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分校 2024-2025 学年高
二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 在等比数列 中,已知 ,则 n 为( )
A.5 B.4 C.3 D.2
2. 设数列 的前 n 项和为 ,则 的值为( )
A.63 B.48 C.15 D.14
3. 下列求导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4. 在等差数列 中, ,设数列 的前 项和为 ,则 ( )
A.12 B.99 C.132 D.198
5. 已知函数 的导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在 内 是增函数
B.在(1,3)内 是减函数
C.在(4,5)内 是增函数
D.在 时, 取得极小值
6. 若等比数列 的前 n 项和为 (p 为常数),且 的公比为 q,则
( )
A.4 B.2 C.1 D.0
7. 若函数 在区间 上单调递增,则 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8. 函数 的图像大致是( )
A. B. C. D.
9. 设无穷等比数列 ,则“ 为递减数列是 ”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0. 已知函数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当 时,函数 无零点
B.当 时,不等式 的解集为
C.若函数 恰有两个零点,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D.存在实数 ,使得函数 在 上单调递增
二、填空题
11. 已知函数 ,则 ________.
12. 已知函数 ,则 ________.
13. 已知函数 的定义域为 .能够说明“若 在区间 上的最大
值为 ,则 是增函数”为假命题的一个函数是_________.
14. 已知数列 满足 ,则
________.
15. 已知数列 的前 项和为 ( ),数列 的前 项积为 ,且满足
( ),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 ;② ;
③ ;④ 是等差数列.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6. 已知数列 是等比数列, , .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若 为等差数列,且满足 ,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17. 已知函数 .
(1)求 的值;
(2)求 在区间 上的最值;
(3)若 ,求 的单调区间.
18. 设函数 .
(1)若 m=-1,
①求曲线 在点 处的切线方程;
②当 时,求证: .
(2)若函数 在区间 上存在唯一零点,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19. 若数列 中存在三项,按一定次序排列构成等比数列,则称 为“等比源
数列”.
(1)已知数列 为 4,3,1,2,数列 为 1,2,6,24,分别判断 , 是否
为“等比源数列”,并说明理由;
(2)已知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判断 是否为“等比源数列”,并说
明理由;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分校 2024-2025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整体难度:适中
考试范围:数列、函数与导数、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试卷题型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0
填空题 5
解答题 4
试卷难度
难度 题数
容易 4
较易 7
适中 7
较难 1
细目表分析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一、单选题
1 0.85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量计算
2 0.85 利用 an 与 sn 关系求通项或项;判断或写出数列中的项
3 0.94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4 0.85 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计算;求等差数列前 n 项和
5 0.85 函数(导函数)图象与极值的关系
6 0.85 前 n 项和与通项关系;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量计算
7 0.94 根据函数的单调性求参数值;利用导数研究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8 0.65 函数图像的识别;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不含参)
9 0.65 判断命题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等比数列的单调性
10 0.4 由函数的单调区间求参数;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零点
二、填空题
11 0.94 导数的乘除法
12 0.94 平均变化率
13 0.85 利用函数单调性求最值或值域;根据解析式直接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14 0.65 根据数列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项;数列周期性的应用;由递推关系式求通项公式
由递推关系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利用 an 与 sn 关系求通项或项;判断等差数
15 0.65
列;利用定义求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三、解答题
求等差数列前 n 项和;写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量
16 0.85
计算;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量计算
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不含参);由导数求函数的最值(不含参);含参分
17 0.65
类讨论求函数的单调区间;求某点处的导数值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零点;求在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方程
18 0.65
(斜率)
19 0.65 等比中项的应用;数列新定义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数列 1,2,4,6,9,14,15,16,19
2 函数与导数 3,5,7,8,10,11,12,13,17,18
3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9
试题答案解析
第 1题:
第 2题:
第 3题:
第 4题:
第 5题:
第 6题:
第 7题:
第 8题:
第 9题:
第 10 题:
第 11 题:
第 12 题:
第 13 题:
第 14 题:
第 15 题:
第 16 题:
第 17 题:
第 18 题:
第 19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