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四)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38分)
1.根据语境,写词语。(8分)
小学即将毕业,面对xiāo shì( )的shí guāng( ),我们不能pái huái( ),也不必tàn xī( ),更无需jì mò( )和kǒng jù( )。让我们依依不舍的是,老师用无微不至的关心教导使我们成为了心目中zhǎn xīn( )的自己;难以忘记的是,我们用tuán jié( )的精神找回了信心。
2.下列关联词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特别是有时候,食物本来很清洁, 由于手的不洁净, 菜刀、案板、抹布的不清洁, 致使人的身体受到细菌的侵害。
A.尽管 或者 而 B.尽管 也许 因而
C.可是 或者 而 D.可是 也许 因此
3.“泣涕零如雨”中的“零”意思是( )。(2分)
A.零碎 B.落下 C.数的定位
4.这些菜是怎样做成的?请你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入下列横线上。(填序号)(4分)
①炖 ②拌 ③烧 ④蒸 ⑤煎 ⑥爆
凉 黄瓜 清 大虾 葱 羊肉 海带 豆腐
5.先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8分)
重见( )( ) 万不( )( ) 不可( )( )
见( )知( ) 心( )气( ) 死( )其( )
(1)恐龙生存在6500万年前,这个时间真是长到 啊!
(2)随着发掘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文物 。
6.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牺牲责任 阳光明媚 说话含糊
B.证实制度 局势严峻 声音清脆
C.寄托哀思 阅读书籍 美好时光
D.提取利益 一律通过 陷入困境
7.下列诗句中的事物与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不相符的一项是( )。(2分)
A.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坚韧不拔)
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高洁清远)
C.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淡泊名利)
D.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贞不屈)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是按照被捕前—法庭上—被捕时—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
B.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我知道《春天的故事》这首歌词中“一位老人”指的是邓小平。
C.在辩论比赛中,当对方陈述观点时,要注意倾听,抓住对方的漏洞。
D.劝诫人要及时孝敬父母可以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9.下面的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詹天佑经常对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话不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B.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C.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D.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10.按要求写句子。(6分)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改为反问句)
(2)玛琪问托米:“你在哪儿找到这本书的?”(改为转述句)
(3)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仿写句子,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的的品质)
二、补全古诗词。(5分)
1.何当金络脑, 。(李贺《马诗》)
2.最是一年春好处,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 ,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4.日暮汉宫传蜡烛, 。(韩翃《寒食》)
5.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三、综合性学习。(7分)
随着私家车的日渐普及,“车贴语”(贴在车身外的标示语,尤其车后为多)这种“快乐元素”已成为马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一种独特的“马路文化”已经形成。如:
“路考五次不及格。”“别追我,我胆小。”
“大修没钱,欢迎追尾。”“车新人老,眼神不好;左摇右晃,急刹不少。”
1.请你从上述车贴语中任选一条,仿照示例,进行赏析,说说它表达了什么意思,妙在何处。(3分)示例:“路考五次不及格”
赏析:此句车贴语用夸张的口吻自嘲,语言诙谐,巧妙地提醒对方驾驶员:自己的车技差,如果自己驾车不稳、过慢,还请对方原谅。
2.请你发挥聪明才智,试着写一条车贴语,并对它做些解释说明。(4分)
我的车贴语: .
说明:
四、文言文阅读。(6分)
读书
飞禽走兽,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人不读书,则与禽兽何异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2分)
(1)饥知食 知: .
(2)惟不知读书 惟: .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
3.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分)
五、阅读理解。(14分)
挪树
院子里那株蜡梅奄奄一息了。它长的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的几条茎,眼见要“零落成泥碾作尘”……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可怜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蜡梅,其中刚好空出一个位置。
有人说:“人挪活,树挪死。”“蜡梅被挪后会死吗 ”我有点担心。
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他铲开了!刨开了!瘦小的蜡梅,有着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蜡梅啊!它的根须长长的,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产断了!他又抡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 ”
“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
“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
“不砍断怎么挪呀!”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蜡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然而这株蜡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得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蜡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
“嚓!嚓!嚓!”一铲,两铲,三铲……“喀!喀!喀!”一锄,两锄,三锄……蜡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被一一割断了。“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我仿佛听到了蜡梅的呻吟。蜡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蜡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那老土依然沉重。独立了的蜡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被埋了下去。蜡梅瘦骨嶙峋地立着。它会死吗
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翌日,那株蜡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又过了几天,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蜡梅重生了!
它尽管显得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蜡梅矮小,但总算是逃脱了被垃圾车碰的劫难。人挪活!树也挪活!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枝干上,一定会有黄色蜡梅花的芬芳。这里的风景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第3自然段中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 和 。(2分)
2.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
3.文中面横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把你的体会写下来。(3分)
4.概括第3到第9自然段的内容。(3分)
5.本文赞美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六、习作。(30分)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已经过去了,这也是你小学生涯的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这一天你是怎样度过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有怎样的感受?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请以“ 的儿童节”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横线上可以填“温暖”“感动”“有趣”“遗憾”等词语;叙述清楚,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完整;富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连贯;标点符号使用恰当;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字迹工整、规范;字数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一、1.消逝 时光 徘徊 叹息 寂寞 恐惧 崭新 团结
2. C 3.B 4.②④⑥① 5.天日 得已 估量 微著 平和 得所
(1)不可估量 (2)重见天日 6.C 7.C 8.A 9.D
10.(1)难道真理不是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吗?
(2)玛琪问托米,他在哪儿找到那本书的?
(3)示例: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
二、1.快走踏清秋 2.绝胜烟柳满皇都 3.随风潜入夜 4.轻烟散入五侯家 5.谁道人生无再少
三、1.示例一:“别追我,我胆小。” 赏析: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车”人的特点,它能说话、会“胆小”,这种表达既生动,又委婉,意在提醒后车司机保持适当的车距,这样才能不出交通事故。
示例二:“大修没钱,欢迎追尾。”赏析:采用祈使句的表达形式,简单、直接并含有警告意味,意在警示后车司机保持车距,不然就会带来经济损失。
示例三:“车新人老,眼神不好;左摇右晃,急刹不少。”赏析: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形式整齐,前后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幽默诙谐,意在提醒后车司机要保持车距,以免急刹车造成追尾。
2.我的车贴语:别吻我,我怕羞。说明:使用拟人与谐音的手法(“羞”与“修”同音),提醒后车司机注意保持车距,形象生动又幽默和谐。
四、1.(1)知道 (2)只是
2.还能自己建造巢穴作为休息的地方。
3.人一定要多读书,不然和禽兽没有什么区别。
五、1.漫 产2.达到饱满、充分的程度。
3.作者相信那株蜡梅一定会重新绽放、重获生机的。这是对蜡梅重生的祝福,也是对它顽强精神的赞美。
4.老花匠移栽蜡梅的经过。
5.本文赞美蜡梅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注与喜爱之情。
六、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