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小升初语文分班试卷(四)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看拼音,写词语。(9分)
最爱六月的荷,亭亭立在水上。当朝阳初升,水雾zhēng róng( ),田田的荷叶如无尽的绿波,在风里zhāo yáo( ),叶与叶之间密密层层,几乎不留fèng xì( ),葵花初醒,打开huā náng( ),清香远溢。而黄昏的荷塘有着jié rán bù tóng( )的风景,夕阳yǐn tuì( ),红霞的yú huī( ),晕染在花的边沿,每一朵荷花都有着含羞的jiāo mèi( )。
2.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琴弦(xuán) 机械(xiè) 地域(yù) 奄奄一息
B.演绎(yìn) 严峻(jùn) 缰绳(jiāng) 头晕目眩
C.畏惧(wèi) 脏水(zāng) 压迫(pò) 举世闻名
D.分外(fēn) 绞刑(jiǎo) 魔鬼(mú) 含情默默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道数学题我百思不得其解,经老师一点拨才恍然大悟。
B.在学习和工作中,专心致志和锲而不舍都是迈向成功不可或缺的品质。
C.我们要正确面对困难和失败,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D.学校辩论赛上,王高同学语无伦次地逐一论述,把对手驳得哑口无言。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我猛然想起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然后开始紧张地忙着。
B.我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沙沙的洗衣声,感觉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
C.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惧的眼光害怕地瞅了瞅父亲。
D.在科学史上,通过我们不断探索,有可能发现真理。
5.把下面的句子连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椰林一眼望不到边,林中遍生青草。②在林的另一端,有一条莹洁的小河。③映在水中,连水也是浓绿色。④饭后在椰林中散步。⑤两岸的树木郁郁葱葱,绿得很浓。⑥水平如镜,水上有独木舟静静地横着。
A.④①②⑥⑤③ B.①④②⑥⑤③ C.④⑥⑤③①② D.②⑥⑤③④①
6.判断题。(4分)
(1)“关公”是《三国演义》里的人物,与刘备、张飞结义起兵,共建蜀汉大业。( )
(2)“宇航员、消防员、教练员、裁缝师傅”四个词语书写都正确。( )
(3)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置的节日,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
(4)“营商环境好,是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此句没有语病。( )
7.按要求写句子。(8分)
(1)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文言句子的意思)
(2)时间过得真快。(改成夸张句)
(3)写句子,用上两个表示“热闹”的意思的词语。
(4)你不喜欢书里说的这些事你干脆别读这本书(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二、填补下列古诗句的空白。(8分)
1.谁道人生无再少? 。
2.孤帆远影碧空尽, 。
3. ,远近高低各不同。
4. ,西出阳关无故人。
5.《十五夜望月》中委婉表达作者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 。
6.古诗词中,描写乡村特有景色的句子很多,请写出你印象最深的两句: , 。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3分)
小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调研报告
【材料一】本次调查的 是为了探讨互联网在小学生网民中的使用情况,家长是如何对待孩子使用互联网的,目前小学生网民使用互联网尤其是网络专属产品的现状如何以及小学生网民使用互联网对其学习和生活有何影响。
【材料二】调查的 是北京、上海和武汉三市的小学生及其家长。调查实施的 为2023年7月18日至7月31日.在三个城市共收集有效样本2400份,学生及家长分别1200份
【材料三】从本次调查所展现的数据可以得出 ,网络已经日益渗透到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小学生的上网行为等各方面也体现出其独特的表现形式。
1.以上材料是关于小学生互联网 的调研报告。(2分)
A.使用次数 B.使用时间 C.使用行为 D.使用效果
2.依次填入以上材料横线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结论 对象 目的 时间 B.目的 对象 时间 结论
C.目的 结论 时间 对象 D.对象 目的 结论 时间
3.本次调查的对象是 、 和 的小学生及其 。(2分)
4.本次调查的目的是( )(多选题)。(3分)
A.探讨小学生网民的人数。
B.探讨互联网在小学生网民中的使用情况。
C.家长对待孩子使用互联网的态度。
D.了解小学生每天使用互联网的时间。
E.小学生网民使用互联网、网络专属产品的现状。
F.小学生网民使用互联网对其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5.“网络已经日益渗透到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这个说法对吗?联系实际谈一谈互联网对你的学习生活有些什么帮助?又有什么不利的影响?(4分)
四、阅读理解。(20分)
【材料一】
虎门销烟
1839年6月3日,天刚蒙蒙亮,广州城就沸腾起来了。城门旁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们纷纷前来围观。有的人大声宣读着:“钦差大臣林则徐,遵皇人御旨,于6月3日在虎门滩将收缴的洋人鸦片当众销毁,沿海居民和在广州的外国人,可前往观瞻……”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盈盈地捋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呀!”
成群结队的百姓,穿着节日盛装,敲锣打鼓,起劲地舞着狮子和龙灯;孩子们用竹竿挑着一挂挂鞭炮,噼里啪啦,震耳欲聋。浩浩荡荡的人流,向虎门滩涌去。
前往虎门滩的群众,经过英国洋馆。那里,过去英国人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可今天,洋馆却死一般寂静,几个在窗口向外探望的英国商人,见人海如潮,喊声震天,吓得赶忙把头缩了回去。
虎门滩高处,挖了两个十五丈见方的销烟池,池子前面有一个涵洞,直通大海,后面有一个水沟,往里灌水。池子周围搭了几个高台,林则徐、邓延桢、关天培等文武官员,在高台上监督销烟。
销烟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然后把一包包海盐倒入池内,再把烟土切成四瓣扔进水里。等烟土泡透后,再把一担担生石灰倒进池子里。不一会儿,池子像开了锅似的,黑色的鸦片在池子里翻来滚去,一团团白色烟雾从池子里往上蒸腾,弥漫了整个虎门滩。围观的群众欢呼雀跃。在雷鸣般的欢呼声中,通向大海的涵洞被打开,销毁的鸦片被咆哮的海水卷走了。
许多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天动地的场面,都非常震惊,恭恭敬敬地走到林则徐的台前,摘下帽子,躬身弯腰,表示敬畏。林则徐凛然说道:“现在你们都看到了,天朝严令禁烟。希望你们回去以后,转告贵国商人,从此要专做正当生意,千万不要违犯天朝禁令,走私鸦片,自投罗网。”商人们垂手恭听,连声称是。
近两万箱鸦片,23天才全部销毁。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材料二】
卢沟桥烽火
①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士兵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问“谁?口令!”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严词拒绝。
②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但由于众寡悬殊,守桥部队伤亡较重,只得暂时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
③第二天凌晨,日军向宛平城发动进攻。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得日军人仰马翻。日寇吃了亏,便拉来大炮。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宛平县城的东门和西门被炸开了。日军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哇哇”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四溅。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④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到了桥头,大刀队员们齐声呐喊:“小鬼子,看刀!”日寇猝不及防,一个个尸横桥头。这时,我们的援军又从敌人背后杀来,两面夹击,打得日寇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激战一直持续到9日凌晨,侵占桥头的日军全部被歼,卢沟桥重新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
【材料三】
大江保卫战(节选)
①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
②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③面对肆虐的洪水,官兵们更显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正扛着麻包在稀泥中奔跑,忽然觉得脚底一阵疼痛,抬脚一看,原来是一根铁钉扎了进去。团长见状,马上派人去找随队军医。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
④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1.我发现这三篇文章在场面描写中都运用了 的方法。(2分)
2.请按顺序简要写出三篇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① ;
② ;
③ 。
3.联系资料袋和《虎门销烟》的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把虎门销烟称为“壮举”?(2分)
资料袋:鸦片是一种毒品,久吸成瘾,使人骨瘦如柴,精神萎靡,而且花费大。清朝时,外国侵略者把鸦片偷运到中国,害得许多中国人整天吞云吐雾,精神不振,妻离子散,倾家荡产,朝廷国库空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4.从《卢沟桥烽火》一文第③④自然段画“ ”的句子中,你的体会是 。(2分)
5.联系《大江保卫战》第①段的内容,理解加点词“撕咬”的意思。(2分)
6.根据三篇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9分)
文章名 写作顺序 找出属于“点”的描写对象 表现出的精神和品质
《虎门销烟》 ① ② ③
《卢沟桥烽火》 ④ ⑤ ⑥
《大江保卫战》 ⑦ ⑧ ⑨
五、习作。(30分)
生活中,我们一天天在长大,孝敬父母、珍惜幸福、宽容他人……许多美好的品质在你的心里生根、发芽。请以“生活让我学会了”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
注意围绕中心选取事例,把主要事件或事情的主要内容写详细,表达真情实感,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学校名,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1.蒸融 招摇 缝隙 花囊 截然不同 隐退 余晖 娇媚
2.C 3.D 4.A 5.A 6.(1)√ (2)√ (3)√ (4)√
7.(1)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入水中。
(2)光阴似箭。
(3)庙会那几天,杂技表演的舞台下人声鼎沸,小吃摊前人山人海。
(4)如果你不喜欢书里说的这些事,你就干脆别读这本书。
二、1.门前流水尚能西 2.唯见长江天际流 3.横看成岭侧成峰
4.劝君更尽一杯酒 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6.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三、1. C 2. B 3.北京 上海 武汉 家长 4. B C E F
5.对的。现在的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包括查资料、通信、打电话等等。如,在学习中遇到不理解的问题,难解决的问题,我们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解决掉。假如对某个词语不理解,我们可以通过百度搜索找出词语的意思。假如我们要了解某诗,可以到网络上查找诗的内容、作者、写作背景、赏析等等。可以说网络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如果利用网络不当,可能受不良信息的影响,还有可能沉迷网络不能自拔。
四、1.点面结合
2.①林则徐虎门销烟;②中国军队(守军)卢沟桥抗击日寇;③解放军官兵大江保卫战。
3.它展示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对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有着标志性的意义,展示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定决心和民族觉醒意识。
4.日寇狼狈不堪,中国军人(守军)英勇无畏。
5.用咬或撕的办法进行攻击。文中指的是长江冲撞着江堤。
6.①事情发展的顺序 ②林则徐 ③表现了林则徐坚决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打击侵略者、坚韧不拔的爱国品质 ④时间顺序 ⑤中国守军 ⑥讴歌了我国军人(守军)抗击侵略者的颜强精神 ⑦时间顺序 ⑧黄晓文 ⑨热情赞扬了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为了保卫国家和入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五、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