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数学
苏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5章 函数概念与性质
本章复习与测试
第五章 板块综合 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课件 学案)高中数学 苏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板块综合 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课件 学案)高中数学 苏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27 20:23:23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板块综合 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阶段小结课—习题讲评式教学)
[建构知识体系]
[融通学科素养]
1.浸润的核心素养
奇偶性、单调性、对称性是函数最重要的三个性质,通过学习,学生利用函数图象去研究函数的性质,学会用抽象的符号语言描述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及最大(小)值,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学科素养.
2.渗透的数学思想
(1)在解决与函数性质有关的问题时,常利用函数的图象来解决,即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将问题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
(2)如果涉及到的函数中含有参数或解题结果不能确定,需要应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把整个问题划分为几个部分逐一解决,最后合并为一种结果.
(3)函数、方程与不等式密切相关,相互转化,在解决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或与其有关的问题时,一般把函数问题转化为不等式、方程等来解决,即应用转化与化归、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
题型(一) 利用函数单调性与奇偶性比较大小
[例1] 已知奇函数f(x)在R上是增函数,g(x)=xf(x).若a=g(-2),b=g(1),c=g(3),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
A.a
C.b
听课记录:
|思|维|建|模|
利用函数单调性与奇偶性比较大小的求解策略
(1)在同一单调区间上,直接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
(2)不在同一单调区间上,需利用函数的奇偶性把自变量转化到同一单调区间上,然后利用单调性比较大小.
[针对训练]
1.已知偶函数f(x)在(-∞,-2]上单调递增,则下列关系式成立的是( )
A.f
C.f(4)
题型(二) 利用函数单调性与奇偶性解不等式
[例2] 已知函数f(x)在(-∞,+∞)上单调递减,且为奇函数.若f(1)=-1,则满足-1≤f(x-2)≤1的x的取值范围是( )
A.[-2,2] B.[-1,1]
C.[0,4] D.[1,3]
听课记录:
[例3] 设函数y=f(x+1)是定义在(-∞,0)∪(0,+∞)上的偶函数,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且图象过点(1,0),则不等式(x-1)·f(x)≤0的解集为________.
听课记录:
|思|维|建|模|
利用函数单调性与奇偶性解不等式的策略
(1)利用已知条件,结合函数的奇偶性,把已知不等式转化为f(x1)
f(x2)的形式;
(2)根据奇函数在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一致,偶函数在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反,去掉不等式中的“f”,转化为简单不等式(组)求解.
[提醒] 列不等式(组)时不要忘掉函数的定义域.
[针对训练]
2.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区间[-a-1,2a]上的偶函数,且在区间[0,2a]上单调递增,则不等式f(x-1)<f(a)的解集为( )
A.[-1,3] B.(0,2)
C.(0,1)∪(2,3] D.[-1,0)∪(1,2)
3.已知奇函数f(x)在(-∞,0)上单调递增,且f(2)=0,则不等式(x+1)f(x+1)>0的解集为____________.
题型(三) 函数奇偶性、单调性与对称性的综合
函数的对称性
(1)①若函数y=f(x)关于直线x=a对称,则f(a-x)=f(a+x);
②若函数y=f(x)满足f(a-x)=-f(a+x),则函数关于点(a,0)对称.
(2)两个函数图象的对称
①函数y=f(x)与y=f(-x)关于y轴对称;
②函数y=f(x)与y=-f(x)关于x轴对称;
③函数y=f(x)与y=-f(-x)关于原点轴对称.
[例4] 已知定义域为R的函数f(x)在[1,+∞)上单调递增,且f(x+1)为偶函数,若f(3)=1,则不等式f(2x+1)<1的解集为( )
A.(-1,1) B.(-1,+∞)
C.(-∞,1) D.(-∞,-1)∪(1,+∞)
|思|维|建|模|
解决对称性、单调性和奇偶性综合问题的方法
图象法 根据题意,作出符合要求的草图,便可得出结论
性质法 根据对称性、单调性和奇偶性的性质,逐步推导解决求值和比较大小的问题
[针对训练]
4.若函数y=f(x)在(0,2)上单调递增,函数y=f(x+2)是偶函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f(1)
C.f
题型(四) 函数的新定义问题
[例5] 对于函数f(x),若在定义域内存在实数x0,满足f(-x0)=-f(x0),则称f(x)为“局部奇函数”,已知f(x)=-aex-4在R上为“局部奇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4,+∞) B.[-4,0)
C.(-∞,-4] D.(-∞,4]
听课记录:
|思|维|建|模| 解决函数“新定义”问题的策略
理解新函数的定义 深刻理解题目中新函数的定义,新函数所具有的性质或满足的条件,将定义、性质等与所求之间建立联系
转化 将题目中的新函数与已学函数联系起来,仔细阅读已知条件进行分析,通过类比已学函数的性质、图象解决问题,或者将新函数转化为已学过的函数的复合函数形式
代入特殊值 如果新函数的某一性质对某些数值恒成立,可以通过代入特殊值,得到特殊函数值甚至函数解析式,从而解决问题
[针对训练]
5.(多选)若函数f(x)同时满足:
①对于定义域上的任意x,恒有f(x)+f(-x)=0;
②对于定义域上的任意x1,x2,当x1≠x2时,恒有<0,则称函数f(x)为“理想函数”.
下列函数中的“理想函数”有( )
A.f(x)= B.f(x)=x2
C.f(x)= D.f(x)=-x
6.(多选)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R,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m,定义函数fm(x)=若函数f(x)=-x2+2x+11,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f3(3)=3 B.f3(x)的值域为[3,12]
C.f3(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2,1] D.f3(x+1)为偶函数
板块综合 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
[题型(一)]
[例1] 选C 法一:易知g(x)=xf(x)在R上为偶函数,∴a=g(-2)=g(2),∵奇函数f(x)在R上是增函数,且f(0)=0.∴g(x)在(0,+∞)上单调递增.∴g(1)
法二:(特殊化)取f(x)=x,则g(x)=x2为偶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增,a=g(-2)=4,b=g(1)=1,c=g(3)=9,从而可得b
[针对训练]
1.选D 法一:∵f(x)为偶函数,∴f(-4)=f(4).又f(x)在(-∞,-2]上单调递增,
∴f(-4)
即f(4)
法二:∵f(x)为偶函数,且在(-∞,-2]上单调递增,∴f(x)在[2,+∞)上单调递减,其图象关于y轴对称.又|4|>>|-3|,
∴f(4)
[题型(二)]
[例2] 选D ∵函数f(x)为奇函数,f(1)=-1,∴f(-1)=1.又函数f(x)在(-∞,+∞)上单调递减,-1≤f(x-2)≤1,
∴f(1)≤f(x-2)≤f(-1).∴-1≤x-2≤1.解得1≤x≤3.
[例3] 解析:作出f(x)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
不等式(x-1)f(x)≤0可化为或
由图可知符合条件的解集为
{x|x≤0或1
答案:{x|x≤0或1
[针对训练]
2.选B 因为函数f(x)是定义在区间[-a-1,2a]上的偶函数,
所以-a-1+2a=0,解得a=1,
故f(x-1)<f(a)可化为f(|x-1|)<f(1),
因为f(x)在区间[0,2]上单调递增,所以|x-1|<1,解得0<x<2.
3.解析:∵f(x)是奇函数且在(-∞,0)单调递增,∴f(x)在(0,+∞)上单调递增,
又f(2)=0,∴f(-2)=0,
当x+1>0,即x>-1时,由(x+1)·f(x+1)>0,可得f(x+1)>0,即x+1>2,解得x>1;
当x+1<0,即x<-1时,由(x+1)·f(x+1)>0,可得f(x+1)<0,即x+1<-2,解得x<-3.
综上,不等式(x+1)f(x+1)>0的解集为(-∞,-3)∪(1,+∞).
答案:(-∞,-3)∪(1,+∞)
[题型(三)]
[例4] 选A ∵f(x+1)是偶函数,
∴f(1-x)=f(1+x).
故f(x)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
又f(x)在[1,+∞)上单调递增,
∴f(x)在(-∞,1)上单调递减.
∵f(3)=1,∴f(-1)=f(3)=1.
∴f(2x+1)<1 -1<2x+1<3.
解得-1
[针对训练]
4.选B ∵y=f(x+2)是偶函数,
∴f(2-x)=f(2+x).故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f=f,f=f.又f(x)在(0,2)上单调递增,<1<,
∴f
即f
[题型(四)]
[例5] 选B 由局部奇函数的定义可知,f(-x0)=-ae-4=-f(x0)=ae+4,从而a=-<0,因为e>0,所以e+e≥2=2,当且仅当e=e,即x0=0时,不等式取等号,从而-4≤a<0,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4,0).故选B.
[针对训练]
5.选CD ①要求函数f(x)为奇函数,②要求函数f(x)为减函数.A中的函数是奇函数但在整个定义域上不是减函数,B中的函数是偶函数而且也不是减函数,C和D中的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
6.选BCD 因为等式-x2+2x+11=3的解为x=4或x=-2,所以-x2+2x+11≥3的解集为-2≤x≤4,-x2+2x+11<3的解集为x<-2或x>4.
所以f3(x)=
对于A选项,f3(3)=-9+6+11=8,故错误;对于B选项,当-2≤x≤4时,f3(x)=-x2+2x+11=-(x-1)2+12∈[3,12],当x∈(-∞,-2)∪(4,+∞)时,f3(x)=3,所以f3(x)的值域为[3,12],故正确;对于C选项,当-2≤x≤4时,f3(x)=-x2+2x+11=-(x-1)2+12在区间[-2,1]上单调递增,当x<-2或x>4时,函数为常数函数,所以f3(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2,1],故正确;对于D选项,函数f3(x)图象关于x=1对称,其图象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得到f3(x+1)的图象,此时f3(x+1)的图象关于x=0对称,即关于y轴对称.故f3(x+1)为偶函数,故正确.故选B、C、D.(共66张PPT)
板块综合 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
(阶段小结课—习题讲评式教学)
建构知识体系
1.浸润的核心素养
奇偶性、单调性、对称性是函数最重要的三个性质,通过学习,学生利用函数图象去研究函数的性质,学会用抽象的符号语言描述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及最大(小)值,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学科素养.
融通学科素养
2.渗透的数学思想
(1)在解决与函数性质有关的问题时,常利用函数的图象来解决,即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将问题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
(2)如果涉及到的函数中含有参数或解题结果不能确定,需要应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把整个问题划分为几个部分逐一解决,最后合并为一种结果.
(3)函数、方程与不等式密切相关,相互转化,在解决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或与其有关的问题时,一般把函数问题转化为不等式、方程等来解决,即应用转化与化归、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
CONTENTS
目录
1
2
题型(一) 利用函数单调性与
奇偶性比较大小
题型(二) 利用函数单调性与
奇偶性解不等式
CONTENTS
目录
3
题型(三) 函数奇偶性、单调性
与对称性的综合
课时跟踪检测
题型(四) 函数的新定义问题
4
5
题型(一) 利用函数单调性与
奇偶性比较大小
01
[例1] 已知奇函数f(x)在R上是增函数,g(x)=xf(x).
若a=g(-2),b=g(1),c=g(3),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 )
A.a
C.b
√
解析: 法一:易知g(x)=xf(x)在R上为偶函数,∴a=g(-2)=g(2),
∵奇函数f(x)在R上是增函数,且f(0)=0.
∴g(x)在(0,+∞)上单调递增.∴g(1)
法二:(特殊化)取f(x)=x,则g(x)=x2为偶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增,a=g(-2)=4,b=g(1)=1,c=g(3)=9,从而可得b
|思|维|建|模|
利用函数单调性与奇偶性比较大小的求解策略
(1)在同一单调区间上,直接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
(2)不在同一单调区间上,需利用函数的奇偶性把自变量转化到同一单调区间上,然后利用单调性比较大小.
1.已知偶函数f(x)在(-∞,-2]上单调递增,则下列关系式成立的是 ( )
A.f
C.f(4)
针对训练
√
解析:法一:∵f(x)为偶函数,∴f(-4)=f(4).又f(x)在(-∞,-2]上单调递增,∴f(-4)
法二:∵f(x)为偶函数,且在(-∞,-2]上单调递增,∴f(x)在[2,+∞)上单调递减,其图象关于y轴对称.又|4|>>|-3|,∴f(4)
题型(二) 利用函数单调性与
奇偶性解不等式
02
[例2] 已知函数f(x)在(-∞,+∞)上单调递减,且为奇函数.若f(1)=-1,则满足-1≤f(x-2)≤1的x的取值范围是 ( )
A.[-2,2] B.[-1,1]
C.[0,4] D.[1,3]
解析:∵函数f(x)为奇函数,f(1)=-1,∴f(-1)=1.又函数f(x)在(-∞,+∞)上单调递减,-1≤f(x-2)≤1,∴f(1)≤f(x-2)≤f(-1).∴-1≤x-2≤1.解得1≤x≤3.故选D.
√
[例3] 设函数y=f(x+1)是定义在(-∞,0)∪(0,+∞)上的偶函数,
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且图象过点(1,0),则不等式(x-1)f(x)≤0的解集为 .
{x|x≤0或1
解析:作出f(x)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
不等式(x-1)f(x)≤0可化为或
由图可知符合条件的解集为{x|x≤0或1
|思|维|建|模|
利用函数单调性与奇偶性解不等式的策略
(1)利用已知条件,结合函数的奇偶性,把已知不等式转化为f(x1)
f(x2)的形式;
(2)根据奇函数在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一致,偶函数在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反,去掉不等式中的“f”,转化为简单不等式(组)求解.
[提醒] 列不等式(组)时不要忘掉函数的定义域.
2.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区间[-a-1,2a]上的偶函数,且在区间[0,2a]上单调递增,则不等式f(x-1)
A.[-1,3] B.(0,2)
C.(0,1)∪(2,3] D.[-1,0)∪(1,2)
√
针对训练
解析:因为函数f(x)是定义在区间[-a-1,2a]上的偶函数,
所以-a-1+2a=0,解得a=1,
故f(x-1)
因为f(x)在区间[0,2]上单调递增,所以|x-1|<1,解得0
3.已知奇函数f(x)在(-∞,0)上单调递增,且f(2)=0,则不等式(x+1)f(x+1)>0的解集为 .
解析:∵f(x)是奇函数且在(-∞,0)单调递增,∴f(x)在(0,+∞)上单调递增,又f(2)=0,∴f(-2)=0,
当x+1>0,即x>-1时,由(x+1)f(x+1)>0,可得f(x+1)>0,即x+1>2,解得x>1;
当x+1<0,即x<-1时,由(x+1)f(x+1)>0,可得f(x+1)<0,即x+1<-2,解得x<-3.
综上,不等式(x+1)f(x+1)>0的解集为(-∞,-3)∪(1,+∞).
(-∞,-3)∪(1,+∞)
题型(三) 函数奇偶性、单调性
与对称性的综合
03
函数的对称性
(1)①若函数y=f(x)关于直线x=a对称,则f(a-x)=f(a+x);
②若函数y=f(x)满足f(a-x)=-f(a+x),则函数关于点(a,0)对称.
(2)两个函数图象的对称
①函数y=f(x)与y=f(-x)关于y轴对称;
②函数y=f(x)与y=-f(x)关于x轴对称;
③函数y=f(x)与y=-f(-x)关于原点轴对称.
[例4] 已知定义域为R的函数f(x)在[1,+∞)上单调递增,且f(x+1)为偶函数,若f(3)=1,则不等式f(2x+1)<1的解集为 ( )
A.(-1,1) B.(-1,+∞)
C.(-∞,1) D.(-∞,-1)∪(1,+∞)
√
解析:∵f(x+1)是偶函数,∴f(1-x)=f(1+x).
故f(x)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
又f(x)在[1,+∞)上单调递增,∴f(x)在(-∞,1)上单调递减.
∵f(3)=1,∴f(-1)=f(3)=1.
∴f(2x+1)<1 -1<2x+1<3.
解得-1
|思|维|建|模|
解决对称性、单调性和奇偶性综合问题的方法
图象法 根据题意,作出符合要求的草图,便可得出结论
性质法 根据对称性、单调性和奇偶性的性质,逐步推导解决求值和比较大小的问题
针对训练
4.若函数y=f(x)在(0,2)上单调递增,函数y=f(x+2)是偶函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f(1)
C.f
√
解析:∵y=f(x+2)是偶函数,∴f(2-x)=f(2+x).故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f=f,f=f.又f(x)在(0,2)上单调递增,<1<,∴f
题型(四) 函数的新定义问题
04
[例5] 对于函数f(x),若在定义域内存在实数x0,满足f(-x0)=-f(x0),则称f(x)为“局部奇函数”,已知f(x)=-aex-4在R上为“局部奇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
A.[-4,+∞) B.[-4,0)
C.(-∞,-4] D.(-∞,4]
√
解析:由局部奇函数的定义可知,f(-x0)=-a-4=-f(x0)=a+4,从而a=-<0,因为>0,所以≥2=2,当且仅当,即x0=0时,不等式取等号,从而-4≤a<0,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4,0).故选B.
|思|维|建|模| 解决函数“新定义”问题的策略
理解新函 数的定义 深刻理解题目中新函数的定义,新函数所具有的性质或满足的条件,将定义、性质等与所求之间建立联系
转化 将题目中的新函数与已学函数联系起来,仔细阅读已知条件进行分析,通过类比已学函数的性质、图象解决问题,或者将新函数转化为已学过的函数的复合函数形式
代入 特殊值 如果新函数的某一性质对某些数值恒成立,可以通过代入特殊值,得到特殊函数值甚至函数解析式,从而解决问题
5.(多选)若函数f(x)同时满足:
①对于定义域上的任意x,恒有f(x)+f(-x)=0;
②对于定义域上的任意x1,x2,当x1≠x2时,恒有<0,则称函数f(x)为“理想函数”.
下列函数中的“理想函数”有( )
针对训练
A.f(x)= B.f(x)=x2
C.f(x)= D.f(x)=-
解析:①要求函数f(x)为奇函数,②要求函数f(x)为减函数.A中的函数是奇函数但在整个定义域上不是减函数,B中的函数是偶函数而且也不是减函数,C和D中的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
√
√
6.(多选)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R,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m,定义函数fm(x)=若函数f(x)=-x2+2x+11,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f3(3)=3
B.f3(x)的值域为[3,12]
C.f3(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2,1]
D.f3(x+1)为偶函数
√
√
√
解析:因为等式-x2+2x+11=3的解为x=4或x=-2,所以-x2+2x+11≥3的解集为-2≤x≤4,-x2+2x+11<3的解集为x<-2或x>4.
所以f3(x)=
对于A选项,f3(3)=-9+6+11=8,故错误;对于B选项,当-2≤x≤4时,f3(x)=-x2+2x+11=-(x-1)2+12∈[3,12],
当x∈(-∞,-2)∪(4,+∞)时,f3(x)=3,所以f3(x)的值域为[3,12],故正确;对于C选项,当-2≤x≤4时,f3(x)=-x2+2x+11=-(x-1)2+12在区间[-2,1]上单调递增,当x<-2或x>4时,函数为常数函数,所以f3(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2,1],故正确;对于D选项,函数f3(x)图象关于x=1对称,其图象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得到f3(x+1)的图象,此时f3(x+1)的图象关于x=0对称,即关于y轴对称.故f3(x+1)为偶函数,故正确.故选B、C、D.
课时跟踪检测
05
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1.下列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为 ( )
A.y=x+1 B.y=-x3
C.y= D.y=x|x|
解析:A是增函数,不是奇函数;B和C都不是定义域内的增函数,排除;只有D符合题意,故选D.
√
A级——达标评价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3
4
2.若函数y=f(x)是奇函数,且函数F(x)=af(x)+bx+2在(0,+∞)上有最大值8,则函数y=F(x)在(-∞,0)上有 ( )
A.最大值-8 B.最小值-8
C.最小值-6 D.最小值-4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3
4
解析:∵y=f(x)和y=x都是奇函数,∴T(x)=af(x)+bx也为奇函数.又∵F(x)=af(x)+bx+2在(0,+∞)上有最大值8,∴T(x)=af(x)+bx在(0,+∞)上有最大值6.∴T(x)=af(x)+bx在(-∞,0)上有最小值-6.∴F(x)=af(x)+bx+2在(-∞,0)上有最小值-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4
2
3.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2-x)=2-f(x).若f(x)的图象关于直线x=3对称,则下列选项中一定成立的是 ( )
A.f(-3)=1 B.f(0)=0
C.f(3)=2 D.f(5)=-1
解析:函数f(x)的图象关于直线x=3对称,则必有f(3-x)=f(x+3),所以,f(0)=f(6),f(1)=f(5),f(2)=f(4),又因为f(x)满足f(2-x)=2-f(x),取x=1,所以,f(1)=2-f(1),f(1)=1,则f(1)=f(5)=1,取x=5,则f(-3)=2-f(5)=1,A对.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4
2
4.已知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且当x∈[0,+∞)时,f(x)单调递增,则不等式f(2x+1)+f(1)≥0的解集是 ( )
A.(-∞,1) B.(-1,+∞)
C.[-1,+∞) D.(-∞,1]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4
2
解析:因为函数f(x)是奇函数,所以不等式f(2x+1)+f(1)≥0等价于f(2x+1)≥f(-1).又当x≥0时,函数f(x)单调递增,所以函数f(x)在R上为增函数.所以f(2x+1)≥f(-1)等价于2x+1≥-1,解得x≥-1.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4
2
5.(多选)已知函数f(x)是奇函数,在(0,+∞)上单调递减,且在区间[a,b](a
A.有最大值4 B.有最小值-4
C.有最大值3 D.有最小值-3
√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4
2
解析:法一:根据题意作出y=f(x)的简图,由图知,选B、C.
法二:当x∈[-b,-a]时,-x∈[a,b],由题意得f(b)≤f(-x)≤f(a),即-3≤-f(x)≤4,所以-4≤f(x)≤3,即在区间[-b,-a]上f(x)min=-4,f(x)max=3.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4
2
6.(多选)1837年,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P.G.Dirichlet,1805—1859)第一个引入了现代函数概念:“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总有一个完全确定的值与之对应,那么y是x的函数”.由此引发了数学家们对函数性质的研究.下面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狄利克雷函数”:D(x)=
(Q表示有理数集合),关于此函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4
2
A.D(x)是偶函数
B. x∈R,D(D(x))=1
C.对于任意的有理数t,都有D(x+t)=D(x)
D.不存在三个点A(x1,D(x1)),B(x2,D(x2)),C(x3,D(x3)),使ABC为正三角形
解析:由D(x)定义知,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若x∈Q,则-x∈Q,若x∈ RQ,则-x∈ RQ,即有D(-x)=D(x),故D(x)是偶函数,A正确;
√
√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4
2
由解析式知, x∈R,D(x)=1或D(x)=0,即D(D(x))=1,B正确;任意的有理数t,当x∈Q时,x+t∈Q即D(x+t)=D(x),当x∈ RQ时,x+t∈ RQ即D(x+t)=D(x),C正确;若存在△ABC为正三角形,则其高为1,边长为,所以当A,B(0,1),C时成立,存在满足题意的三个点,D错误.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4
2
7.已知偶函数f(x)在(0,+∞)内的最小值为2 023,则f(x)在(-∞,0)上的最小值为 .
解析:因为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所以f(x)在对称区间内的最值相等.又当x∈(0,+∞)时,f(x)min=2 023,故当x∈(-∞,0)时,f(x)min=2 023.
2 023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4
2
8.已知奇函数f(x)的图象关于点(1,0)对称,且f(3)=2,则f(1)= .
解析:由奇函数f(x)的图象关于点(1,0)对称,可得f(x)+f(2-x)=0.令x=3,得f(3)+f(-1)=0.又f(3)=2,所以f(-1)=-2.所以f(1)=-f(-1)=2.
2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4
2
9.若f(x)是R上的偶函数,且在上单调递减,则函数f(x)的解析式可以为f(x)= .
解析:若f(x)=-x2,则f(-x)=-(-x)2=-x2=f(x),故f(x)为偶函数,且易知f(x)在(0,+∞)上单调递减,故f(x)在上单调递减,符合条件.
-x2(答案不唯一)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4
2
10.(10分)设奇函数f(x)在(0,+∞)上单调递减,且f(1)=0,求不等式<0的解集.
解:∵f(x)为奇函数,<0,∴<0.
∵f(x)在(0,+∞)上单调递减且f(1)=0,
∴当x>1时,f(x)<0,<0.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4
2
∵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在(-∞,0)上f(x)单调递减且f(-1)=0.
∴当x<-1时,f(x)>0,<0.
综上,不等式的解集为(-∞,-1)∪(1,+∞).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4
2
11.已知函数f(x)是定义域为R的奇函数,且f(x)=f(4-x),当-2≤x<0时,f(x)=,则f等于( )
A.-2 B.-
C. D.2
√
B级——重点培优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4
2
解析:∵f(x)=f(4-x),∴f(x)的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
∴f=f.又函数f(x)为奇函数,
∴f=-f=-(-2)=2,即f=2.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4
2
12.已知f(x),g(x)都是定义在R上的函数,如果存在实数m,n使得h(x)=mf(x)+ng(x),那么称h(x)为f(x),g(x)在R上生成的函数.设f(x)=x2+x,g(x)=x+2,若h(x)为f(x),g(x)在R上生成的一个偶函数,且h(1)=3,则函数h(x)= .
-3x2+6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4
2
解析:由题意,得h(x)=mf(x)+ng(x)=m(x2+x)+n(x+2)=mx2+(m+n)x+2n.
因为h(x)为偶函数,所以m+n=0 ①.
又h(1)=3,所以m+m+n+2n=3 ②.
联立①②,解得m=-3,n=3.所以h(x)=-3x2+6.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4
2
13.已知函数y=f(x)为奇函数,g(x)=,若f(x)与g(x)图象仅有四个交点,分别为(x1,y1),(x2,y2),(x3,y3),(x4,y4),则y1+y2+y3+y4= .
0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4
2
解析:函数g(x)=的定义域为(-∞,0)∪(0,+∞),关于原点对称,又g(-x)==-=-g(x),所以函数g(x)是定义域为(-∞,0)∪(0,+∞)的奇函数,所以g(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又函数y=f(x)为奇函数,即f(x)的图象也关于原点对称,所以它们的四个交点(x1,y1),(x2,y2),(x3,y3),(x4,y4)分为两组关于原点中心对称,所以y1+y2+y3+y4=2×0+2×0=0.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4
2
14.(13分)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对任意a,b∈R,当a+b≠0时,
都有>0.
(1)若a>b,试比较f(a)与f(b)的大小关系;
解:因为a>b,所以a-b>0.由题意得>0,所以f(a)+f(-b)>0.
又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所以f(-b)=-f(b),所以f(a)-f(b)>0,即f(a)>f(b).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4
2
(2)若f(1+m)+f(3-2m)≥0,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由(1)知f(x)为R上的增函数,因为f(1+m)+f(3-2m)≥0,所以f(1+m)≥-f(3-2m),
即f(1+m)≥f(2m-3).所以1+m≥2m-3,即m≤4.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4
2
15.(14分)由于函数y=x+(k>0)的图象形状如勾,因此我们称形如“y=x+(k>0)”的函数叫做“对勾函数”,该函数有如下性质:在(0,)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1)已知函数f(x)=2x+-6,x∈[1,4],利用题干性质,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和值域;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4
2
解:函数f(x)=2x+-6,x∈[1,4],令2x-1=t∈[1,7],则y=t+-5,
由对勾函数性质知,函数y=t+-5在[1,2]上单调递减,在[2,7]上单调递增,
而t=2x-1在[1,7]上单调递增,又当t∈[1,2]时,x∈,当t∈[2,7]时,x∈,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4
2
因此f(x)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f(x)min=f=-1,f(1)=0,f(4)=,所以函数f(x)的单调递减区间是,单调递增区间是,值域是.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4
2
(2)若对于 x∈[1,+∞),都有g(x)=≥m恒成立,求m的取值范围.
解:当x∈[1,+∞)时,g(x)==(x+1)++2,
令x+1=u∈[2,+∞),显然函数y=u++2在[2,+∞)上单调递增,
则当u=2时,ymin=5,于是当x=1时,g(x)取得最小值5,
因为对 x∈[1,+∞),都有g(x)≥m恒成立,
则m≤5,所以m的取值范围是(-∞,5].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1章 集合
1.1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
1.2 子集、全集、补集
1.3 交集、并集
第2章 常用逻辑用语
2.1 命题、定理、定义
2.2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冲要条件
2.3 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
第3章 不等式
3.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2 基本不等式
3.3 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
第4章 指数与对数
4.1 指数
4.2 对数
第5章 函数概念与性质
5.1 函数的概念和图象
5.2 函数的表示方法
5.3 函数的单调性
5.4 函数的奇偶性
第6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6.1 幂函数
6.2 指数函数
6.3 对数函数
第7章 三角函数
7.1 角与弧度
7.2 三角函数概念
7.3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7.4 三角函数应用
第8章 函数应用
8.1 二分法与求方程近似解
8.2 函数与数学模型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