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习题精选:第4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自主赏析《项羽之死》(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习题精选:第4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自主赏析《项羽之死》(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16 21:0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自主赏析 项羽之死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不利兮骓不逝 逝:奔驰
B.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引:率领
C.然今卒困于此 卒:却
D.马童面之 面:面对
【解析】 卒:最终。
【答案】 C
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 C.均为代词,代指项王军队。A.副词,于是,就/副词,才;B.介词,因为/介词,把;D.介词,替/与“何”连用,表反问。
【答案】 C
3.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直夜溃围南出
B.项王则夜起
C.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D.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解析】 D项方位名词用作动词。A、B、C均为名词作状语。
【答案】 D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B.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C.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
D.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解析】 “败北”古今都是战败、失败的意思。A项,“地方”古义是土地方圆;今义多指某一区域。B项,“山东”古义是崤山以东地区,或一般山的东面;今义指山东省。C项,“左右”古义是身边的侍从、护卫;今义①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②支配,操纵。③身边跟随的人。
【答案】 D
5.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C.汉骑追者数千人
D.所当者破
【解析】 D项为被动句,其他三项均为定语后置句。
【答案】 D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在刘邦及诸侯的军营外面唱起楚歌,同时上演了一出“霸王别姬”的悲剧。
B.项羽之所以拒渡乌江,是因为觉得老天要灭掉自己,且失败无颜见江东父老。
C.节选的内容主要写了“霸王别姬”“东城快战”和“乌江自刎”,均表现了项羽在末路中的英雄本色。
D.“垓下之围”渲染悲剧气氛,“乌江自刎”更是精雕细琢,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
【解析】 “四面楚歌”应是汉军在楚营四周唱楚地的歌。
【答案】 A
7.翻译下列句子。
(1)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项羽又率兵向东前进,到了东城县的时候,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
(2)即使江东父老兄弟怜惜我而奉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解析】 根据对句子内容进行语法分析,所给语句中,“入贡”“所过”“治舟”“骚然烦费”“言”“妨”“无”“同”等可为谓语,根据这些内容,便可以准确判断句子的层次划分。
【答案】 A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解析】 通过分析,D项中“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错误,太子是指已确定继承皇位的帝王的儿子。
【答案】 D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翛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B.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后,从效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
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D.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
【解析】 C项中“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有误,文中原句为“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杀的为像宦官的人。
【答案】 C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句中,“唯”“帝”“苟”“死”为关键词,其中“帝”是名词作动词,“做皇帝”;“死”是为名词的意动用法,“为……而死”。(2)句中,“不吾索”“酋”“庶或”“济”为关键词,其中“不吾索”为宾语前置句,翻译为“不索求我”“不要我”。
【答案】 (1)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
(2)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位酋长当面指责我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
【参考译文】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考中进士,任礼部员外郎。当时蔡翛任尚书,孙傅向他陈述天下政事,劝他早点做些更改,否则一定失败。蔡翛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后来升至中书舍人。宣和末年,高丽入贡,使者所过之处,调发民夫准备船,引起骚动,用度又颇多。孙傅说:“滥用民力妨碍农事,这对于中国没有丝毫好处。”宰相认为他的言论与苏轼相同,上奏降贬他为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议论虽然偶然与苏轼相同,但没有别的意思,按照职责评论事情而受到指责实在过分了,许翰也被罢贬。靖康元年,孙傅受召入京任给事中,升任兵部尚书。他上章请求恢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他(原因),孙傅说:“祖宗法度有利于百姓,熙、丰年间法度有利于国家,崇、观年间法度有利于奸臣。”当时认为是名言。十一月,授任尚书右丞,不久改任同知枢密院。金人围攻都城,孙傅日夜亲自冒着箭石督战。金兵分别从四面鼓噪而攻,宋兵败退,许多士兵掉进护龙河,护龙河被尸体填满,赶紧关闭了城门。当天,金兵攻进城里。靖康二年正月,钦宗(被胁迫)到金兵元帅营中,任命孙傅辅助太子留守京城,仍然兼任少傅。钦宗二十多天还不回来,孙傅多次寄信给金营乞请放回钦宗。废立皇帝的檄书传来,孙傅大哭道:“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金人来索要太上皇、皇后、诸王、妃子公主,孙傅留住太子不放行。秘密谋划把他藏在民间,另外找两个像宦官的人杀死,并杀死十几个囚犯,把他们的头送给金人,欺骗金人说:“宦官打算把太子秘密送出,京城人争相斗杀宦官,误伤了太子。于是太子率兵讨伐平定,杀死作乱的人并献过来。如果不停止索求,太子就会自杀。”过了五天,没有人肯承担这件事。孙傅说:“我是太子的师傅,应当与太子同生死。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位酋长当面指责我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于是跟从太子出城。守城门的金兵说:“金人想要的是太子,留守何必参与?”孙傅说:“我是宋朝大臣,而且是太子的师傅,应当誓死跟从。”当晚,住在城门下;第二天,金人召他前去。第二年二月,孙傅死在北方金人的朝廷。绍兴年间,被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赠谥号为忠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