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青岩贵璜中学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3月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贵阳市青岩贵璜中学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3月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7 10:37:06

文档简介

贵阳市青岩贵璜中学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3月质量监测
语文试卷
一、书写水平(5分)
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
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有人说,贵州之贵,拆开就是“中国的一个宝贝”,故贵州又
被解读为“宝贝之州”。如今的贵州已从偏口①
、闭塞的
西南腹地,成为西南陆路交通枢纽,更成为一个备受属自的旅
游胜地。在贵州旅行,你可以徜徉花海,感受自然的tiánj门g

;你可以放慢脚步,感受村寨的古朴。走进贵州,你
会感受到江河画卷的气势磅薄,感受到水书文字、侗歌带来的
心灵震hàn③
,感受到长桌餐宴的欢乐氛围;走进贵州,
你会在令人叹为观止的风景中流连忘返,在悠扬动听的侗歌中
翩翻翩起舞,在大彻大悟的美食中品味生活。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
词。(4分)
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顶是(
)(3分)
A.闭塞
B.磅礴
C.叹为观止
D.大彻大悟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①微君之躬,
(《式微》)

,如三月兮!(《子衿》)
③无为在歧路,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湍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
丞相》)
⑤兼葭萋萋,
。(《蒹葭》)
⑥①满心话
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贺敬之
《回延安》)
⑦《关雎》中以雕鸠鸟和鸣起兴,引出男女倾慕之情的诗向
是:
⑧置身于青草碧透、花瓣纷飞的美景中,我们会情不自禁地
想到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名句: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
命家。
B.元宵节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有吃元宵、划龙舟
等习俗。
C.《回延安》借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一韵
到底。
D.小说《灯笼》的作者吴伯箫,原名熙成,我国散文家、教
育家。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
6.下面名著片段选自《经典常谈》中的
(3分)
在人家门头上,在小孩的帽饰上,我们常见到八卦那种
东西。八卦是圣物,放在门头上,放在帽饰里,是可以辟邪
的。辞邪还只是它的小神通,它的大神通在能够因往知来,
预言吉凶。算命的,看相的,卜课的,都用得着它。他们普通
只用五行生克的道理就够了,但要详细推算,就得用阴阳和
八卦的道理。八卦及阴阳五行和我们非常熟习,这些道理直
到现在还是我们大部分人的信仰,我们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
不知不觉之中被这些道理支西配着。
A.《〈说文解字〉第一》
B.《〈周易〉第二》
C.《〈尚书》第三》
D.《〈诗经〉第四》参考答案:
一、书写水平(5分)
1.略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2.(4分)①僻②恬静③撼
3.(3分)D
4.
(10分)

胡为乎泥中②一
日不见③儿女共沾巾

欲济无舟楫⑤白露未晞⑥登时
⑦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⑧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5.A(3分)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6.B(3分)
7.(2分)
示例:读了《〈说文解字〉第一》之后,我知道了仓颉造字的传
说和汉字的演变,以及秦始皇为统一文字所作的贡献,还理
解了“六书”中的四个造字条例和两个用字条例。阅读该篇
章对我今后识记生字有帮助。
8.B(3分)
9.A(3分)
10.(4分)
①守岁是“辞旧迎新”。②守岁其实是看守住属于自己的时
间与生命,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之情。③守岁是以一种特殊
的风俗完成岁月的转换,并与天地一年一度的“天人合一”。
(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11.(4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中国民俗文化现状
堪忧,很多民俗渐行渐远。民俗不仅能丰富人们的生活,也
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所以要努力去传承好。
(意对即可)
12.A(3分)
13.B(3分)
14.(4分)
①年轻一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认同(2分);②“新
中式”满足了当代年轻人时尚化、简约化的个性需求
(2分)。
15.(4分)
示例:汉服确实能彰显中华文化之美,但汉服作为中小学校
服,我认为不可行(1分)。第一,汉服穿着强调稳重端庄的
仪态,容易束缚当代青少年的活泼天性(1分);其次,汉服
制作流程较多,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不宜统一推广(1分);
第三,中小学生正值发育期需要充足的运动量和活动量,校
服应耐脏耐磨,方便运动,汉服难以达到这一要求(1分)。
16.c(3分)
17.(4分)
作者听到古今人文胜景因战乱人祸而荒废苍凉,为世事变
迁、战争残酷、名景被毁而惆怅。
18.B(3分)
【参考泽文】从除州驿向西南出发,经过平皋后大约三里,
远远望见丰山连绵雄伟,高出琅琊其他山峰。当地人指着说:
山下有深幽的山谷,地形低洼,四面都是山,中间有一处紫微
泉,是宋朝时欧阳修先生主持挖掘的。紫微泉往上十多步就是
丰乐亭,丰乐亭往东几百步就是醒心亭。从醒心亭拐弯向西
(就可以)进入天宁寺。现在全都废弃了,只有苍凉的烟雾荒草
罢了。我听了他的话,为此惆怅了许久。
又向西走了大约三里,有泉水从两山之间流泻出来,分成了
几条水道向下流去,叫作让泉。流水潺潺,非常清澈,能够照见
人的头发。再往前走,靠着岸边有一个亭子,叫渐入佳境,现在
已经废弃了,只剩下四个大大的字在崖石上刻着。沿着溪流往
上走,经过薛老桥,就到了醉翁亭。醉翁亭早就荒废了,名人石
刻非常多,(但是)战乱后焚烧成了白土,几乎没有了。醉翁亭后
的四贤堂也废弃了。醉翁亭旁边有一处玻璃泉,又叫作六一泉,
有一根石栏杆压在上面,石栏杆下还压着一块大石头,大石头中
间有一个小孔让泉水流通,直径大约五六寸,用手捧水喝,(水
是)温的。
19.D(3分)
20.(4分)
自得其乐的样子。从首联“乐无为”看出诗人自得其乐,乐
在悠闲无事。从颈联“远举”“暂移”可以看出诗人并不急于
赶走鸣蝉,也不急于钓起惊走的池鱼,体现了诗人的随性和
自得其乐。从尾联“何藉世人知”看出诗人并不在意世人的
评价,诗没有“凄清寒冷”的氛围,所以“萧萧”解释为“自得
其乐的样子”更合理。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21.C(3分)
22.(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