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 第二讲 主族金属——铍及其化合物(含解析)2026届高中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十一 第二讲 主族金属——铍及其化合物(含解析)2026届高中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7-28 22:0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铍及其化合物
【核心知识梳理】
1.铍(Be)的原子结构——4Be
电子排布式 1s22s2
简化电子排布式 [He]2s2
原子结构示意图
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
价层电子排布式 2s2
周期表中的位置 第二周期第ⅡA族
2.铍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铍金属为钢灰色或灰白色,熔点1283℃,沸点2570℃,密度1.848g/cm 。铍在地壳中含量为0.001%,含铍矿石约有30多种,具有经济价值的主要有绿柱石(3BeO Al2O3 6SiO2)、硅铍石(2BeO SiO2)、金绿宝石(BeO Al2O3)等几种
(2)化学性质
铍的化学性质活泼,具有活泼金属通性,容易被氧化剂氧化,常见化合价为+2价。铍表面易形成氧化层,减小了金属本身的活性。根据对角线规则,Be与Al的性质相似,能与酸和碱反应
①与非金属反应:与O2,N2,S反应,生成BeO,Be3N2和BeS。它与碳反应生成Be2C碳化物(与Al4C3同类,类似的还有BeCl2和AlCl3均为共价化合物,易升华,易溶于有机溶剂),而其他碱土金属的碳化物都是MC2型
2Be+O22BeO,3Be+N2Be3N2,Be+SBeS
②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不仅能溶于酸溶液,也能溶于碱溶液,放出H2,但铍和铝相似,与冷的浓硝酸接触,发生“钝化”现象
与酸反应:Be+2HCl===BeCl2+H2↑
与碱反应:Be+2NaOH+2H2O===Na2[Be(OH)4]+H2↑或Be+2NaOH===Na2BeO2+H2↑
(3)制备
①还原BeF2,用此法制备存在许多困难,该反应强烈放热甚至会导致爆炸。且最终体系内物质沸点结晶,导致Be与MgF2分离比较困难。BeF2+Mg===MgF2+Be
②电解熔融盐。由于熔融的铍盐几乎不导电或导电性很弱,必须加离子型的盐,如电解NaCl-BeCl2或者LiCl-KCl-BeCl2熔盐。用镍坩埚作电解槽及阴极,阳极是石墨棒
3.氧化铍(BeO)——两性氧化物
与酸反应:BeO+2HCl===BeCl2+H2O
与碱反应:BeO+2NaOH+H2O===Na2[Be(OH)4]或BeO+2NaOH===Na2BeO2+H2O
4.氢氧化铍(Be(OH)2)——两性氢氧化物
与酸反应:Be(OH)2+2HCl===BeCl2+2H2O
与碱反应:Be(OH)2+2NaOH===Na2[Be(OH)4]或Be(OH)2+2NaOH===Na2BeO2+2H2O
【微点拨】
①BeCl2和AlCl3均为共价化合物,易升华,易溶于有机溶剂
②铍、铝与冷的浓硝酸接触,发生“钝化”现象
③铍、铝的盐都易水解
【巩固练习】
1.(2022·湖北卷)Be2+和Al3+的电荷与半径之比相近,导致两元素性质相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e2+与Al3+都能在水中与氨形成配合物 B.BeCl2和AlCl3的熔点都比MgCl2的低
C.Be(OH)2和Al(OH)3均可表现出弱酸性 D.Be和Al的氢化物都不能在酸中稳定存在
2.铝、铍及其化合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已知反应:BeCl2+Na2[Be(OH)4]===2NaCl+2Be(OH)2↓能完全进行,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Be(OH)2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
B.BeCl2水溶液的导电性强,故BeCl2是离子化合物
C.Na2[Be(OH)4]溶液的pH>7,将其蒸干并灼烧后得到的残留物为BeO
D.BeCl2溶液的pH>7,将其蒸干并灼烧后得到的残留物是BeCl2
3.第ⅡA的铍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化合物Na2[Be(OH)4]。下列有关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化铍不能溶于盐酸 B.氢氧化铍易溶于水
C.单质铍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气 D.Na2[Be(OH)4]溶液呈酸性
4.铍元素与铝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相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e溶于NaOH溶液生成H2
B.BeO、Be(OH)2均难溶于水
C.BeCl2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Be(OH)2
D.BeSO4溶液呈酸性
5.铍是航天、航空、电子和核工业等领域不可替代的材料,有“超级金属”之称。以绿柱石[Be3Al2(SiO3)6]为原料制备金属铍的工艺如下:
已知:750℃烧结时,Na3FeF6与绿柱石作用生成易溶于水的Na2BeF4,“滤渣1”中含有铁、铝、硅的氧化物,Na3FeF6难溶于水,Be2+可与过量OH-结合成Be(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提高烧结后的水浸效率可以将烧结固体粉碎处理
B.对过滤1后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有利于Be元素的沉淀
C.“沉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Fe3+===FeF3↓
D.工业上电解NaCl-BeCl2熔融混合物制备金属铍,在阳极析出金属铍
6.(2024·湖北卷)铍用于宇航器件的构筑。一种从其铝硅酸盐[Be3Al2(SiO3)6]中提取铍的路径为:
已知:Be2++4HABeA2(HA)2+2H+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Be2+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
(2)为了从“热熔、冷却”步骤得到玻璃态,冷却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3)“萃取分液”的目的是分离Be2+和Al3+,向过量烧碱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水相1”的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萃取生成Na2[Be(OH)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液2”可以进入_______步骤再利用
(5)电解熔融氯化铍制备金属铍时,加入氯化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Be(OH)2与醋酸反应得到某含4个Be的配合物,4个Be位于以1个O原子为中心的四面体的4个顶点,且每个Be的配位环境相同,Be与Be间通过CH3COO-相连,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7.(2023·海南卷)铍的氧化物广泛应用于原子能、航天、电子、陶瓷等领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利用绿柱石(主要化学成分为(Be3Al2Si6O18,还含有一定量的FeO和Fe2O3)生产BeO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问题:
(1)Be3Al2Si6O18中Be的化合价为_______
(2)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残渣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
(3)该流程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4)无水BeCl2可用作聚合反应的催化剂。BeO、Cl2与足量C在600~800℃制备BeCl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沉铍时,将pH从8.0提高到8.5,则铍的损失降低至原来的_______%
8.氧化铍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陶瓷、玻璃和有机反应催化剂。工业上利用绿柱石(主要含有
3BeO Al2O3 6SiO2,还含有 FeO和 Fe2O3等杂质)制备氧化铍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熔炼”时发生反应:3BeO Al2O3 6SiO2+2CaO===CaO Al2O3 3SiO2+CaO 3BeO SiO2+2SiO2
回答下列问题:
(1)绿柱石无法直接酸浸溶解是由于其晶体结构具有特殊性。则“熔炼”时加入生石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1”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
(3)“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NH4Al(SO4)2·12H2O。检验其中是否含有Fe3+的操作:先将“滤渣2”加水溶解,再滴加_______,若溶液不变红,则说明“滤渣2”中无Fe3+
(4)“氧化除杂”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常温下,Be2+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为5.9,则Ksp[Be(OH)2]=_______
(6)“沉铍”时不宜使用NaOH溶液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7)氯化铍在气态时存在二聚体分子(BeCl2)2,其中Be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则二聚体分子的结构为_______
9.铍是航天、电子和核工业等领域不可替代的材料,有“超级金属”之称。以绿柱石[Be3Al2(SiO3)6]为原料制备金属铍的工艺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滤渣1”中含有铁、铝、硅的氧化物,Na3FeF6难溶于水,Be2+可与过量OH-结合成Be(OH)
(1)“操作1”是粉碎,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50 ℃烧结时,Na3FeF6与绿柱石作用生成易溶于水的Na2BeF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过滤1”的滤液中需加入适量NaOH生成Be(OH)2沉淀,但NaOH不能过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Ksp[Be(OH)2]=4.0×10-21,室温时0.40 mol/L Be2+开始沉淀时的pH=_____
(5)“沉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工业上电解NaCl-BeCl2熔融混合物制备金属铍,选用加入熔融氯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时电极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铍铜是广泛应用于制造高级弹性元件的良好合金。某科研小组从某废旧铍铜元件(主要含BeO、CuS,还含少量FeS和SiO2)中回收铍和铜两种金属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ⅰ.铍、铝元素化学性质相似;BeCl2熔融时能微弱电离
ⅱ.常温下,Ksp[Cu(OH)2]=2.2×10-20,Ksp[Fe(OH)3]=4.0×10-38,Ksp[Mn(OH)2]=2.1×10-13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液A的主要成分除NaOH外,还有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反应Ⅰ中含铍化合物与过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液C中含NaCl、BeCl2和少量HCl,为得到较纯净的BeCl2溶液,选择下列实验操作最合理步骤的顺序是____________;电解熔融BeCl2制备金属铍时,需要加入NaCl,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①加入过量的NaOH;②加入过量的氨水;③加入适量的HCl;④过滤;⑤洗涤
(3)反应Ⅱ中CuS的氧化产物为S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温下,若滤液D中c(Cu2+)=2.2 mol·L-1、c(Fe3+)=0.008 mol·L-1、c(Mn2+)=0.21 mol·L-1,向其中逐滴加入稀氨水,生成沉淀F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为了尽可能多的回收铜,所得滤液G的pH最大值为______
11.铍作为一种新兴材料日益被重视,有“超级金属…尖端金属…空间金属”之称。工业上常用绿柱石(主要成分3BeO·Al2O3·6SiO2,还含有铁等杂质)冶炼铍,一种简化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I.按元素周期表的对角线规则,Be和Al性质相似
II.几种金属阳离子的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如表
离子 Fe3+ Al3+ Fe2+ Be2+
开始沉淀时 1.5 3.3 6.5 5.2
完全沉淀时 3.7 5.0 9.7 8.8
(1)步骤②中将熔块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加入H2O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滤液1中得到沉淀的合理pH为__________
A.3.3~3.7 B.3.7~5.0 C.5.0~5.2 D.5.2~6.5
(3)步骤④不宜使用NaOH溶液来沉淀Be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溶液中得到(NH4)2BeF4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4)步骤⑥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⑦需要隔绝空气的环境,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绿柱石中BeO的含量为a%,上述过程生产Be的产率为b%,则1t该绿柱石理论上能生产含铍量2%的镀铜合金_______t
12.著名化学家徐光宪在稀土领域贡献突出,被誉为“稀土界的袁隆平”。钇是稀土元素之一,我国蕴藏着丰富的钇矿石(Y2FeBe2Si2O10),工业上通过如下工艺流程制取氧化钇,并获得副产物铍。
已知:ⅰ.钇(Y)的常见化合价为+3价
ⅱ.铍和铝处于元素周期表的对角线位置,化学性质相似
ⅲ.Fe3+、Y3+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如下表
离子 开始沉淀时的pH 完全沉淀时的pH
Fe3+ 2.1 3.1
Y3+ 6.0 8.3
(1)将钇矿石与NaOH共熔的反应方程式补充完整:
__Y2FeBe2Si2O10+__NaOH+__________Y(OH)3 +__Fe2O3 +___Na2SiO3 +__Na2BeO2 +__H2O
(2)滤渣Ⅱ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试剂A可以是_______
A.NaOH溶液 B.氨水 C.CO2 D.CaO
(4)用氨水调节pH=a时,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计算常温下Y3+ +3H2OY(OH)3+3H+的平衡常数K=________(常温下Ksp [Y(OH)3] = 8.0×10-23)
(6)滤液Ⅲ加入氨水产生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BeCl2溶液中得到BeCl2固体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常见的由BeCl2固体生产Be的工业方法有两种:①电解法:电解NaCl—BeCl2混合熔融盐制备Be;②热还原法:熔融条件下,钾还原BeCl2制备Be。以上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更好并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
13.铍作为一种新兴材料日益被重视,是原子能、火箭、导弹、航空以及冶金工业中不可缺少的宝贵材料。铍及其化合物大多具有毒性。如图是以一种已经预处理后的含铍矿绿柱石(主要含有BeO,Al2O3,SiO2,Fe2O3和FeO等)为原料制取单质铍的工艺流程:
已知:i.铍和铝的化学性质相似; ii.氯化铍在融熔态时较难电离
iii.Be(OH)2在pH>10时会溶解; iV.Ksp[Fe(OH)3]=1.0×10-38
(1)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除铝”过程中铝会以铝铵矾[(NH4)Al(SO4)2·12H2O]的形式析出,则此过程中生成铝铵矾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铁”过程要求不引入新的杂质,其操作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沉铍”过程中,若改为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则铍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5)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NH4F烟气会发生反应:2NH4F===NH4HF2+NH3,可用NH4HF2代替HF用于雕刻玻璃,反应过程中有NH4F生成,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工艺中采用氟化铍镁热还原法制取铍需要真空环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化铍熔盐电解法也可以制取铍,但是在电解过程中需要加入等量的NaCl,加入NaCl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7)铍铜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耐腐蚀性、耐热冲击性以及无磁性、无火花等特性而成为最为广泛使用的一种铍合金。若绿柱石中BeO的含量为a%,上述工艺流程中Be的产率为b%,则1t绿柱石理论上可以生产含2%Be的铍铜合金________t
(8)工艺流程中产生的含有Be2+的废水可以用石灰中和——生物净化法进行净化。不同的pH值和温度下,石灰中和——生物净化法净化后溶液中的铍的浓度如图所示,则为了减少污染,最应选用的pH范围和温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9~11,30℃ B.7~10,30℃ C.8~11,35℃
14.铍是原子能、火箭、导弹、航空、宇宙航行以及冶金工业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新兴材料。以某地的含氟铍矿(主要成分为BeO、CaF2、Al2O3、Fe2O3、SiO2及少量的硫酸盐)为原料,生产工业氧化铍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25℃,Ksp(CaCO3)=8.7×10-9;Ksp(CaSO4)=2.5×10-5
②Be(OH)2与Al(OH)3性质相似
回答下列问题:
(1)“熔炼”的温度为1600℃,其中约20%的Al2O3反应生成烟气(主要成分为AlF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浸渣的主要成分为CaSO4、____________
(3)加入氨水中和酸浸液,若将pH调至8~9,“沉铍”时产生的沉淀物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4)“沉铍”后将滤渣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提高pH进行“除铁”,铍元素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然后加适量水稀释进行“水解”,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为高氟铍矿,需在“沉铍”前进行“除氟”。工业上“除氟”是加入10%的氨水,并控制一定的条件,使氟与铝铁形成共沉淀物而除去。根据如图实验数据,选择的实验条件为pH=______,水浴加热温度T=______℃
(6)氧化铍粗产品含有一定量的硫酸盐会影响铍的后续冶炼,可用碳酸盐脱除,发生反应:
CaSO4(s)+Na2CO3(aq)===CaCO3(s)+Na2SO4(aq)。通过计算反应的K值说明用碳酸钠脱硫酸根反应的程度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铍及其化合物】答案
1.A。解析:A.Al3+半径小,不能容纳6个氮原子和它配位,则不能在水中与氨形成配合物,A项错误;
B.BeCl2和AlCl3属于分子晶体,而MgCl2属于离子晶体,则BeCl2和AlCl3的熔点都比MgCl2的低,B项正确;
C.Be(OH)2和Al(OH)3均为两性氢氧化物,则均可表现出弱酸性,C项正确;D.Be和Al的氢化物与酸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氢气,则都不能在酸中稳定存在,D项正确;答案选A。
2.A
3.C。解析:A.在一定条件下能形成化合物Na2[Be(OH)4],说明铍和铝相似,因此氧化铍是两性氧化物,既能跟强酸反应又能跟强碱反应,故A错误;B.在一定条件下能形成化合物Na2[Be(OH)4],说明铍和铝相似,因此氢氧化铍不易溶于水,故B错误; C.在一定条件下能形成化合物Na2[Be(OH)4],说明铍和铝相似,既能跟强酸反应又能跟强碱反应生成氢气,故C正确;D.Na2[Be(OH)4]溶液是强碱弱酸盐的溶液,故溶液呈碱性,故D错误;答案选C。
4.C。解析:A.Be与Al的性质相似,则Be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e+2NaOH+2H2O===Na2[Be(OH)4]+H2↑,生成H2,故A正确;B.BeO、Be(OH)2类似Al2O3和Al(OH)3,均难溶于水,故B正确;C.AlCl3和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H)4],则BeCl2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Be(OH)4],故C错误;D.Al2(SO4)3溶液呈酸性,,则BeSO4为强酸弱碱盐,水解溶液呈酸性,故D正确;故选:C。
5.A。解析:绿柱石的主要成分Be3Al2(SiO3)6,可表示为3BeO Al2O3 6SiO2,由流程可知,烧结时发生Be3Al2(SiO3)6+2Na3FeF63Na2BeF4+Al2O3+Fe2O3+6SiO2,碾碎、水浸后,再过滤,分离出滤渣为Al2O3、Fe2O3、SiO2,滤液中加入NaOH生成Be(OH)2沉淀,若NaOH过量、则氢氧根与Be(OH)2反应结合成Be(OH),降低Be的产率,Be(OH)2煅烧得BeO,BeO与C、Cl2反应得到BeCl2、CO,电解NaCl-BeCl2熔融混合物制备金属铍,沉氟时发生12NaF+Fe2(SO4)3===2Na3FeF6↓+3Na2SO4,难溶物循环利用,据此分析解题。A.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充分、浸取效率越高,则提高烧结后的水浸效率可以将烧结固体粉碎处理,A正确;B.氢氧根与Be(OH)2反应结合成Be(OH),则对过滤1后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不利于Be元素的沉淀,B错误;C. “沉氟”反应为12NaF+Fe2(SO4)3===2Na3FeF6↓+3Na2SO4,则离子方程式为:3Na++6F-+Fe3+===Na3FeF6↓,C错误;
D. 工业上电解NaCl-BeCl2熔融混合物制备金属铍,Be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故在阴极析出金属铍,D错误;答案选A。
6.(1)
(2)快速冷却
(3)无明显现象
(4)BeA2(HA)2+6NaOH===Na2[Be(OH)4]+4NaA+2H2O 反萃取
(5)增强熔融氯化铍的导电性
(6)Be4O(CH3COO)6
解析:本题是化工流程的综合考察,首先铝硅酸盐先加热熔融,然后快速冷却到其玻璃态,再加入稀硫酸酸浸过滤,滤渣的成分为H2SiO3,“滤液1”中有Be2+和Al3+,加入含HA的煤油将Be2+萃取到有机相中,水相1中含有Al3+,有机相为BeA2(HA)2,加入过量氢氧化钠反萃取Be2+使其转化为Na2[Be(OH)4]进入水相2中,分离出含NaA的煤油,最后对水相2加热过滤,分离出Be(OH)2,通过系列操作得到金属铍,据此回答。
(1)基态Be2+的电子排布式为1s2,其轨道表达式为。
(2)熔融态物质冷却凝固时,缓慢冷却会形成晶体,快速冷却会形成非晶态,即玻璃态,所以从“热熔、冷却”中得到玻璃态,其冷却过程的特点为:快速冷却。
(3)“滤液1”中有Be2+和Al3+,加入含HA的煤油将Be2+萃取到有机相中,则水相1中含有Al3+,则向过量烧碱的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水相1的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无明显现象。
(4)反萃取生成Na2[Be(OH)4]的化学方程式为BeA2(HA)2+6NaOH===Na2[Be(OH)4]+4NaA+2H2O,滤液2的主要成分为NaOH,可进入反萃取步骤再利用。
(5)氯化铍的共价性较强,电解熔融氯化铍制备金属铍时,加入氯化钠的主要作用为增强熔融氯化铍的导电性。
(6)由题意可知,该配合物中有四个铍位于四面体四个顶点上,四面体中心只有一个O,Be与Be之间总共有六个CH3COO-,则其化学式为:Be4O(CH3COO)6。
7.(1)+2
(2)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浸取率 SiO2
(3)(NH4)2SO4
(4)BeO+Cl2+CCO+BeCl2
(5)10
解析:绿柱石煅烧生成氧化物,浓硫酸浸取,SiO2不溶于硫酸,残渣是SiO2,加硫酸铵调节pH=1.5除去铝离子,加入氨水调节pH=5.1除去铁离子,再加入氨水到pH=8.0生成Be(OH)2沉淀,滤液硫酸铵循环利用。
(1)按照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Be的化合价为+2价;
(2)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浸取速率,提高浸取率;残渣的成分是不溶于酸的SiO2;
(3)最后的滤液中的硫酸铵可以在除铝步骤中循环利用;
(4)BeO、Cl2与足量C在600~800°C生成BeCl2同时生成CO,化学方程式为BeO+Cl2+CCO+BeCl2 ;
(5)设Be(OH)2的溶度积常数为Ksp,K=c(Be2+)×c2(OH-),c(Be2+)=,当pH=8.0时,c(OH-)=10-6mol/L,铍损失浓度为c(Be2+)=mol/L,当pH=8.5时,c(OH-)=10-5.5mol/L,铍损失浓度为c(Be2+)=mol/L,损失降低至原来的10%。
8.(1)将绿柱石转化为CaO Al2O3 3SiO2、CaO 3BeO SiO2,改变其晶体结构,使其能够溶于硫酸溶液
(2)SiO2、CaSO4
(3)KSCN溶液
(4)2Fe2++H2O2+2H+===2Fe3++2H2O Fe3++3NH3·H2O===Fe(OH)3+3NH
(5)10-21.2
(6)Be(OH)2+2OH-=[Be(OH)4]2-
(7)
解析:绿柱石(主要含有3BeO Al2O3 6SiO2,还含有FeO和 Fe2O3等杂质)和CaO混合在高温下熔炼,发生反应:3BeO Al2O3 6SiO2+2CaO===CaO Al2O3 3SiO2+CaO 3BeO SiO2+2SiO2,再用硫酸酸浸生成硫酸铝、硫酸铁、硫酸铍,滤渣1中除了SiO2外还含有CaSO4,向滤液滴加硫酸铵生成滤渣2为NH4Al(SO4)2·12H2O,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H2O2溶液,将Fe2+氧化为Fe3+,用氨水调pH使Fe3+转化为氢氧化铁,过滤后滴加氨水生成氢氧化铍,除杂煅烧生成氧化铍。
(1)绿柱石无法直接酸浸溶解是由于其晶体结构具有特殊性,则“熔炼”时加入生石灰的目的是:将绿柱石转化为CaO Al2O3 3SiO2、CaO 3BeO SiO2,改变其晶体结构,使其能够溶于硫酸溶液。
(2)由分析可知,滤渣1中除SiO2,还含有CaSO4。
(3)“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NH4Al(SO4)2·12H2O。检验其中是否含有Fe3+的操作:先将“滤渣2”加水溶解,再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不变红,则说明“滤渣2”中无Fe3+。
(4)向滤液中加入H2O2溶液的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H2O2+2H+===2Fe3++2H2O,加入氨水调pH使Fe3+转化为氢氧化铁,离子方程式为:Fe3++3NH3·H2O===Fe(OH)3+3NH
(5)在常温下,Be2+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为5.9,c(OH-)= ,c(Be2+)=10-5mol/L,则。
(6)Be和Al的化学性质有相似的地方,“沉铍”时,若选用氢氧化钠溶液可能造成的影响是Be(OH)2能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生成Na2[Be(OH)4],离子方程式为:Be(OH)2+2OH-===[Be(OH)4]2-。
(7)二聚体分子(BeCl2)2中Be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说明其为平面结构,Be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Cl原子和Be原子之间形成配位键,则二聚体分子的结构为。
9.(1)增大固体的表面积,提高水浸的浸取率 
(2)2Na3FeF6+Be3Al2(SiO3)63Na2BeF4+Fe2O3+Al2O3+6SiO2 
(3)若NaOH溶液过量,Be(OH)2沉淀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Be(OH)4 
(4)4.0 
(5)3Na++6F-+Fe3+===Na3FeF6↓ 
(6)增强导电性;BeCl2(熔融)Be+Cl2↑
解析:(1) “操作1”是粉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从而提高水浸的浸取率。(2) 750 ℃烧结时,Na3FeF6与绿柱石作用生成易溶于水的Na2BeF4,且“滤渣1”中含有铁、铝、硅的氧化物,故还生成Fe、Al、Si的氧化物。(3) Be2+可与过量OH-结合成Be(OH),为防止Be(OH)2被NaOH溶解生成Na2Be(OH)4,所以NaOH不能过量。(4) 已知Ksp[Be(OH)2]=4.0×10-21,室温时0.40 mol/L Be2+开始沉淀时c(OH-)== mol/L=1.0×10-10 mol/L,c(H+)== mol/L=10-4 mol/L,溶液的pH=-lg10-4=4.0。(6) 工业上电解NaCl-BeCl2熔融混合物制备金属铍,选用加入熔融氯化钠的目的是增强导电性,电解时总电解反应方程式为BeCl2(熔融)Be+Cl2↑。
10.(1)Na2SiO3、Na2BeO2 BeO+4H+===Be2++2H2O
(2)②④⑤③ 增强熔融盐的导电性
(3)MnO2+CuS+2H2SO4===S+MnSO4+CuSO4+2H2O
(4)Fe(OH)3 8.0
解析:(1)由信息ⅰ知,BeO是两性氧化物,可与NaOH溶液反应,但CuS、FeS不与NaOH溶液反应,SiO2是酸性氧化物,可与NaOH溶液反应,因此滤液A中主要成分是过量的NaOH及生成的Na2SiO3、Na2BeO2。由AlO与盐酸反应可推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eO+4H+===Be2++2H2O。(2)先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得到 Be(OH)2 沉淀,过滤、洗涤后再将沉淀溶解在适量的盐酸中,相应操作步骤为②④⑤③。BeCl2只能微弱地电离,故加入强电解质NaCl可增强熔融盐的导电性。(3)由题给信息可先写出MnO2+CuS+H2SO4―→S+ MnSO4+CuSO4+H2O,配平即可。(4)Fe3+开始形成沉淀时c(OH-)= mol·L-1≈1.7×10-12mol·L-1,同理可求出Mn2+开始形成沉淀时的c(OH-)=1×10-6 mol·L-1,Cu2+开始形成沉淀时的c(OH-)=1×10-10 mol·L-1,故沉淀F是 Fe(OH)3。为得到尽可能多的Cu2+,溶液的pH越大越好,但pH增大过程中不应出现Mn(OH)2沉淀,结合前面的计算知溶液的pH最大为8.0。
11.(1)增大与硫酸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H2SiO3
(2)2Fe2++H2O2+2H+===2Fe3++2H2O C
(3)过量的NaOH溶液会溶解Be(OH)2(或不易确保Be2+沉淀完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4)分解反应高温下空气中的氮气、氧气都可与镁或铍反应,从而降低产率
(5)1.8×10-3ab(或 )
解析:
(1)将熔块粉碎能增大与硫酸的接触面积,提高酸浸时的反应速率;SiO2与石灰石高温下反应生成硅酸钙,硅酸钙在用硫酸进行酸浸时生成H2SiO3沉淀。
(2)步骤③中加入H2O2的目的是把Fe2+氧化为Fe3+,便于铁杂质的除去,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从滤液1中得到的沉淀为Fe(OH)3、Al(OH)3,调节PH既要Fe3+和Al3+沉淀完全又不能使Be2+沉淀,根据几种金属阳离子的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表可知,合理pH为5.0~5.2。
(3)Be和Al性质相似,用NaOH溶液来沉淀Be2+会导致Be(OH)2被溶解,不宜使用NaOH溶液来沉淀Be2+;对溶液进行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可以得到(NH4)2BeF4固体。
(4)步骤⑥中(NH4)2BeF4通过分解反应生成BeF2;步骤⑦中,空气中含有氮气和氧气,氮气和氧气都能与镁或铍发生反应,降低Be的产率。
(5)根据题知条件可得铍铜合金的质量==1.8×10-3ab(或 )吨。
12.(1)4 3 2O2 8 2 8 8 4
(2)H2SiO3 或H4SiO4
(3)B
(4)3.1≤a<6.0(或其他合理答案)
(5)1.25×10-20
(6)Y3++3NH3 H2O===Y(OH)3↓+3NH
(7)蒸发结晶时,向溶液中持续通入HCl气体 (或在HCl气流中加热蒸干)
(8)电解法好,同时能得到工业原料Cl2 (热还原法好,操作简单,不产生有毒气体,或其它合理答案)
解析:钇矿石与NaOH共熔生成Y(OH)3 、Fe2O3 、Na2SiO3 和Na2BeO2 ,“水溶”后Na2SiO3 和Na2BeO2溶于水成为滤液I的主要溶质,Y(OH)3 、Fe2O3不溶,则过滤得到滤渣I的成分为Y(OH)3 、Fe2O3;向滤液I加入过量盐酸,Na2SiO3与盐酸反应转化为硅酸沉淀,Na2BeO2具有与偏铝酸钠相似的性质,则与过量盐酸反应后转化为BeCl2,因此滤渣II为H2SiO3 或H4SiO4,滤液II为BeCl2、NaCl和过量的HCl,再加入过量氨水,分离Be元素,会生成Be(OH)2沉淀,再加过量盐酸,得到纯净的BeCl2最后获得副产物Be;另一方面,滤渣I经过稀盐酸溶解后得到YCl3和FeCl3,滴加氨水条件pH,便于分离沉淀Fe元素,得到的滤液中YCl3经氨水调节适当pH沉淀得到Y(OH)3,最终高温得到Y2O3。
(1)钇矿石Y2FeBe2Si2O10中,Y显+3价,Be显+2价,Si显+4价,则根据化合物的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Fe的化合价为+2价,与NaOH共熔时需要氧气的参与将Fe元素转化为Fe2O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规律结合已知的产物可得,其化学方程式为:4Y2FeBe2Si2O10+32NaOH+O2 8Y(OH)3+2Fe2O3+8Na2SiO3+8Na2BeO2+4H2O;
(2)滤渣Ⅱ的主要成分为H2SiO3 或H4SiO4;
(3)加入试剂A的目的是为了沉淀Be(OH)2,根据已知ⅱ可知,需要加入弱碱,B项正确,故选B;
(4)用氨水调节pH=a,目的是为了沉淀Fe3+,便于与Y3+分离,根据已知给出的Fe3+、Y3+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表数据可以看出,pH的范围为:3.1≤a<6.0(或其他合理答案);
(5)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25×10-20;
(6)滤液Ⅲ中Y3+加入氨水会生成Y(OH)3,其离子方程式为:Y3++3NH3 H2O===Y(OH)3↓+3NH;
(7)BeCl2类似于氯化铝溶液,蒸干时可能会发生水解,因此要想得到BeCl2固体,蒸发结晶时,向溶液中持续通入HCl气体(或在HCl气流中加热蒸干);
(8)电解法好,同时能得到工业原料Cl2(或热还原法好,操作简单,不产生有毒气体,或其它合理答案)
13.(1)SiO2
(2)(NH4)2SO4+Al2(SO4)3+24H2O===2[(NH4)Al(SO4)2·12H2O]
(3)在滤液中加入适量H2O2,再加适量氨水调整的pH≥3
(4)Be(OH)
(5)SiO2+4NH4HF2===SiF4↑+4NH4F+2H2O
(6)防止Be和Mg被氧化增强熔融盐的导电性
(7)1.8×10-3ab
(8)B
解析:用稀硫酸溶解含铍矿绿柱石,其中BeO、Al2O3、Fe2O3和FeO均能溶于酸,而SiO2不溶于酸且不溶于水,经过滤,滤渣Ⅰ为SiO2,而滤液中主要含有Be2+、Al3+、Fe3+、Fe2+及过量的酸,滤液中加入(NH4)2SO4有铝铵矾[(NH4)Al(SO4)2·12H2O]析出,经过过滤除去,达到除铝的目的,继续向所得滤液中加入加入适量H2O2氧化Fe2+,再加适量氨水调整的pH,使溶液中Fe3+完全转化为Fe(OH)3沉淀,再过滤除去,达到除铁的目的,再向滤液中加入氨水、HF,得到(NH4)2BeF4,高温分解得到BeF2,加入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Be,以此解答该题。
(1)由分析知,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SiO2;
(2)向含Al3+的滤液中加入(NH4)2SO4有铝铵矾[(NH4)Al(SO4)2·12H2O]析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Al2(SO4)3+24H2O=2[(NH4)Al(SO4)2·12H2O];
(3)已知,当c(Fe3+)=1×10-5mol/L时,c(OH-)=mol/L=1×10-11mol/L,此时溶液pH=3;则“除铁”过程要求先氧化Fe2+,再调节溶液pH≥3,使Fe3+完全转化为Fe(OH)3沉淀,在不引入新的杂质的前提下,正确操作应为向滤液中加入适量H2O2,再加适量氨水调整的pH≥3;
(4)Be(OH)2能溶于NaOH溶液,则 “沉铍”过程中,若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Be(OH)2会溶于NaOH生成Na2[Be(OH)4],即铍的存在形式是Be(OH)
(5)用NH4HF2代替HF用于雕刻玻璃,即SiO2能与NH4HF2反应生成SiF4和NH4F,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4NH4HF2===SiF4↑+4NH4F+2H2O;
(6)Be和Mg易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则采用氟化铍镁热还原法制取铍需要真空环境,达到防止Be和Mg被氧化的目的;氯化铍在融熔态时较难电离,在电解过程中需要加入等量的NaCl,可增强熔融盐的导电性;
(7)根据原子守恒,依据已知条件1t该绿柱石理论上能生产含镀量2%的镀铜台金=1.8×103abg=1.8×10-3abt;
(8)当溶液pH在7~10左右、温度30℃时溶液中c(Be)最低,即净化效果最好,故答案为B。
14.(1)Al2O3+3CaF22AlF3↑+3CaO
(2)SiO2
(3)Fe(OH)3 Be(OH)2 Al(OH)3
(4)Be(OH)2+2OH-===Be(OH)
稀释使溶液的碱性变弱,Be(OH)水解,分离除去沉淀中的铝元素
(5)495
(6)K===2.9×103,K值很大,说明转化反应程度很大
解析:含氟铍矿(主要成分为BeO、CaF2、Al2O3、Fe2O3、SiO2及少量的硫酸盐)经过熔炼,发生反应Al2O3+3CaF22AlF3↑+3CaO,“熔炼”后的主要成分BeO、CaF2、Al2O3、Fe2O3、SiO2、CaO与硫酸反应,因SiO2与硫酸不反应,而CaSO4微溶于水,则“酸浸”除去二氧化硅等,“酸浸”后滤液中的离子主要为H+、Fe3+、Be2+、Al3+、SO42-等,“沉铍”后Fe3+、Be2+、Al3+转化为沉淀Fe(OH)3、Be(OH)2、Al(OH)3,加入氢氧化钠后Be(OH)2、Al(OH)3溶解生成Be(OH)、[Al(OH)]并除去氢氧化铁,最后加适量的水稀释使溶液的碱性变弱,让Be(OH)水解转化为Be(OH)2水解得到氢氧化铍。
(1)根据元素守恒分析,Al2O3转化为烟气AlF3,应为Al2O3与CaF2发生复分解反应:Al2O3+3CaF22AlF3↑+3CaO。
(2)“熔炼”后适当冷却加入硫酸进行“酸浸”,主要是含氟铍矿中各种氧化物BeO、CaF2、Al2O3、Fe2O3、SiO2、CaO与硫酸反应,因SiO2与硫酸不反应,而CaSO4微溶于水,故浸渣的主要成分为CaSO4、SiO2。
(3)酸浸后滤液中的离子主要为H+、Fe3+、Be2+、Al3+、SO42-等,加入氨水中和酸浸液,pH调至8~9时,Fe3+、Be2+、Al3+转化为沉淀Fe(OH)3、Be(OH)2、Al(OH)3。
(4)“沉铍”后将滤渣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提高pH进行“除铁”,因Fe(OH)3不与氢氧化钠反应,Be(OH)2、Al(OH)3性质相似为两性氢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发生Be(OH)2+2OH-===Be(OH)、Al(OH)3+OH-===[Al(OH)]将Fe(OH)3分离,溶液中阴离子主要是Be(OH)、[Al(OH)],后加适量水稀释进行“水解”,根据流程中的得到的信息“水解”目的是得到Be(OH)2,故说明流程中加适量的水是稀释使溶液的碱性变弱,让Be(OH)水解转化为Be(OH)2,分离除去沉淀中的铝元素。
(5)若为高氟铍矿则“酸浸”后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氟离子,氟离子浓度偏大会与Be2+形成配合物溶于水而增加了铍的损失率,因此需在“沉铍”前进行“除氟。根据题目信息工业上“除氟”是加入10%的氨水,并控制一定的条件,使氟与铝铁形成共沉淀物而除去。图1明显在pH=4时F、Al、Fe的沉淀率高,但pH高于4时,铍的损失率增大,故实验条件为pH=4,由图2看出温度在95℃后杂质离子的除去率高,故水浴加热温度为95℃。
(6)反应:CaSO4(s)+Na2CO3(aq)===CaCO3(s)+Na2SO4(aq)的K===2.9×103,因为K值很大,说明CaSO4(s)+Na2CO3(aq)===CaCO3(s)+Na2SO4(aq)反应程度很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