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三)(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三)(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8.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8 12:0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三)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45分)
1.读句子,写词语并注音。(9分)
亲爱的同学,六年的小学生涯在冬去春来中接近尾声,忘不了相处六年的一幕幕:课堂上我们yuè yuè yù shì( ),足球场上我们zòng héng( )驰骋,联欢会上我们载( )歌载舞。有时我们会自作( )聪明,后来才知道犯了yú bù ké jí( )的错误;有时我们可能会mí huò( )失落,但老师cí xiáng( )的目光和语重心长的话语给了我们力量和勇气……展望未来,让我们勇敢面对人生路上的挫( )折和坎坷( ),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2.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归类。(9分)
无( )无尽 滥( )充数 守株待( )
刻舟求( ) ( )千上万 斗志( )扬
不计( )数 ( )经风霜 盛气( )人
(1)用故事说明道理的: 。
(2)用来描写人物外貌、神态的: 。
(3)说明数量、范围的: 。
3.在下面的横线处填上用“严”字组成的词语,合乎语境的一项是( )。(3分)
我们的班主任老师非常 。上课时,她时刻保持着 的神情,让同学们不敢开小差。她对我们的要求十分 ,要求每次考试平均分都是全年级第一。记得有一次我们考试出了差错,她针对这一 的问题对我们进行了教育,让我们意识到事态的 性,要我们好好学习,把成绩赶上去。
A.严厉 严肃 严格 严峻 严重
B.严厉 严格 严肃 严重 严峻
C.严格 严厉 严肃 严峻 严重
D.严厉 严峻 严格 严肃 严重
4.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资源?这是值得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B.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C.“你快一点儿!”妈妈急切地说,“我还有事呢!”
D.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5.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我想我一定是世界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生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
B.日升日落,花开花谢,这些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其实蕴含着大自然的真谛。
C.在茜茜的教育问题上,虎妈总是振振有词,猫爸永远体谅有加。
D.上周四晚上,深圳电闪雷鸣,暴雨如注,我被震耳欲聋的雷声惊醒了。
6.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鸭群以他为圆心围成一圈,好像给他站岗。(拟人)
B.这里四季如画:春天花木欣欣向荣,夏季海滩阳光灿烂,深秋树木艳丽多彩,冬日冰雪充满神奇。(排比)
C.古城墙的风光难道不是很值得我们喜爱吗?(反问)
D.太阳刚刚升起,人们就又下地了,麦收不等人呢。(比喻)
7.下列各句中俗语、谚语、成语或者人物运用匹配不当的是( )。(3分)
A.一切准备妥当,只差火车票了,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三国演义》
B.他的这点能耐,就算机关算尽也逃不出我如来佛的掌心。—《西游记》
C.看到同学写给我的小字条,我写了一封长信来表达我负荆请罪的诚意。—《水浒传》
D.第一次来魔都上海,真是刘姥姥进大观园。 —《红楼梦》
8.根据要求写句段。(6分)
(1)人民不会忘记为祖国捐躯的英雄。(改为反问句)(2分)
(2)有的词语有多项意义,请在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使用其不同的意义,写一小段话。(4分)
备选词语:果实 沉淀 灿烂
[示例]风雨:昨夜一场风雨过后,山峦青翠干净,我的心也渐渐沉静下来;人生本多风雨,只有在挫折中不丧失信心,才能继续前行。
选词: .
写话: .
9.古诗积累。(6分)
(1)两岸青山相对出, 。
(2)遥知兄弟登高处, 。
(3) ,总把新桃换旧符。
(4) ,万里长征人未还。
(5)横看成岭侧成峰, 。
(6) ,两山排闼送青来。
二、想一想,写一写。(6分)
“绿色”本义指一种色彩,近年来却衍生出许多新的含义。请从“绿色食品”“绿色通道”“绿色奥运”“绿色心情”中任意选两个词语写出“绿色”的含义。
选择一: 含义: 。
选择二: 含义: 。
三、诗歌鉴赏。(7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天净沙”“秋思”分别是这首小令的( )。(2分)
A.曲牌名 词牌名 B.词牌名 曲牌名
C.词牌名 词题 D.曲牌名 曲题
2.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从诗歌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思考和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B.诗歌前三句创造性地将九种孤立的景物精巧地组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幅真实而生动的秋郊夕照图。
C.从整体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最后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情感来看,诗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充分表现了“断肠人”浪迹天涯的羁旅愁怀。
3.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效果。(3分)
四、阅读理解。(12分)
拾暖,藏冬
陈晓辉
立冬过后,天气一日日冷下来。如果说霜降还是试探,有条不紊地把一丝丝寒气变成片片白霜,那么小雪的冷就开始明目张胆。尤其是夜里,北风呼呼地刮过,让人睡不安稳。这时,我总爱裹上冬装,去捡拾一些小温暖,回家后藏起来,抵挡一个冬天。
我最喜欢去的是菜市场,这里永远不会让我失望,每次总能拾到一篮子温暖。那里有最世俗的喜悦,最烟火的丰盈,就算什么也不买,看看那些水灵灵的萝卜、敦厚的大白菜、绿莹莹的芜荽……心里就会一点点暖起来。还有脸色黑红、腰身粗壮的卖菜妇人,细细地告诉我今天青椒贵了一毛,蒜苗特别新鲜,孩子考试进了前三名……生动的俗世、贴心的暖,常常让我无端就觉得,活着,是一件多么好的事。
我偶尔也去转转服装店。天冷了,店里挂着的,几乎件件都是胖胖的棉衣羽绒服,却都是青春靓丽的俏模样,等待着与它倾心的人把它领回去,仿佛是渴望爱情的年轻人,爱情对他们来说就是天大的事。遇到什么样的爱情,决定什么样的生活。如果在年轻的时候,有幸遇到一段甜蜜的爱情,就能温暖人的一生。对于一件冬衣来说,遇到谁,温暖谁,也是一生。
我更喜欢去田野里。收获后的田野坦坦荡荡,像一个老农,有种历尽世事的清明豁达。偶尔一株柿子树高高挂着红灯笼,是留给鸟儿过冬的吗?还有一堆堆玉米秸秆,有种枯黄色的暖,可以想象到它后来被塞进灶膛,烧出一锅香香的小米粥。或者一群人凑着火堆谈天说地,孩子埋个苹果进去,烤熟了拽拉出火堆,揭开皮炸出一片甜甜的香……
田野的那些暖,是家常朴素的安心。像外婆长满了老茧的手,慈爱地拂过孩子的头发。而我最喜欢的暖,则是街边的小惊喜。偶然遇到的人,偶然发生的小故事、小场景,暖心暖梦;几乎让人相信,冬天也是暖的。
我曾经看到一个蹬三轮车的妇人,车上满满一车白菜。遇到上坡,她身边几个素不相识的孩子主动伸出手推一把,妇人来不及道谢,孩子们已经说笑着走远了。还曾经看到卖包子的老人,叹息一声,拿出刚出笼的热包子,递给一个流浪汉;一个穿得圆滚滚的学步的幼儿,蹒跚地扑进年轻母亲的怀里……
那些随处可见的小温暖,看似与我无关,却都被我一一捡拾起来,藏进冬的心里,一点点地积攒起来,用来对抗这个世界的寒冷与荒芜。等到有一天,春回大地,桃花耀眼明媚,微微一笑,想起曾经捡拾温暖的冬天。
1.梳理作者在不同地方捡拾到的“暖”的特点。(4分)
( )——青春舰丽甜蜜——( )——小惊喜
2.说说你对文中第1自然段加点词的理解。(3分)
3.请阅读文中画线句,续写两个你拾到的“暖”。(2分)
4.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什么作用?(3分)
五、习作。(30分)
生活中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经历:校园中寻求知识,家庭中感受亲情,社会中奉献真爱。经历,使我们的大脑更加睿智;经历,使我们的情感更加丰富;经历,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因此,有人说经历就是一笔财富。
请以“经历的财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2.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一、1.跃跃欲试 纵横 zài zuò 愚不可及 迷惑 慈祥 cuò kě
2.穷 竽 兔 剑 成 昂 其 饱 凌 (1)滥竽充数 守株待兔 刻舟求剑 (2)斗志昂扬 饱经风霜 盛气凌人 (3)无穷无尽 成千上万 不计其数
3.A 4.C 5.C 6.D 7. C
8.(1)人民怎能忘记为祖国捐躯的英雄呢?
(2)示例:果实:芬芳的花朵,红艳的果实,这是草木努力成就自己的见证,做人何尝不是这样?不经努力奋斗,怎能有甘美的果实?
沉淀:时间可以让浑浊的河水沉淀成一泓清泉,可以让浮躁的心灵沉淀出宁静淡然。
灿烂:宁静的夜,星光灿烂,我悄悄地把给妈妈的礼物放在床头,期待明天一早看到她灿烂的笑容。
9.(1)孤帆一片日边来 (2)遍插茱萸少一人 (3)千门万户瞳瞳日 (4)秦时明月汉时关 (5)远近高低各不同 (6)一水护田将绿绕
二、示例:绿色食品符合环保要求,无公害、无污染。
绿色心情积极向上,悠闲、友好、健康。
三、1. D 2. A
3.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氛围,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四、1.喜悦、贴心朴素、安心
2.“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这个词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雪后北风呼啸的夜晚,寒冷肆虐的情形。
3.示例:①一位小女孩不顾自己的伤痛,抢先扶起逆行撞倒自己的骑电动车的女人。②寒冷街头,饭店服务员端出热水送到清洁工手里。
4.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题目;内容上,通过写积攒“感动”抵制寒冷与荒芜,说明作者细心观察生活;与此同时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的态度,从而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五、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