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活动 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区域自然环境分析的内容
某校地理教师王老师要求学生在网络课堂就珠江和黄河这两条河流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列表比较这两条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假如你是其学生,你认为分析河流水文特征收集的资料应包括下列中的( )
①河流长度 ②径流量
③含沙量 ④流向
⑤汛期 ⑥支流多少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2.下列关于黄河和珠江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
A.黄河长度小于珠江
B.黄河径流量大于珠江
C.黄河汛期比珠江长
D.黄河含沙量大于珠江
题组二 区域自然环境分析的一般步骤
分析区域自然环境常采用文献查阅、实地调查、综合思维、差异比较等方法,并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和步骤。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3.区域自然环境分析的一般步骤为( )
①要素特征分析
②收集资料
③整体特征分析
④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
⑤调查验证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⑤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⑤
4.分析区域内相对一致但与其他区域明显不同的特征属于下列哪个步骤( )
A.要素特征分析
B.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
C.整体特征分析
D.收集资料
题组三 案例分析
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图)。据此回答下题。
5.区域内部既存在整体性也存在差异性。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存在的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能力提升练
题组 区域自然环境分析
流石滩是位于雪线之下、高山草甸之上的过渡地带,是高山地区特有的生态系统。我国西藏、云南和川西山地多流石滩地貌。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流石滩地表岩石所受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物理风化 B.化学风化
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
2.流石滩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B.云雾缭绕,光照较弱
C.低温期长,风力强劲
D.土壤冻结,有机质多
3.该地植被的主要特征是( )
A.多板状根、茎花 B.革质叶片宽阔
C.根系发达、速生 D.存在旱生结构
北京雨燕,拥有高超的飞行能力,每年在亚非之间穿行迁徙、繁育和越冬。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4.北京雨燕迁徙路线绕道里海附近,而不是北京—南亚(或东南亚—南亚)—非洲路线,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和大气环流 B.光照和温度
C.植被和人类干扰 D.降水和河湖
5.北京雨燕越冬地( )
A.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坦开阔
B.全年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
C.7月河流径流量大于1月
D.草原广布,适合发展畜牧业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哀牢山位于云南省中部,呈西北—东南走向,主峰海拔3 166米。哀牢山为世界同纬度生物多样化、同类型植物群落保留最完整的地区。科考队考察发现,哀牢山东西坡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具有明显差异。图1为哀牢山位置图,图2为哀牢山植物物种丰富度指数的垂直分布示意图。
(1)说明哀牢山植物种类丰富的自然原因。(4分)
(2)归纳哀牢山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变化规律并指出主要影响因素。(3分)
(3)与东坡比较,说明西坡植物物种丰富度的特征及原因。(6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单元活动 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
基础过关练
1.C 2.D 3.D 4.C 5.D
1.C 河流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水能、凌汛等,水系特征包括流域面积、河流长度、流向、河道弯曲程度、注入的海洋、支流多少及分布等。
2.D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长度大于珠江,含沙量大于珠江,但径流量远小于珠江。珠江汛期比黄河长。
3.D 区域自然环境分析的一般步骤为:首先收集资料,其次分析各要素的特征,再次对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整体特征分析,最后调查验证。故选D。
4.C 分析区域内相对一致但与其他区域明显不同的特征属于整体特征分析。故选C。
5.D 我国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十分明显,东部季风区以热量为基础形成南北差异,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水分为基础形成东西差异,青藏高寒区垂直分异明显。
能力提升练
1.A 2.C 3.C 4.A 5.D
1.A 流石滩位于雪线之下、高山草甸之上,应该位于高寒荒漠带,气温低,冻融作用和昼夜温差大导致岩石崩解作用强,属于物理风化。
2.C 流石滩的自然环境特征是气温低,蒸发弱,A错误;流石滩位于雪线之下、高山草甸之上,是高山地区特有的生态系统,因海拔高,光照强,风力大,B错误;我国西南地区的高山地区,海拔高,低温期长,风力强劲,土壤冻结期长,有机质含量少,C正确、D错误。
3.C 植被的特征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植被要适应寒冷、大风、土壤贫瘠的特征,根系发达、速生,在短暂的生长期内完成生命历程,C正确;板状根、茎花适应湿热环境,A错误;革质叶片宽阔往往是常绿阔叶林的特征,B错误;旱生结构一般出现在沙漠植物中,D错误。
4.A 北京雨燕在迁徙过程中翻越高山或者跨越海洋会带来极大的能量消耗,因此它们选择绕过天山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高海拔地区,在里海等地停歇并补充能量;鸟类在飞行中要尽量顺风飞行,从而节省能量,所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和大气环流,选A。
5.D 读图文材料可知,北京雨燕越冬地位于非洲大陆南端,为热带草原气候区,草原广布,适合发展畜牧业,D对;地形以高原为主,A错;热带草原气候全年分为干季和湿季,B错;越冬地位于南半球,7月降水少,1月降水多,7月河流径流量小于1月,C错。
6.答案 (1)哀牢山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山体海拔高,垂直差异明显,水热组合多样。
(2)东西山坡地带哀牢山植物物种丰富度差异较大,而在山顶处差异较小。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
(3)特征:西坡植物物种丰富度较高。
原因:西南季风在哀牢山西坡受到地形抬升,降水较多;气候湿热,植物种类增多;西坡人类活动较少,自然植被的生存环境得到较好保存,生物多样性较高。
解析 (1)哀牢山植物种类丰富的自然原因可以从水热条件和地形两方面分析。哀牢山地区在北回归线附近,纬度较低,光照、热量充足;同时,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起伏大的山体使得该地形成大量地形雨,降水较多;加上山体海拔高,垂直差异明显,水热组合多样,植物种类丰富。
(2)东西坡物种丰富度垂直变化存在差异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水分条件存在差异。山顶处,不同坡向空间距离近,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强,导致水热差异小,因此物种丰富度差异小;山坡处,受到迎风坡、背风坡影响,东西坡水分条件差异大,物种丰富度差异也较大。
(3)物种丰富度(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有生存空间、热量、水分、人类活动等。哀牢山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西坡为迎风坡,西南季风在哀牢山西坡受到地形阻挡而抬升,降水较多,气候湿热,植物生长迅速,使得植物种类较多;西坡地形起伏大,原始植被覆盖较好,人类活动较少,自然植被的生存环境得到较好保存,生物多样性较高。
7(共8张PPT)
单元活动 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
知识 清单破
知识点 1 区域自然环境分析的内容
1.气候状况:判断气候类型,分析温度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及其组合关系。
2.地形状况:分析地貌的基本形态及其组合情况、分布特征等。
3.水文状况:分析河流、湖泊、沼泽的分布概况,以及径流量及季节变化等。
4.土壤状况:分析主要土壤类型及分布特征。
5.植被状况:分析自然植被所属的类型及分布特征。
1.收集资料:收集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土壤等各个要素的数据、影像、地图等资料;
收集对区域自然环境开展的综合调查与分析的资料。
2.要素特征分析:分析各要素的平均状况、地域分布和季节变化等特征。
3.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进行两个要素间的关系分析,以及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
4.整体特征分析:分析区域内相对一致但与其他区域明显不同的特征。
5.调查验证:对典型地点或者沿典型线路进行考察,与他人研究结果和遥感影像解读结果进行
比较。
知识点 2 区域自然环境分析的一般步骤
1.气候特征分析:根据我国东部季风区四个城市的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分析当
地气候的特征。
2.水文特征分析:根据收集到的东部季风区四条河流的月均流量数据,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
3.其他要素分析:收集、查阅东部季风区的地形、植被和土壤等资料,说出各自的主要类型,
分析它们的规律。
4.多要素关系分析:东部季风区各自然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关联性,可以从气温、降水等
要素入手,分析季风气候与地形、水文、植被、土壤等因素的相互关系。
知识点 3 案例分析——东部季风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情境探究
我国南方,是水做的骨肉,每一处绿水青山,每一寸沃野良田,每一汪流水潺潺,每一处暗河
汹涌,无不是水之杰作。
疑难 情境破
疑难 1 如何解答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类试题
问题
如何分析某一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呢
可从地形状况、气候状况、水文状况、植被状况、土壤状况等方面分析。
提示
思考方向 答题术语
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位于 半球;位于 纬度(或 带);距海较远(近);位于 大陆 部, 大洋 岸
气候 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光照、气象灾害 夏季 ,冬季 ;气温年(日)较差 ;降水季节变化 ;光照 ;易受 灾害影响
地形 地形类型、地势特征 以 地形为主;地势 高 低;多 地貌
河流 水文特征、水系特征 为内(外)流河;径流量 ;季节变化 ;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有(无)凌汛;流域面积大(小),流程长(短);支流多(少),东西(南北)对称分布,河网密度大(小)
植被 覆盖率、植被类型 以 为主;植被覆盖率高(低)
土壤 类型及肥力状况 肥沃的黑土(紫色土、水稻土);土壤贫瘠、荒漠化严重
资源 种类、数量 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源等丰富;水资源丰富(短缺)
讲解分析
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类试题答题技巧
情境探究
我国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
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肴。
疑难 2 如何解答区域特征差异分析类问题
问题
区域特征差异分析类问题的一般解题思路是什么
提示
区域特征差异分析类题目以区域特征分析为基础,通过比较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进行
分析。
(2)比较两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或者说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或者说优势条件和
限制条件。解题思路如下:
讲解分析
区域差异分析类问题解题思路
(1)比较两区域条件或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常侧重于比较不同点即区域差异比较。解题
思路如下:
(3)比较两区域的自然特征。在考试中,常以“比较两区域的自然特征”的设问形式出现。
解题思路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