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情感》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话题:情感》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16 09:3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话题:情感》
一、基础知识
1.【题目】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官邸(dǐ)  花翎(línɡ) 歼灭(qiān) 砰然(pēnɡ)
B.勋绶(shòu)
怯场(qiè)
怜悯(mǐn)
袒露(tǎn)
C.纤细(xiān)
谄媚(chǎn)
迸流(bìnɡ)
妥帖(tiē)
D.肖像(xiāo)
耽搁(dān)
战栗(zhàn)
要点(yào)
【答案】B
【解析】A项“歼”应读jiān,C项“迸”应读bènɡ,D项“肖”应读xiào。
【考点】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难度】基础题
【题型】单选题
2.
【题目】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时时徜徉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天地里,体会最细微的感情,捉摸奈人寻味的思想,感受铿锵的节奏和婉转悠扬的韵律。
B.一个人年纪大了而又荒唐起来以至于佘账的时候,不知怎的,他决不佘格斯拉兄弟的账。
C.沉缅于希望的幻觉是人的天性,我们有闭目不愿正视痛苦的倾向,有倾听海妖惑人歌声的倾向,那是能将人化为禽兽的歌声。
D.群众看见伽西莫多赤裸的驼背,突起的胸脯,长着许多硬皮和汗毛的肩膀,就爆发出一阵哄笑。
【答案】D
【解析】A.
“奈人寻味”应为”耐人寻味”;B.
“佘账”应为”赊账”;C.”
沉缅”应为”沉湎”。
【考点】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难度】基础题
【题型】单选题
3.【题目】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作者可能想借助时代背景的模糊,来描摹出人与动物间有可能恒久存在的亲情状态,成为一个物质匮乏世界里人与动物之间永远温情的慰藉。
B.小说的笔法清淡自然,作者以情感在人与动物之间的双向流动,明晰地传达着一种超越人畜之界的美丽情感,集中表达着情感与贫困的较量。
C.小说中,作者在阿隆三天三夜后走出草堆时描写了一段阿隆眼中的夜空景色,表达了阿隆的幸福之感。
D.小说中,作者在描绘山羊兹拉特这一形象时,运用了拟人手法,如“疑问的眼光”“好象又想通了”等,生动地传达了兹拉特的情感。
E.一场患难之后,勒文全家和山羊兹拉特之间的情感加深了,但人们还只是把它当成动物看待,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答案】BE
【解析】B、“明晰”不当,应是“不留痕迹”;
E他们的情感已经超越了人与动物这一有着内在等级的阶段,获得了与人平等的地位。
【考点】15.1.3
掌握小说主题,了解作品的价值意义
【难度】基础题
【题型】多选题
4.【题目】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A.在远处,天的尽头一片彩光。我怀疑自己看见海市蜃楼,但又觉得那还是一片彩虹而已。我的双眼模糊,有如隔岸观火,什么也看不清楚。
B.近来交通事故和矿难不断出现,矿难使很多人失去生命。交通事故和矿难此起彼伏,接连发生,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C.尽管没有周杰伦的酷,没有比尔·盖茨的富,但我们并不自惭形秽,因为我们拥有最宝贵的财富——青春。
D.遭受地震海啸的印尼苏门答腊岛的实武牙
( http: / / www.21cnjy.com )市,整个城市一度人去楼空。近日,居民们陆续返回家园,这座海棠城市开始故态复萌,恢复昔日的生活景象。
【答案】C
【解析】A项:“隔岸观火”,比喻见人有危难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援助而采取看热闹的态度。望文生义。B项:“此起彼伏”这里起来,那里落下。形容连续不断。常用来形容声响、浪潮、斗争、势力等。用错对象,也不合实情。D项:“故态复萌”,旧日的习气或老毛病重新出现。含贬义。感彩不当。
【考点】4、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难度】基础题
【题型】单选题
5.【题目】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B.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除了要尽力争取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内外投资,建设好基础设施,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之外,搞好节水农业,办好乡镇企业,也是能否发展西部经济的一条重要的路。
C.在公元九世纪到十一世纪的海洋上,可以在汹涌的波涛中自由驰骋的恐怕只有维京人了。
D.电子工业要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是十分重要的。
【答案】C
【解析】A
“事件”可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处理”搭配,但不能与“批评教育”搭配;B去掉“能否”;D句式杂糅“关键在于……造就……人才”或“加速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应删去“是十分重要的”。
【考点】5、辨析并修改病句
【难度】中档题
【题型】单选题
6、【题目】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拉姆则山像母亲一样敞开胸怀,守在东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说:天下之至柔征服了天下之至刚。
①当折曲和雅曲在郭达山脚相会时
②雅曲从北边蜿蜒而来
③当雅曲用柔情的双手牵起狂放的折曲时
④粗犷而浩荡
⑤折曲从南边的雪中奔腾而出
⑥袅娜而幽静
A.①③④⑤⑥②
B.⑤④②⑥①③
C.①③⑤④②⑥
D.④⑤⑥②①③
【答案】B
【解析】从语意关系角度看,⑤④要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连,④写出了⑤的特点,②⑥要相连,⑥写出了的②特点:从语句的前后照应来看,⑤④放前,②⑥在后,与①句中的“折曲”在前,“雅曲”在后的语序对应;再结合上下文,③与结尾句内容对应,故③放句末。
【考点】9.1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
【难度】基础题
【题型】单选题
二、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7-10题。
泪为谁流
夜,黑得出奇,静得怕人。一个佝偻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身躯,迈着蹒跚的步伐,走向那片既熟悉又陌生的玉米地。是父亲。一副挺拔的腰板,眨着智慧的眼睛,藏在那片既陌生又熟悉的玉米地。是儿子。父亲是慈爱的父亲,为了儿子有出息,他起早贪黑,辛苦劳作,供儿子上学。儿子是懂事的儿子,为了父亲的期望,他废寝忘食,刻苦学习,来报答父亲。听到儿子考上大学的消息,父亲布满皱纹的老脸绽放出了光彩,似乎突然间高大了许多。看着父亲欣喜若狂的样子,儿子充满朝气的小脸笑得更加甜了,仿佛幸福的大道已铺好。然而,大笔的学费怎么办?多年来,父亲一直东挪西借,几亩薄田根本不够儿子那已经很节约的花销。父亲双眉紧锁。儿子不忍让父亲陪笑、求人,故作镇静地说:“我不念了,没用!”“啥?”父亲跳起来,双眼瞪得大大的。身子微微发抖,齿缝间蹦出一个字:“念!”“啊!”儿子清醒了。父亲辛辛苦苦,为的就是今天,如果不念,父亲会更伤心。
佝偻的身躯移进了玉米地,布满老茧的手慢慢地伸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那熟悉的玉米棒子。那是他的希望。挺拔的腰板深吸了一口气,握惯笔管的手抖动着抓紧落尽叶子的枯树棒子。那是他的怒气。一声闷哼,长老茧的手从玉米棒子上滑了下来,父亲的头在流血!一声惊呼,握笔管的手已不能再抓住枯树棒子,儿子两眼直直的。来不及清楚这一切,佝楼的身躯缓缓倒下。
想不到失手铸成大错,挺拔的腰板“扑通”坐地……
夜,静得怕人,黑得出奇。猛然间,电闪雷鸣。黑得出奇的夜异常恐怖。
片刻间,风雨大作。……父亲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为了儿子:在农闲时节外出打工。活虽累,钱却少,至少能给儿子买点好吃的,来补养一下儿子虽高大却瘦弱的身子。父亲攥了攥枯瘦的手。
儿子是为了父亲:在放假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看护田地。夜虽黑,胆虽小,为了能让他日归家的父亲看到自己的庄稼没受损害而露出笑容。儿子咬了咬雪白的牙。父亲是合格的父亲。精心的他舍不得花车费,步行三十里,摸黑到家的情况下也不忘到自家的玉米地看看。儿子是称职的儿子。眼尖的他在发现有人闪入玉米地后,顾不得害怕,抡起了木棒,他不能让父亲苦心经营的成果被人偷走。于是,独生子的满腔怒气化作对父亲的当头一棒……
夜,更静了,有的只是那雨声:嘀嗒,嘀嗒……不,这不是雨!这是老天在流泪!
7.【题目】整个故事以“黑夜”为背景,文中多次描写黑夜的景象,其用意有哪些?
【答案】①为小说定下一个凄凉的基调。或:渲染了悲剧的气氛。
②交待悲剧产生的客观原因。
【解析】可结合着环境描写的几个常用的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及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分析,“静得怕人,黑得出奇”“
异常恐怖”预示着不好的情景,故起着渲染悲剧的气氛;因为黑夜,儿子看不清来人的面容,父亲不能发现玉米地里藏着的人,故交待了悲剧的客观原因。
【考点】15.1.4
欣赏小说的环境描写,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难度】基础题
【题型】解答题
8.【题目】“父亲是合格的父亲。”纵观全文,父亲的“合格”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①宽厚仁慈,充满父爱;②勤劳俭朴,节衣缩食,供儿子读书;③身在乡野,目光远大,以培养儿子成才为已任。
【解析】可先总体把握父亲形象,再结合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父亲的言行举止及描写、评价性句子等来概括,由“慈爱”“起早贪黑,辛苦劳作”可得出“勤劳俭朴、慈爱”的形象;为了让儿子出息而辛苦自己,可体现出父亲培养儿子的奉献精神。
【考点】15.1.1
欣赏人物形象,揭示人物个性特征及作用
【难度】中档题
【题型】解答题
9.
【题目】小说以“泪为谁流”作标题,其含义是什么?
【答案】老天爷为这对父子在生活的泥沼中相互理解,相互关爱,苦苦挣扎的意志与真情感动得流泪。(或:老天为这对父子在生活中的悲剧结局而流泪)
【解析】“谁”是指父子,“泪”可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着小说中父子的形象、情感及悲剧结局作答,“父亲是为了儿子”“
儿子是为了父亲”体现出父子的相互理解和关爱的真挚情感,结局的悲哀感动了上天而泪流。
【考点】15.1.3
掌握小说主题,了解作品的价值意义
【难度】中档题
【题型】解答题
10.【题目】探究本小说运用的表现手法。
【答案】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答案不强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致,能言之有据,自圆其说即可。小说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有:①对举(或对应),将对父亲和儿子的描写两两对举,使父子二人的形象更加鲜明;②倒叙,产生悬念,扣人心弦;③烘托,让黑夜烘托悲剧的色彩;④诗化的语言,使小说充满了抒彩等等。
【解析】可结合着具体的语句分析运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现手法,如“父亲是为了儿子”“
儿子是为了父亲”两处的描写,是运用了对举的表现手法;文章第一段先父子分别进入玉米地,转而叙述对过去的回忆,运用的是倒叙的手法,起到设置悬念,扣人心弦的作用;文中多次描写黑夜的环境,是采用烘托的手法,来烘托悲剧色彩等等。
【考点】15.1.5
鉴赏小说的表达技巧,了解其作用和效果
【难度】较难题
【题型】解答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