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宜春中学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拟行路难蜀相》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宜春市宜春中学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拟行路难蜀相》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17 06:2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江西省宜春市宜春中学高中语文
拟行路难
蜀相
导学案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了解诗歌含义
(3)强化学生的诗歌欣赏方法
【学习重点】
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能分析诗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
【学习难点】
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学习过程】
《拟行路难》
一、知人论世
1、作者介绍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在今山东郯城)。南北朝文学家,擅长写乐府诗,闻名于世,年青时就树立远大的政治抱负,自认为有非凡的才华,但由于出身寒门庶族,不被朝廷重用,只能做一些小官,一辈子愤愤不得志,最后死在战乱中。
《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
( http: / / www.21cnjy.com )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2、写作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主要由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个大家族(士族)统治当时的社会,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出身就可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级官职。他们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他们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任高官。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2·1·c·n·j·y
二、自主探索,独立思考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求富有感情。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大意。
①解释下列字词
泻:
断绝:
吞声:
踯躅:
②尝试翻译本诗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译文:
三、小组合作探究,议疑解惑
1、诗歌开头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
2、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3、“安能行叹复坐愁”和“心非木石岂无感”两个反问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4、试结合诗的内容加以分析,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四、检测练习
当堂默写《拟行路难》
《蜀相》
一、知人论世
1、作者介绍
杜甫:杜甫(公元7
( http: / / www.21cnjy.com )12—770年)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出身于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祖父杜审言是著名诗人。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有《杜工部集》。
他青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游历过南起吴、越,北至齐、赵等地。35岁到长安求官,过了10年穷困落拓的生活,最后才得到一个八品小官。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沦陷,杜甫曾陷贼中,后逃出投奔肃宗李亨,任左拾遗。49岁时,弃官携家入川,在成都郊外建草堂定居,由好友严武保荐任过一段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常被称为杜工部)。流落四川八年,57岁时出川,辗转流徙于湖北、湖南各地,58岁时在岳阳附近病死于一只小船上。
2、写作背景
杜甫早年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风俗淳”的抱负,自比为舜的辅助大臣稷和契。安史之乱的第三年他去投奔肃宗,不久就被放还,从此郁郁不得志。因此,入蜀后便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武侯祠,借此抒发自己的怀抱。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大约是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21cnjy.com
二、自主探索,独立思考
1、朗诵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大意。
①解释下列字词
频烦:
开:
济:
出师:
②尝试翻译本诗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21·cn·jy·com
三、小组合作探究,议疑解惑
1、在第二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你认为哪两个字最为传神,为什么?本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21教育网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什么人?本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试结合诗的内容加以分析,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四、检测练习
读《蜀相》诗回答下列问题:
⑴《蜀相》前四句写武侯祠,后四句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概括诸葛亮功业,后述惋惜之情。诗中借歌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抒发了诗人
(
)的感慨。www.21-cn-jy.com
⑵默写《蜀相》
⑶试将课本15页佚名《武侯庙》与杜甫《蜀相》对照阅读。
“莫将成败论三分”一句与《蜀相》中的哪一句意思较为接近?从意蕴看,哪一句内涵更为丰富?请作简析。
“南阳祠宇空秋草”一句中的“空”与“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含意一样吗?你认为这两句诗哪一句写得好?请说出理由。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