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4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4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8 10:2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4 古文二则 两小儿辩日
学习目标:
1、会写本课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之、决”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能根据注释疏通文意,说出故事内容。
3、体会古人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懂得学海无涯的道理。背诵课文。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的论集。《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杞人忧天等。本文选自《列子·汤问》。
作品介绍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一生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
作者介绍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
名言导入
孔子在我们心中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但是有两个小孩提出的问题,竟然难倒了孔子。你们想知道怎么回事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
注意停顿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 /多知乎? ”
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孰为汝多知乎?
wéi 是
wéi
wèi 同“谓”,说
zhì 同“智”
疏通字词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理由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那样大,到了正午却像盘盂一样小。这不是因为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近的东西看起来大吗?”
后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天气很寒凉,到了正午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一样,这不是因为离得近让人感觉热,离得远让人感觉凉吗?”
各有事实依据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角色朗读
文言文学习方法
△ 读出古文的味道
△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意思
△ 合作学习
1.“孔子不能决也”,你能想到什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海无涯,我们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同。
学习两儿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精神。 ……
2.孔子答不出来,他的态度是怎样的?可取吗?
他能实事求是,不怕露丑,我们应该向他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
者大乎?”
另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他们在围绕太阳的什么辩论?
围绕太阳的“大小”辩论。( )
围绕太阳的“冷热”辩论。( )
围绕太阳的“远近”辩论。( )
找准观点
找准观点
两个小孩的观点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认为
观点
观点
日始出近,
日中远
日初出远,
日中近
两小儿辩日
一儿
另一儿
两小儿辩日
辩论

解题
两个小孩子在争辩太阳
梳理填空
《两小儿辩日》讲述了孔子遇见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 ,一个认为 。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
太阳早晨近,中午远
太阳早晨远,中午近
找准观点
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找准观点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1.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辩 斗 盘盂 沧沧凉凉 探汤
孰 为 汝多 知乎
biàn dòu

cānɡ
tānɡ
shú
zhì
wèi

我会读

biàn
我会写
左中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中间的言字旁要写得小而窄。
wèi
①因为(表反问语气)
例句: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②同“谓”。
例句:孰为汝 /多知乎?

wéi
例句:惟/弈秋之为听
例句: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①表示程度范围的加深或扩大。
②认为。
多音字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 /多知乎? ”
wèi
(课后第一题)
wèi
wèi
感情朗诵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停顿。
两小儿能够驳倒对方的观点吗?为什么?
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1)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要不断学习。
(3)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诚实谦虚。
(4)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同结论,要注意客观科学地分析事情。
两小儿争论的是一个古老而有趣的问题,孔子回答不出,如果你是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的孔子,你该如何回答他们?
拓展讨论
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是一样的。
科学常识
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的天空,此时的太阳就显得大。
近者大?
而中午时太阳高高升起,广阔浩瀚的天空是背衬,在这样的比较下,此
时的太阳就显得小了。
远者小?
远者小而近者大
大气层空气密度不一致造成了折射现象。早晚光线经过的空气长度更长且云层较厚(水汽多),光的多层折射会导致视觉上太阳更大。正午时太阳直射下来,视觉上太阳会比早晚小。
近者热而远者凉
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等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同时,夜里,太阳白天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觉冷或凉快。
科学常识
因为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寒凉。
而中午时,经过数小时的日照,热量不断地聚集在空气里和地表上,气温就会上升,所以中午就会感觉比早晨热。
远者凉?
近者热?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从课文中受到什么启示?
两小二:善于观察、有理有据、大胆质疑。
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两小儿辩日
起因:两小儿辩日(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
结果:孔子不能决——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观点
善于观察
大胆质疑
一儿:日始出时近 日中远
另一儿:日始出远 日中近
理由
有理有据
一儿:近大远小
另一儿:近凉远热
板书设计
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决断之事。说明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同时也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的精神和古代人民敢于探求客观真理,并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主题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