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人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28 11:2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和思考、经历“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初步的概括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和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除法的算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正确的竖式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口算 : 80÷4= 500÷5= 240÷8= 120÷4=
30÷5= 46÷2= 27÷3= 43÷7=(你能把最后两道题用竖式计算吗?)
(设计意图:梳理、巩固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接下来学习新知作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15页主题图。
师:同学们知道现在是几月吗?(3月)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呢?(植树节)为了保护环境,人们每年都要在春天植树造林,看星光小学的同学正在校园里植树,出示情境图。师:从图中你们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预设: 1: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 板书:42÷2=(提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2: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 52÷2=(如果学生提出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课即刻口答)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主题图创设的植树情境,一方面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热爱劳动的教育,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自主探究,领悟算法
1、学习例1。
(1)口算:42÷2用口算你是怎样想的?结合学生的口答师板书口算过程。能借助小棒说一说你的思考过程吗?
(2)动手操作,理解算理。请大家拿出手中的42根小棒,把它平均分成2份,并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每一份得到多少?如果觉得自己有些困难可以与组内的同学商量一下。
(3)哪个同学愿意到前 面把分小棒的过程演示给大家看一看,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每一份得到多少?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方法一:先把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得到2个十;再把2个一平均分成2份,每份得到1个一。2个十和1个一合并起来是21。方法二:先把2个一平均分成2份,每份得到1个一,再把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得到2个十;2个十和2个一合并起来是21。
(4) 议一议:对于上面两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分法比较合理,为什么?(设计意图:先让 学生用已有的口算知识解决问题,通过小棒让学生 明确算理,理解42÷2=21的计算思考步骤,为探索竖式计算方法作准备。)
2.组内交流,探究竖式。
(1)大家用分小棒的方法得到了42÷2的结果。想一想用除法竖式应该怎样计算呢?(揭示课题:一位数除两位数)
(2)学生自主尝试让学生独立计算,之后反馈交流。结合小棒图引导学生分析42÷2的计算过程。42÷2应从高位除起。因为被除数十位上的4表示4个十,4个十除以2商是2个十,所以要在商的十位上写2,与被除数的十位对齐。竖式中,用除数2去乘商的2个十,积是4个十,写在42十位的下面,4减4得0,表示十位上的数已经分完了;个 位上的2落下来 继续 除,2除以2得1,在商的个位上写1,再用除数2去乘商1,积是2,写在 落下来的2下面。2减2得0,在 余数的位 置上写0,表示个位上的数也分完了,结果等于21。
(3)进一步沟通算理和算法
动态演示分小棒的过程和笔算过程,并且呈现每一步计算所表示的含义。
(设计意图: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已接触过简单的除法竖式,有一定的经验。因此,先让学生尝试笔算,借助操作小棒,体现数形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借助课件动态演示分小棒的过程和笔算过程,并且呈现每一步计算所表示的含义,实现算理到算法的自然过渡。)
3、练一练: 39÷3= 84÷4=
4、学习例2:
(1)四年平均每班种多少棵?该怎样分小棒呢? 学生动手摆小棒,找生说出分的过程。
(2)尝试用竖式计算52÷2,并汇报交流,集体评价。请学生说说计算过程,教师适时提问计算过程中每一个结果的含义。重点通过操作小棒帮助学生理解“分完4捆还剩1捆要拆开与2根合并成12根再分。”沟通算理和算法的联系,进一步掌握笔算的方法。
(3)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课件动态演示分小棒的过程和笔算过程,并且呈现每一步计算所表示的含义。
5、学习除法验算引导学生检验,平均每班种26课,2个班种的是不是52课呢?可以用26x2来验算,也就是当没有余数时,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来验算。
6、比较例1和例2的除法竖式的区别。
师:同学们观察这两个除法竖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呢?生:第一个竖式,除数去除被除数的最高位时能够除尽,没有余数。第二个竖式,除数去除被除数的最高位时,有余数。(设计意图:通过操作后的比较 ,加强学生对除法竖式计算步骤和计算方法的理解,既突 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7、练一练。比一比看谁最棒!
51÷3= 85÷5=
8、小结:交流、总结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师:笔算除法时,应先 从哪位除起?每 次除得的商写在什么位置上?如果十位除后有余数怎么办?每次除后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略。呈现: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如果十位除后有余数就把余数和 被除数的下一位数合起来继续除,每一次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设计意图:在学生理解算理、明确算法的基础上,简单归纳出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三)巩固练习 内化新知
1、做一做 课本16页2、解决问题。课本练习四第3题。
(四)总结反思 分享收获:谈体会和收获与大家分享;还有哪些困惑共同解决。(课件出示笔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