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1.4 光的反射和折射(第1课时)分层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1.4 光的反射和折射(第1课时)分层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7-27 22:15:34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核心素养】浙教版(2024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分层练习
1.4 光的反射和折射(第1课时)
科学观念:认识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光的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科学思维: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通过对光路图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态度责任:通过生动有趣的光学现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生活、生产中要避免光污染。
1.光射到平面镜上,若入射角为30°,则反射角为(  )
A.30° B.40° C.50° D.60°
【答案】A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发生光的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解答】解:由题意知,入射角为3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为30°。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比较简单,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2.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我们之所以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据此分析。
【解答】解:点亮的灯泡属于光源,会发出光线,未点亮的灯泡会反射点亮的灯泡的光线,使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从而人看到了未点亮的灯泡。
故选:D。
【点评】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光的传播路线,人的眼睛不会发光,只会接收光线。
3.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C.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D.在入射角不断增大的过程中,反射角随之不断减小
【答案】D
【分析】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解答】解:A、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说明“三线共面”,故A正确;
B、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符合反射定律的内容,故B正确;
C、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故C正确;
D、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同样增大,始终保持两角相等,不反射定律的内容,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光的反射定律是光学的基本定律,我们应该熟记并能熟练运用其分析具体光路。
4.如图所示的四个光路图中,MM'为平面镜,P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PON等于60°,其中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据此结合图片进行分析。
【解答】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为入射角∠PON等于60°,所以反射角也等于60°(即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故A符合光的反射定律。
故选:A。
【点评】本题的设计在于考查考生是否掌握了光的反射定律,尤其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个知识点,题目考查方法灵活。
5.小芳观察“光的反射”实验时,作图记录实验现象,但没有标出光传播的方向(如图所示,ON是法线)。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OB一定是反射光线 B.AO一定是入射光线
C.入射角一定是30° D.反射角一定是60°
【答案】D
【分析】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光反射时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路是可逆的。
【解答】解:如图所示,ON是法线,∠AOB=60°,∠NOB=90°﹣30°=60°,则∠AOB=∠NOB=60°,
由于图中未标出光路的方向,所以:
A、AO可能是入射光线,也可能是反射光线,故A错误;
B、OB可能是反射光线,也可能是入射光线,故B错误;
CD、虽然不能判断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反射角一定等于入射角,且∠AOB=∠NOB=60°,所以反射角和入射角都是60°,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关系,以及知道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的关系。
6.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和白纸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
C.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
【答案】D
【分析】人看物体的条件是物体发出的光线或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进入眼睛的光越多,感觉越亮,进入的越少感觉越暗;平行光线射向平滑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平行射出,平行光线射向粗糙的反射面将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
【解答】解:
(1)当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时,平面镜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垂直反射,从侧面看时,几乎没有光线进入人眼,人眼感觉平面镜是暗的。故AB错误;
(2)光线垂直照射到白纸上,白纸表面是粗糙的,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从侧面看时,有光线进入人眼,人眼感觉白纸是亮的,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判断物体亮暗的依据并不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而是进入人眼光线的多少,进入眼睛的光线多感觉亮,进入眼睛的光线少感觉暗。
7.如图所示,阳光下一本物理课本掉到地上,小明和小红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它,是因为(  )
A.课本是光源
B.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C.阳光在课本上发生漫反射
D.阳光在课本上发生镜面反射
【答案】C
【分析】(1)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2)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
【解答】解:A.物理课本本身不会发光,故不是光源,故A错误;
BCD.小明和小红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课本,是因为课本的表面粗糙,阳光照到课本表面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与光路可逆无关,故C正确,BD错误。
故选:C。
【点评】镜面反射是将光朝同一方向反射,漫反射是将光朝各个方向反射,这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在实例中表现出来的最大不同,所以本题关键在于“不同位置”上都能看到。
8.一条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时(  )
A.入射角90°,反射角0°
B.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0°
C.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90°
D.入射角是0°,反射角是90°
【答案】B
【分析】若光垂直入射到镜面时,反射光线将按原路反射回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据垂直于镜面的光线叫法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来解答此题。
【解答】解:因为入射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和法线重合,所以入射角等于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0°.如下图,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反射角和入射角的概念,同时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且要会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进行有关的计算。
9.如图是小科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相关实验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应选用光滑的硬纸板
B.图甲中∠EOM是入射角
C.图乙中反射光不存在
D.图丙、甲中现象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答案】D
【分析】(1)实验中为了能显示光路,硬纸板上应该发生漫反射;
(2)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解答】解:
A、当光线照射到硬纸板上时,为了能看清光路,需要硬纸板发生漫反射,所以硬纸板的表面要粗糙一些,故A错误;
B、根据入射角的定义可知,图甲中∠EON是入射角,∠EOM是入射光线与镜面之间的夹角,故B错误;
C、纸板的右半部分向后折,此时看不到反射光线,但反射光线是存在的,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当光线逆着反射光线射入时,会逆着入射光线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同时考查了光路的可逆性。
10.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应选用光滑的硬纸板
B.纸板ENF应竖直立在平面镜上
C.记录入射角时应量取AOM
D.沿ON向后转动纸板F可验证“光路可逆”
【答案】B
【分析】(1)实验中为了能显示光路,硬纸板上应该发生漫反射;
(2)把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便于观察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3)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4)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解答】解:
A、当光线照射到硬纸板上时,为了能看清光路,需要硬纸板发生漫反射,所以硬纸板的表面要粗糙一些,故A错误;
B、平面镜放在水平面上,把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ON垂直于镜面,即为法线,这样便于观察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故B正确;
C、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记录入射角时应量取AON,故C错误;
D、沿ON向后转动纸板F,则在纸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线,故可以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不能验证“光路可逆”,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以及不同的操作的探究目的,结合对光的反射规律的了解可做出判断。
11.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
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
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C
【分析】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解答】解:A、由图可知,光射到潮湿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光射到干燥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不是折射,故B错误;
C、由于光射到潮湿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很少的反射光线进入驾驶员眼睛,所以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故C正确;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发生漫反射,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判断物体亮暗的依据并不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而是进入人眼光线的多少,进入眼睛的光线多感觉亮,进入眼睛的光线少感觉暗。
12.皮鞋擦过鞋油后,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会越擦越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皮鞋失去光泽是因为皮鞋的表面有灰尘不光滑,光射向鞋面后发生漫反射
B.鞋油的颜色比皮革鲜艳,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反复擦可使鞋油涂抹的更均匀,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答案】B
【分析】(1)皮鞋擦油后看起来很亮,说明光经过鞋表面反射后比较集中,向着同一个方向;而漫反射的反射光线向着各个方向,光线比较分散,所以表面看起来应该更暗;
(2)光的反射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反射现象。
【解答】解:
ABD.当皮鞋的表面不光滑有灰尘时,光射向鞋面后发生漫反射,这样皮鞋就失去了光泽;
涂上鞋油后,鞋油的微小颗粒能填充到鞋的毛孔中,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使鞋油涂抹的更均匀鞋面就变得十分光滑,
光射向鞋面后会发生镜面反射,皮鞋看起来就更光亮更好看了,故AD正确、B错误;
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属于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C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镜面反射、漫反射,并且将镜面反射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是一道好题。
13.如图所示,激光笔发出的光经水平放置的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墙壁。若要让反射光线射到A点,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A.水平向左移动 B.水平向右移动
C.竖直向下移动 D.竖直向上移动
【答案】C
【分析】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解答】解:A、将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入射点也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不能中目标,故A不符合题意;
B、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入射点也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不能中目标,故B不符合题意;
C、将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左边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左移动,光斑会向下移动,能中目标,故C符合题意;
D、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右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右移动,光斑会向上移动,不能中目标,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其中必须搞清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
14.如图所示是一种反射式路灯,灯发出的光不是直接照射到路面,而是经过灯上方粗糙的反射板的反射后照亮路面。
(1)光在反射板表面发生了  漫反射  (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现象。
(2)如果把反射板换成平面镜,夜晚灯亮时,地面上会有灯罩的影子,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  直线  传播。
【答案】(1)漫反射;(2)直线。
【分析】(1)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等。
【解答】解:(1)反射板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板表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发生漫反射;
(2)“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故答案为:(1)漫反射;(2)直线。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镜面反射、光的直线传播等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15.我们之所以能够看见物体,是因为光  B  (选填字母“A.从眼睛射到物体”或“B.从物体进入眼睛”),从而引起了视觉,当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如图所示的粗糙表面上时,被射向各个方向的反射光线  遵守  (选填“遵守”或“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相比光滑镜面,人们  更容易  (选填“更容易”或“不容易”)看清粗糙表面上的文字。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镜面反射后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正好处在这一方向上时,获得的光线很强,其他方向上几乎没有反射光线;
(2)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解答】解:(1)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无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人们更容易看清粗糙表面上的文字。
故答案为:B;遵守;更容易
【点评】本题考查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反射现象,分析问题时注意反射光线是向一个方向还是向各个不同方向。
16.雨后的夜晚,走在有积水的路上。当迎着月光时,为了避让水洼,不要走地面上较亮的地方。对于这种情况光的传播路线,下列光路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1)人看物体的条件:物体发光或反射光,物体发的光或反射的光线能进入人的眼睛。
(2)平行光射向平而光滑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向凹凸不平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
(3)人感觉物体的亮暗,关键是进入眼睛的光的多少,进入眼睛的光多就感觉亮,进入眼睛的光少就感觉暗。
【解答】解:如图,迎着月光走,月光经积水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即水洼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多,人感觉水洼处亮;而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很少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黑,所以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评】(1)掌握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正确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2)不要误以为镜面反射就一定亮,漫反射就一定暗,感觉亮暗关键是看进入眼睛的光的多少。
17.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先过入射点作出反射光线,然后作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法线,根据法线和镜面之间的关系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使用平面镜是为了让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即反射光线是竖直向下的;所以,作图过程中的第一个步骤应该是过入射点作竖直向下的反射光线;
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法线正好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所以第二步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即为法线;
由于法线垂直于镜面,所以第三步作出法线的垂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故选:B。
【点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解决有关光的反射内容的基础,由关计算及作图都要用到光的反射定律,要熟练掌握。
18.一个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虽干,但仍留有不少水潭,为了不致踩在水潭里,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时,地面发亮处是水潭
B.迎着月光走时,地面暗处是水潭
C.背着月光走时,地面发亮处是水潭
D.迎着和背着月光走时,地面发亮处是水潭
【答案】A
【分析】(1)人看物体的条件:物体发光或反射光,物体发的光或反射的光线能进入人的眼睛。
(2)平行光射向平而光滑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向凹凸不平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
(3)人感觉物体的亮暗,关键是进入眼睛的光的多少,进入眼睛的光多就感觉亮,进入眼睛的光少就感觉暗。
【解答】解:平静的水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光线很强,地面发生的是漫反射;
(1)迎着月光走,水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而地面发生的是漫反射,水面反射后的光线进入眼睛的较多,所以水潭处是亮的,陆地看上去是暗的;
(2)背着月光走,水面发生镜面反射的光线射向前方,没有进入人的眼睛,而地面发生的漫反射会有一部分光线进入眼睛,因此水潭处是暗的,陆地看上去是亮的。
故选:A。
【点评】(1)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和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情况,会根据光的反射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9.教室内的黑板用久后变光滑的部分容易发生镜面反射,使部分位置处的学生看不清黑板上的粉笔字。如图所示,当太阳光按照图中情形射入时,最有可能看不清粉笔字的位置是(  )
A.甲学生 B.乙学生 C.丙学生 D.丁学生
【答案】A
【分析】(1)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2)镜面反射后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正好处在这一方向上时,获得的光线很强,黑板“反光”就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的缘故。
【解答】解: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黑板“反光”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黑板反射的光线比粉笔字反射的光线强,使人无法看清黑板上的字;
根据图象可知,当光线射入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会向甲的方向射出,所以甲处看到的是明亮的光线,所以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乙、丙、丁看不到光滑处发生镜面反射时的光线,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反射现象,分析问题时注意反射光线是向一个方向还是向各个不同方向。还要注意漫反射同样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0.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C.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0°
D.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答案】B
【分析】(1)在光的反射中,三线在同一平面上,是通过光屏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展现在我们眼前的。
(2)要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可以通过让纸板B不与纸板A在同一平面上来研究。
(3)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可以为0°。
(4)多次改变入射角进行试验是为了得到普遍规律。
【解答】解: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故A错误;
B、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可以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故B正确;
C、入射角等于0°时,即入射光线与镜面垂直,反射光线也垂直于镜面射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一条直线上,故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可以为0°,故C错误;
D、多次改变入射角进行试验是为了得到普遍规律,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探究反射定律中有关问题的了解与掌握,要求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认真思考,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21.如图所示,在一个空箱子中,一束光自P点发出,沿与镜面成60°角射向平面镜,经O点反射后,在Q点形成一个亮斑,当入射光线不变时,将平面镜绕O点顺时针转3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法线转过15°
B.反射角增大45°
C.反射光线转过90°
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
【答案】D
【分析】(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解答】解:
A.由法线和平面镜垂直可知,将平面镜绕O点顺时针转30°,法线也要转过30°,故A错误;
B.将平面镜绕O点顺时针转30°后,入射光线PO与镜面的夹角由60°变为30°,则入射角由30°变为60°即增大了30°,由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增大30°,故B错误;
CD.平面镜转动前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30°×2=60°,平面镜转动后两者之间的夹角变为60°×2=120°,由于入射光线不变,所以反射光线转过120°﹣60°=60°,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入射角、反射角及光的反射定律的掌握,光的反射定律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多观察,勤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2.有一种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光路中,一束光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
B.反射角的大小为40°
C.当液面降低时,入射角会随之变大
D.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右移动
【答案】A
【分析】根据法线与界面垂直,入射角等于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求出入射角的大小;再根据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确定反射角的大小;光在水面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可以通过作图利用光的反射分析。
【解答】解:
A、该装置利用了光的反射规律,故A正确;
B、因为入射光线与界面夹角为40°,所以入射角等于90°﹣40°=50°;又因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角等于50°,故B错误;
C、当液面降低时,入射光线与液面之间的夹角不变,则入射角不变,故C错误;
D、当液面升高时,由于入射角不变,所以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如图所示:
故光电屏上的光斑S向左移动,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会利用反射定律来解释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原理,并且知道入射角和反射角的规定,学会作图法的应用,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23.如图甲所示,塔式太阳能电站把地面上多个平面镜反射的太阳光会聚到塔顶,从而利用太阳能发电。如图乙所示,某塔式太阳能电站的一块平面镜在塔的东边,下午某时刻,从西向东的太阳光以与水平方向成70°角射向这块平面镜,反射光线与水平方向成30°角,则反射角的度数是  20°  ,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度数是  40°  。
【答案】20°;40°
【分析】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太阳光以与水平方向成70°角射向这块平面镜,反射光线与水平方向成30°角,此时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70°﹣30°=40°,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角为20°,反射角也为20°;
反射光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为90°﹣20°=70°,所以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度数是70°﹣30°=40°。
故答案为:20°;40°。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难度不大。
24.早晨,阳光以接近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8  m/s照到地球,当与地面40°的夹角射到一块平面镜上,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为 100°  ,反射光线正好经过点O,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射光将向 A  (选填“A”或“B”)移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2)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根据早晨到中午入射光线的入射方向的变化,确定入射角的变化,从而分析出反射角的变化。然后可确定反射光线的移动方向。
【解答】解:(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2)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0°,因此入射角是90°﹣40°=5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此反射角也是5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为100°;
(3)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入射光线象图中的逐渐向法线靠近,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也逐渐减小,所以反射光线将向A点移动。
故答案为:3×108;100°;A。
【点评】在反射现象中,入射是因,反射是果,所以要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决定的平面内,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跟着减小。
25.小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他先用加湿器使整个玻璃罩内充满水雾,将一小块平面镜放在一个能转动的水平圆台上,用固定放置的红色激光笔发出一束垂直射向平面镜的光ON,然后用另一个绿色激光笔向O点发出一束光AO,经平面镜反射后沿OB方向射出。
(1)实验中,用加湿器使整个玻璃罩内充满水雾的目的是 显示光路  。
(2)利用红色激光笔发出的光束ON相当于 法线  。
(3)将绿色激光笔固定在玻璃罩上后,缓慢转动圆台,可以看到三束重合,这说明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同一平面  内。
(4)在上述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小天在玻璃罩内装入量角器,多次改变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测量并记录AO与ON的夹角、OB与ON的夹角,这是为了探究:光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大小与 入射角大小  的关系。
(5)用激光笔沿BO方向入射,反射光线将会从OA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 光路是可逆的  。
【答案】(1)显示光路;(2)法线;(3)同一平面;(4)入射角大小;(5)光路是可逆的。
【分析】(1)实验中用加湿器使整个玻璃罩内充满水雾,是为了显示光路;
(2)利用红色激光比较明显,容易观察到,其发出的光线相当于法线;
(3)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光在反射时,反射角与等于入射角;
(5)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解答】解:(1)玻璃罩内充满水雾,则入射光线及反射光线传播路径都能显示出来;
(2)利用红色激光比较明显,容易观察到,其发出的光线相当于法线;
(3)缓慢转动圆台,反射光线随着入射光线的变化而变化,当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反射光线也与法线重合,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多次改变AO与ON的夹角,即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量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可探究光反射时,反射角大小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
(5)光的反射现象中,由于光路是可逆的,因此用激光笔沿BO方向入射,反射光线将会从OA方向射出。
故答案为:(1)显示光路;(2)法线;(3)同一平面;(4)入射角大小;(5)光路是可逆的。
【点评】本题考查了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需熟练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及本实验的基本操作。
26.角反射器是由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M、N组成的,自行车尾灯就是角反射器的应用之一,其反光原理如图所示。
(1)请完成光经反射面M、N反射后完整的反射光路图。
(2)请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证明:光经过角反射器N面反射后的光线始终与原入射光线平行。
【答案】见解答
【分析】(1)自行车的尾灯是由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合而成的,光照在这儿将发生镜面反射;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图,最终反射光线与最初的入射光线平行。
(2)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结合几何知识证明。
【解答】解:(1)过入射点作垂直于反射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然后过第二次的入射点作法线,仍然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的方向,注意二次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平行,如图所示:
(2)证明:如上图所示:
由光的反射定律可得∠CO1O2=∠AO1C,∠BO2C=∠O1O2C,(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两个平面镜相互垂直,则MQ⊥NQ,
所以∠CO1O2+∠O1O2C=90°,(两法线垂直)
所以2∠CO1O2+2∠O1O2C=180°,
又因为∠AO1O2=2∠CO1O2,∠O1O2B=2∠O1O2C,
即∠AO1O2+∠O1O2B=180°,
则入射的光线AO1与O2B射出的光线相互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此题还涉及到平行线的性质,因此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学科综合能力,此题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很具有实际意义。
27.挪威留坎镇被群山包围,难以获得阳光照射。工程师在位置A处安装平面镜,使广场中心B处被照亮。若太阳位于图中所在位置,请在A处添加平面镜并完成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先根据AB位置确定反射光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法线,最后根据平面镜与法线垂直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连接AB,即可画出反射光线;然后画出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法线),最后根据平面镜与法线垂直画出平面镜,如下图所示:
【点评】在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时,注意一些技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法线垂直反射面、法线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等。
28.小高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实验中使用的白色硬纸板EF需要  粗糙  (填“粗糙”或“光滑”)
(2)硬纸板在E、F共面(不绕折)情况下,小高先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可是在纸板F面上没有反射光线的径迹,原因可能是  硬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  。
(3)改正错误后,让入射光贴着纸板EF沿AO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记录如表。
比较r和i,可以得出结论: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次数 1 2 3 4 5 6
入射角i 15° 30° 45° 60° 70° 80°
反射角r 15° 30° 45° 60° 70° 80°
(4)为探究反射光和入射光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下一步操作是: 把硬纸板F向后折,观察在F上能否看到反射光线  。
(5)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着OA方向射出。说明光路是  可逆  的。
【答案】(1)粗糙;(2)硬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3)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把硬纸板F向后折,观察在F上能否看到反射光线;(5)可逆。
【分析】(1)当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时,反射光会朝四面八方射出,这种反射叫漫反射;
(2)过入射点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法线,实验时,硬纸板与平面镜应垂直;
(3)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
(4)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可同时看到反射光线和入射线,据此分析;
(5)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解答】解:(1)实验中使用的白色硬纸板EF需要粗糙,使光发生漫反射,便于观察光的传播路线;
(2)过入射点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法线,实验时,硬纸板与平面镜应垂直,硬纸板在E、F共面(不绕折)情况下,小高先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可是在纸板F面上没有反射光线的径迹,原因可能是硬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反射角大小等于入射角大小,故可以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
(4)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可同时看到反射光线和入射线,为探究反射光和入射光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下一步操作是:把硬纸板F向后折,观察在F上能否看到反射光线;
(5)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着OA方向射出。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为:(1)粗糙;(2)硬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3)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把硬纸板F向后折,观察在F上能否看到反射光线;(5)可逆。
【点评】本题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考查实验操作的过程及数据分析和光的可逆性。
29.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现向广大同学征集——为学校设计《地下球馆补充采光项目图纸》。地下球馆的篮球场是最热门的区域,为保证篮球场有充足的光照,小山使用平面镜改变光路,如图甲所示。
【方案设计】小海提出小山的方案中光线直接进入人眼会造成眩晕,并给出方案乙:先使用平面镜改变光路后,让光线斜射到球场顶端,再经过漫反射后再照射到篮球场,光路如图乙所示。
(1)为了让更多光线射到球场,漫反射区域的墙面有何要求。  白色或较粗糙  。(写出1点即可)
(2)请在图乙中根据所给的光路,确定并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方案改进】
(3)某同学指出方案乙仍存在缺陷,为将该设计真正投入使用,现向同学们征集改进方法。请描述待改进细则,并给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地下球馆补充采光项目改进方案征集表》
待改进细则 改进方法
环境光线较弱时,室内补光不足。 增加平面镜
 太阳光的入射角度会随时间不断变化   设计自动装置,使平面镜随太阳光的角度而转动 
【答案】(1)①白色;②较粗糙;(2)见解析;(3)太阳光的入射角度会随时间不断变化;设计自动装置,使平面镜随太阳光的角度而转动。
【分析】(1)漫反射可以将光线向各个方向反射;白色可以反射所有色光;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完成作图;
(3)太阳光的入射角度会随时间不断变化,所以可从这一方面进行改变。
【解答】解:(1)漫反射区域的墙面要比较粗糙,这样才可以将太阳光向各个方向反射;同时墙面最好是白色,因为白色可以反射所有色光;
(2)作入射角和反射角的角平分线,这就是法线,过入射点作与法线垂直的线段,这就是平面镜的位置,如图所示:
(3)待改进的细则有:太阳光的入射角度会随时间不断变化;改进方法有:设计自动装置,使平面镜随太阳光的角度而转动。
故答案为:(1)①白色;②较粗糙;(2)见解析;(3)太阳光的入射角度会随时间不断变化;设计自动装置,使平面镜随太阳光的角度而转动。
【点评】本题通过篮球场的采光系统,考查了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光的反射光路图的作图等的掌握,题目比较新颖,体现了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30.在汽车驾驶室内,驾驶员通过左右两侧后视镜观察,有看不到的区域(盲区),人或其他车辆应尽量避免进入盲区。如图,S为驾驶员眼睛位置,MN为左侧后视镜左右两边界点,请作出反射光线NS的入射光线,并标出BM到车左侧(虚线所示)之间的盲区。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AN;AN、反射光线MS和车左侧之间的区域驾驶员看不到,据此确定BM到车左侧之间的盲区。
【解答】解:先过N点画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AN,则AN到车左侧的区域就是BM到车左侧(虚线所示)之间的盲区,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通过作图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定律的掌握和应用,画图时注意实虚线的区分、不要忘了画箭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舟共理工作室·zcb
声明:未经著作权人及本平台书面授权,严禁以任何形式实施复制、传播、信息网络传播等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分享、转载)。一旦发现上述侵权情形,将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侵权主体的法律责任。/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核心素养】浙教版(2024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分层练习
1.4 光的反射和折射(第1课时)
科学观念:认识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光的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科学思维: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通过对光路图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态度责任:通过生动有趣的光学现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生活、生产中要避免光污染。
1.光射到平面镜上,若入射角为30°,则反射角为(  )
A.30° B.40° C.50° D.60°
2.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3.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C.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D.在入射角不断增大的过程中,反射角随之不断减小
4.如图所示的四个光路图中,MM'为平面镜,P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PON等于60°,其中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5.小芳观察“光的反射”实验时,作图记录实验现象,但没有标出光传播的方向(如图所示,ON是法线)。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OB一定是反射光线 B.AO一定是入射光线
C.入射角一定是30° D.反射角一定是60°
6.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和白纸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
C.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
7.如图所示,阳光下一本物理课本掉到地上,小明和小红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它,是因为(  )
A.课本是光源 B.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C.阳光在课本上发生漫反射 D.阳光在课本上发生镜面反射
8.一条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时(  )
A.入射角90°,反射角0° B.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0°
C.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90° D.入射角是0°,反射角是90°
9.如图是小科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相关实验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应选用光滑的硬纸板 B.图甲中∠EOM是入射角
C.图乙中反射光不存在 D.图丙、甲中现象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10.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应选用光滑的硬纸板
B.纸板ENF应竖直立在平面镜上
C.记录入射角时应量取AOM
D.沿ON向后转动纸板F可验证“光路可逆”
11.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 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
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2.皮鞋擦过鞋油后,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会越擦越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皮鞋失去光泽是因为皮鞋的表面有灰尘不光滑,光射向鞋面后发生漫反射
B.鞋油的颜色比皮革鲜艳,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反复擦可使鞋油涂抹的更均匀,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13.如图所示,激光笔发出的光经水平放置的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墙壁。若要让反射光线射到A点,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A.水平向左移动 B.水平向右移动
C.竖直向下移动 D.竖直向上移动
14.如图所示是一种反射式路灯,灯发出的光不是直接照射到路面,而是经过灯上方粗糙的反射板的反射后照亮路面。
(1)光在反射板表面发生了   (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现象。
(2)如果把反射板换成平面镜,夜晚灯亮时,地面上会有灯罩的影子,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
15.我们之所以能够看见物体,是因为光     (选填字母“A.从眼睛射到物体”或“B.从物体进入眼睛”),从而引起了视觉,当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如图所示的粗糙表面上时,被射向各个方向的反射光线   (选填“遵守”或“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相比光滑镜面,人们   (选填“更容易”或“不容易”)看清粗糙表面上的文字。
16.雨后的夜晚,走在有积水的路上。当迎着月光时,为了避让水洼,不要走地面上较亮的地方。对于这种情况光的传播路线,下列光路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7.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18.一个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虽干,但仍留有不少水潭,为了不致踩在水潭里,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时,地面发亮处是水潭 B.迎着月光走时,地面暗处是水潭
C.背着月光走时,地面发亮处是水潭 D.迎着和背着月光走时,地面发亮处是水潭
19.教室内的黑板用久后变光滑的部分容易发生镜面反射,使部分位置处的学生看不清黑板上的粉笔字。如图所示,当太阳光按照图中情形射入时,最有可能看不清粉笔字的位置是(  )
A.甲学生 B.乙学生 C.丙学生 D.丁学生
20.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C.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0°
D.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21.如图所示,在一个空箱子中,一束光自P点发出,沿与镜面成60°角射向平面镜,经O点反射后,在Q点形成一个亮斑,当入射光线不变时,将平面镜绕O点顺时针转3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法线转过15° B.反射角增大45°
C.反射光线转过90° 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
22.有一种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光路中,一束光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
B.反射角的大小为40°
C.当液面降低时,入射角会随之变大
D.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右移动
23.如图甲所示,塔式太阳能电站把地面上多个平面镜反射的太阳光会聚到塔顶,从而利用太阳能发电。如图乙所示,某塔式太阳能电站的一块平面镜在塔的东边,下午某时刻,从西向东的太阳光以与水平方向成70°角射向这块平面镜,反射光线与水平方向成30°角,则反射角的度数是     ,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度数是     。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24.早晨,阳光以接近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照到地球,当与地面40°的夹角射到一块平面镜上,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为    ,反射光线正好经过点O,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射光将向    (选填“A”或“B”)移动。
25.小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他先用加湿器使整个玻璃罩内充满水雾,将一小块平面镜放在一个能转动的水平圆台上,用固定放置的红色激光笔发出一束垂直射向平面镜的光ON,然后用另一个绿色激光笔向O点发出一束光AO,经平面镜反射后沿OB方向射出。
(1)实验中,用加湿器使整个玻璃罩内充满水雾的目的是    。
(2)利用红色激光笔发出的光束ON相当于    。
(3)将绿色激光笔固定在玻璃罩上后,缓慢转动圆台,可以看到三束重合,这说明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内。
(4)在上述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小天在玻璃罩内装入量角器,多次改变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测量并记录AO与ON的夹角、OB与ON的夹角,这是为了探究:光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大小与    的关系。
(5)用激光笔沿BO方向入射,反射光线将会从OA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    。
26.角反射器是由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M、N组成的,自行车尾灯就是角反射器的应用之一,其反光原理如图所示。
(1)请完成光经反射面M、N反射后完整的反射光路图。
(2)请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证明:光经过角反射器N面反射后的光线始终与原入射光线平行。
(第26题图) (第27题图)
27.挪威留坎镇被群山包围,难以获得阳光照射。工程师在位置A处安装平面镜,使广场中心B处被照亮。若太阳位于图中所在位置,请在A处添加平面镜并完成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28.小高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实验中使用的白色硬纸板EF需要     (填“粗糙”或“光滑”)
(2)硬纸板在E、F共面(不绕折)情况下,小高先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可是在纸板F面上没有反射光线的径迹,原因可能是   。
(3)改正错误后,让入射光贴着纸板EF沿AO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记录如表。
比较r和i,可以得出结论:   。
次数 1 2 3 4 5 6
入射角i 15° 30° 45° 60° 70° 80°
反射角r 15° 30° 45° 60° 70° 80°
(4)为探究反射光和入射光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下一步操作是:   。
(5)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着OA方向射出。说明光路是   的。
29.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现向广大同学征集——为学校设计《地下球馆补充采光项目图纸》。地下球馆的篮球场是最热门的区域,为保证篮球场有充足的光照,小山使用平面镜改变光路,如图甲所示。
【方案设计】小海提出小山的方案中光线直接进入人眼会造成眩晕,并给出方案乙:先使用平面镜改变光路后,让光线斜射到球场顶端,再经过漫反射后再照射到篮球场,光路如图乙所示。
(1)为了让更多光线射到球场,漫反射区域的墙面有何要求   。(写出1点即可)
(2)请在图乙中根据所给的光路,确定并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方案改进】
(3)某同学指出方案乙仍存在缺陷,为将该设计真正投入使用,现向同学们征集改进方法。请描述待改进细则,并给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地下球馆补充采光项目改进方案征集表》
待改进细则 改进方法
环境光线较弱时,室内补光不足。 增加平面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在汽车驾驶室内,驾驶员通过左右两侧后视镜观察,有看不到的区域(盲区),人或其他车辆应尽量避免进入盲区。如图,S为驾驶员眼睛位置,MN为左侧后视镜左右两边界点,请作出反射光线NS的入射光线,并标出BM到车左侧(虚线所示)之间的盲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舟共理工作室·周承秉
声明:未经著作权人及本平台书面授权,严禁以任何形式实施复制、传播、信息网络传播等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分享、转载)。一旦发现上述侵权情形,将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侵权主体的法律责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