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短文两篇》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短文两篇》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15 15:2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短文两篇
教师寄语:在人生的旅途中,要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一种敢于挑战的精神,才能取得成功,赢得胜利!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背课文。
2、理解、积累、掌握重点文言词汇及句子的意义。能通过想象,扩展文章省略的细节和场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感受夸父勇敢、坚强,自我牺牲的精神,以及共工改造山河的大无畏精神;体会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热爱祖国古代文化。
学习重点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两篇文章的主旨。
2.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和理解作品形象的精神品质。
【走进作者】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国神话、地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二十一卷,西汉皇室贵族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在其主持下编著。成书年代大约在景、武之间。
【拓展链接】
神话:由人民集体口头创作,表现对自然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的崇拜、斗争及对理想追求的虚构故事,属民间文学的范畴,具有较高的哲学性、艺术性。千百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与民间艺人进行创作的不朽源泉,对后世影响深远。
【自主学习案】
1.
给加点字注音
夸父(
kuā

颛顼(zhuān


水潦(lǎo

2.一词多义:
①欲得饮
(名词,喝的水)
②饮于河、渭(动词,喝)
3.古今异义
①夸父与日逐走
(古义:跑。
今义:行走。)
②饮于河渭
(古义:专指黄河。
今义:泛指所有河流。)
③地维绝
(古义:绳子。
今义:维持)
4.词性活用
①北饮大泽
(名词作状语,向北)
②道渴而死
(名词作状语,在半路)
③天倾西北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北)
5.特殊句式
倒装句:“天倾西北”—“天西北倾”,状语后置
6.
走进文本
①全文仅37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
答:逐走,入日——渴,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杖化邓
②概括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经过、结果
答:原因:争帝位。经过:
败后怒触不周山
结果:日月星辰都是朝西北移动,涛涛江河尽朝东流去。
【合作探究案

探究点一:句子品味
1.怎样理解“弃其杖,化为邓林。”
答: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以富有诗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高度想像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不仅表现他本领大,更丰富了这个英雄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探究点二:人物性格
2.“怒而触不周之山
”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
【随堂巩固案】
1.解释加点字词
①逐走(
追赶

②入日(
追赶到

③欲得饮(
喝水

④河、渭不足(


⑤北饮大泽(

)⑥
( http: / / www.21cnjy.com )弃其杖(
丢弃

⑦昔者(
从前
)⑧怒而触不周山(
碰撞
)⑨地维绝(
绳子
)(
断)
⑩故日月星辰移焉(
因此
)(
移动)
地不满东南(
饱满

故水潦尘埃归焉(
积水
)(
归向

天柱折

折断
) 道渴而死

半路上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答: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②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
答:(共工)发怒撞不周之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
③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答:
天向西北方倾斜,所以日月星辰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朝西北方移动;大地的东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河泥沙朝东南角流去

【课后提升案】
一、综合运用
1.在人类社会初期,由于科学知识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缺乏,面对千变万化的自然界,人类无可奈何,只好去崇拜自然,神话传说在此基础之上应运而生。那么神话为什么有这样大的魅力能够广泛流传而经久不衰呢?班级为此举办“插上神话的翅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下面问题的探究。
(1)请你说说神话和迷信有什么区别。
答:神话是反映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表现人类的梦想和愿望的故事。在神话中,人是自然的主人,神就是理想化的人。迷信是歪曲现实、引导人走向无知、愚昧,并屈服于自然界和统治阶级的故事。在迷信中,人是自然的奴隶。要明白神话和迷信的本质区别在于人的角色。
(2)下面是班里一名同学在此次综合学习中搜集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的故事:盘古开天辟地、白蛇传、神农尝百草、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夸父逐日、梁山伯与祝英台、大禹治水、吴刚伐桂、舜帝禅让。
请你区分一下上面罗列的故事。
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神农尝百草、夸父逐日、吴刚伐桂。
民间故事:民间故事:白蛇传、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大禹治水、舜帝禅让。
二、阅读理解
阅读《杞人忧天》,完成第2~5题
杞国有忧天地崩坠,身亡①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寄②,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③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④屈伸⑤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⑥,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⑦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⑧坠,亦不能有所中伤⑨。”其人曰:“奈地坏何?⑩”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 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 ,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 ,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注释】
①亡,同“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②寄,依附,依托。③晓:开导。④若:就像。⑤屈伸:身体四肢的活动。⑥行止,行动和停留。⑦果:如果。
⑧只使:即使。
⑨中(zhòng)伤:打中击伤。⑩奈地坏何:那地坏了(又)怎么办呢。 躇,立。步,走。 舍然:舍弃心事的样子。
2.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废寝食者(睡觉)。
②不当坠邪(掉)
③其人舍然大喜(高兴)
④若屈伸呼吸(弯曲)
3.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
4.把下列翻译成现代汉语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答: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自己的身体无处可藏,因而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5.这则故事揭示的道理是什么?
答:常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翻译】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那个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