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海南省保亭中学高二语文教案:《登岳阳楼》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年海南省保亭中学高二语文教案:《登岳阳楼》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16 20:0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置身诗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再现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
2、品味诗句,领略诗中所写景物特点,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达到缘景明情
3、学习本诗从而了解杜甫诗歌的意境和创作风格,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探究中国古典诗歌不同的风格。
教学重点: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品味意境,把握情感。
教学难点: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教学方法:
诵读、质疑、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次自学指导
学生边自由朗读,边自主质疑字词句,前后左右互相交流、解答。
第一次自学检测:
预设字词质疑:
坼:分裂,引申为划分。
乾坤:天地。
戎马:军马,借指从军、作战。
轩:窗户。
涕泗:涕,眼泪;泗,鼻涕。
第二次自学指导
自主探究:
1、赏析名句:通过学习,你肯定对一些诗句有自己的感受,就你感受最深的写景的诗句来谈谈你的看法。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学生品味“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的妙处。)
(提示:可从炼字、景、情方面思考)。
炼字:“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万
( http: / / www.21cnjy.com )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21教育网
景:写出洞庭湖广阔无垠,烟波浩淼,意境壮阔,气势极大。
情:诗人有不灭的济世的博大胸襟。
他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乃至乾坤;他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的百姓。他的这两句诗显得气势不凡,惊天动地。
21cnjy.com
2、读了本诗,你对诗中所写的景和所抒的情还有什么疑问?或者说景情中有哪些看似矛盾的地方?并说说你的看法……
21·cn·jy·com
(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可能提出的疑问有:
(1)作者第二联所描绘的洞庭湖景如此雄浑壮阔,是否与第三联所抒悲凉情感不相协调呢?这怎么理解?
(学生讨论、回答,要点有):协调。空阔的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往往能激发人们的飘零之感。洞庭湖壮阔之景让诗人杜甫感觉到个人的渺小孤独,这是一种以壮阔之景寓悲凉之怀的抒情境界。
(诗人触景伤怀,用了壮景衬哀情的手法。)
(2)、诗的开头好像是高兴的,但后来却如此悲伤,开头是否与后来的情感不协调?简要说明理由。
(学生讨论、回答,要点有)协调。首联今昔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照,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这是沉郁之感,不是喜悦之情。www.21-cn-jy.com
三、当堂训练
1、诗的开头好像是高兴的,但后来却如此悲伤,开头是否与后来的情感不协调?简要说明理由。(必做题)
2、通过学习,你肯定对一些诗句有自己的感受,就你感受最深的写景的诗句来谈谈你的看法。(选做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