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虞美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词的四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问题一:有关词的相关知识填空
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
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
”(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本课的七首词都分两片。
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
,59—90字为
,91字以上为
。(见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为了说明方便,似可将词在唐宋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
问题二:内容与形式总理。
李煜,即
,是五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这是李煜的绝命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见课本注释①)这首词采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想像事物,这样,词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贯穿下,构成了自然流畅、和谐完整的意境。
21cnjy.com
解说:引导学生读注释,并且从\'情”的高度理顺词的脉络。
问题三:“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问题四:“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 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讨论的直接结果可能是锦衣玉
( http: / / www.21cnjy.com )食、后宫佳丽、“
”的尊荣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思考,诸如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问题五:“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问题六:讨论: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 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问题七: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诗眼”
问题八:全词的整体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问题九:这六句中哪些是写“宇宙的永恒不变”?哪些是写“人生之短暂无常”?
问题十:欣赏品味:“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拓展提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谢亭送别
许 浑
劳歌①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②。
注 ①劳歌:本指在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成了送别歌的代称。②西楼:指谢亭。2·1·c·n·j·y
第二句和第四句运用了什么方法?表现了景物怎样的特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虞美人》导学案答案
问题一答案:
隋唐
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
问题二答案:
李后主
问题三答案: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
问题四答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问题五答案:“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21·世纪
教育网
问题六答案:前六句的章法是三组对比,隔句相承,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短暂无常,富于哲理意味,感慨深沉。
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
www-2-1-cnjy-com
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问题七答案:“只是朱颜改”的“改”字,改变的不仅仅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由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
21教育网
问题八答案:前六句的章法是三组对比,隔句相承,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短暂无常,富于哲理意味,感慨深沉。21·cn·jy·com
问题九答案:在这六句中,“何时了”“又东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犹在”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
问题十答案: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这9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并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愁苦吗?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这两句充满悲恨激楚的感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诗人这种纯真深挚感情的全心倾注,让他为此付出了生命,但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这样的不朽篇章。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拓展提升
第二句用反衬的手法,以乐景写哀情,在青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急流间红叶满树,突出了景物的鲜艳美丽。第四句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写了酒醒后西楼下满天的风雨。凄冷的景物衬托出诗人凄清的情感。这两句诗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