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水体相互补给的判断
下图是北半球某条河流上游水文站和下游水文站分别测得的流量随季节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上游和下游的水源最主要的补给类型分别是( )
A.大气降水、大气降水
B.湖泊水、高山冰川融水
C.高山冰川融水、雨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
2.该地湖泊对河流具有调节作用,与河流存在着相互补给的关系。下列对该河流所在地区湖泊、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湖水不参与陆地内循环
B.河流的枯水期主要出现在夏季
C.该地的湖泊中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D.湖泊冬季补给河流,夏季时则受河流补给
易错点2 水量变化的判断
下图示意某河流中游一水库水量盈余率的年变化,其中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该水库上游没有水利设施。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据图判断,水库储水量最大的月份是( )
A.2月 B.3月 C.6月 D.12月
4.假设该水库每月的流出量是不变的,该水库最可能位于的地区是( )
A.日本 B.北京
C.意大利 D.哈萨克斯坦
易错点3 厄尔尼诺、拉尼娜成因及影响的判断
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冷水现象。当关键区(尼诺3.4海区,120°W—170°W、5°S—5°N之间的区域)3个月滑动平均海表温度(Nino3.4指数)低于气候平均态0.5℃时,即进入拉尼娜状态,持续5个月以上便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下图为关键区海表水温异常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推测东南信风最弱的时间为( )
A.2017年8—10月 B.2018年10—12月
C.2019年5—7月 D.2020年9—11月
6.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由于全球气压场加强,受其影响( )
A.我国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偏低
B.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降水较常年增多
C.澳大利亚东部地区降水较常年异常偏少
D.夏季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较常年偏少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易混易错练
1.C 读图可知,该河上游流量7月最大、1月最小,1—7月流量逐渐增大,而该河位于北半球,7月份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所以该河上游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呈正相关,且图中显示该河上游流量整体较小,再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该河上游流量及其变化状况与以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一致。而图中显示,该河下游流量最大值出现在2月,此时为北半球冬季,气温低,因此下游的主要补给水源不可能为高山冰雪融水,只能是雨水,故C正确、A错误。以湖泊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稳定,而该河流上游流量季节变化较大,B错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出现在春季,D错误。
2.B 由图中河流上下游流量差异可知,该河流的流量受下游地区的主要补给类型影响较大。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河下游流量最大值出现在冬季,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这说明河流所在地区冬季降水多,故应位于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而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降水少,夏季河流进入枯水期,B正确;所有陆地上的河流水、湖泊水均可通过蒸发、降水参与陆地内循环,A错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北美洲的苏必利尔湖,该湖泊所在地区不是地中海气候区,C错误;该地的河流流量整体受下游地中海气候区的大气降水(雨水)补给影响,故冬季时河流进入汛期,水位高于湖泊,河流补给湖泊,夏季时相反,D错误。
易错分析 本组试题的错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对河流各种水体补给类型的补给特点掌握不到位,不能正确判断河流流量与补给类型之间的关系;二是误认为北半球的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均为夏季河流水位较高导致河流补给湖泊,没有结合图中信息判断出该河流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或不明确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夏季进入枯水期、水位较低这一关键点。
3.B 根据材料可知,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所以若水量盈余率大于1,则表示流入量大于流出量,水库水量增加;若水量盈余率小于1,则表示流入量小于流出量,水库水量减少。读图可知,从9月到次年3月水量盈余率始终大于等于1,说明流入量一直大于等于流出量,则水库水量一直在增加,3月水量盈余率等于1,即流入量等于流出量,水量不再增加,故3月水库储水量达到最大,B正确。图解如下:
3月到9月之间该水库水量盈余率始终小于1,说明流入量一直小于流出量,水库水量一直在减少,9月水量盈余率等于1,流入量等于流出量,水量不再减少,即9月水库储水量达到最小。
4.C 由题干可知,该水库出水量固定不变,结合水量盈余率计算公式可知,水量盈余率越大,则入库水量越多。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水库9月至次年3月水库水量增加,3月到9月水库水量减少。四个选项中的地区均位于北半球,而若该水库位于北半球,则其冬半年水量增加,应进入汛期,夏半年水量减少,应进入枯水期,对应的气候类型应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而日本、北京位于北半球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较多,冬季降水较少,A、B错误;意大利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季,河流夏季进入枯水期,该地水库水量变化与图示相符,C正确;哈萨克斯坦深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河流主要由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河流水量大,导致水库水量增多,D错误。
易错分析 本组试题错因主要是对于水量盈余率公式的理解不到位,不能正确根据水量盈余率数值大小来判断流入量与流出量的关系,或不明确水量最大值与盈余率的关系,简单地认为水量盈余率越大水库水量就越大,导致出现错误。对于第4题,容易因不明确水库出水量固定后,水量盈余率与水库流入量大小的关系而出错。
5.B 结合材料“3个月滑动平均海表温度(Nino3.4指数)低于气候平均态0.5℃时,即进入拉尼娜状态”及图示可知,2017年8—10月、2020年9—11月出现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出现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海域水温比常年更低,大气受冷下沉强烈,形成高压,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海域水温更高,大气受热上升强烈,形成低压,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即近海面风由东向西吹,与信风风向一致,使信风增强,A、D错误。材料显示Nino3.4指数高于气候平均态0.5℃时,进入厄尔尼诺状态,结合图中Nino3.4指数的变化可以判断,2018年10—12月出现了厄尔尼诺现象,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其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气压降低,甚至出现上升气流,赤道太平洋西部海域水温降低,其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气压升高,甚至出现下沉气流,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即近海面风由西向东吹,与信风风向相反,东南信风会减弱,B正确。而图中显示2019年5—7月为中性状态,东南信风受到的影响较小,其势力强弱变化不大,C错误。
6.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海域水温比常年更高,北半球冬季海陆温差加大,进而使海陆的气压差增大,冬季风更强,则我国受冬季风影响更大,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偏低,A正确;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水温较常年偏低,下沉气流增强,故位于太平洋东部的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降水较常年减少,B错误;澳大利亚东部地区位于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故其附近海水温度升高,大气的上升运动增强,降水较常年异常增多,C错误;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海域海水温度升高,受其影响,大气上升运动加剧,赤道西太平洋附近海区气压比常年低,则更容易形成热带气旋,所以夏季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较常年增多,D错误。
易错分析 本组试题错因主要是对拉尼娜现象出现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水温变化及其引发的大气运动的变化掌握不到位,进而不能正确分析拉尼娜现象出现对我国冬夏季天气的影响,误认为受拉尼娜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气流上升加剧,上升气流输送到副热带地区下沉,使副热带高压增强,进而阻挡热带气旋的登陆,而忽视了拉尼娜现象对整个太平洋西部的影响,简单地认为只有赤道附近太平洋水温会发生变化。
7