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卷》——6.6百分数(一)(分层作业)(含解析)-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培优卷》——6.6百分数(一)(分层作业)(含解析)-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2.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28 11:3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培优卷》——6.6百分数(一)(分层作业)-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一、单选题
1.在全市“绿美乡村”活动中,某村今年绿化总面积3.2公顷,(  ),去年绿化总面积多少公顷 如果用“3.2÷(1+25%)”解决,括号里应补充的条件是(  )。
A.去年比今年绿化面积多25%
B.今年比去年绿化面积多25%
C.去年比今年绿化面积少25%
2.下列百分率中,能大于100%的是(  )。
A.小麦的出粉率 B.投篮的命中率
C.销量的增长率 D.学生的出勤率
3.乐乐每天为妈妈调一杯蜂蜜水。下面三天所调的蜂蜜水中,最甜的是(  )
A.第一天,用10克蜂蜜配成70克蜂蜜水。
B.第二天,蜂蜜与水的比是1:5。
C.第三天,蜂蜜占蜂蜜水的25%。
4.一堆货物有50吨,运走20吨,运走了(  )。
A.40% B.50% C.60%
5.小丽为妈妈调制了4杯糖水,下面4杯糖水中(  )的糖水最甜。
A.糖与水的比是1∶9 B.20g糖加水调制成200g糖水
C.糖与糖水的比是1∶10 D.25糖和200g水
6.甲数的70%等于乙数的(甲、乙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确定
7.从A城到B城甲车要10小时,乙车要8小时,甲车速度比乙车(  )。
A.慢25% B.快25% C.慢20% D.快20%
8.联华超市将一件商品分两次先后降价,方案有两种。方案一:第一次降价1%,第二次降价5%;方案二:第一次降价3%,第二次降价3%。按哪种方案降价后价格最低?(  )
A.方案一 B.方案二
C.两种方案降价后价格相等 D.无法比较
二、判断题
9.甲数比乙数少25%,那么乙数比甲数多25%。(  )
10.30%和 表示的意义相同。(  )
11.学校对101名六年级学生进行艺术检测,100名同学成绩合格,所以六年级的艺术测试合格率是100%。(  )
12.在一杯100克水中加入10克糖,这杯糖水的含糖率是10%。(  )
13.种植101棵树,全部成活,成活率是200%。(

14.六年级的98名同学全部参加了升旗仪式,出勤率是98%。(

15.甲数比乙数多25%,则乙数就比甲数少20%
16.一种商品先提价10%,后再打九折出售,现价和原价相同。(  )
三、填空题
17.   千克比8千克少,24t比    t多20%;
比200g少25%是    g,比5m多m是    m;
千米是    千米的。
18.30kg的30%是   kg。40kg是   kg的。
19.一次数学测验有240人参加,得到优秀的有192人,这次测验的优秀率为   .
20.某风景区种植的玫瑰花有1400株,比月季花少30%,该风景区种植的月季花有   。
21.学校图书室的科技书比故事书多25%,你知道故事书比科技书少   
22.一个袋子里有黄、蓝、绿、红四种颜色的玻璃球,其中15%是绿色的玻璃球,10%是黄色的玻璃球,其余的玻璃球中有20%是蓝色的。如果蓝色的玻璃球有15个,那么红色的玻璃球有   个,绿色的玻璃球有   个。
四、计算
23.直接写出得数。
× = -0.5= 5.2+1.91=
×25%= 1-0.3 2= 40÷ =
24.用合适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的要简便运算)
五、操作题
25.在下面各图中,涂色表示出相应的百分数。
六、解决问题
26.某晚会彩排现场,女演员的人数是男演员的80%,因节目需求,又增加了35名女演员,这时女演员人数比男演员多15%。这时有多少名女演员
27.如图是一件毛衣的成分统计图,已知毛衣的质量是400克,这件毛衣所含羊毛的质量是多少克?
28.六年级三个班举行数学竞赛, 一班参加比赛的占全年级参赛总人数的 , 二班与三班参加比赛的人数的比是 11: 13, 二班比三班少 8 人, 一班有多少人参加数学竞赛?
29.南京云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钱师傅和赵师傅共同织造一匹云锦,工作8天后,钱师傅织了全长的,赵师傅织了全长的45%。
(1)织完这匹云锦还需要多少天
(2)织完这匹云锦,谁织的长度更长
30.修一条环山水渠,第一期工程修了全长的 ,第二期工程修了全长的30%,还剩800米没有修.这条环山水渠长多少米?
31.好又多商场进一堆西瓜,第一天卖出总个数的又6个,第二天又卖出余下的又4个第三天又卖出余下的又3个,正好卖完,这堆西瓜原有多少个?
32.李师傅加工一批件, 第一天加工了 48 个,第二天比第—天多加工25%,第三天比第二天多加工5%,三天共完成这批零件的95%,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33.服装厂生产一批校服,前10天完成的套数与这批校服总套数的比是1:3。如果再生产150套,正好完成这批校服的40%。这批校服共有多少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解:括号里应补充的条件是今年比去年绿化面积多25%。
故答案为:B。
【分析】“3.2÷(1+25%)”中,3.2表示今年绿化的总面积,因为用的是除法计算,所以补充的条件是今年比去年绿化面积多25%。
2.【答案】C
【解析】【解答】解:小麦出粉率、投篮命中率、学生的出勤率都小于或等于100%,销量的增长率能大于100%。
故答案为:C。
【分析】小麦出粉率是出面粉的重量占小麦重量的百分率,投篮命中率是命中次数占投篮总数的百分率,学生出勤率是出勤人数占应出勤人数的百分率,这些百分率都小于或等于100%。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第一天:10÷70×100%14.3%;
第二天:1+5=6,1÷6×100%16.7%;
25%>16.7%>14.3%,
因此,第三天的最甜。
故答案为:C。
【分析】蜂蜜占蜂蜜水的百分比越大蜂蜜水就越甜,因此先分别计算出第一天和第二天蜂蜜占蜂蜜水的百分比:第一天,蜂蜜的质量÷蜂蜜水的质量×100%=第一天蜂蜜占蜂蜜水的百分比;第二天,根据比的应用可知蜂蜜占1份,水占5份,则蜂蜜水被平均分成了1+5=6份,所以,蜂蜜占的份数÷蜂蜜水平均分成的份数×100%=第二天蜂蜜占蜂蜜水的百分比,最后再比较三天的百分比即可判断。
4.【答案】A
【解析】【解答】解:一堆货物有50吨,运走20吨,运走了20÷50=0.4=40%。
故答案为:A。
【分析】一堆货物运走了一些,运走的百分率=运走的量÷原有的量×100%。
5.【答案】D
【解析】【解答】解:A项:1÷(1+9)×100%
=1÷10×100%
=0.1×100%
=10%
B项:20÷200×100%
=0.1×100%
=10%
C项:1÷10×100%
=0.1×100%
=10%
D项:25÷(25+200)×100%
=25÷225×100%
≈0.111×100%
=11.1%
11.1%>10%
故答案为:D。
【分析】含糖率=糖的质量÷糖水的质量,含糖率高的糖水最甜。
6.【答案】B
【解析】【解答】解:70%==,=,因为>,即70%>,所以甲<乙。
故答案为:B。
【分析】 甲×70%=乙×,积相等,一个因数大的,另一个因数就小。比较百分数和分数的大小,可以把百分数转化成分数,然后通分再比大小。
7.【答案】C
【解析】【解答】
=
=0.2
=20%
故答案为:C。
【分析】路程相等,用时越多速度越慢,甲车比乙车慢的占比=(乙车速度-甲车速度)÷乙车速度。
8.【答案】A
【解析】【解答】解:设商品原价是100元。
方案一:100×(1-1%)×(1-5%)
=100×0.99×0.95
=99×0.95
=94.05(元)
方案二:100×(1-3%)×(1-3%)
=100×97%×97%
=97×97%
=94.09(元)
94.05<94.09;方案一降价后价格最低。
故答案为:A。
【分析】设商品原价是100元,方案一:把原价看作单位“1”,第一次降价1%,降价后的价钱是原价的(1-1%),用商品原价×(1-1%),求出第一次降价后商品的价钱;再把第一次商品降价后的价钱看作单位“1”,第二次降价后的价钱是第一次降价后价钱的(1-5%),再用第一次降价后的价钱×(1-5%),求出第二次降价后的价钱;
方案二:把原价看作单位“1”,第一次降价3%,降价后的价钱是原价的(1-3%),用商品原价×(1-3%),求出第一次降价后商品的价钱;再把第一次商品降价后的价钱看作单位“1”,第二次降价后的价钱是第一次降价后价钱的(1-3%),再用第一次降价后的价钱×(1-3%),求出第二次降价后的价钱;然后再比较大小。
9.【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乙数看做单位1,甲数是:1-25%=75%;
(1-75%)÷75%=0.25÷0.75≈33.3%,原题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求乙数比甲数多百分之几,就用这两个数的差除以比后面的数。
10.【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百分数和分数表示的意义不相同。原题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 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不能带单位名称;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的数, 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表示具体数时可带单位名称。
11.【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合格率:100÷101×100%≈99%,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合格率=合格人数÷总人数×100%,根据公式计算出合格率并判断即可。
12.【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10÷(100+10)≈9.09%,所以这杯糖水的含糖率约是9.09%。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含糖率=糖的质量÷(糖的质量+水的质量)×100%,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
13.【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成活率:101÷101×100%=100%。原题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成活率=成活棵数÷植树总数×100%,按照成活率的计算公式计算后再判断即可。
14.【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98÷98×100%
=1×100%
=100%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出勤率=出勤的人数÷总人数×100%,据此列式计算并判断。
15.【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把乙数看做单位“1”,
甲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1+25%)=125%;
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25%÷125%=20%。
【分析】根据“甲数比乙数多25%,”知道是把乙数看做单位“1”,即甲数是乙数的(1+25%),关键是,找准单位“1”,统一单位“1”,找出数量关系,找准对应量。
16.【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假设原价是1,现价就是:
1×(1+10%)×0.9
=1×1.1×0.9
=1.1×0.9
=0.99
0.99<1
现价比原价低。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提价是在原价1的基础上提的价,而降价是在1.1的基础上降的,所以现价比原价低。
17.【答案】3;20;150;;
【解析】【解答】解:8×(1-)
=8×
=3(千克)
24÷(1+20%)
=24÷120%
=20(t)
200×(1-25%)
=200×75%
=150(g)
5+=(m)
÷=(千米)
故答案为:3;20;150;;。
【分析】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少几分之几,那么这个量=另一个量×(1-几分之几);
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多百分之几,那么另一个数=这个量÷(1+百分之几);
求比一个量少百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量×(1-百分之几);
求比一个量少另一个量是多少,用这个量-另一个量;
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那么另一个量=这个量÷几分之几。
18.【答案】9;50
【解析】【解答】解:30×30%=9(kg)
40÷=50(kg)
故答案为:9;50。
【分析】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19.【答案】80%
【解析】【解答】解:192÷240=80%
故答案为:80%。
【分析】要求测验优秀率时,则直接用优秀的人数除以参加测验的人数。
20.【答案】2000株
【解析】【解答】解:1400÷(1-30%)
=1400÷70%
=2000(株)
该风景区种植的月季花有 2000株。
故答案为:2000株
【分析】根据题意,把月季花的株数看作单位“1”,玫瑰花的株数是月季花的(1-30%),用玫瑰花的株数除以(1—30%),就可以求出月季花的株数。
21.【答案】20%
【解析】【解答】假设故事书为“1”,科技书为1+25%=125%;
(125%-1)÷125%
=25%÷125%
=0.2
=20%
故答案为:2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假设故事书为“1”,科技书为1+25%=125%,要求故事书比科技书少百分之几,用(科技书的数量-故事书的数量)÷科技书的数量=故事书比科技书少的百分比,据此列式解答.
22.【答案】60;15
【解析】【解答】解:蓝色玻璃球占总玻璃球的个数的百分之几=(1-15%-10%)×20%
=75%×20%
=15%;
玻璃球的总个数=15÷15%=100(个);
红色玻璃球的个数=100×(1-15%-10%-15%)
=100×60%
=60(个);
绿色玻璃球的个数=100×15%=15(个)。
故答案为:60;15。
【分析】蓝色玻璃球占总玻璃球个数的百分之几=(1-绿色玻璃球占总数的百分之几-黄色玻璃占总数的百分之几)×蓝色玻璃球占其余玻璃球的百分之几;玻璃球的总个数=蓝色玻璃球的个数÷蓝色玻璃球占总玻璃球个数的百分之几;红色玻璃球的个数=玻璃的总个数×(1-绿色玻璃球占总数的百分之几-黄色玻璃占总数的百分之几-蓝色玻璃球占总玻璃球个数的百分之几)、绿色玻璃球的个数=玻璃的总个数×绿色玻璃球占总数的百分之几,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23.【答案】;;5.2+1.91=7.11;
;1-0.3 =0.91;40÷=64.
【解析】【分析】计算分数乘法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计算分数除法时要把除法转化成乘法;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计算分数、百分数和小数的混合运算时要先统一再计算。
24.【答案】解:

=37+29
=66


=8
=7




【解析】【分析】应用乘法分配律,括号里面的两个分数分别与29、37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应用乘法分配律,先计算7.79+0.21=8,然后再乘;
应用乘法分配律,括号里面的数分别与12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没有括号,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25.【答案】解: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百分数的认识,把长方形平均分成50份,涂色其中31份,涂色部分的面积就占总面积的62%;把圆平均分成8份,涂色其中5份,涂色部分的面积就占总面积的62.5%。
26.【答案】解:1+15%-80%=35%
35÷35%=100(名)
100×(1+15%)=115(名)
答:这时有115名女演员。
【解析】【分析】增加35名女演员前,女演员的人数是男演员的80%,增加35名女演员后,女演员的人数比男演员多15%,因此增加的女演员人数是男演员人数的1+15%-80%=35%,用增加的35人÷35%即可求出男演员的人数;用男演员人数乘以1+15%即可得到女演员的人数。
27.【答案】解:400×60%=240(克)
答:这件毛衣所含羊毛的质量是240克。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百分数的应用,用这件毛衣的质量×羊毛质量占这件毛衣质量的百分比=这件毛衣所含羊毛的质量,据此列式解答。
28.【答案】解:二班与三班人数的比是11:13,二班比三班少8人,则
8÷( 13-11)=4(人),
4×( 11+13)=4×24=96(人)
全年级参赛人数:
一班参加数学竞赛的人数:
答:一班有48人参加数学竞赛。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二班比三班少8人,那么二班与三班的人数比是11:13,可以求出1份是几人,从而求出二班与三班参赛的总人数,再根据一班参加比赛的占全年级参赛总人数的,可以求出全年级参赛的总人数,进而求出一班参加数学竞赛的人数。
29.【答案】(1)解:已经织了这匹云锦的+45%=80%
织这匹云锦一共需要8÷80%=10(天)
10-8-2(天)
答:织完这匹云锦还需要2天。
(2)解:织完时钱师傅织了这匹云锦的+÷8x2=43.75%
织完时赵师傅织了这匹云锦的1-43.75%=56.25%
56.25%>43.75%
答:织完这匹云锦,赵师傅织的长度更长。
【解析】【分析】
(1)将全长的云锦看成“1”,将两个师傅织的长度相加计算出占全部 云锦的百分数,通过已经织的云锦的长度百分数和时间,求出一共需要的时间,然后求出需要的时间。
(2)可以求出两个师傅在最后时织的云锦的全部长度的百分数,求出钱师傅每天可以织的百分数,然后求出钱师傅最后织的百分数,然后云锦的总长度为“1”,即算出赵师傅织的百分数。
30.【答案】解:800÷(1﹣ ﹣30%)
=800÷20%
=4000(米)
答:这条环山水渠全长4000米
【解析】【分析】先求出修了两天后还剩下全长的百分之几,然后用800米除以剩下的百分数就能得到全长是多少.
31.【答案】解:3÷(1-)=3×2=6(个)
(6+4)÷(1-)=10×=15(个)
=21×=28(个)
答:这堆西瓜原来有28个。
【解析】【分析】 用“倒推法”来解答此题,“第三次卖出余下的又3个,正好卖完”,这说明3个是余下的1-=也就是说3个是第三次卖前的,此时有6个西瓜;同理,第二次卖前的西瓜数是(6+4)÷(1-)=15个;第一次卖之前的个数(即原有的)是(15+6)+(1-),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32.【答案】解:第二天:48×(1+25%)
=48×125%
=60(个)
第三天:60×(1+5%)
=60×105%
=63(个)
这批零件共有:(48+60+63)÷95%
=171÷0.95
=180 (个)
答: 这批零件共有180 个。
【解析】【分析】 先把第一天加工的数量看成单位“1”,第二天加工的数量是第一天的1+25%,用乘法求出第二天加工的个数; 再把第二天加工的个数看成单位“1”,第三天加工的数量是第二天的1+5%,用乘法求出第三天加工的数量; 再把这批零件的总数量看成单位“1”,三天加工的数量和是总数量的95%,求总数量用除法。
33.【答案】解:150÷(40%-)
=150÷
=150×15
=2250(套)
答:这批校服共有2250套。
【解析】【分析】150套对应总套数的分率是(40%-);已知量÷已知量对应的百分率=单位1,据此解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