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同步练(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三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同步练(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28 12:48:37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热点一 温度与温度计
1.有一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的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放在冰水混合物中其示数为4 ℃,放在沸水中其示数为94 ℃,若用它测出的气温为31 ℃,则实际气温为 30 ℃,小丽同学又用该温度计在同一环境下测量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测出的温度刚好与水的实际温度相等,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为  40 ℃。
2.小亮用温度计测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c (选填“a”“b”或“c”);温度计读数方法如图乙,其中正确的是 B (选填“A”“B”或“C”);如图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2 ℃。
a b c甲 乙 丙
3.某市中考,要求体温低于37.3 ℃的考生在常规考场考试,体温等于或高于37.3 ℃的考生在备用考场考试。某考生的体温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他应在 常规 考场考试,该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 液体热胀冷缩 。使用时,它 可以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4.如图所示为一种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干湿泡温度计。它由两支相同的温度计甲、乙并列组成,其中一支温度计用湿布包起来。一般情况下,湿泡温度计的示数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干泡温度计的示数,原因是 液体蒸发时吸热 。干湿泡温度计的示数差越大,空气湿度越 小 (选填“大”或“小”)。
热点二 熔化与凝固
5.火山爆发时形成的岩浆是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凝固 ,其熔点依次 降低 (选填“升高”或“降低”)。
6.[国防安全]先进战斗机机身会采用一种微胶囊自修复材料。其原理是在金属内部埋植固态合金,当机身出现裂纹时,系统会控制加热装置工作,使微胶囊内的合金 熔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流出并填充裂纹,然后 放热 (选填“吸热”或“放热”)形成固态合金从而实现损伤修复。
7.星星和湾湾进行项目化学习,利用了能正常使用的冰箱的冷冻室,星星将浓盐水放入其中一晚上居然还是液态,这说明盐水的凝固点较 低 (选填“高”或“低”);他用易拉罐盛少量纯净水,放入足量的上述从冷冻室拿出的浓盐水中,如图,易拉罐内物质(空气除外)的温度 先降低再不变然后降低再不变 (选填“先不变然后降低再不变”“先降低再不变然后降低再不变”或“先降低再不变”)(不计和房间内空气的热交换)。
8.[自贡中考]下列现象属于熔化的是( A )
A.初春,冰雪消融汇流成溪
B.盛夏,冰棒周围出现“白气”
C.金秋,阳光照射迷雾散去
D.寒冬,双溪水库水面结冰
9.如图所示的图像可用来表示( D )
A.松香的熔化过程
B.石蜡的凝固过程
C铝的熔化过程
D.海波的凝固过程
热点三 汽化与液化
10.随着气温越来越高,小敏发现部分同学会随身携带小风扇降温,吹风是通过 加快汗液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的方法加快汗液蒸发的,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
11.[跨学科·物理学与日常生活]车窗变模糊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其本质是水蒸气的 液化 现象。炎热的夏天,车内开着空调,从清凉的隧道中驶出,瞬间前车窗玻璃模糊不清,此时应采取的除雾方式为 开雨刮器 。 (选填“开雨刮器”或“加大空调风力”)
12.[跨学科·地理]在南方,每当“回南天气”到来时,家里的墙壁和地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回南天气一般发生在 春 季,这时南风吹来温度较 高 的带有大量水蒸气的空气,这些水蒸气在墙壁和地板上 放热 (选填“吸热”或“放热”),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小水珠,大量的水珠使得地面非常潮湿。请你说出一个减少室内“出水”的方法: 关闭门窗、开空调抽湿(合理即可) 。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还要放出大量的热
B.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C.夏天,汽车内开冷空调,被冷气对吹的车玻璃上有小水珠,小水珠主要集中在玻璃内侧
D.水沸腾时,在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
14.[哈尔滨中考]关于“水沸腾规律”实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A.水沸腾时,大量气泡在水中生成,上升、变小
B.水沸腾时,吸热且温度不变
C.水的沸点可能低于100 ℃
D.提高水的初温,可缩短实验时间
热点四 升华与凝华
15.北方的冬天,为了使菜不被冻坏,往往在地窖里放入几桶水,这利用了水在 凝固 过程中放热。夜晚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是因为发生了 升华 (前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北方冬天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比北方的最低气温要 高 (选填“高”或“低”)。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你可以确定 乙 (选填“甲”或“乙”)是火焰熄灭前的图片。
16.[跨学科·语文]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一书中有“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关于霜降的描述。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该句中有一处违反了物理规律,请你指出: 露结为霜 ,理由是 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霜不是由露形成的 。
热点五 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
17.人工降雨可缓解旱情,在有利的气候条件下,用飞机或炮弹把干冰送入高空,干冰 升华 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的水蒸气便 凝华 成小冰晶,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遇到暖气流就 熔化 为雨点降落到地面上。(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8.全球变暖已是大家非常关心的一种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温室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B.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
C.温室气体主要是由于大量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产生的
D.全球变暖是由于太阳传输到地球的热量逐年增多造成的第十三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热点一 温度与温度计
1.有一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的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放在冰水混合物中其示数为4 ℃,放在沸水中其示数为94 ℃,若用它测出的气温为31 ℃,则实际气温为   ℃,小丽同学又用该温度计在同一环境下测量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测出的温度刚好与水的实际温度相等,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为   ℃。
2.小亮用温度计测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选填“a”“b”或“c”);温度计读数方法如图乙,其中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如图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
a b c甲 乙 丙
3.某市中考,要求体温低于37.3 ℃的考生在常规考场考试,体温等于或高于37.3 ℃的考生在备用考场考试。某考生的体温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他应在   考场考试,该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   。使用时,它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4.如图所示为一种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干湿泡温度计。它由两支相同的温度计甲、乙并列组成,其中一支温度计用湿布包起来。一般情况下,湿泡温度计的示数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干泡温度计的示数,原因是   。干湿泡温度计的示数差越大,空气湿度越   (选填“大”或“小”)。
热点二 熔化与凝固
5.火山爆发时形成的岩浆是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其熔点依次   (选填“升高”或“降低”)。
6.[国防安全]先进战斗机机身会采用一种微胶囊自修复材料。其原理是在金属内部埋植固态合金,当机身出现裂纹时,系统会控制加热装置工作,使微胶囊内的合金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流出并填充裂纹,然后   (选填“吸热”或“放热”)形成固态合金从而实现损伤修复。
7.星星和湾湾进行项目化学习,利用了能正常使用的冰箱的冷冻室,星星将浓盐水放入其中一晚上居然还是液态,这说明盐水的凝固点较   (选填“高”或“低”);他用易拉罐盛少量纯净水,放入足量的上述从冷冻室拿出的浓盐水中,如图,易拉罐内物质(空气除外)的温度   (选填“先不变然后降低再不变”“先降低再不变然后降低再不变”或“先降低再不变”)(不计和房间内空气的热交换)。
8.[自贡中考]下列现象属于熔化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汇流成溪
B.盛夏,冰棒周围出现“白气”
C.金秋,阳光照射迷雾散去
D.寒冬,双溪水库水面结冰
9.如图所示的图像可用来表示( )
A.松香的熔化过程
B.石蜡的凝固过程
C铝的熔化过程
D.海波的凝固过程
热点三 汽化与液化
10.随着气温越来越高,小敏发现部分同学会随身携带小风扇降温,吹风是通过   的方法加快汗液蒸发的,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
11.[跨学科·物理学与日常生活]车窗变模糊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其本质是水蒸气的   现象。炎热的夏天,车内开着空调,从清凉的隧道中驶出,瞬间前车窗玻璃模糊不清,此时应采取的除雾方式为   。 (选填“开雨刮器”或“加大空调风力”)
12.[跨学科·地理]在南方,每当“回南天气”到来时,家里的墙壁和地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回南天气一般发生在   季,这时南风吹来温度较   的带有大量水蒸气的空气,这些水蒸气在墙壁和地板上   (选填“吸热”或“放热”),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小水珠,大量的水珠使得地面非常潮湿。请你说出一个减少室内“出水”的方法:   。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还要放出大量的热
B.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C.夏天,汽车内开冷空调,被冷气对吹的车玻璃上有小水珠,小水珠主要集中在玻璃内侧
D.水沸腾时,在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
14.[哈尔滨中考]关于“水沸腾规律”实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大量气泡在水中生成,上升、变小
B.水沸腾时,吸热且温度不变
C.水的沸点可能低于100 ℃
D.提高水的初温,可缩短实验时间
热点四 升华与凝华
15.北方的冬天,为了使菜不被冻坏,往往在地窖里放入几桶水,这利用了水在   过程中放热。夜晚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是因为发生了   (前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北方冬天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比北方的最低气温要   (选填“高”或“低”)。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你可以确定   (选填“甲”或“乙”)是火焰熄灭前的图片。
16.[跨学科·语文]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一书中有“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关于霜降的描述。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该句中有一处违反了物理规律,请你指出:   ,理由是   。
热点五 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
17.人工降雨可缓解旱情,在有利的气候条件下,用飞机或炮弹把干冰送入高空,干冰   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的水蒸气便   成小冰晶,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遇到暖气流就   为雨点降落到地面上。(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8.全球变暖已是大家非常关心的一种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温室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B.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
C.温室气体主要是由于大量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产生的
D.全球变暖是由于太阳传输到地球的热量逐年增多造成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