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数学
苏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3章 不等式
3.2 基本不等式
3.2.1 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 苏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2.1 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 苏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27 12:38:26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3.2.1
基本不等式的证明
(教学方式:深化学习课—梯度进阶式教学)
课时目标
1.掌握基本不等式≤ (a,b≥0),掌握基本不等式的变形及应用.
2.能熟练运用基本不等式来比较两个代数式的大小及证明不等式.
CONTENTS
目录
1
2
3
课前预知教材·自主落实基础
课堂题点研究·迁移应用融通
课时跟踪检测
课前预知教材·自主落实基础
1.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对于正数a,b,我们把称为a,b的_______________,称为a,b的____________.
算术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
2.基本不等式
如果a,b是正数,那么 ≤______(当且仅当______时,等号成立).
我们把不等式______________(a,b≥0)称为基本不等式.
a=b
3.两个重要推论
当a,b∈R时,
(1)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2)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基础落实训练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若a>0,b>0且a≠b,则a+b>2 .( )
(2)6和8的几何平均数为2.( )
(3)对任意a,b∈R,a2+b2≥2ab,a+b≥2 均成立.( )
(4)若a≠0,则a+≥2 =2.( )
×
√
×
×
2.不等式a2+1≥2a中等号成立的条件是 ( )
A.a=±1 B.a=1
C.a=-1 D.a=0
解析:当a2+1=2a,即(a-1)2=0,即a=1时,等号成立.
√
3.已知a,b∈R,则a2+b2与2|ab|的大小关系是 ( )
A.a2+b2≥2|ab| B.a2+b2=2|ab|
C.a2+b2≤2|ab| D.a2+b2>2|ab|
√
4.若x>0,则函数y=x+( )
A.有最大值-4 B.有最小值4
C.有最大值-2 D.有最小值2
√
课堂题点研究·迁移应用融通
题型(一) 利用基本不等式比较大小
[例1] 设0
A.a
C.a<
√
解析:法一:∵0
0,即>a,排除D项,故选B.
法二:取a=2,b=8,则=4,=5,
所以a<
[例2] 已知m=a+(a>2),n=2-b2(b≠0),则m,n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解析:因为a>2,所以a-2>0,
又因为m=a+=(a-2)++2,所以m≥2+2=4,
当且仅当a-2=,即a=3时,等号成立.
由b≠0,得b2≠0,所以2-b2<2,n=2-b2<4,综上可知m>n.
m>n
|思|维|建|模|
利用基本不等式比较大小的注意事项
(1)利用基本不等式比较大小,常常要注意观察其形式(和与积).
(2)利用基本不等式时,一定要注意条件是否满足a,b≥0.
针对训练
1.设0
A. B.b C.2ab D.a2+b2
解析:∵ab<,∴ab<,∴2ab<.
∵>0,∴,∴a2+b2>.
∵b-(a2+b2)=(b-b2)-a2=b(1-b)-a2=ab-a2=a(b-a)>0,∴b>a2+b2,∴b最大.
√
2.已知a,b,c是两两不等的实数,则a2+b2+c2与ab+bc+ac的大小关系是 .
解析:∵a,b,c互不相等,∴a2+b2>2ab,b2+c2>2bc,a2+c2>2ac.∴2(a2+b2+c2)>2(ab+bc+ac),即a2+b2+c2>ab+bc+ac.
a2+b2+c2>ab+bc+ac
[例3] 已知a,b,c是互不相等的正数,且a+b+c=1. 求证:>9.
证明: ∵a,b,c是互不相等的正数,且a+b+c=1,
∴=3+
=3+>3+2+2+2=3+2+2+2=9.
∴>9.
题型(二) 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
本例条件不变,求证:>8.
证明:∵a,b,c是互不相等的正数,且a+b+c=1,
∴-1=>0,-1=>0,-1=>0,
∴··=8.
∴>8.
变式拓展
|思|维|建|模|
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的两种题型及解题思路
无附加条件 观察要证不等式的结构特征,若不能直接使用基本不等式,则要结合左、右两边的结构特征,进行拆项、变形、配凑(加减项或乘除某个实系数)等,使之满足使用基本不等式的条件
有附加条件 观察已知条件与要证不等式之间的关系,条件的巧妙代换是一种较为重要的变形.另外,解题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等号能否取到
针对训练
3.已知a>0,b>0,求证:≥a+b.
证明:∵a>0,b>0,
∴+b≥2=2a,+a≥2=2b,∴+b++a≥2a+2b,
∴≥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题型(三)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简单的最值问题
[例4] 已知x>0,则x-4+的最小值为( )
A.-2 B.0
C.1 D.2
解析:∵x>0,∴x+-4≥2-4=0,当且仅当x=,即x=2时,等号成立.
√
[例5] 已知x>2,则x+的最小值为( )
A.3 B.4
C.5 D.6
解析: ∵x>2,∴x-2>0.∴x+=(x-2)++2≥2+2=6,当且仅当x-2=,即x=4时,等号成立.
√
|思|维|建|模|
拼凑法求解最值应注意的问题
(1)拼凑的技巧,以整式为基础,注意利用系数的变化以及等式中常数的调整,做到等价变形;
(2)代数式的变形以拼凑出和或积的定值为目标;
(3)拆项、添项时应注意检验利用基本不等式的条件.
针对训练
4.(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的最小值为2 B.x2+1的最小值为1
C.x(2-x)的最大值为2 D.x2+的最小值为2-2
√
√
解析:当x<0时,x+无最小值,故A错误;因为x2≥0,所以x2+1≥1,故B正确;x(2-x)=-x2+2x=-(x-1)2+1,所以x(2-x)的最大值为1,故C错误;x2+=x2+2+-2≥2 -2=2-2,当且仅当x2+2=,即x2=-2时,等号成立,故D正确.
5.已知a>0,b>0,且ab=9a+b,则ab的最小值为 .
解析:因为a>0,b>0,所以ab=9a+b≥2=6,即ab≥6,解得ab≥36,当且仅当9a=b,即a=2,b=18时,等号成立.
36
课时跟踪检测
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1.(多选)下列条件可使≥2成立的有( )
A.ab>0 B.ab<0
C.a>0,b>0 D.a<0,b<0
解析:根据基本不等式的条件,a,b同号,则>0,>0.
√
A级——达标评价
√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2.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
A.a+≥4 B.a2+b2≥4ab
C. D.x2+≥2
解析:若a<0,则a+≥4不成立,故A错误; 若a=1,b=1,则a2+b2<4ab,故B错误;若a=4,b=16,则,故C错误;由基本不等式可知D正确.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4
2
3.当x>0时,x+的最小值为( )
A.3 B.
C.2 D.3
解析:x+≥2=3(当且仅当x=时等号成立).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4
2
4.设m>1,P=m+,Q=5,则P, Q的大小关系为( )
A.P< Q B.P= Q
C.P≥Q D.P≤Q
解析:因为m>1,所以P=m+=m-1++1≥2+1=5= Q.
当且仅当m-1=,即m=3时,等号成立,故选C.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4
2
5.设M=, N =n3++6,对于任意的n>0,M, N的大小关系为( )
A.M≥N B.M>N
C.M≤N D.不能确定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4
2
解析:M- N =-n3--6=n3++3n-n3--6=3-6,∵n>0,∴n+≥2=2,当且仅当n=1时,等号成立,∴3-6≥0,∴M≥N.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4
2
6.不等式+(x-2)≥6(其中x>2)中等号成立的条件是 .
解析:当x>2时,+(x-2)≥2=6,等号成立的条件是 =x-2,即(x-2)2=9,解得x=5(x=-1舍去).
x=5
7.已知a>b>c,则与的大小关系为 .
解析:因为a>b>c,所以a-b>0,b-c>0,
所以,当且仅当a-b=b-c时,等号成立.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4
2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4
2
8.设x>0,则3-3x-的最大值是 .
解析:∵x>0,∴3x+≥2=2,当且仅当x=时,等号成立.
∴-≤-2,则3-3x-≤3-2.
3-2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4
2
9.(8分)已知a,b,c都是非负实数,试比较与(a+b+c)的大小.
解:由,得(a+b).
同理得(b+c),(a+c).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4
2
所以
[(a+b)+(b+c)+(c+a)]=(a+b+c).
故(a+b+c),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4
2
10.(10分)已知a,b,c为不全相等的正实数,求证:a+b+c>.
证明:∵a>0,b>0,c>0,∴.∴,即a+b+c≥.由于a,b,c不全相等,∴等号不成立,∴a+b+c>.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4
2
11.某工厂第一年产量为A,第二年产量的增长率为a,第三年产量的增长率为b,这两年产量的平均增长率为x,则 ( )
A.x= B.x≤
C.x> D.x≥
√
B级——重点培优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4
2
解析:∵这两年产量的平均增长率为x,
∴A(1+x)2=A(1+a)(1+b).
∴(1+x)2=(1+a)(1+b),a>0,b>0.
∴1+x==1+.
∴x≤,当且仅当1+a=1+b,即a=b时,等号成立.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4
2
12.(多选)设a>0,b>0,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
A.a+b+≥2 B.
C. D.(a+b)≥4
解析:因为a>0,b>0,所以a+b+≥2 ≥2,当且仅当a=b且2,即a=b=时,等号成立,故A一定成立.
√
√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4
2
由作差比较法,≥0,可知,故B一定成立.因为a+b≥2 >0, 所以,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故C不一定成立.因为(a+b)·=2+≥4,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故D一定成立.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4
2
13.(10分)已知a>b>c,你能比较出4与·(a-c)的大小吗
解:(a-c)≥4,理由如下:
因为a-c=(a-b)+(b-c),
所以[(a-b)+(b-c)]=2+,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4
2
又a>b>c,所以a-b>0,b-c>0,
所以≥2,当且仅当,
即b-c=a-b时,等号成立.
则2+≥4.故(a-c)≥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4
2
14.(10分)设a,b,c均为正数,且a+b+c=1,证明:
(1)a2+b2+c2≥;
证明:(1)由a+b+c=1,得(a+b+c)2=a2+b2+c2+2ab+2ac+2bc=1,
又由基本不等式可知当a,b,c均为正数时,2ab≤a2+b2,2ac≤a2+c2,2bc≤b2+c2,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4
2
当且仅当a=b=c=时,上述不等式等号均成立,
所以a2+b2+c2+2ab+2ac+2bc≤3a2+3b2+3c2,即3(a2+b2+c2)≥1,
所以a2+b2+c2≥,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4
2
(2)≥1.
证明: 因为a,b,c均为正数,所以+b≥2a,+c≥2b,+a≥2c,当且仅当a=b=c=时,不等式等号均成立,则+b+c+a≥2a+2b+2c,
即≥a+b+c=1,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
所以≥1.3.2.1 基本不等式的证明—— (教学方式:深化学习课—梯度进阶式教学)
[课时目标]
1.掌握基本不等式≤(a,b≥0),掌握基本不等式的变形及应用.
2.能熟练运用基本不等式来比较两个代数式的大小及证明不等式.
1.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对于正数a,b,我们把称为a,b的____________, 称为a,b的____________.
2.基本不等式
如果a,b是正数,那么≤________(当且仅当________时,等号成立).
我们把不等式____________(a,b≥0)称为基本不等式.
3.两个重要推论
当a,b∈R时,
(1)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2)ab≤2(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若a>0,b>0且a≠b,则a+b>2.( )
(2)6和8的几何平均数为2.( )
(3)对任意a,b∈R,a2+b2≥2ab,a+b≥2 均成立.( )
(4)若a≠0,则a+≥2 =2.( )
2.不等式a2+1≥2a中等号成立的条件是( )
A.a=±1 B.a=1
C.a=-1 D.a=0
3.已知a,b∈R,则a2+b2与2|ab|的大小关系是( )
A.a2+b2≥2|ab| B.a2+b2=2|ab|
C.a2+b2≤2|ab| D.a2+b2>2|ab|
4.若x>0,则函数y=x+( )
A.有最大值-4 B.有最小值4
C.有最大值-2 D.有最小值2
题型(一) 利用基本不等式比较大小
[例1] 设0
A.a
B.a<<
C.a<
D.
听课记录:
[例2] 已知m=a+(a>2),n=2-b2(b≠0),则m,n之间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听课记录:
|思|维|建|模|
利用基本不等式比较大小的注意事项
(1)利用基本不等式比较大小,常常要注意观察其形式(和与积).
(2)利用基本不等式时,一定要注意条件是否满足a,b≥0.
[针对训练]
1.设0
A. B.b
C.2ab D.a2+b2
2.已知a,b,c是两两不等的实数,则a2+b2+c2与ab+bc+a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题型(二) 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
[例3] 已知a,b,c是互不相等的正数,且a+b+c=1. 求证:++>9.
听课记录:
[变式拓展]
本例条件不变,求证:>8.
|思|维|建|模|
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的两种题型及解题思路
无附加条件 观察要证不等式的结构特征,若不能直接使用基本不等式,则要结合左、右两边的结构特征,进行拆项、变形、配凑(加减项或乘除某个实系数)等,使之满足使用基本不等式的条件
有附加条件 观察已知条件与要证不等式之间的关系,条件的巧妙代换是一种较为重要的变形.另外,解题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等号能否取到
[针对训练]
3.已知a>0,b>0,求证:+≥a+b.
题型(三)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简单的最值问题
[例4] 已知x>0,则x-4+的最小值为( )
A.-2 B.0
C.1 D.2
听课记录:
[例5] 已知x>2,则x+的最小值为( )
A.3 B.4
C.5 D.6
听课记录:
|思|维|建|模|
拼凑法求解最值应注意的问题
(1)拼凑的技巧,以整式为基础,注意利用系数的变化以及等式中常数的调整,做到等价变形;
(2)代数式的变形以拼凑出和或积的定值为目标;
(3)拆项、添项时应注意检验利用基本不等式的条件.
[针对训练]
4.(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最小值为2
B.x2+1的最小值为1
C.x(2-x)的最大值为2
D.x2+的最小值为2-2
5.已知a>0,b>0,且ab=9a+b,则ab的最小值为________.
3.2.1 基本不等式的证明
?课前预知教材
1.算术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
2. a=b ≤
[基础落实训练] 1.(1)√ (2)× (3)× (4)× 2.B 3.A 4.B
?课堂题点研究
[题型(一)]
[例1] 选B 法一:∵0
∴a<
又-a=(-)>0,
即>a,排除D项,故选B.
法二:取a=2,b=8,
则=4,=5,
所以a<<<b. 故选B.
[例2] 解析:因为a>2,所以a-2>0,
又因为m=a+=(a-2)++2,
所以m≥2+2=4,当且仅当a-2=,即a=3时,等号成立.由b≠0,得b2≠0,所以2-b2<2,n=2-b2<4,综上可知m>n.
答案:m>n
[针对训练]
1.选B ∵ab<2,∴ab<,
∴2ab<.
∵ >>0,∴ >,
∴a2+b2>.
∵b-(a2+b2)=(b-b2)-a2=b(1-b)-a2=ab-a2=a(b-a)>0,
∴b>a2+b2,∴b最大.
2.解析:∵a,b,c互不相等,∴a2+b2>2ab,b2+c2>2bc,a2+c2>2ac.
∴2(a2+b2+c2)>2(ab+bc+ac),
即a2+b2+c2>ab+bc+ac.
答案:a2+b2+c2>ab+bc+ac
[题型(二)]
[例3] 证明:∵a,b,c是互不相等的正数,且a+b+c=1,
∴++=++=3++++++=3+++>3+2 +2 +2=3+2+2+2=9.
∴++>9.
[变式拓展]
证明:∵a,b,c是互不相等的正数,
且a+b+c=1,
∴-1=>0,-1=>0,
-1=>0,
∴=··>=8.
∴>8.
[针对训练]
3.证明:∵a>0,b>0,
∴+b≥2=2a,+a≥2 =2b,
∴+b++a≥2a+2b,
∴+≥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题型(三)]
[例4] 选B ∵x>0,∴x+-4≥2 -4=0,当且仅当x=,即x=2时,等号成立.
[例5] 选D ∵x>2,∴x-2>0.∴x+=(x-2)++2≥2+2=6,当且仅当x-2=,即x=4时,等号成立.
[针对训练]
4.选BD 当x<0时,x+无最小值,故A错误;因为x2≥0,所以x2+1≥1,故B正确;x(2-x)=-x2+2x=-(x-1)2+1,所以x(2-x)的最大值为1,故C错误;x2+=x2+2+-2≥2 -2=2-2,当且仅当x2+2=,即x2=-2时,等号成立,故D正确.
5.解析:因为a>0,b>0,所以ab=9a+b≥2=6,即ab≥6,
解得ab≥36,当且仅当9a=b,即a=2,b=18时,等号成立.
答案:36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基本不等式的证明
(满分90分,A级选填小题每题5分,B级选填小题每题6分)
A级——达标评价
1.(多选)下列条件可使+≥2成立的有( )
A.ab>0 B.ab<0
C.a>0,b>0 D.a<0,b<0
2.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A.a+≥4 B.a2+b2≥4ab
C.≥ D.x2+≥2
3.当x>0时,x+的最小值为( )
A.3 B.
C.2 D.3
4.设m>1,P=m+,Q=5,则P,Q的大小关系为( )
A.P<Q B.P=Q
C.P≥Q D.P≤Q
5.设M=3,N=n3++6,对于任意的n>0,M,N的大小关系为( )
A.M≥N B.M>N
C.M≤N D.不能确定
6.不等式+(x-2)≥6(其中x>2)中等号成立的条件是__________.
7.已知a>b>c,则 与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8.设x>0,则3-3x-的最大值是________.
9.(8分)已知a,b,c都是非负实数,试比较 ++与(a+b+c)的大小.
10.(10分)已知a,b,c为不全相等的正实数,求证:a+b+c>++.
B级——重点培优
11.某工厂第一年产量为A,第二年产量的增长率为a,第三年产量的增长率为b,这两年产量的平均增长率为x,则( )
A.x= B.x≤
C.x> D.x≥
12.(多选)设a>0,b>0,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a+b+≥2 B.2≤
C.≥ D.(a+b)≥4
13.(10分)已知a>b>c,你能比较出4与+·(a-c)的大小吗?
14.(10分)设a,b,c均为正数,且a+b+c=1,证明:
(1)a2+b2+c2≥;
(2)++≥1.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1.选ACD 根据基本不等式的条件,a,b同号,则>0,>0.
2.选D 若a<0,则a+≥4不成立,故A错误;
若a=1,b=1,则a2+b2<4ab,故B错误;若a=4,b=16,则<,故C错误;由基本不等式可知D正确.
3.选D x+≥2=3(当且仅当x=时等号成立).
4.选C 因为m>1,所以P=m+=m-1++1≥2+1=5=Q.当且仅当m-1=,即m=3时,等号成立,故选C.
5.选A M-N=3-n3--6=n3+++3n-n3--6=3-6,
∵n>0,∴n+≥2 =2,当且仅当n=1时,等号成立,∴3-6≥0,∴M≥N.
6.解析:当x>2时,+(x-2)≥2 =6,等号成立的条件是 =x-2,即(x-2)2=9,解得x=5(x=-1舍去).
答案:x=5
7.解析:因为a>b>c,所以a-b>0,b-c>0,
所以=≥,当且仅当a-b=b-c时,等号成立.
答案:≤
8.解析:∵x>0,∴3x+≥2=2,当且仅当x=时,等号成立.
∴-≤-2,则3-3x-≤3-2.
答案:3-2
9.解:由≤ ,
得 ≥(a+b).
同理得 ≥(b+c), ≥(a+c).
所以++≥[(a+b)+(b+c)+(c+a)]=(a+b+c).
故++≥(a+b+c),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
10.证明:∵a>0,b>0,c>0,∴≥,≥,≥.∴++≥++,即a+b+c≥++.由于a,b,c不全相等,∴等号不成立,∴a+b+c>++.
11.选B ∵这两年产量的平均增长率为x,
∴A(1+x)2=A(1+a)(1+b).
∴(1+x)2=(1+a)(1+b),a>0,b>0.
∴1+x=≤=1+.
∴x≤,当且仅当1+a=1+b,即a=b时,等号成立.
12.选ABD 因为a>0,b>0,所以a+b+≥2 +≥2,当且仅当a=b且2=,即a=b=时,等号成立,故A一定成立.由作差比较法,-=≥0,可知2≤,故B一定成立.因为a+b≥2 >0, 所以≤=,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故C不一定成立.因为(a+b)·=2++≥4,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故D一定成立.
13.解:(a-c)≥4,理由如下:
因为a-c=(a-b)+(b-c),
所以[(a-b)+(b-c)]=2++,
又a>b>c,所以a-b>0,b-c>0,
所以+≥2,当且仅当=,
即b-c=a-b时,等号成立.
则2++≥4.
故(a-c)≥4.
14.证明:(1)由a+b+c=1,得(a+b+c)2=a2+b2+c2+2ab+2ac+2bc=1,
又由基本不等式可知当a,b,c均为正数时,2ab≤a2+b2,2ac≤a2+c2,2bc≤b2+c2,
当且仅当a=b=c=时,上述不等式等号均成立,所以a2+b2+c2+2ab+2ac+2bc≤3a2+3b2+3c2,即3(a2+b2+c2)≥1,
所以a2+b2+c2≥,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
(2)因为a,b,c均为正数,
所以+b≥2a,+c≥2b,+a≥2c,当且仅当a=b=c=时,不等式等号均成立,
则+++b+c+a≥2a+2b+2c,
即++≥a+b+c=1,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
所以++≥1.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1章 集合
1.1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
1.2 子集、全集、补集
1.3 交集、并集
第2章 常用逻辑用语
2.1 命题、定理、定义
2.2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冲要条件
2.3 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
第3章 不等式
3.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2 基本不等式
3.3 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
第4章 指数与对数
4.1 指数
4.2 对数
第5章 函数概念与性质
5.1 函数的概念和图象
5.2 函数的表示方法
5.3 函数的单调性
5.4 函数的奇偶性
第6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6.1 幂函数
6.2 指数函数
6.3 对数函数
第7章 三角函数
7.1 角与弧度
7.2 三角函数概念
7.3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7.4 三角函数应用
第8章 函数应用
8.1 二分法与求方程近似解
8.2 函数与数学模型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