到它一向所属的地板上时,还要大吼大叫”一句的表达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出老头对什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都不满意的烦躁心理,为下文情绪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运用拟人手法,把物异化为人,和下文人异化为物形成对比,体现出小说的主旨。
11.文中说“愈来愈生气的老头,一口把自己吞下”,这种描写,你认为符合生活真实吗?为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符合。表面上看,老头是不可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吞下自己的,但这时候老头已经是出离了愤怒,什么事都可能做出来,这句话正是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老头此时的情绪和心理;老头能吞下自己,说明老头已经不再是人,而已异化为物,物是可以被吞下的,作者描写老头因为现实的压迫、环境的逼仄、内心的失控而异化为物,说明现实的荒诞才能制造出荒诞的事情,表现了作者对当代社会的不满和抗议。
12.试从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的角度分析这篇小说。(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小说描述了一对老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夫妇在一个晚餐时刻的情节。情节违背现实的真实,虚构、夸张的叙述近乎荒诞。现实生活的压抑、烦躁迫使“人的异化”甚而产生变态心理。小说带有表现主义的特点,把现实与非现实的合理与荒诞的事物及正常的人与“非人”拼合在一起,挖掘生活的深度。小说鞭挞了资本主义的黑暗和荒谬,表现了作者对当代社会的不满和抗议,但却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悲观情绪。因此,小说表达的不是某种真实,而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体现了作家心理的真实。
三、语言表达(10分)
13.根据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5分)
《新闻周刊》就新技术对年轻人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影响的利与弊,分别征询与统计了全球65位经济领袖的看法,其结果见表1和表2。请概括这两个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表1(利)
因特网
手机
即时聊天
电子游戏
92%
5%
3%
0
表2(弊)
因特网
手机
即时聊天
电子游戏
6%
8%
6%
80%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仔细比较两份表格,
( http: / / www.21cnjy.com )找出对应数据的不同,抓住重要数据,重要数据的变化正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也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参考答案:接受调查的绝大多数经济领袖认为网络对年轻人的成长有利,而电子游戏对年轻人的成长是有害的。
14.下面是歌颂青春的几句名言,请把它们改写成一个连贯的排比句。(5分)
①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李大钊
②青春是不耐久藏的珍宝。
——莎士比亚
③春天是一年的青春,青春是生命的春天。
——雨果
④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
——马克思
⑤啊!青春!青春!或许你美妙的全部奥秘不在于能够做出一切,而在于希望做出一切。
——屠格涅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改写时要考虑两点:句式的调整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内容的安排。综观这几句名言,我们可以考虑总分总的结构,把④放到开头,把⑤放在结尾,把①②③的句式调整一致,字数多的句子排在后边。
参考答案:一个时代的精神,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青年时代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春天是一年的青春,青春是生命的春天;青春是不耐久藏的珍宝,青年是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啊!青春!青春!或许你美妙的全部奥秘不在于能够做出一切,而在于希望能够做出一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