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小数乘整数(同步练习)【答案+解析】-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1小数乘整数(同步练习)【答案+解析】-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5.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27 16:52:13

文档简介

小数乘整数(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幸福小区房子每平方米的售价是0.68万元,杨阿姨想买一套60m2的小居室,40万元够吗?( )
A.够 B.不够 C.无法确定
2.东东家平均每个月节约用水62.8千克,照这样计算。他家第四季度节约用水( )千克。
A.62.8×3 B.62.8×4 C.62.8×92
3.有一根绳子,把它对折三次后得到的长度是3.65米,这根绳子原来长( )米。
A.14.6 B.7.3 C.29.2
4.提倡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少看1小时电视,就可以减少0.1千克碳的排放。某小学有2800名学生,如果每名小学生每天少看1小时电视,一天就能减少( )千克碳的排放。
A.28 B.280 C.2800 D.28000
5.王叔叔和李叔叔合作完成一批零件的加工任务。王叔叔3小时加工了180个零件,李叔叔每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比王叔叔的1.2倍少4个。李叔叔每小时加工零件( )个。
A.68 B.212 C.220 D.76
6.“双减”政策实施后,各类素质教育成为家长首选。康威篮球训练营这个学期的学员人数是上学期的1.8倍,上学期有35名学员,这个学期有( )名学员。
A.45 B.55 C.60 D.63
二、填空题
7.为“保护地球,关爱环境”,五(1)班23名男生和27名女生开展收集废报纸活动。9月份平均每人收集2.5kg,全班一共收集了( )kg废报纸。
8.研究表明,每平方米森林每天可吸收1.6千克二氧化碳。照这样计算,平方米的森林一个月(按30天计算)可以吸收( )千克二氧化碳。
9.火车原来的速度是78千米/时,经过提速后,现在火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原来的1.5倍。现在火车每小时行( )千米,现在行驶三个半小时能行( )千米。
10.体育用品商店有两种规格的跳绳。一种每根3.8元,另一种每根2.55元。张老师准备购买24根跳绳,她最多付( )元,最少付( )元。
11.1千克小麦可磨面粉0.8千克,240千克小麦可磨面粉( )千克。
12.根据146×28=4088,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14.6×28=( ) 146×0.28=( )
0.146×28=( ) 1.46×28=( )
三、判断题
13.6.08×6的积一定是一位小数。( )
14.4×2.4的积比8大。( )
15.“小兰去商店买24瓶矿泉水,每瓶1.8元。”当确认50元是否够用时,可以估算。( )
16.0.2与33相乘,结果小于33。( )
四、计算题
17.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0.86×7= 3.3×16= 12.8×42= 0.19×40=
五、解答题
18.小明期末考试,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是95.5分,语文和英语的平均分是93分,数学和英语的平均分是97.5分,小明的语文、数学、英语各考了多少分?
19.学校买来8块大黑板和12块小黑板共用去300元,一块大黑板的价钱比两块小黑板还要贵2.5元。大黑板每块多少钱?小黑板每块多少钱?
20.某工厂原来制造一个零件需7.5分钟,由于改进技术,现在制造一个零件的时间减少了2.5分钟。原来每天能制造零件80个,现在每天能制造零件多少个?
21.五个数排成一行,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2.48,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10.6,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16.4,中间一个数是多少?
22.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某市自来水公司规定:每户每月用水15吨以内(含15吨)按每吨1.2元计算;超过15吨的,超出吨数按每吨5元计算。小丽家上月付水费38元,她家上月共用水多少吨?
23.有7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68,前4个数的平均数是59.5,后4个数的平均数是81.25,第4个数是多少?1.1 小数乘整数(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幸福小区房子每平方米的售价是0.68万元,杨阿姨想买一套60m2的小居室,40万元够吗?( )
A.够 B.不够 C.无法确定
B
先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买一套60m2的小居室需要的钱数,再与40万元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0.68×60=40.8(万元)
40<40.8
40万元不够。
故答案为:B
2.东东家平均每个月节约用水62.8千克,照这样计算。他家第四季度节约用水( )千克。
A.62.8×3 B.62.8×4 C.62.8×92
A
一个季度是3个月,由此可知,第四季度也是3个月,用平均每月节约用水的重量×3,即可解答。
第四季度是3个月。
62.8×3=188.4(千克)
他家第四季度节约用水(62.8×3)千克。
故答案为:A
3.有一根绳子,把它对折三次后得到的长度是3.65米,这根绳子原来长( )米。
A.14.6 B.7.3 C.29.2
C
一根绳子,对折一次,就会被平均分成2段。对折两次,就会被平均分成4段。对折三次,就会被平均分成8段。所以,对折三次后得到的长度是3.65米,也就是8段中的一段是3.65米,求原来有多长,用乘法计算。
3.65×8=29.2(米)
这根绳子原来长29.2米。
故答案为:C
4.提倡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少看1小时电视,就可以减少0.1千克碳的排放。某小学有2800名学生,如果每名小学生每天少看1小时电视,一天就能减少( )千克碳的排放。
A.28 B.280 C.2800 D.28000
B
每名小学生每天少看1小时电视,则每名小学生每天减少0.1千克碳的排放,学生人数×每名小学生每天减少的碳排放量=一天减少的碳排放总量,据此列式计算。
2800×0.1=280(千克)
如果每名小学生每天少看1小时电视,一天就能减少280千克碳的排放。
故答案为:B
5.王叔叔和李叔叔合作完成一批零件的加工任务。王叔叔3小时加工了180个零件,李叔叔每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比王叔叔的1.2倍少4个。李叔叔每小时加工零件( )个。
A.68 B.212 C.220 D.76
A
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即用180除以3即可求出王叔叔的工作效率,用王叔叔的工作效率乘1.2,再减去4即可求出李叔叔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
180÷3=60(个)
60×1.2-4
=72-4
=68(个)
则李叔叔每小时加工零件68个。
故答案为:A
6.“双减”政策实施后,各类素质教育成为家长首选。康威篮球训练营这个学期的学员人数是上学期的1.8倍,上学期有35名学员,这个学期有( )名学员。
A.45 B.55 C.60 D.63
D
已知这个学期的学员人数是上学期的1.8倍,用上学期的学员人数乘1.8,即可求出这个学期的学员人数。
35×1.8=63(名)
这个学期有63名学员。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
7.为“保护地球,关爱环境”,五(1)班23名男生和27名女生开展收集废报纸活动。9月份平均每人收集2.5kg,全班一共收集了( )kg废报纸。
125
先求出全班总人数,根据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列式解答即可。
(kg)
全班一共收集了125kg废报纸。
8.研究表明,每平方米森林每天可吸收1.6千克二氧化碳。照这样计算,平方米的森林一个月(按30天计算)可以吸收( )千克二氧化碳。
7200
由题意可知,先算150平方米的森林每天可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用每平方米森林每天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乘150,所得的积再乘30,即可得解。
(千克)
平方米的森林一个月(按30天计算)可以吸收7200千克二氧化碳。
9.火车原来的速度是78千米/时,经过提速后,现在火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原来的1.5倍。现在火车每小时行( )千米,现在行驶三个半小时能行( )千米。
117 409.5
已知现在火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原来的1.5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原来火车的速度乘1.5,求出现在火车的速度;
求现在行驶三个半小时即3.5小时能行多少千米,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解。
78×1.5=117(千米)
三个半小时=3.5小时
117×3.5=409.5(千米)
现在火车每小时行117千米,现在行驶三个半小时能行409.5千米。
10.体育用品商店有两种规格的跳绳。一种每根3.8元,另一种每根2.55元。张老师准备购买24根跳绳,她最多付( )元,最少付( )元。
91.2 61.2
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计算,如果每根按3.8元算,求出来的总价就是张老师最多付的钱数,如果每根按2.55元算,求出来的总价就是张老师最少付的钱数,据此解答。
3.8×24=91.2(元)
2.55×24=61.2(元)
即她最多付91.2元,最少付61.2元。
11.1千克小麦可磨面粉0.8千克,240千克小麦可磨面粉( )千克。
192
用每千克小麦能磨出的面粉量乘小麦的总重量,就能得到可磨出面粉的总量,据此解答。
0.8×240=192(千克)
即240千克小麦可磨面粉192千克。
12.根据146×28=4088,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14.6×28=( ) 146×0.28=( )
0.146×28=( ) 1.46×28=( )
408.8 40.88 4.088 40.88
小数乘整数,先将小数看成整数,按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看乘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若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 0,要把 0 去掉。
在14.6×28中,乘数14.6有一位小数,乘数28没有小数,因此它们的积有一位小数,即14.6×28=408.8。
在146×0.28中,乘数146没有小数,乘数0.28有两位小数,因此它们的积有两位小数,即146×0.28=40.88。
在0.146×28中,乘数0.146有三位小数,乘数28没有小数,因此它们的积有三位小数,即0.146×28=4.088。
在1.46×28中,乘数1.46有两位小数,乘数28没有小数,因此它们的积有两位小数,即1.46×28=40.88。
三、判断题
13.6.08×6的积一定是一位小数。( )
×
小数乘整数,先将小数看成整数,按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看乘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若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要把0去掉。据此解答。
6.08×6=36.48,积36.48共有2位小数。
因此题目说,6.08×6的积一定是一位小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14.4×2.4的积比8大。( )

小数乘法法则:(1)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先求出积;(2)看因数中一个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据此计算出结果即可。
4×2.4=9.6,9.6>8,4×2.4的积比8大,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5.“小兰去商店买24瓶矿泉水,每瓶1.8元。”当确认50元是否够用时,可以估算。( )

把每瓶矿泉水的单价往大估,且往最靠近的整数上估,然后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买24瓶矿泉水大约需要的钱数,再与50元比较大小;因为是估大了,所以实际付的钱数要比估计的钱数少,由此判断50元是否够用。
1.8≈2
2×24=48(元)
因为1.8<2,所以实际付的钱数小于48元;
48<50,50元够用。
当确认50元是否够用时,可以估算。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6.0.2与33相乘,结果小于33。( )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这个数小。据此判断即可。
由分析可知,0.2<1,所以0.2×33<33,此题判断正确。
故答案为:√
四、计算题
17.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0.86×7= 3.3×16= 12.8×42= 0.19×40=
6.02;52.8;537.6;7.6
小数乘法法则:(1)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先求出积;(2)看因数中一个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0.86×7=6.02 3.3×16=52.8 12.8×42=537.6 0.19×40=7.6

五、解答题
18.小明期末考试,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是95.5分,语文和英语的平均分是93分,数学和英语的平均分是97.5分,小明的语文、数学、英语各考了多少分?
91分;100分;95分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每两门科目的平均分,可以求出每两门科目的总分。然后将这三个总分相加,得到的是语文、数学、外语的总分和的2倍,除以2就能得到三门科目的总分。最后用三门科目的总分依次减去每两门科目的总分,就能求出每一门科目的分数。
语文和数学的总分:95.5×2=191(分)
语文和英语的总分:93×2=186(分)
数学和英语的总分:97.5×2=195(分)
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的总分:
(191+186+195)÷2
=572÷2
=286(分)
英语的分数:286-191=95(分)
数学的分数:286-186=100(分)
语文的分数:286-195=91(分)
答:小明语文考了91分,数学考了100分,英语考了95分。
19.学校买来8块大黑板和12块小黑板共用去300元,一块大黑板的价钱比两块小黑板还要贵2.5元。大黑板每块多少钱?小黑板每块多少钱?
22.5元;10元
可以将8块大黑板看成是16块小黑板,即总价多了元,用总价减去多了的价钱,得到块小黑板的价格,就可以用除法计算每块小黑板的价格,再用两块小黑板的价格加上2.5元,得到大黑板的价格。
(元)
(元)
(元)
答:大黑板每块22.5元,小黑板每块10元。
20.某工厂原来制造一个零件需7.5分钟,由于改进技术,现在制造一个零件的时间减少了2.5分钟。原来每天能制造零件80个,现在每天能制造零件多少个?
120个
由于现在每天的工作时间与原来相同,所以可先用原来每天制造的零件个数乘原来制造一个零件所需的时间,求出原来制造80个零件的时间,又知现在制造一个零件的时间减少了2.5分钟,便可用算出现在制造一个零件所需的时间,最后用原来制造80个零件的时间除以现在制造一个零件所需的时间即可得解。
(个)
答:现在每天可制造120个零件。
21.五个数排成一行,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2.48,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10.6,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16.4,中间一个数是多少?
18.6
用平均数乘个数,先分别求出五个数的总数、前三个数的总数和后三个数的总数,因为中间的数被重复计算了一次,所以用前三个数的总数与后三个数的总数之和减去五个数的总数,就能得到中间的数。据此解答。
12.48×5=62.4
10.6×3=31.8
16.4×3=49.2
31.8+49.2-62.4=18.6
答:中间一个数是18.6。
22.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某市自来水公司规定:每户每月用水15吨以内(含15吨)按每吨1.2元计算;超过15吨的,超出吨数按每吨5元计算。小丽家上月付水费38元,她家上月共用水多少吨?
19吨
数量×单价=总价,将15吨乘1.2元,求出用水15吨需要付多少钱。将小丽家上月水费减去15吨的水费,求出超出部分的水费,再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将超出部分的水费除以超过15吨的单价5元,求出超过了多少吨。将超过部分加上15吨,求出她家上月共用水多少吨。
15×1.2=18(元)
38-18=20(元)
20÷5=4(吨)
15+4=19(吨)
答:她家上月共用水19吨。
23.有7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68,前4个数的平均数是59.5,后4个数的平均数是81.25,第4个数是多少?
87
前4个数的平均数是59.5,那么前4个数的和是59.5×4=238;后4个数的平均数是81.25,那么后4个数的和是81.25×4=325。将前4个数的和与后4个数的和加起来,就会把中间的那个数(第4个数)重复加了一次。所以,再减去7个数的总和,就可以得到第4个数了。
59.5×4+81.25×4-68×7
=238+325-476
=563-476
=87
答:第4个数是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