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暑假新课预习提升练第一单元检测卷《分数乘法》(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小红爸爸今年35岁,妈妈比爸爸小,妈妈今年( )岁。
A.30 B.42 C.28 D.33
2.用简便算法计算“”时,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3.有30本故事书,连环画比故事书少,连环画比故事书少( )本。
A.25 B.5 C. D.6
4.×(1.8+9)=×1.8+9×运用了( )。
A.加法结合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换律
5.一桶油,先倒出它的,增加余下的,现在这桶油的质量( )原来的质量。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6.有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剪去,第二根剪去m。第一根绳子剩下的比第二根长,原来这两根绳子的长度( )。
A.正好是1m B.比1m长 C.比1m短 D.无法确定
7.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3次后,现在的面积是原来的( )。
A. B. C. D.
二、填空题
8.0.7×,我们可以把0.7化成( )数进行计算,也可以把化成( )数进行计算。
9.“足球的个数比篮球多”,是把( )的个数看作单位“1”,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 )。
10.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都可以用这个数( )表示。
11.有2.5千克色拉油,吃了千克,还剩( )千克:吃了,还剩( )千克。
12.一壶食用油5千克,第一天吃了油的,第二天吃了千克,两天一共吃了( )千克。
13.某班有男生24人,女生比男生的多3人,这班女生有( )人。
14.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或单位名称。
405克=( )千克
时=( )分
淘气的腰围约是60( )
爸爸每天早上一次喝温开水300( )
15.学校举办春季运动会,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在150~160人之间,男运动员的人数是女运动员的。女运动员有( )人。
三、判断题
16.把一根20m长的绳子等分成m长的小段,共可分成40段。( )
17.,这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
18.甲数的一定比乙数的大。( )
19.一种商品原价500元,先提价,在降价,售价不变。( )
20.如果A×=B(A、B都不等于0),那么A<B。( )
21.a、b、c均是不为0的自然数,若b<c,则a×>a。( )
四、计算题
22.比18的多0.5的数是多少?
23.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五、改错题
24.。( )
改正: 。
六、作图题
25.根据算式,涂一涂(或画一画)。
七、解答题
26.学校有故事书385本,科技书的本数比故事书多,学校有科技书多少本?
27.儿童的负重最好不要超过体重的。如果长期背负过重物体,会导致腰痛及背痛,严重的甚至会妨碍骨骼成长。张东的体重30千克,书包重5千克,张东的书包超重吗?为什么?
28.近期,学校开展招募“礼仪小明星”和“校史小使者”的工作。报名参加“校史小使者”的有48人,报名参加“礼仪小明星”的人数比报名参加“校史小使者”的多。报名参加“礼仪小明星”的一共有多少人?
29.只列综合算式不计算。
小明看一本6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第二天应从第几页开始看起?
30.涂一涂,算一算。
×=
《六年级暑假新课预习提升练第一单元检测卷《分数乘法》(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A A B C C C C
1.A
【分析】把爸爸的年龄看作单位“1”,妈妈的年龄是爸爸年龄的(),根据爸爸的年龄×()=妈妈的年龄,列出等量关系式,即可解答。
【详解】
(岁)
因此妈妈今年30岁。
故答案为: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出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式来求解。
2.A
【分析】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求前两个数或先求后两个数,积不变;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
=1×
=
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故答案为:A
3.B
【分析】将故事书本数看作单位“1”,故事书本数×连环画比故事书少的对应分率=连环画比故事书少的本数,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30×=5(本)
连环画比故事书少5本。
故答案为:B
4.C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由此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1.8+9)=×1.8+9×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C
5.C
【分析】假设原来一桶油质量是100千克,先倒出它的,把一桶油的重量看作单位“1”,则还剩下,用100乘即可计算出还余下的质量。
增加余下的,其中余下的质量看作单位“1”,则现在有,用余下的重量乘,即可计算出来这桶油现在的质量,最后与原来的质量比较,据此解题。
【详解】假设原来这桶油100千克
(千克)
(千克)
100千克=100千克,所以这桶油的质量和原来的质量相等。
故答案为:C
6.C
【分析】当这两根绳子都是1m时,1m的就是m,即两根绳子剪去的一样长,那剩下的长度也相等;当这两根绳子长度都小于1m时,第一根绳子的小于m,则第一根剪去的短,那它剩下的就长;当这两根绳子长度都大于1m时,第一根绳子的大于m,则第一根绳子剪去的长,那它剩下的就短,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两根一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剪下,第二根剪下m,第一根剩下的比第二根剩下的长,则这两根绳子原来的长度比1m短。
故答案为:C
7.C
【分析】把原来这张长方形纸的面积看作单位“1”,对折1次后,每份是原来的,对折2次后,每份是原来的,对折3次后,每份是原来的,据此解答。
【详解】分析可知:
=
=
所以,现在的面积是原来的。
故答案为:C
【点睛】理解这张纸每次对折后的面积都是对折前面积的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8. 分 小
【分析】计算分数乘小数时,可以先把小数转化为最简分数,再按照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约分计算;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按照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得:0.7×,我们可以把0.7化成分数进行计算,也可以把化成小数进行计算。
【点睛】掌握分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9. 篮球
【分析】一般把“比”字之后的物体看作单位“1”;足球的个数比篮球多,则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1+),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
则“足球的个数比篮球多”,是把篮球的个数看作单位“1”,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
【点睛】本题考查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明确单位“1”是解题的关键。
10.乘几分之几
【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直接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都可以用这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
如:求5的是多少,用5×表示。
【点睛】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1. 2.1 1.5
【分析】用色拉油的总重量2.5千克减去吃了的千克,即可求出还剩下多少千克色拉油;把色拉油的总重量看作单位“1”,吃了,还剩下(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用2.5乘(1-)即可求出还剩下多少千克色拉油。
【详解】2.5-
=2.5-0.4
=2.1(千克)
2.5×(1-)
=2.5×
=1.5(千克)
即吃了千克,还剩2.1千克:吃了,还剩1.5千克。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弄清分数代表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通过分数减法和分数乘法的运用,从而解决问题。
12.
【分析】第一天吃了油的,把这壶食用油的重量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出第一天吃了的油的重量,再加上第二天吃了的千克,即可求出两天一共吃了多少千克。
【详解】5×+
=1+
=(千克)
即两天一共吃了千克。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弄清题目中的分数代表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利用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分数的加法运算,求出结果。
13.21
【分析】将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将男生人数乘求出它的是多少人,再加上3人,即可求出女生人数。
【详解】24×+3
=18+3
=21(人)
所以,这班女生有21人。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乘分率。
14. 0.405 40 厘米/cm 毫升/mL
【分析】1千克=1000克,1时=60分,根据这两个进率计算填出前两空,根据生活实际填出后两空即可。
【详解】405÷1000=0.405(千克),所以405克=0.405千克;
×60=40(分),所以时=40分;
淘气的腰围约是60厘米;
爸爸每天早上一次喝温开水300毫升。
【点睛】本题考查了单位换算,掌握单位间的进率是解题的关键。
15.88
【分析】已知男运动员的人数是女运动员的,则运动员的人数应是3+4=7的倍数,则女运动员占总人数的4÷7=;又因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在150~160人之间,所以这个数应是小于160大于150的数;160÷7=22……6,所以人数应是22×7=154(人),再用总人数×女运动员占总人数的分率,即可解答。
【详解】男运动员的人数是女运动员的,
则女运动员占总人数的4÷(3+4)=4÷7=。
160÷7=22……6
总人数:22×7=154(人)
154×=88(人)
学校举办春季运动会,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在150~160人之间,男运动员的人数是女运动员的。女运动员有88人。
16.×
【分析】用每段的长度乘分的段数,可以计算出这根绳子原来的长度,再与20m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40=2(m)
2<20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计算,方法不唯一。
17.√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a+b)×c=a×c+b×c;据此解答。
【详解】
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征,所以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分数乘法。
18.×
【分析】由于不知道甲数和乙数分别是多少,也就不知道甲数的和乙数的分别是多少,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甲数的是甲数×,乙数的是乙数×,甲乙两数未知,所以无法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关系,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明确和的单位“1”不一定相同是解题的关键。
19.×
【分析】把原价看作单位“1”, 先提价,提价后的价钱是原价的(1+),用500×(1+),求出提价后的价钱;再把提价后的价钱看作单位“1”,降价,降价后的价钱是提价后的价钱的(1-),再用提价后的价钱×(1-),求出降价后的价钱,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500×(1+)×(1-)
=500××
=550×
=495(元)
495元<500元,一种商品原价500元,先提价,在降价,售价比原价低了。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计算和应用,明确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0.√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结果比原来的数大,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因为>1,所以A×>A,即A<B。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法,明确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1.√
【分析】根据题意,若b<c,则的分子大于分母,那么是一个假分数,>1;
根据“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可知,a×的积大于a,据此判断。
【详解】若b<c,那么>1,则a×>a。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2.14
【分析】用18×求出18的是多少,再加上0.5即可。
【详解】18×+0.5
=13.5+0.5
=14
23.;16;2
【分析】++,根据加法交换律,原式化为:++,再进行计算;
×33+67×,根据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原式化为:×(33+67),再进行计算;
3--,根据减法性质,原式化为:3-(+),再进行计算。
【详解】++
=++
=1+
=
×33+67×
=×(33+67)
=×100
=16
3--
=3-(+)
=3-1
=2
24. ×
【分析】计算分数乘小数时,可以先把小数转化为分数,再按照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约分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改正:
25.见详解
【分析】把长方形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涂其中的2份,表示;再把涂色部分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涂其中的3份,即可表示的。
【详解】作图如下: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乘分数、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关键是确定两个不同的单位“1”,继而根据分数的意义涂色。
26.462本
【分析】把故事书的本数看作单位“1”,科技书的本数相当于故事书本数的(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用故事书的本数乘(1+)即可求出学校有科技书多少本。
【详解】385×(1+)
=385×
=462(本)
答:学校有科技书462本。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从而解决问题。
27.超重;见详解
【分析】把张东的体重看成单位“1”,书包的重量最好不要超过她的体重的,用张东的体重乘上,就是他的书包最好不要超过多少千克,再与5千克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30×=4.5(千克)
4.5千克<5千克
答:张东的书包超重了,因为他体重的是4.5千克。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已知单位“1”的量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28.66人
【分析】把报名参加“校史小使者”的人数看作单位“1”,报名参加“礼仪小明星”的人数比报名参加“校史小使者”的多,报名参加“礼仪小明星”的人数=报名参加“校史小使者”的人数×(1+),据此解答。
【详解】48×(1+)
=48×
=66(人)
答:报名参加“礼仪小明星”的一共有66人。
29.60×+1
【分析】将总页数看作单位“1”,总页数×第一天看的对应分率=第一天看的页数,第一天看的页数+1=第二天开始看的页数,据此列式。
【详解】60×+1
=15+1
=16(页)
答:第二天应从第16页开始看起。
30.,涂色见详解。
【分析】先将单位“1”平均分成4份,涂色其中的3份,可作为;再将涂色的3份平均分成4份,涂色其中的3份,可得到表示的部分。分数乘法计算中,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得出答案。
【详解】,作图如下:
,蓝色部分表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