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导学案:第2单元《春江花月夜》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导学案:第2单元《春江花月夜》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16 19:3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张若虚,在诵读中初步感受诗歌。
2、缘景明情,赏析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
3、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4、深刻领悟诗中抒发的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体现的宇宙与人生的哲理,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纯洁情感,真、善、美精神的追求。
教学重点:
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理解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问题一:文中含有月的句子

问题二:诵读文本,理清行文思路、文章内容

问题三:找出这8句诗中的意象,体会画面特点(意境)。

问题四:“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问题五:诗人此时不禁对空中这轮孤月发出奇想,他思索了什么问题?与古人的思索“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曹植《送应氏》),“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阮籍《咏怀》),“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是否一致?21·cn·jy·com

问题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你有怎样的领悟的?

问题七:思考诗歌的
17——36句,写了什么内容?

问题八:“
白云一片去悠悠
”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问题九:“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

问题十:“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四句中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问题十一:“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表达出思妇什么样的感情?

拓展延伸:诗歌中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
问题一答案:略
问题二答案:春江月夜的美景
(景物美)
江畔月下的美思
(哲理美)
因月而起的美情
(情感美)
问题三答案:前八句写了春、江、花、月、夜
( http: / / www.21cnjy.com )五个意象,描写了一副清幽恬淡的意境。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问题四答案:诗人面对这一轮江月深深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考着,满怀感慨和迷惘,感叹江月长明而人生短促,这里月的叠用、人的叠用以及江的叠用,有一种音节美、韵律美,断而复续,飞丝相接,给人一种清峻雄奇之感21教育网
问题五答案:略
问题六答案: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似。感慨中有一丝惆怅,但并不颓废与绝望,因为诗人毕竟生活在唐代,毕竟有找到发展机遇的可能性,因此诗人只是点到为止。
问题七答案:思妇怀念游子
问题八答案:象征。飘来飘去,无落脚之地的白云象征终日漂泊的游子。
问题九答案:互文。家家今夜扁舟子,处处相思明月楼。极言离愁之广,家家有相思,家家有离愁。
问题十答案:拟人。月光怀着对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
问题十一答案:惆怅、无奈。
拓展延伸答案:诗人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以良辰美景衬托离别之苦;又以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这首诗固然带着些许伤感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颓废。它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当开阔的。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