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 4.1植物生长素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 4.1植物生长素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30 23:5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生物(苏教版)
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一
第四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植物生长素(课时1)
“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这是南朝诗人范云对松树傲雪凌霜高贵品格的礼赞。松柏类等许多植株的树冠都呈金字塔形,这种树冠的形成反映了植物体内某些激素的作用。其实,我们所看到的春华秋实、夏盛冬衰的自然现象,都与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密切相关。植物体内有哪些激素?植物激素如何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植物激素的作用机理对人们的生产实践具有怎样的借鉴意义?除植物激素外,还有哪些因素参与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
第四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除风滚草等少数种类外,绝大多数高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不能整体移动,只有某些器官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可以发生有限的位置变化。向日葵的幼嫩花盘随太阳转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左图)。宋代司马光在《客中初夏》诗中描述:“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直到900多年后,人们才知道向日葵花盘的转动主要与植物的生长素(auxin)有关。生长素为什么能调节植物的运动?生长素的发现经历了哪些艰难的历程?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又是如何运输的?
第一节 植物生长素
1.达尔文的实验
一、生长素的发现
19世纪达尔文的实验
结论:向光弯曲的外界因素是单侧光照
结论:弯曲生长与胚芽鞘的尖端有关
结论: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
1.达尔文实验的结论
(1)弯曲生长与胚芽鞘的尖端有关
(2)向光弯曲的外界因素是单侧光照
(3)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
达尔文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一、生长素的发现
2.1910年詹森的实验
一、生长素的发现
2.詹森实验的结论
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给下部。
2.1910年詹森的实验
一、生长素的发现
3.1914年拜耳的实验
一、生长素的发现
3.拜尔实验的结论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
一、生长素的发现
4.1928年温特的实验
琼脂
结论:尖端产生某种物质促使下部生长。
4.温特实验的结论
尖端产生某种物质(生长素)促使下部生长。
一、生长素的发现
5.生长素——吲哚乙酸 (IAA),吲哚丁酸(IBA)、苯乙酸(PAA)也具有生长素效应。
6.总结:
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是由于单侧光照,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尖端下部分布不均,导致胚芽鞘向光源弯曲生长。
一、生长素的发现
感光点:尖端
弯曲生长部位:尖端下部
产生生长素部位:尖端
1.主要的合成部位:幼芽、幼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 分布: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3.运输方向:极性运输 (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
运输方式:主动运输
4.向光性原因:在单侧光下,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背光侧生长快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重力引起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
A
B
C
D








结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不同
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1.原因
0
10-10
10-8
10-6
10-4
10-2
c/mol·L-1
促进生长
抑制生长



(1)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度:
(2)对于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的关系
低浓度促进生长 高浓度抑制生长
2. 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度
3. 生长素浓度与促进植物生长间的关系
生长素度
促进
抑制
B
A
C
D
O
曲线AB段表示:
在此浓度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加强。
B点的生长素为:
促进植物生长的最适浓度。
C点:
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BC段表示:
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减弱,抑制作用加强。
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由此得出: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起作用的方式和动物体内的激素相似,它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信息。
既能促进生长 ; 也能抑制生长(低促高抑)
既能促进发芽; 也能抑制发芽
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促进生长的机理:生长素促使细胞纵向伸长,从而生长得快。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低浓度促进生长
高浓度抑制生长
例如 高浓度的生长素能杀死稻田中的杂草,而不伤害水稻。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 顶端优势
概念: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
形成原因: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侧芽对生长素浓度又比较敏感,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
应用:果树的修枝;棉花的摘心增产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 顶端优势
概念: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
形成原因: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侧芽对生长素浓度又比较敏感,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
应用:果树的修枝;棉花的摘心增产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