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鸦片战争爆发
1840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42年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
1851年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1853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6年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北京条约》签订
1860年
1864年
不平等条约
重大史事
《南京条约》
社会性质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抗 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瑷珲条约》
林则徐虎门销烟
三元里抗英
关天培抗英
太平天国运动
通过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等鸦片战争期间的主要史事,以及《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初步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03
02
01
通过中英对比,了解鸦片战争前中外形势和鸦片战争战败的原因;通过地图识图讲述鸦片战争过程,培养读图、用图的能力。
归纳总结《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进而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学习林则徐等人物敢于反抗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认识到落后就会挨打,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
史料实证
家国情怀
唯物史观
1、背景
对比项
政治
经济
对外关系
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男耕女织、自给
自足的小农经济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成为头号工业强国
闭关锁国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危机四伏
清朝
英国
不断向外进行殖民扩张,掠夺殖民地
对比项
政治
经济
对外关系
1、背景
对比项
政治
经济
对外关系
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男耕女织、自给
自足的小农经济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成为头号工业强国
闭关锁国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危机四伏
清朝
英国
不断向外进行殖民扩张,掠夺殖民地
对比项
政治
经济
对外关系
1、背景
呢绒
布匹
清朝
英国
茶叶
生丝
遭到排斥,严重滞销
销路旺盛
出口>进口
出口<进口
白银
2、鸦片走私
为改变不利局面,英国无耻地向中国大量走私毒品鸦片
◎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
2、鸦片走私
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
“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易”来,都要算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腐蚀他们的思
想,也没有毁灭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
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
——[德]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不但严重摧残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人物扫描
林则徐(1785—1850),福建侯官(今属福建福州)人。为官正直清廉,任湖广总督期间,在汉口、长沙等地捉拿烟贩,收缴烟土、烟枪,设禁烟局,配制戒烟药丸,勒令吸食者限期戒烟,取得明显成效。在广东禁烟期间,认为民心可用,发动民众抵抗英国侵略。1842年8月被充军去新疆伊犁途中,吟诗一首留别家人,其中写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为后人传诵。
3、林则徐禁烟
[译文]等到这种祸害(鸦片)蔓延至全国,所造成的危害将极其巨大,必须采取严厉的法律措施加以遏制。如果仍然轻率地忽视这个问题,那么几十年后,国家将几乎失去能够抵御外敌的军队,更无法筹集维持军队所需的粮饷资金。
1838年底,道光皇帝派林则徐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的奏折
时 间
地 点
概 况
意 义
应 对
3、林则徐禁烟
1839年6月3日至25日
缉拿烟贩→收缴鸦片→虎门销烟
虎门硝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广州虎门海滩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相关史事
虎门销烟的办法是林则徐经过多次试验后总结出来的。他命人在海滩挖两个大池子,灌上水,撒上盐,然后将鸦片投入池中。浸泡半日后,将生石灰抛入,顷刻池水便沸腾起来。再用铁锄、木耙来回翻搅,直到把烟土化尽。退潮时开启涵洞,销毁的鸦片随海浪被送进大海。
操练军队,修筑炮台
1、原因
中国禁烟运动是英国发动战争的最好理由和最有希望的机会。
——1839年4月时任海军上将的查理·义律给英国政府的报告
(虎门销烟)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时任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的讲话
查理·义律
巴麦尊
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鸦片战争形势图
1840年6月—1841年1月
第一阶段
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广东珠江口
北上攻陷浙江定海
到达天津大沽口,威胁清廷
道光帝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改派直隶总督琦善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和英军谈判
2、过程
直隶(lì):旧省名。1928年改名为河北。
◎鸦片战争形势图
1841年1月—1841年5月
第二阶段
英军攻占虎门附近的大角、沙角炮台,并非法强占香港岛
道光皇帝随即下诏对英作战
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督率将士殊死抵抗,壮烈殉国
英军又占领广州城北的四方炮台
2、过程
关天培
相关史事
英军在广州附近四处横行,大肆抢劫,骚扰乡民。1841年5月30日清晨,广州三元里及附近数千乡民手持武器,包围英军盘踞的四方炮台。英军司令率部出击,乡民按计划将敌人诱至牛栏冈,团团围住。这时,天气突然变化,风雷交加,大雨倾盆。英军的火药被淋湿,火枪无法使用,只得端起刺刀,排成方阵,作困兽之斗。众多乡民手持刀矛,勇猛冲杀,侵略者被迫向四方炮台逃命。三元里抗英,显示了中国人民敢于反抗侵略的英雄气概。
◎广东人民抗英斗争烈士纪念碑
2、过程
1841年1月—1841年5月
第二阶段
1841年秋—1842年8月29日
第三阶段
英军北上,先后攻占厦门、定海、宁波
进犯长江门户吴淞
沿江而上,进攻镇江
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2、过程
陈化成
海龄
葛云飞
王锡朋
郑国鸿
◎鸦片战争形势图
3、战败原因
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3、战败原因
失败是由于武器的陈旧、政治的腐败,还是社会的落后……应当说这三个东西是相互联系的:因社会落后而政治腐败,因政治腐败而武器陈旧。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失败,主要是由于社会制度腐败和经济技术落后。社会制度腐败集中地反映为清政府和军队里投降派活动的猖獗,在它的强烈影响下道光皇帝缺乏抵抗到底的决心。……中国经济技术落后明显地表现在军队的装备上。
——徐凤晨《中国近代史》
主观原因: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败,统治者昏庸愚味,经济落后
清朝
英国
3、战败原因
装备落后,制度腐朽
闭关锁国,落后愚昧
船坚炮利,制度先进
工业革命,世界强国
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主义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
1、中英《南京条约》
签订时间:
性质:
◎《南京条约》原件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1842年8月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
1844年任首任香港总督
广东巡抚黄恩彤
两江总督伊里布
钦差大臣耆英
1、中英《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形势图
项目 主要内容
五口通商
割地
赔款
协定关税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的税款,
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项目 主要内容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广州
1、中英《南京条约》
项目 主要内容 危害
五口通商
割地
赔款
协定关税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的税款,
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便利了外国商品的输出,侵犯了中国贸易主权
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
增加了人民负担
破坏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项目 主要内容 危害
时间 条约 主要内容 危害
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1843年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便利了列强扩大侵略权益
为列强后来建立租界
提供了借口
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
扩大了其他侵略权益
1844年
中英《虎门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项目 条约 主要内容 危害
2、其他条约的签订
3、鸦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政治上
经济上
主权独立完整
传统的
小农经济
割香港岛
协定关税
领事裁判权
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
领土主权不完整
关税主权不完整
司法主权不完整
传统的小农经济
逐步瓦解
半殖民地
半封建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鸦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前 对比项 鸦片战争后
社会性质
主要矛盾
历史任务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反对封建主义
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
阶级矛盾
对比项
社会性质
主要矛盾
历史任务
中国近代史
鸦片战争
1840年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五四运动
屈辱史
抗争史
探索史
发展史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和进行抗英斗争时,曾“探访夷情”,收集了许多西方书刊,编译成《四洲志》等资料,被誉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受林则徐委托,利用《四洲志》及其他相关资料,编成《海国图志》。这部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和科学技术,并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重要思想。
◎《海国图志》书影
1.(2025·福建中考真题)鸦片战争时期,浙江嘉兴县丞龚振麟目睹了英军火轮船的优势,遂萌生仿制火轮船的想法,经过数月努力,造出类似战舰,并安装了枪炮。这反映了当时( )
A.中英贸易扩大 B.危机下的个体探索
C.地方势力膨胀 D.新式海军已经建成
B
2.(2025·四川宜宾中考真题)19世纪中期,诗人张维屏有感于广州三元里爆发的义举(如图),写诗道:“三元里前声若雷,
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该诗热情讴歌了( )
A.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
B.爱国官兵保家卫国的意志
C.农民起义推翻清朝的斗争
D.知识分子投身革命的抉择
A
三元里平英团旧址——三元古庙
3.(2025·四川南充中考真题)1843—1853年,广州港生丝出口量从1430担增加到3662担,而上海生丝出口量则从零增加到46655担。这缘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A
4.(2025·新疆中考真题)1840年6月,由16艘兵船、4艘武装汽船、28艘运输船以及六七千名海陆士兵组成的英国军队,从开普敦、印度等地抵达广东海面,战争爆发。这场战争( )
A.推翻了清朝政府的反动统治
B.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宣告了中国制度变革的失败
D.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D
5.(2025·云南中考真题)有学者称:“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下列对鸦片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抗击了英法联军的侵略
B.遏制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找到了国家发展的出路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